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探讨了城市燃气管道泄漏量的计算方法,分析了燃气泄漏量与燃气温度、压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气体管道泄漏模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分析了研究气体管道泄漏模型对于管道泄漏事故后果评价和事故处理的重要意义,讨论了现有的3种泄漏模型的计算方法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分析基于紊动射流理论和流体力学方程的管道燃气小孔动态泄漏模型,提出考虑放散效果的小孔动态泄漏模型,将放散阀的放散等效于多点泄漏。利用Pipeline Studio软件的瞬态模拟功能,进行放散阀启闭状态不同,上下游放散阀设置间距不同,泄漏位置不同3种工况的模拟,分别研究3种工况下的管道天然气放散时间。当泄漏发生后,关闭上下游分段阀并同时开启上下游放散阀是最优的放散阀启闭方案,相较于不开启放散阀,仅开启上游放散阀和仅开启下游放散阀,管道天然气放散时间分别节省92.42%,44.00%和54.84%。改变上下游放散阀设置间距对管道天然气放散时间几乎无影响。泄漏孔接近与远离上游放散阀,管道天然气放散时间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4.
5.
本文归纳、分析了管道燃气泄漏的厚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泄漏的措施,并简要介绍了燃气泄漏后的现场扑救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6.
由于直饮水管道的流量计算目前在规模中尚无公式可循,因而各地给排水技术人员,只能凭借各自经验进行工程设计,本文通过对现行规范中室内给水管道设计秒流量两公式的分析,认为采用qg=∑q。n。b式来计算较为符合饮水管道的工况,而公式中的同时不百分数b宜取20-25%。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燃气管道泄漏的原因,介绍了燃气管道泄漏的抢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吴杰生 《山西建筑》2003,29(7):129-130
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现行设计秒流量公式和最大小时平均秒流量公式,针对在居住小区设计流量计算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9.
为了掌握城市供水管道的泄漏特点,运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对不同泄漏孔径(2 mm、4 mm、6 mm)的管道进行流体动力学模拟,用以分析泄漏管道及泄漏口处的压力和流量变化规律。采用k-ε两方程湍流模型建立稳态模型,所得仿真结果表明: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其泄漏速度也逐渐增大,且泄漏孔总体由内向外速度递增,在泄漏孔出口处的流体速度达到最大值;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大其泄漏入口处的压力逐渐减小,泄漏出口处压力增大,泄漏孔内压力沿着轴线方向逐渐减小;泄漏使管内在压力变化不显著,但是泄漏口附近压力梯度变化明显。通过以上分析可为管道泄漏检测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11.
分析可燃气体爆炸机理,探讨室内天然气泄漏爆炸定量计算方法.结合算例,进行了理论计算.在天然气泄漏流量一定的前提下,距爆炸中心同一位置的冲击波超压以及爆炸波及区域的死亡区半径、重伤区半径、轻伤区半径均与泄漏时间的变化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2.
埋地钢质燃气管道腐蚀漏气维修经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论述了在城市埋地钢质燃气管道发生腐蚀漏气后,应用检测技术对管道防腐系统进行检测,然后维修与改造管道防腐系统,防止管道继续发生腐蚀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人工煤气转换成天然气后城市燃气管网中法兰连接处燃气泄漏的原因,研发了对已经出现泄漏和未发生泄漏的法兰进行外密封的处理技术和设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燃气管道泄漏风险控制系统的建立和技术方法。对燃气管网进行风险评估,确定重点监控管道,结合压力管理与在线检测技术对燃气泄漏风险进行有效控制。  相似文献   

15.
PE燃气管道突发泄漏的抢修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燃气管道突发泄漏的原因,探讨了PE燃气管道突发泄漏的抢修,提出了燃气管道突发泄漏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6.
煤气管道泄漏不停产抢修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刘存贵  张英杰 《煤气与热力》2003,23(12):748-750
介绍了补丁法和套管法等2种煤气管道泄漏抢修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天然气输气管道开裂泄漏,考虑管道有连续供气以及破裂口泄漏符合按时间指数下降规律的边界条件,按管道不定常流动推导连续泄漏模型,得到关于管道出现较大破裂时,管道流量和压力沿长度的分布,以及破裂口泄漏流量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管道泄漏检测的主要方法,介绍了国内外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的新技术及应用情况,指出燃气管道泄漏检测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