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曹峰  杨力能 《断块油气田》2009,16(2):126-128
为了确保石油开采的顺利、安全进行,针对套管柱三轴应力的受力特征,应用套管柱三轴应力校核的最新理论模型,给出了应用计算机实现套管柱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编制出套管柱三轴应力校核软件。具体实例测试表明,应用最新套管柱三轴应力校核理论设计的软件能够较好地满足工程需要。  相似文献   

2.
从套管柱三轴强度设计理论分析入手,讨论了应用三轴强度理论进行套管柱设计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应用计算机实现套管柱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软件,结合具体设计实例,通过计算分析表明,应用三轴强度理论进行套管柱设计具有分析全面、计算精度较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天然气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在醇脱水过程中同水份一道吸附于三甘醇溶液中。三甘醇溶液加热再生时,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随水蒸汽一起排放入大气,污染环境。本文介绍了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分离三甘醇中苯、甲苯、乙苯和二甲苯的方法,对毛细柱和填充柱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HP-1毛细柱的分离效果满足定量分析要求。  相似文献   

4.
基于统一强度理论的石油套管柱抗挤强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石油套管柱的力学性能,采用统一强度理论,合理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和材料拉压比的影响,推导了石油套管柱的单轴抗挤强度、双轴抗挤强度和三轴抗挤强度计算公式,建立了石油套管柱双轴抗挤强度和三轴抗挤强度与单轴抗挤强度的关系,并分析了材料的拉压比、中间主应力效应、径厚比、压缩屈服强度、荷载大小和荷载工况等因素对不同类型抗挤强度的影响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材料的拉压强度不等特性(SD效应)对石油套管柱的单轴抗挤强度、双轴抗挤强度和三轴抗挤强度均有显著影响,材料拉压比越大,套管柱的单轴抗挤强度越小,双轴抗挤强度越大,而三轴抗挤强度与双轴抗挤强度的差值和材料拉压比的关系与外荷载有关;中间主应力效应对石油套管柱的单轴抗挤强度、双轴抗挤强度和三轴抗挤强度也有显著影响,随统一强度理论参数b值的增加,套管柱的单轴抗挤强度和双轴抗挤强度不断增大,考虑中间主应力效应可以充分发挥材料的自承载能力和强度潜能,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径厚比、压缩屈服强度、荷载大小和荷载工况对套管柱的单轴抗挤强度、双轴抗挤强度和三轴抗挤强度也具有一定影响。该结果适用于具有SD效应和中间主应力效应的材料,并将多种屈服准则下石油套管柱的单轴抗挤强度、双轴抗挤强度和三轴抗挤强度表达式分别统一起来,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可为石油套管柱的抗挤强度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在炼厂气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阀柱切换的多维气相色谱技术在炼厂气分析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概括介绍了针对不同气体类型开发的三阀四柱双通道分析系统、四阀五柱三通道分析系统、四阀六柱三通道分析系统、四阀五柱双通道分析系统、五阀七柱三通道分析系统等,对比分析了每种系统的特性,从而对炼厂气或其他工业气体的色谱分析形成系统认识。  相似文献   

6.
从结构受力分析、结构用钢量、建造及安装等方面对四柱平台,三柱平台和Tarpon系方案在技术和经济上进行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7.
高压注水井分注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增仁 《钻采工艺》2003,26(3):109-111
高压注水井分注技术研究包括地面配水工艺和井下管柱结构,介绍了地面配水工艺的三种形式和井下管柱的四种结构,说明了各配水工艺和井下管柱的工作原理、特点和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8.
1.承载力计算公式的简化 按照长细比的大小,将钢筋混凝土柱划分为三种类型,即短柱(λ≤28)、长柱(28<λ≤104)和细长柱(104<λ≤174)。 与钢结构类似,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长柱,其截面尺寸亦由整体稳定性控制。对于普通配箍的矩形或方形截面,即须满足  相似文献   

9.
浅层稠油水平井在多管柱下入的过程中,受油藏埋深浅、原油黏度高、地层胶结疏松出砂等多种因素
影响,经常出现管柱下入遇阻的情况。针对浅层稠油火驱水平井三管管柱入井开展技术攻关,分别采用连续油管
冲洗、循环冲洗、井口设备加压泡沫冲砂、同心管负压冲砂等多种工艺进行技术验证,成功解决了三管管柱入井难
题,形成了浅层稠油火驱水平井管柱入井配套技术。研究结果对浅层稠油水平井、直井多管柱下入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治理中,低渗透油田作业污染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场调查和相关理论分析,探讨中、低渗透断块油田在生产过程中对油层的污染因素,研究制定相庆的对策和应用技术,主要是三种油层保护管柱;井保护管柱,多功能油层保护管柱,不压井作业管柱,从而有效解决了清蜡洗进污染、层间干扰污染和压井作业污染对油层的伤害问题,对于经济、高效地开发中、低渗透油田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三根色谱柱三次进样的方法,对裂解气进行全分析,基本获得成功,特别是用一根桂子对 C_1—C_4烃的分析,峰形对称,桂寿命长。但存在柱效的重现性差的缺点。  相似文献   

12.
由于钻井技术的进步和目前油气勘探开发的实际要求,深井、超深井所占比重不断增加,为了满足这种形势的要求,在普通井压裂酸化管柱强度设计软件的基础上,较全面地研究了深井、超深井以及分层压裂酸化管柱载荷的特点,综合考虑传统压裂酸化管柱设计方法、三轴应力设计方法等,完成了压裂酸化管柱优化设计系统的开发研究。它具有普通井、深井和超深井以及分层压裂酸化管柱配套设计等诸多功能,并且其输入输出操作简单,便于现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熊才 《石化技术》2023,(2):97-99
某海上平台三甘醇系统在生产运行中,出现由三甘醇中固体杂质含量偏高引起的循环泵齿轮组件使用寿命缩短和精馏柱堵塞的故障现象,通过优化固体过滤器滤芯更换安装方法和再沸器工艺参数,增强了固体过滤器的过滤功能,缓解了由于加热丝表面过热引起的三甘醇碳化问题,使三甘醇中固体杂质含量恢复正常。本文采取的优化措施,在增强三甘醇系统运行稳定性的同时,降低了循环泵维修费用、固体过滤器芯消耗量、精馏柱堵塞及频繁更换滤芯导致的三甘醇损失等生产操作费用。  相似文献   

14.
首次合成了一系列不同Cr/Al 比、高层间距(2.4~1.9nm)的混合金属复合物柱羟基铬铝交联蒙托土(CrAl-CLM)。借助XRD、ESR、IR、UV-DRS等手段考察了Cr/Al 比等合成条件对交联产物结构的影响,同时考察其对1,2,4-三甲苯的转化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柱化溶液中Cr/Al 比对CrAl-CLM 的结构有很大影响。当Cr/Al<1时。复合氧化物柱上Cr 与Al 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相互作用,Cr的分散度大。当Cr/Al≥1时,复合氧化物柱呈现氧化铬的性质。焙烧后生成α-Cr_2O_3。CrAl-CLM 具有良好的1,2,4-三甲苯转化性能,Cr 的引入增加了歧化选择性。  相似文献   

15.
周正  黄煜鹏  邹祥富  肖勇  曾嵘 《天然气工业》2014,34(Z1):136-139
苏里格气田水平井初期采用三开三完的井身结构,钻井周期长,所用完井工具管柱不满足后期压裂改造的需要,施工规模受限。面对苏里格地区30×108 m3产能建设项目时间紧、任务重、产层储能压力较低的特点,如何大幅度缩短钻完井周期、提高单井产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经过在苏里格作业区充分调研、探讨,在原有成熟的水平井裸眼分段压裂酸化工具管柱的应用基础上,创新性提出采用固完井一体化工具管柱实现两开两完钻完井方式。所实现的新工艺在同等条件下,钻井周期相对三开三完结构提前7~10 d,且满足体积压裂方式对储层进行改造,工具管柱中采用可钻式投球滑套,可有效保证通径,确保满足将来二次进入修井、堵水等作业的要求。该工具管柱在Su 5-15-19H井成功应用,固井段质量优,压裂改造过程中施工平均排量 9.4 m3/min,施工最大排量 10 m3/min,排量达到体积压裂的要求,各层滑套开启明显,完全达到增产改造设计要求。该井施工证明,固完井一体化工具管柱结构设计合理,作业工序正确,各项性能参数符合作业指标,可在低压井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井口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载荷计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增亮  谷玉洪 《石油机械》1997,25(7):5-7,21
针对井口驱动螺杆泵抽油杆柱断脱频繁的问题,应用弹塑性理论分析了抽油杆柱在井中的受力状况。指出抽油杆柱在工作过程中处于非理想的直井条件下,同时承受拉伸、弯曲和扭转三种载荷的作用。对各项载荷进行了较详细的理论推导,对于单纯从理论上难于准确确定的个别载荷,采用了理论分析与实测相结合的处理方法。最终给出了各项载荷的计算公式,为抽油杆柱的合理设计、泵的选择及工况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本工作采用气相色谱仪,从色谱典型操作条件的确定、测量结果准确度和精密度的确认对测定1,2,4-三甲基苯纯度及其烃类杂质进行研究。方法推荐键合/交联聚乙二醇玻璃毛细管色谱柱,使用氢离子化(FID)检测器,柱温采用分阶的升温程序  相似文献   

18.
Dusek 3井采用双管柱无油管完井时井底高压使常规定向射孔中的机械和电动定向工具无法使用。本文介绍了钢丝传输定向射孔技术在Dusek 3井的实施过程。钢丝下入射孔管柱 ,射孔管柱底部的定位销与完井管柱内的定向短节相配合对射孔管柱进行定向。可通过伽玛测井测量射孔管柱上的三个方向不同的放射性标记 ,以此检验射孔枪是否定向准确。实践证明这项技术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介绍了吸附型高效液相色谱柱的三种简易活化方法:极性溶剂冲洗法,溶剂加热冲洗法和在惰性载气流作用下的加热活化法。并对方法的原理、试验步骤、适用范围以及对溶剂加热活化法的温度、时间和流动相流速对柱活性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20.
同一口井有多个测试层位时,需要多次起下管柱,占用大量作业时间。为提高作业实效,渤海油田在QHD34-6-4井尝试利用一趟管柱对两个层段进行三次测试并获得成功。通过对该项新技术的工艺原理、特点及施工过程的介绍,说明采用一趟管柱进行多层测试作业,可以缩短测试作业周期,节省大量操作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