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研究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的反应过程,考察了加入甲醇对直馏汽油裂化反应的影响,比较了不同进料方式的反应过程,分析加入甲醇后的催化裂化反应规律。结果表明,甲醇与直馏汽油同时进料相对于单独的直馏汽油裂化,气体产率增加,并可维持低碳烯烃的选择性;产物汽油的正构烷烃、异构烷烃、环烷烃含量降低,烯烃含量略有增加,芳烃含量增加。对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过程的反应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的反应过程,对催化裂化条件下甲醇和烃的相互作用规律进行考察。采用脉冲一微反装置分别对甲醇与单体烃及混合烃共同进料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甲醇与单环芳烃可进行甲基化反应,但该反应只在芳烃比例大时明显。甲醇与烷烃、环烷烃虽互不反应,但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该作用使得产物烯烃的选择性降低,异构烷烃的选择性增加。甲醇与催化汽油的相互作用与二者的比例及反应温度都有一定的关系。该研究初步论述了甲醇与烃的相互作用,为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过程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基于甲醇作为催化裂化(FCC)部分进料的可行性分析,为研究甲醇加入对FCC过程的影响,考察了FCC条件下甲醇转化和烃裂化相互作用规律.采用小型固定流化床装置对不同甲醇比例与异辛烷共同进料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FCC条件下甲醇与异辛烷的相互作用降低了烃裂化产物中干气组分的选择性;提高了异丁烷和丁烯的选择性.随着甲醇加入比例的增加,汽油产物中高碳数组分(C7~C10)的选择性增加,而且芳烃选择性显著增加.论述了FCC条件下甲醇转化和异辛烷裂化的相互作用规律.  相似文献   

4.
甲醇作为催化裂化部分进料反应过程的可行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潘澍宇  江洪波  翁惠新 《石油化工》2005,34(12):1153-1158
通过对甲醇制低碳烯烃(MTO)工艺与催化裂化(FCC)工艺的相似性分析,论述了二者结合的可能性。分析了FCC提升管反应器中的温度分布、催化剂活性变化和水存在的状况,以及这些因素对MTO反应的影响。同时对不同的甲醇加入方式进行了分析,并与FCC的多产液化气和柴油工艺(在提升管反应器底部注入汽油)进行比较,提出适宜的甲醇加入位置为FCC提升管反应器底部,先于原料油进料。此过程既可将甲醇转化为低碳烯烃,又有利于重油的催化裂化反应。初步论证了甲醇作为FCC部分进料的可行性,为甲醇作为FCC部分进料以多产低碳烯烃的进一步研究指出了方向。  相似文献   

5.
甲醇在催化裂化条件下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甲醇作为FCC部分进料过程研究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对甲醇在FCC条件下的反应过程进行研究。依据FCC过程特点,采用脉冲微反一色谱装置和RGD催化剂,主要对反应温度、不同浓度甲醇水溶液、不同积炭量催化剂下的甲醇转化进行研究。得出适宜的反应条件为40%(w)甲醇水溶液进料、未积炭催化剂、反应温度5500C~600℃,烃产率可达26.3%~28.1%(w),低碳烯烃占烃组成的67.8%~66.5%(w)。提出甲醇在FCC提升管反应器底部先于原料油进料有利于生成低碳烯烃。初步说明MTO与FCC过程结合的可行性,为进一步实验研究与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确保全厂生产平衡,满足不同标号汽油产品生产要求,催化裂化单元间歇回炼轻质污油,轻质污油自距一段提升管反应器出口下方500 mm处经一次雾化后喷入。用加氢石脑油作为轻质油回炼期间,随着加氢石脑油回炼量的增加,干气、液化石油气、柴油和焦炭收率整体呈下降趋势,汽油收率明显提高,油浆收率也有小幅提高,但气体产品中烯烃含量明显降低,汽油辛烷值和芳烃含量也呈下降趋势。分析石脑油回炼前后产品分布以及相关表征公式发现,随着加氢石脑油回炼量的增加,异构化反应和氢转移反应强度逐渐增加,催化裂化反应强度始终高于热裂化反应。了解加氢石脑油回炼对反应过程和产品分布的影响,可以对未来生产调整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小型提升管流化催化裂化(FCC)装置上,使用FCC催化剂,进行了甲醇与FCC汽油的混炼实验,考察了反应温度、甲醇与FCC汽油的质量比(混炼比)及甲醇不同进料位置对精汽油族组成、裂化气组成和液体收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甲醇与FCC汽油共混进料的反应效果优于甲醇提前或延后FCC汽油进料时的反应效果;甲醇与FCC汽油混炼在改善汽油质量的同时,有利于增产裂化气和提高液体收率。甲醇与FCC汽油混炼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400~420℃、混炼比为5%~10%、剂油比10~12。在此条件下,FCC汽油烯烃含量下降50%以上,液体收率增加3%左右,裂化气中干气质量分数小于1.5%,精汽油与液化石油气收率之和达到98%以上。  相似文献   

8.
利用FCC小型固定流化床反应装置,在催化裂化条件下考察了甲醇在LANK-98,RAG-10,DACS-GQ1,GOR-Ⅲ等四种FCC工业平衡催化剂上的转化反应过程.实验表明,烃和低碳烯烃产率在GOR-Ⅲ上最高.另外考察了不同空速、温度、剂醇比时甲醇在GOR-Ⅲ上转化的产物分布,在空速5 h-1,温度510 ℃,剂醇比为10时,烃和低碳烯烃产率分别为23.03%和12.87%.进一步考察了GOR-Ⅲ中添加多产丙烯助剂OlifinsMax后甲醇转化的产物分布,当OlifinsMax占催化剂总量5%时,烃和低碳烯烃产率可分别达到30.54%和16.25%.研究结果表明:甲醇在GOR-Ⅲ上可获得较高的烃和低碳烯烃产率,添加OlifinsMax后烃和低碳烯烃产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9.
利用小型固定流化床(FFB)装置,采用MMC-2催化剂,考察汽油族组成对汽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干气生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汽油催化裂化反应过程中干气主要由催化裂化反应产生,热裂化反应产生的干气所占的比例很低。随着汽油原料中烯烃含量的增加,氢气、甲烷和乙烷的产率基本保持不变,乙烯的产率明显增加。烷烃引发反应时形成的五配位正碳离子的裂解反应生成氢气、甲烷、乙烷和乙烯等干气组分。烯烃质子化形成的三配位伯正碳离子可能直接发生β裂解生成乙烯。伯正碳离子直接发生β裂解的反应和先发生异构化生成仲正碳离子再发生β裂解反应的比值是固定的。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催化裂化过程中碳四烯烃的生成和转化反应,碳四烯烃的生成主要来自烃类大分子的裂化反应以及裂化反应中产生的低碳数烯烃的二次反应,生成的碳四烯烃可进一步发生裂化反应、异构反应、二聚反应和氢转移反应。得出促进催化裂化碳正离子直接进行异构化反应,然后再进行β位断裂反应,同时抑制二聚反应和氢转移反应,有利于提高催化裂化产物中碳四烯烃的产率和选择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催化裂化产物中碳四烯烃的分布规律,为开发多产碳四烯烃的催化裂化催化剂和工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三种不同的轻馏分油为原料,其中二种为催化蜡油生成的轻馏分油,采用三种不同性质的平衡催化剂,在小型催化裂化固定流化床装置上考察馏分油的催化转化反应规律。从催化裂化反应机理出发,把原料及其产物按馏程和化学组成分为链烷烃、环烷烃、烯烃和芳烃等虚拟组分,通过参数估计求取18个反应动力学常数,建立集总动力学模型。结果表明:反应动力学常数反映了催化裂化反应的特征,该模型能较好地拟合试验数据,不仅能预测不同原料的产品分布,而且可以预测汽油和液化气组成,为进一步研究以重质油为原料降低汽油烯烃含量和多产轻烯烃的催化裂化反应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12.
 利用微反-色谱联合实验装置和固定流化床实验装置,考察了FCC汽油改质过程中,催化剂活性、FCC汽油窄馏分、反应温度和质量空速对催化剂积炭和烯烃转化的影响. 利用连续式小型提升管催化裂化实验装置,考察了原料预热温度和催化剂温度等油剂混合区的工艺条件对FCC汽油的生焦过程和改质的影响,并进行了动力学分析. 结果表明,大部分焦炭的沉积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并随着催化剂活性、反应物活性和反应温度增加而增加.催化剂温度的降低和原料预热温度的增加,实际上是降低了最初始反应瞬间的反应温度,从而减少了初始热裂化,减弱了最初始阶段的裂化反应的强度,同时也减少了初始焦炭的沉积.在后续的反应中,催化剂活性相对增强,裂化反应的程度加强,从而保持了气相进料改质后汽油的烯烃含量不变,但烯烃的碳数分布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文中从石脑油蒸气裂解、催化裂化技术、FCC催化剂和助剂技术、重油催化裂解4个方面阐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制取低碳烯烃的工艺技术研究现状.对目前国内外催化裂解工艺和催化剂的应用进行了评述,为进一步研究裂解制低碳烯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提升管中型催化裂化装置上,采用MLC-500催化剂,分别以全馏分和重馏分汽油为原料研究在催化转化过程中,汽油中的芳烃在不同反应温度下的转化规律.结果表明,以全馏分汽油为原料,反应温度较低时,主要发生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芳环的烷基化反应和芳环上侧链的裂化反应都比较明显.以重馏分汽油为原料,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主要发生芳环上侧链的裂化反应,随着反应温度的提高,裂化向含有较少碳数的芳烃转移.  相似文献   

15.
FCC汽油提升管内降烯烃改质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催化裂化过程本身降低汽油烯烃含量成为近年来新型催化剂和新型工艺技术开发的主要方向,在连续小型提升管装置上,考察FCC汽油降烯烃效果与反应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采用普通催化裂化催化剂,当汽油烯烃降低15个百分点以上时,轻质油收率超过91%。低温、高剂油比、长反应时间和较低的再生催化剂炭含量有利于汽油烯烃的降低,汽油中C,以上烯烃降烯烃比较容易,C6烯烃有一部分发生反应,而C5烯烃基本不反应。  相似文献   

16.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integrating methanol to olefins (MTO) with fluidized catalytic cracking (FCC) process is based on their similarities and compatibility. Feeding methanol in FCC is proposed to produce more light olefi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s of FCC, the effects of reaction temperature, water co-feed, and the coke content of catalyst in methanol conversion were studied systematically. It is concluded that high light olefins yields from methanol conversion were obtained on the FCC condition. Feeding methanol in FCC at the bottom of riser as the proper position was suggested on the ground of comparison with MGD process of FCC. The research proved the feasibility of feeding methanol in FCC and provided important reference for its commercial application in a certain degree.  相似文献   

17.
MGD technology effectively integrates selective cracking reaction of olefin fraction in FCC naphtha with the stepwise cracking of light and heavy feedstocks under different severity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FCC gasoline quality and adjusting the product slate of FCC unit. The first commercial application of MGD technology in a 1.30 Mt/a FCCU using VGO as feedstock at Tianjin Petrochemical Company showed that the olefin content in FCC naphtha decreased‘around 10 percentage points (by volume) with slight increase in octane number. The yields of LPG and LCO increased around 4.63 and 2.04 percentage points respectively, and the ratio between LCO to naphtha increased by 0.21. Due to capacity constraints of FCCU, the capacity decreased slightly under the MGD operation mod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