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新型锌铝合金Zn75 A120 Cu3 M2,利用X-射线衍射对粉末锌铝合金时效过程中的物相变化进行了研究,结合试样的SEM微观形貌分析.得出了实验中锌铝合金的组织成分随热处理保温时间的延长,塑性的α相逐渐减少,脆硬的η相和ε相逐渐增多,时效效果渐趋明显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对7075铝合金进行了单级时效处理和双级时效处理,表征了微观组织,测试了显微硬度。利用电化学工作站测试了腐蚀性能。实验结果表明:7075铝合金经120℃时效24h后,平均硬度为196HV;二级时效温度为160℃时,随时效时间的延长,硬度值基本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7075铝合金经一级时效处理后,第二相析出产生时效硬化效果;在较高温度下进行二级时效,随保温时间的延长,时效析出相发生聚集、粗化和长大,降低了合金的硬度。随着二级时效时间的增长,合金的腐蚀电流先升高后降低,在二级时效16h、24h时合金的腐蚀电流最小,腐蚀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3.
非等温时效工艺作为一种新兴的时效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高强韧铝合金的综合性能。通过简要归纳近些年来应用于高强韧铝合金的非等温时效工艺,总结出经不同非等温时效处理后高强韧铝合金析出相的特征、合金力学性能和腐蚀性能的变化情况。非等温时效工艺的效率相较于传统时效工艺有很大提高,并且能够同时调控高强韧铝合金内基体析出相和晶界析出相的种类、尺寸和分布情况,使高强韧铝合金兼具与T6峰值时效态相差不多的力学性能和近T7x过时效态的腐蚀性能。最后,对未来高强韧铝合金非等温时效工艺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4.
采用透射电镜、维氏硬度仪和拉伸试验机,研究了时效温度和时间对7003铝合金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铝合金基体中依次沉淀析出GP区、η'相(亚稳定相MgZn_2)和η相(MgZn_2),其中GP区和η'相都能阻碍位错运动,对铝合金起到很好的强化作用。当GP区数量最多时,铝合金的强度达到第一个峰值;当GP区转变为过渡相η'时,铝合金的强度达到第二峰值;当η'转变为η相时,铝合金的强度开始下降。随着时效温度的提高,铝合金强度达到峰值的时间缩短,并且两个峰值之间的时间间隔也缩短。时效温度为120℃时,铝合金的第二峰值强度高于第一峰值强度;时效温度高于120℃时,铝合金的第一峰值强度高于第二峰值强度。  相似文献   

5.
采用喷射成型工艺制备了成分为Zn60Al32Cu2Si6的高铝锌铝合金,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镜等对合金的物相组成、微观形貌及磨损形貌进行了表征,利用摩擦磨损试验机对合金的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态合金主要由过饱和的富铝相α′、富锌相η、硅相和沉淀强化相-εCuZn4组成,没有出现粗大的树枝晶,无严重偏析现象,且含有大量的共析层片状组织。挤压时效初期合金有典型的时效硬化特性,但是后期由于发生四相反应α+ε→Τ′+η,硬度反而下降,后期合金的组织为富铝相α、富锌相η、硅相和少量的T′。与铸造态相比,喷射成型制备的合金的耐磨性能有所增加,摩擦系数与磨损量都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相对于众多其他合金,铝合金的时效硬化模型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趋成熟.利用现有模型可以计算球形、片状和针状析出相的尺寸及体积分数与合金成分、时效时间及时效温度的关系,从而可以研究铝合金的屈服强度在时效过程中的演变规律,对铝合金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文详细地介绍了铝合金时效硬化模型的发展,并指出了现有模型的不足之处,对模型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本发明锌基硅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属于金属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领域,具体来讲是一种耐磨、耐热的硅相增强锌铝合金基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是一种球团硅相的锌基复合材料,在锌铝合金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球团硅相,球团硅相增强颗粒是在合金液体中自生形成,无需外加陶瓷增强颗粒,球团硅相的微观形态为多面晶体,其球团直径为40~90μm,该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简单,性能好,成本低,经济效益可观。摘自《中国有色金属报》锌基硅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  相似文献   

8.
《铝加工》2021,(4)
采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硬度测试等手段研究了回归时间对试验铝合金的微观组织以及硬度、电导率、力学性能、断裂韧性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级时效态合金的强度峰值、硬度峰值、导电率和断裂韧性均超过了未回归时效态合金与T6态;回归的过程是晶内析出相GP区部分会先产生回溶,然后不断长大直至转变为η'相,晶界析出相逐渐粗化且不连续;再时效过程中,断裂韧性和导电率均随回归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增强,合金的断裂模式由沿晶断裂逐渐演变为穿晶韧窝断裂。  相似文献   

9.
7xxx系铝合金作为高强度铝合金的代表,以其较高的强度以及良好的韧性和耐蚀性等优异性能而广泛地应用于航空航天及交通运输领域.该类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对微观组织结构敏感,其性能受合金内部析出相的形核、生长及分布情况的影响.采用三级时效工艺—回归再时效处理,通过预时效、回归、再时效3个过程的有效配合改变合金的析出相状态,可以...  相似文献   

10.
文章主要以6008铝合金为研究对象,通过室温拉伸和压缩试验研究该材料经不同时效制度下的力学性能和吸能性能。研究表明,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6008铝合金时效7h达到峰值强度,析出相最多,延伸率最低;在0.5h~2.5h内屈强比线性增加,2.5h后屈强比趋于平缓;压缩变形方式发生变化;时效2.5h后,加载曲线呈周期变化,变形褶皱均匀,材料利用率高;时效5h后弯曲压缩裂纹较严重,时效时间延长,压缩破坏较大;在未破坏褶皱的前提下,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吸能性能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1.
利用金相、电镜以及物理化学相分析手段,研究了00Cr27Ni31MoCu合金经1150℃固溶处理后,不同时效温度对其微观组织及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00Cr27Ni31MoCu合金时效过程中析出相主要为脆性σ相;随着时效温度的增加,在相同时效时间下,合金中析出相σ数量先增加再减少,低温冲击韧性先降低后增强;析出相的析出温度高峰在T+150℃左右。  相似文献   

12.
EffectsofHeatTreatmentsonthePropertiesandMicrostructuresofExtrudedMg-Nd-ZrAlloyLuoZhi-ping(罗治平);ZhangShao-Qing(张少卿);LuLi-Qi(鲁...  相似文献   

13.
对喷射成形镍基高温合金FGH100L分别进行亚固溶和过固溶热处理,采用扫描电镜研究了长期时效对合金中γ′相尺寸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亚固溶热处理合金中有四种尺寸的γ′相,在长期时效过程中,一次、二次和大三次γ'相尺寸均有明显增长,小三次γ'相尺寸略有减小,四种γ'相长大规律均不符合Lifshitz,Slyozov和Wagner(LWS)粗化模型。一次γ'相、二次γ'相和大三次γ'相出现相似的分裂现象,二次γ'相在时效500 h后出现不稳定生长现象,合金中无拓扑密排(TCP)相析出。过固溶热处理合金中有三种尺寸的γ′相,在长期时效过程中,一次γ'相尺寸略有增长,二次γ'相和三次γ'相尺寸并没有明显变化,三种γ'相长大规律均不符合LSW粗化模型。一次γ'相和三次γ'相形貌基本不变,二次γ'相处于正在分裂状态,没有完全分裂,合金中无TCP相析出。过固溶热处理合金的γ'相尺寸和形貌变化比亚固溶热处理合金小,前者组织稳定性更高。  相似文献   

14.
金萃取老化有机相处理的试验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朝阳 《黄金》1999,20(6):33-36
介绍了采用萃取工艺提取黄金生产过程中,由于有机相使用时间过长及多种不利因素的干扰而产生的老化有机相处理和再利用的方法,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回收了残存金。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粉末烧结双相不锈钢及其时效后的相结构和强韧性。结果表明,在316L粉末中添加4%(wt)St,用粉末烧结法可以获得奥氏体加18%(Vol)铁素体的双相不锈钢。该双相不锈钢在800℃时效时,沿奥氏体和铁素体界面析出条状σ相,使双相不锈钢的硬度增加,塑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Al-Si合金超高压凝固过饱和固溶体的时效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9.21%Si亚共晶铝硅合金在5.5GPa高压下凝固,获得接近单-α相的超高过饱和固溶体.对超过饱和固溶体进行时效处理,获得了弥散分布的细颗粒Si相,合金的性能有非常大的提高.分析了时效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对析出组织的影响.高压凝固获得超高过饱和固溶体后进行时效处理,有可能成为制备某些特殊材料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钢、铝合金和钛合金热处理过程中相变特点的分析,总结了金属材料热处理的三大分类:淬火+回火,固溶+时效,淬火+时效。在此基础上细致的分析了三类热处理的异同、并根据钛合金热处理的相变特点,将其划归为第三类热处理。  相似文献   

18.
Micro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were studied in CORRAX maraging steel during prolonged ageing up to 300 h at 798 K. Strengthening of maraging steel was caused by the formation of an intermetallic phase enriched in Ni and Al which exhibits an ordered B2 (CsCl) superlattice structure. Precipitation hardening was accompanied by an increase in micro‐hardness with peak hardness after about 12 h of ageing. After 300 h of ageing, the micro‐hardness value is still high, corresponding to 94% of the peak hardness. The reverse transformation of martensite to austenite does not take place during prolonged ageing as shown by X‐ray and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analyses. The experimentally determined amount of austenite (1‐2 vol.%) is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 (about 2.5 vol.%).  相似文献   

19.
《Acta Metallurgica》1988,36(7):1855-1862
A study has been made of the effects of ageing at 550°C on the ductility and fracture mechanisms in a 9 Cr-1 Mo steel. Although the fracture mode remains ductile, ageing at times up to 5000 h causes a progressive reduction in ductility. Voids are nucleated at both coarsely distributed inclusions and at much more finely distributed precipitates, and the principal effect of ageing is to enhance void formation at precipitates. This enhancement is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phosphorus segregation to carbide precipitate-matrix interfaces and, after ageing for 5000 h, to the precipitation of Fe2Mo (Laves phase). An important aspect of the observations is that void nucleation at precipitates occurs continuously with increasing strain until failure occurs and th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a failure criterion based on the achievement of a critical void spacing.  相似文献   

20.
Al-Cu合金应力时效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Al-Cu合金分别进行不同的单级和“双级”应力时效处理,结合电阻率测量和透射电子显微镜两种手段,研究了外加应力对于片状析出物析出动力学和择优取向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温度下时效,相对电阻率在时效初期时出现了较小的上升,说明外加应力对Al-Cu合金的片状GP区有促进作用。在较高温度下时效,相对电阻率没有出现上升阶段,但其下降幅度明显降低,说明外加应力对θ″相的析出动力学也有影响。不同温度下的“双级”时效处理结果表明:外加应力对时效初期择优取向的影响作用要强于对时效后期择优取向的。用扩散理论证明:在共格片状相析出时,扩散系数呈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从而形成了观察到的择优取向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