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对陶瓷的喜爱可以说是与生俱来的,但与刘伟老师的相识却比较晚.多年来的求学、教书和研究生涯曾经一度让我距离陶瓷很遥远,但与刘老师的相识却让我重新拉近了与陶瓷的距离,从单一的喜爱,开始研究与思考,甚至还陆续展开了一些与陶瓷文化相交叉的调查研究.在和刘老师相识和交往的这十多年里,我的受益良多,他常常启发我重新思考中国当代的...  相似文献   

2.
<正>阎先公是中国现代陶瓷史上的一个奇迹。我与阎先公同姓、同庚,同参加一次活动而偶然相识,一见如故。他祖籍山东,我祖籍河南,毗邻而居,攀谈之中,甚是相投。阎姓为小姓,比不得张王李赵人多,我们姓氏的先人都应从阎锡山的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分支而出,同姓自然同祖同宗,又同在一个相同的艺术领域里摸爬滚打,而先公的成就远大于我,能相识相知真让人高兴!囿于工作性质的原因,我知道他很早,尤其在陶瓷艺术之林,他绝对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正在《中国陶瓷艺术家辞典广东卷》出版发行期间,外地以及潮州市的我相识的朋友,都不同程度的向我了解、交流潮州陶瓷艺术家的人和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郑鹏,为大家一直关注的"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陶瓷艺术家辞典·广东卷》出版发行期间,外地以及潮州市的我相识的朋友,都不同程度的向我了解、交流潮州陶瓷艺术家的人和事。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郑鹏,为大家一直关注的“大家”之一。  相似文献   

5.
正我和袁隆平院士相识于2000年,当时我们公司的水稻黑淝项目通过了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在市场推广中,我抱着试试看的心情,给袁老师写了一封信,希望我们的科技成果能够应用到杂交水稻上。令我没有想到的是,袁老师课题组很快回复了,让我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化工企业基层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使我深感责任重大,尤其是化工安全具有种类繁多、专业性强的特点,更让我需要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5年前,我有幸与《化工安全与环境》相识,我由衷地感谢《化工安全与环境》,是她引我进入安全管理的神圣殿堂,给我信心、勇气和力量。  相似文献   

7.
杜祥荣 《山东陶瓷》2012,35(5):40-41,49
我与尹干相识多年,20世纪七十年代在淄博硅酸盐研究所时,我们就在一起。后来他先后调任张店陶瓷厂开发中心主任、山东省陶瓷公司技术处副处长、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理工大学美术系主任。每逢工作变动,他都告诉我。我的印象是,他不事奉迎,不恋做官,是一个专心致志搞陶瓷艺术和学问的人。  相似文献   

8.
高岩 《陶瓷工程》2009,(9):55-59
与谭玉伟相识已有若干年了,知道他在对书画篆刻艺术的探索上,是一位执著而又勤奋的艺术家。由于工作关系我离开了原单位,接触的相对少了些,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他又在忙些什么,但我相信他绝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  相似文献   

9.
正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就进入了2020年。我作为一名《景德镇陶瓷》专业杂志的老读者和老作者,与她相识、相知已有36个年头了,岁月使我从青春韶华步入花甲年华,经历使我对《景德镇陶瓷》一往情深。作为读者,《景德镇陶瓷》可以说是第一位让我全面了解景德镇陶瓷发展历史的良师。她上接学术,  相似文献   

10.
与谭玉伟相识已有若干年了,知道他在对书画篆刻艺术的探索上,是一位执著而又勤奋的艺术家。由于工作关系我离开了原单位,接触的相对少了些,几年过去了,也不知他又在忙些什么,但我相信他绝不是一个闲得住的人。  相似文献   

11.
序言     
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学部委员、化工冶金研究所前所长叶渚沛同志逝世十周年了。化工冶金研究所为了纪念他,特出此专刊。我与诸沛同志早在三十年代初就在北平相识,一见如故。在这次会见前的一个多月,我在英国《哲学杂志》上看到了他的一篇学术论文。解放后,我们又在中国科学  相似文献   

12.
李国庆 《陶瓷》2009,(10):7-8
我作为与陶瓷行业紧密相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时喜欢读书看报,并爱动笔写点小东西,自然就经常与报刊打交道。在我常接触的报刊之中,《陶瓷》杂志是我最喜爱的科技期刊之一,在与她相识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已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须臾不可分离的挚友,每当看到和想到她,我的心中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近年来,作为她亲密的读者和作者,  相似文献   

13.
瓷海拾贝     
正我与尹干相识多年,20世纪七十年代在淄博硅酸盐研究所时,我们就在一起。后来他先后调仼张店陶瓷厂开发中心主任、山东省陶瓷公司技术处副处长、淄川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理工大学美术系主任。每逢工作变动,他都告诉我。我的印象是,他不事奉迎,不恋做官,是一个专心致志搞陶瓷艺术和学问的人。尹干是江西省景德镇陶瓷学院第一届陶瓷美术专业本科毕业生。1962年,他服从分配来到淄  相似文献   

14.
<正>唯情动人也唯情伤人,"自伤多情"冥冥中似乎成了我们的谶言。周末整理书箱时,从箱底寻到一个小塑料袋。袋子毫不起眼,打开后,一枚印章静静地躺在我手里。这枚印章是贾君赠予我的,作为相识一周年的纪念。据说是他外出游玩时,特意挑选的桃枝亲手制作而成。我仰慕古人遗风,尤喜带有古意的玩意儿,私下里对一些书画和印章颇为偏爱。贾君因此常笑我是一副文人骚客的做派。  相似文献   

15.
正我与周棠森在1962年相识,当时就感觉到他是一个质朴、诚实、有强烈事业心的人。1962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到行政科办事,看见一个30岁左右的男子,个子不高、略显消瘦憔悴,身穿着一件得体的白衬衫、蓝色西装裤,谈吐文雅,南方口音。他告诉我,他叫周棠森,是南京工学院化工系58年的毕业生,同时调来的是他的妻子毕德凤,也是南化毕业生。原来他  相似文献   

16.
王同言 《陶瓷》2009,(10):6-6
与《陶瓷》结缘和相识是我大学毕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也就是20年前。刚大学毕业,对一切事物都感到新鲜,学习的欲望特别强,尤其是学习陶瓷专业理论知识。那时,有一位比我高两届的师兄订阅了一份《陶瓷》杂志,杂志的内容深深地吸引了我。这是一本专业性很强的杂志,专门刊登建筑卫生陶瓷方面的知识,有很强的可读性和实用性。既有理论上深层次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正我与建成先生为同龄人,早年我们同为书法爱好者,经常参加醴陵市书协组织的一些活动,相识相交。由于我们同为公职人员,书法更多的也只是当作一项闲暇之事,然彼此均未舍弃那份对书法的情结,在墨海砚田中寻找心灵的宁静和乐趣。学书之人,并且能坚持几十年笔耕不辍者必有  相似文献   

18.
李彤 《中国水泥》2008,(6):6-10
2008年5月12日14.28分四川省汶川大地震震惊华夏,震惊世界。我们虽然无法与饱受地震灾害磨难的四川水泥界同仁共度危机,但从大地震发生的那一刻起,我们每一分钟都心系与我们相识的、不相识的朋友们——他们是否平安?  相似文献   

19.
李国庆 《陶瓷》2009,(8):7-7
我作为与陶瓷行业紧密相关的一名工作人员,平时喜欢读书看报,并爱动笔写点小东西,自然就经常与报刊打交道。在我常接触的报刊之中,《陶瓷》杂志是我最喜爱的科技期刊之一,在与她相识的十多年时间里,我已与她结下了不解之缘,成为须臾不可分离的挚友,每当看到和想到她,我的心中便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近年来,作为她亲密的读者和作者,渎《陶瓷》、集《陶瓷》、用《陶瓷》,并为《陶瓷》杂志写稿已成为我工作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正>序应善习之邀,为其《刻瓷艺术》修订版作序。岁月回放,往事再现,文路渐晰。我与善习相识已逾三十多载。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时值文革结束,为尽快恢复遭受重创的陶瓷产业,受所在单位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派遣,与胡美生等同仁,前往山东淄博,举办了一届为期半年的"山东陶瓷设计培训班"。善习,就是那届由山东淄博瓷厂选送,前来学习的两名学员之一。他给我的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