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针对我国东部油田特高含水期抽油杆/油管偏磨这一现象,在实验室的MG—2 0 0高速摩擦磨损实验机上进行了随油井产出液中含砂量以及矿化度的变化,抽油杆/油管的摩擦性能试验。试验表明,随产出液中含砂量以及矿化度的增加,抽油杆/油管的磨损率、摩擦系数增加。  相似文献   

2.
随着聚合物驱油井采出液粘度的增高,使抽油杆弯曲并与油管产生摩擦,最终导致抽油杆偏磨断脱或油管内壁变薄磨漏。目前对于偏磨油管,现场只凭肉眼观察油管端部丝扣部分的损坏来判断整根油管的磨损情况,  相似文献   

3.
针对文明寨油田出砂造成的生产难题,试验应用了无泵采油工艺———将油管作为泵筒、若干个举液器作为柱塞,通过杆式举液器在油管内往复运动实现分段举升液柱的一种工艺方法。它能有效地将油管内砂粒形成分段沉积,大幅度减少抽油杆砂卡几率。WM100井试验应用表明,作业免修期延长346 d,具有明显的防砂卡效果。  相似文献   

4.
许多气井存在由于油管尺寸过大而造成井筒积液问题,导致气井过早报废。这篇上油管可以用于大多数无封隔器甜气井中,不考虑预测流量,对产能无限制条件。推荐的流量控制法是确保油流量足以维持雾流状态,保证井筒积液沿油管柱产出。由于通常情况下可忽略摩擦产生的压力降,过多的井液将油管/套管环空产出。通过调节允许进入环空的气量为保证油管中以雾流状态生产。应用经济有效的、简单而可靠的油田设备来控制这个简单的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5.
<正> 对深井泵采油工况所作的分析表明,在很多情况下,由于抽油杆接箍与油管内壁摩擦引起油管漏失,是导致井下设备损坏的原因,油管的磨损主要见于油管柱下部,此处液柱压力最大,抽油杆和油管产生纵向弯曲。  相似文献   

6.
随着聚合物驱油井采出液粘度的增高,使抽油杆弯曲并与油管产生摩擦,最终导致抽油杆偏磨断脱或油管内壁变薄磨漏。目前对于偏磨油管,现场只凭肉眼观察油管端部丝扣部分的损坏来判断整根油管的磨损情况,一方面会造成不合格油管下井,影响今后的正常生产,另一方面会将可用油管报废处理,形成物资浪费。因此,寻求一种可靠的油管内壁缺损检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光伟 《石油机械》1996,24(A02):114-117
建立了描述有杆抽油系统的数学模型,除考虑抽油杆,油管的运动我,还考虑了油管振动时通过液柱对抽油杆的作用。从理论上研究了油管中的液柱在油管弹性振动下产生的液动压力对抽油杆振动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液柱液动压力的抽油杆振动微分方程,给出了液动压力折算为附加质量的计算式,以及用于有杆抽油系统动态参数诊断,预测的定解条 。给出的数学模型可供有杆抽油系统进行动态参数预测和故障诊断时参考。  相似文献   

8.
朱小平  吴伟 《钻采工艺》1997,20(5):38-40,43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系统的抽油杆柱,在传递扭矩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横向挠曲变形,使抽油杆柱与油管内壁发生摩擦。本文采用动力分析的有限元方法,求解螺杆泵的抽油杆柱在运动中产生的横向变形,确定在适当的位置安装稳定器,控制杆柱的变形,避免杆柱与油管内壁的摩擦。结合实例进行计算表明,在泵挂深度1200米的井中,在杆柱适当位置安装16个稳定器就可以使抽油杆柱的横向变形减小而不再与油管内壁接触。  相似文献   

9.
1.前言 据统计,1996年至2002年大庆油田采油九厂共发生管杆偏磨394井次,仅2002年偏磨井数就达到126井次,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万元以上。目前采用的防偏磨措施主要是应用抽油杆扶正器,它是通过扶正器与油管之间的摩擦代替油管与抽油杆之间摩擦来防止管杆偏磨的,在应用过程中存在摩阻增加、偏磨段上移等问题。为此,从提高防偏磨效果的角度出发,研制了磨球式抽油杆扶正器。  相似文献   

10.
张威 《钻采工艺》2021,(3):84-86
顶封油井抽油过程中,抽油杆带动抽油泵上下往复运动,抽油泵上部的液柱载荷交替作用在抽油杆和油管上,使抽油杆、油管产生蠕动伸缩甚至使油管发生变形,油管变形会导致油管和抽油杆之间发生偏磨,管杆长时间偏磨容易造成顶封油井频繁躺井和作业、油井免修期降低和作业成本增加,严重影响了油井正常生产和经济效益,目前顶封井抽油管柱中配套油管...  相似文献   

11.
目前国内各大油田已进入开发中后期,杆管偏磨现象严重。杆管偏磨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井眼轨迹、抽油杆失稳弯曲、腐蚀结垢、沉没度、油井出砂和结蜡等。在对杆管偏磨机理以及受力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示功图中的泵充不满、出砂、结蜡、油稠等因素以及杆管摩擦载荷值大小的综合分析,达到抽油机井杆管偏磨诊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 With the development tail of oilfields in East Chinathe water cut of produced liquid from oil wells is risinggradually. For example, in some oilfields, the water cuis up to 95% (Li and Guo, 2000), which may causepartial friction of the suc…  相似文献   

13.
针对河南油田稠油出砂冷采工艺中原油含砂量大、空心抽油杆易被砂埋等特点,设计了空心抽油杆分段冲砂器,解决了空心抽油杆管柱只能洗井不能冲砂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稠油井以及偏磨井,由于抽油杆工作条件恶劣,在上冲程时抽油杆的拉应力增加; 而下冲程时阻力大,抽油杆柱的中和点之下处于受压状态,存在交变载荷,造成泵效低、杆管偏磨严重。通过分析井下抽油设备受力状态,对常规抽油泵结构进行了创新和改进,研制了一种旁通阀液力反馈抽油泵。该泵型采用液力反馈技术,为杆柱下行提供动力,克服稠油井、偏磨井井中杆柱下行摩阻,避免下行杆柱弯曲,同时提高泵的充满度,延长有杆泵系统的正常生产周期。泵阀采用弹簧复位球阀,柱塞两端设计防砂结构,适用于斜井、稠油井,并提高了泵效。  相似文献   

15.
抽油机井杆管偏磨成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在抽油机井维护性作业中,杆、管偏磨问题日益突出.以大庆萨南油田为例,萨南油田2004年1-9月份维护性作业施工961井次,因杆、管偏磨施工249井次,占维护性施工总数的25.9%.为此,文章从油井井深结构、采油工艺、生产参数等方面,结合萨南油田开发特点和生产实际情况,分析研究了杆管偏磨现象发生的原因,确定油井生产过程中造成偏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及预防措施,以减少杆、管偏磨现象的发生,对该类油井实施有效的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6.
有杆抽油系统杆管偏磨磨损量预测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根据能量法原理,建立了有杆抽油系统杆管偏磨磨损量预测模型。通过几何分析确定了抽油杆与油管的最大磨损深度计算方法,并编制程序进行了计算,得出在摩擦因数、磨损效率、摩擦行程相同的情况下,杆管柱的磨损量和最大磨损深度主要与正压力有关。该模型可用于有杆抽油系统中杆管柱的磨损量预测,不仅为较好地预测井下杆管偏磨情况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对采取及时有效的防偏磨措施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有杆泵携砂采油井筒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规划 《石油机械》2005,33(5):42-45
针对采油井大范围出砂, 砂埋油层, 砂堵井筒, 频繁冲砂检泵致使有效采油时间缩短,油层污染加速, 常规采油工艺和“三抽”设备不能满足采油井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生产需要等问题, 研发了有杆泵携砂采油井筒配套技术。该技术以提高系统采油时效为目标, 在井筒内配置双柱塞抽油泵, 液力冲砂器和管柱沉砂器等机具, 通过与抽油机和抽油杆等杆管附件进行合理匹配,集冲搅砂和携砂为一体, 提高采油井有效生产时间, 达到增油和降低系统总体生产成本的目的。系统性能型式试验和工业生产试验说明, 该井筒配套技术通过在泵上实现存、携砂, 泵下冲搅砂等有效措施, 能使油井延长正常采油时间, 降低检泵作业次数, 减少油层污染并提高采油时效。  相似文献   

18.
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管杆偏磨腐蚀现象越来越严重,而目前国内外应用的摩擦磨损试验机无法对抗磨管杆进行准确的评价。为此,研制了WFM型往复式摩擦磨损试验机。该试验机可准确模拟油管和抽油杆试样之间往复运动的偏磨腐蚀工况,因此可用于评价管杆材料的抗磨性能;还可以在同等试验工况下对2组试样进行对比试验;与管杆磨蚀试验装置相比,该试验机的试验结果精度有了较大提高。  相似文献   

19.
冀东油田近年来采用多种防偏磨技术并取得一定效果,但大斜度抽油泵井的检泵周期短、作业和材料更换成本增加的问题仍然很严重。通过建立抽油杆杆柱的力学模型进行受力分析研究,用柔性抽油杆取代常规抽油杆可减小杆柱所承受的摩擦力,进而研制了抽油杆柔性减磨器,该工具的上下2部分可以做小角度的相对转动。通过在抽油杆杆柱上加入抽油杆柔性减磨器,使杆柱在运动过程中与油管管柱轴线方向保持一致,减轻了杆管蹩劲现象,减小了抽油杆所受到的摩擦力。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技术应用300 d,偏磨损坏的油管和抽油杆的长度由原先的各200 m分别减少到0.15 m、0 m,大幅度减少抽油机井杆管偏磨及因偏磨导致的检泵作业次数及作业和材料更换费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