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8 毫秒
1.
P2P网络传输中NAT穿越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NAT把一个区域的IP地址映射到另一个区域的IP地址,为主机之间提供透明的路由,所以它能有效地解决IPv4地址紧缺问题,但同时也给P2P通信带来了极大的困难,穿透NAT已经成为P2P应用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基于Internet的P2P技术和NAT的基本原理,文章分析了NAT对P2P的影响,介绍了几种穿透NAT的技术,并分析了其各自的特点,指出了影响NAT穿透的关键因素,给出了简单又健壮性很好的UDP Hole Punching技术以实现NAT的穿越,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利用应用程序协助完成的TCP穿透NAT的方案。  相似文献   

2.
端到端通信中TCP穿越NAT的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地址翻译(NAT)设备的应用很好地解决了IPv4地址不足的问题,但同时也给很多端到端通信带来了障碍。目前,对于UDP穿越NAT已经有了一些标准的、有效的解决方法,但对于TCP通信,NAT穿越技术还在研究之中。文章给出了一种较为简单有效的TCP穿越NAT的方法,并对其实现过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3.
基于NATT协议的NAT穿越技术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目前NAT大多采用传统网络地址转换,所以位于Internet上的客户机无法主动访问位于NAT后面的内部网络服务器。文章简单介绍了NATT协议,提出了一种利用NATT协议实现NAT穿越的通信方法,分析了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并进行了性能测试。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不会引起任何通信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4.
基于Iptables的网络地址转换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确定Linux内核中防火墙工具Iptables所属的正确NA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or,网络地址转换器)类型,本文通过一个实例发现开源网站SourceForge提供的检测工具对Iptables检测结果与Iptables工作原理冲突,并得出结论Iptables应该属于Symmetric NAT。这一工作是正确研究UDP(User Datagram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如何穿越基于Iptables的NAT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软交换的技术特点和技术目标,给出了软交换的网络结构,并对软交换的网络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了说明。从设备配置、服务质量(QoS)、异地容灾、SIP协议的网络地址转换(NAT)穿越、安全问题等方面分析了软交换组网时需要关注的技术要点,提出了相应的组网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6.
文章提出了在跨越IPv4骨干网络进行IPv6用户接入时,实现穿越IPv4网络动态NAT节点隧道的解决方案,探讨了多层隧道嵌套及封装的技术原理及其应用特点,为IPv4向IPv6的网络过渡过程提供了一种在现有网络架构下平稳过渡的技术实现方案。文章提出的隧道嵌套技术已在中国南方电网CNGI驻地网实施过程中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7.
MCU中流媒体服务器负责整个媒体通信网络媒体流的转码和转速率。文章介绍了MCU的特点和NAT的工作原理,对比分析了典型的H.323呼叫控制过程和带有NAT转发的呼叫控制过程,利用NAT机制实现了流媒体服务器的码流均衡转发。  相似文献   

8.
随着校园网的不断发展和应用,网络安全性对校园网运行的影响日益增加。本文基于CiscoFWSM模块,分析了防火墙强大的NAT功能,针对校园网络特点,提出了使用多安全级别的设计方案和配置策略,并结合静态及动态等同NAT和NAT排除等旁路NAT技术、实现了对不同子网进行区分保护的设计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使用TCP干预实现传输层半连接数的限制,有效地防止了拒绝服务攻击,并结合逆向地址检查和内容过滤等其他阻止网络攻击技术,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校园网的安全。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和智能家居越来越深入人们的生活。在智能家居控制系统中,如果服务器没有公网IP并且与手机客户端不在同一个局域网中,服务器不能被客户端直接连接,现有的网络通信和NAT穿透方案并不能很好地应用于上述情况。将基于UDP通信协议的Socket通信技术用于智能家居控制系统,针对不同种类NAT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该系统的NAT穿透方案。最后,将此方案应用于户用分布式光伏发电实际系统,验证了该NAT穿透方案在不同的网络环境下都能保证客户端与服务器进行有效通信,实现对智能设备的远程监控。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当今世界主流风电市场的风电并网规程,进一步研究后重点综述了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诸多问题,如低电压穿越、高电压穿越、频率穿越。还分析了三种主流风电机组故障穿越能力和电力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汇总了三种主流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能力的工程实现方案。最后结合多年的实际工程经验,以各国电网风电接入规程和各种风电机组故障穿越特性为线索,探讨了需要重点注意的故障穿越技术问题,并总结出了决定风电机组低电压穿越特性的12项技术要素。  相似文献   

11.
通过研究已有P2P系统的特性,采用基于web技术的方法,从分析系统计算力入手,提出基于web技术的P2P系统计算力模型,论述该模型的体系结构和关键问题及性能优点,主要解决如何提高P2P系统的计算力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把P2P技术和网格技术结合起来,通过将P2P技术引入电力网格,提出了电力系统的P2P-Grid模型,实现这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以解决电力网格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大规模整合所带面临的瓶颈问题,并提高电力网格对部分电力系统计算服务的性能。通过利用JXTA技术搭建P2P电力计算网格,在IEEE118电力模型上实现了基于P2P计算的电力系统分布式潮流分析,验证了P2P技术和电力网格技术融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惠来电厂直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厂直流电源在正常运行时是保护、通信和操作控制所必需的电源;事故时,在外部交流输入中断的情况下,是电厂和电力系统保持联系,恢复发电甚至“黑起动”的后备电源。它的安全运行关系到电厂乃至电力系统的安全。这里以惠来电厂的实践经验,阐述了直流系统在运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维护和改进建议,供电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解决P2P环境的动态性和不确定性带来的安全问题,提出一种新的信任模型来处理P2P环境中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该模型对域内信任和域间信任分别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与以往的信任模型相比,该信任模型能更加精确地评估实体之间的信任关系,能更加有效的解决P2P环境中存在的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集中式大型计算系统的计算瓶颈问题,提高电力仿真计算的响应速度和可靠性,充分利用大量闲置的计算资源,构建了基于P2P(Peer to Peer)机制的电力系统仿真计算平台。分析P2P技术与电力系统仿真结合的可行性;采用混合的P2P结构设计了仿真平台总体架构;针对电力仿真平台的特定需求,规定了P2P通信协议并分析了协议的语法和语义;在研究P2P分布式存储系统结构的基础上,提出了仿真平台的存储方案。经算例验证,该平台在解决大规模计算方面展现了较大的优越性,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配电网中分布式可再生能源的持续增加以及以区块链为代表的分布式记账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配电网展开去中心化的点对点(P2P)交易提供了发展动力和技术支持,然而持续增多的分散P2P交易可能导致节点电压越限、系统网损增加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以配电网安全为导向的分布式资源P2P交易机制.首先,基于配电网节点电压和系统网损的线性化推导,提出一种P2P交易对于配电网安全影响的灵敏度模型,从而将传统高低价匹配的交易撮合策略修正为以配电网安全为导向的P2P交易策略;然后,基于以太坊平台运算能力的限制提出具有简单运算特性的去中心化的交易机制,并设计了相关智能合约.算例分析表明,所提出的以配电网安全为导向的P2P交易机制,可以在交易撮合过程中有效反映P2P交易对配电网运行的影响,能够根据电网安全裕度水平优化交易次序,撮合更多有利于配电网安全运行和降低网损的交易达成,并且交易模型复杂度低,可以实现链上求解,不需要链下配置优化软件,避免了隐私泄露.  相似文献   

17.
售电侧市场环境逐渐开放和分布式能源(distributed energy resources, DER)的发展给微网(micro-grid,MG)运行带来了机遇与挑战。端对端(peer to peer, P2P)电能交易可以优化能源结构,充分发挥分布式能源的优势,提高能源系统的效率。文章以微网P2P电能交易系统为研究对象,在考虑我国现有电力改革政策的前提下,在稳态层面提出亟需解决的三大关键问题:分布式能量流如何优化传输、高效通信系统如何建立、P2P电能交易过程中涉及到用户支付问题如何解决。就这些问题,从能量流、信息流、货币流的角度,阐述微网端对端电能交易系统相关分析的解决办法,从工程角度分析新形势下微网P2P电能交易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及核心软件平台,为推动我国分布式发电市场化交易及落地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当前分布式交易市场未充分考虑终端用户用能特性,且市场主体之间的博弈关系仍需进一步挖掘等问题,文中提出了考虑智能建筑特性的多微网端对端(P2P)能量交易方法。首先,以智能建筑作为终端负荷载体,提出了一种新的建筑热阻-热容热平衡模型,并构建了市场主体即微网的自治调度模型。其次,分别采用非合作博弈及主从博弈模型分析了P2P交易过程中卖方之间以及卖方与买方之间的博弈关系,完善了对P2P交易各环节博弈关系的分析。最后,通过构建实际算例,分析了终端用能特性对微网经济调度及P2P交易的影响,同时结合具体指标量化分析了P2P交易对微网运行带来的经济与技术效益,并分析了P2P交易对配电系统运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局域能源市场中分布式能源的大量接入和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的逐渐转变,具有电能生产/消费行为的产消者得到了广泛关注与研究。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小规模能源在局域能源市场中的就地消纳能力,设计了一种面向局域能源市场中多产消者的点对点(P2P)日前市场交易框架。在局域能源市场建立了P2P市场交易平台,并对产消者的基本特征进行了归纳分析,提出了典型的产消者组合类型;在产消者层面,采用供给函数均衡模型对产消者竞价行为进行建模,确立了含多产消者的P2P交易平台参与局域能源市场交易;采用连续双边拍卖机制对产消者之间进行P2P匹配,并确定交易过程中的拍卖价格和交易价格。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P2P交易框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越来越多的分布式电源通过微网接入配电网,在微网中开展基于分布式交易机制的新能源交易可以有效提高分布式主体的效益,促进新能源的投资建设。文章构造可交易能源系统在社区微网运营中的应用场景,建立适合含有分布式电源和储能的社区微网用户之间的P2P交易模型。微网用户可以在P2P市场中对需求或多余电量以按报价支付的方式交易,将交易形成智能合约,存储在分布式网络中并自动执行。最后用实际微网的仿真算例验证新能源分布式交易对社区微网中所有用户效益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