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吴庆洲 《华中建筑》2000,18(1):115-125
3.1斯里兰卡的佛塔(图2) 斯里兰卡为亚洲南部印度洋上的岛国,旧名锡兰,古称僧伽罗(狮子国)。其佛教为南传上座部佛教之一,相传为公元前3世纪,由阿育王之于摩哂陀等所传入。 斯里兰卡的佛塔以 堵波形式为主,但亦有其特点。其形制虽仿印度桑契等地 堵波,但规模一般较大。最古的堵波为睹波罗摩塔(图2-①),现塔基直径近17m。鲁凡韦利塞耶大塔直径约达88m,高约91.6m。前1世纪修建的无畏山寺大塔高达100以上(现高约75m)。公元3世纪建造的祗陀林寺大塔,塔基直径达112m,现存废墟高度仍达70m。…  相似文献   

2.
佛塔的源流及中国塔刹形制研究(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庆洲 《华中建筑》2000,18(2):130-137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2)
文章通过对比桑奇大塔和热瓦克佛塔的形制和结构,进一步论证佛教传入新疆后佛塔发生的变化,对研究佛塔传入中原的进一步改变起到过渡作用。因未能进行实地考察,笔者依靠收集、整理资料,并对两座塔建筑特点进行对比,最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4.
高洁 《建筑与环境》2010,(6):162-164
佛塔,在所有佛教建筑类型中有着崇高的地位和不朽的精神内涵,是佛教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而塔刹,那个挺立在塔尖直上云霄的物件,是佛塔中的一个重要造型元素,承载着无数佛教徒和佛德崇拜者殷切希望。本文分析了佛塔的源流及塔刹的构成要素,重点探讨了刺天式、宝葫芦式、宝瓶式塔刹的造型特征及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5.
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上)吴庆洲一、前言中国的佛塔是中外建筑文化交融的产物。自东汉“水平求法”至今,我国的佛塔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有着如楼阁式、密檐式、亭阁式、喇嘛塔、金刚宝座塔、过街塔、花塔等多种类型,成为中国建筑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杂杂奇葩。我国早期...  相似文献   

6.
中国佛塔塔刹形制研究(下)吴庆洲四、唐以后砖石质塔刹形制的演变唐代佛教广为流传,佛塔的修建更加普遍,这就进一步加快了塔刹中国民族化的步伐。砖石质的塔刹由于便于加工和砌筑,不似金属塔刹那样工艺精巧、难以制作,故进一步脱离了印度堵波的原型,出现了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7.
曾子蕴  王小东 《新建筑》2023,(5):108-112
佛教沿丝绸之路传播,其佛塔最初以印度窣堵波形制传入中亚,后进入新疆演变出各种佛塔样式,最终成为中国式佛塔的重要组成。通过对新疆佛塔样式进行对比分析,探寻影响因素,以求展现出新疆佛塔蕴含的多元文化特性,以及汉唐时期新疆佛教的大流行和中华文化共同影响下的佛塔演变关系。  相似文献   

8.
程建军 《古建园林技术》2012,(1):30-32,33-34,4
粤北多名塔,自唐代至民国历代不绝,而位于韶关南雄市雄州镇永康路的三影塔可为其佼佼者。塔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据清道光《直隶南雄州志》记载:祥符二年己酉异人建塔,其影有三,因立三影堂,其影阴晴俱见于壁间,二影倒悬,一影向上,见于厅堂则吉,见于房室中  相似文献   

9.
沙峪石刻的形制及隋代佛塔形象常亚平,裴四元在山西省和顺县文物普查期间,我们对沙峪石刻进行了专项调查。沙峪石刻,在和顺县阳光占乡沙峪村东寺脚底断崖上,崖壁高达4米,广有30多米,系沙积岩,石质坚硬。在四块较为平整光滑的岩面上由东向西雕刻有大小佛像六百余...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 1929-1938 年保俶塔兴修工程相关文献、雷达探测波谱两者的关联整合研究,初步探索保俶塔 1933 年兴修后封闭塔体的内部结构与形制。经由文献研究,梳理民国时期兴修保俶塔计划图说、筹款过程、施工情况,通过雷达探测波谱分析,验证了此次兴修工程后塔身一至五层、六至七层及顶层可能的内部结构情况,为西湖文化遗产的保护管理提供有益的学术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1.
迟群  许政 《华中建筑》2014,(3):149-153
基于佛塔与佛寺历史文献资料、考古发掘资料以及实物,结合笔者对"中国古塔"研究及古塔保护实践经验,提出在丝绸之路的中西方文化交流背景下,我国早期佛寺"塔为中心"制度受印度犍陀罗佛寺影响,在国内沿官方与大众两条路线发展,官方佛寺承袭印度规制而大众佛寺则模仿官方佛寺由本土居住建筑改造而来。随着佛殿地位提高,"前塔后殿"式布局成主流。在唐代佛教教义中国化成熟的基础上,佛寺布局两条发展路线合二为一,并向以佛殿为中心定制式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万寿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主要建筑万寿阁是 2002 年复建的阁楼式建筑,随着近年来关于万寿阁文献的收集补充,笔者发现复建的万寿阁与清代万寿阁建筑形制略有不同。本文将结合万寿寺第五次大修的部分出土石制建筑构件,通过照片比对、实物测量和法式推理等研究方法,考证了复建万寿阁与清代万寿阁月台及台明形制的区别,并绘制出平面图、南立面图、北立面图、东立面图和西立面图, 为还原原始建筑面貌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州新电视塔外挂内爬式塔式起重机应用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广州新电视塔采用2台M900D外挂内爬式塔式起重机.详细介绍了该起重机的基本构造及相关参数、爬升支承架组成、安装流程和爬升流程.为确保起重设备正常运转,对起重机进行了试吊及应力测试,其中试吊包括单绳试运转和双绳试运转.监测结果表明,塔式起重机在安装、负载试验、爬升过程中各构件最大应力均小于材料抗拉强度,满足安伞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川西地区为少数民族聚居区,受 藏传佛教影响,聚落形态多为多处村庙结合 布局。选取16个典型寺庙影响型传统村落为 研究对象,分析村寺格局和形成机制,此类 村落分为中心型、混合型、相邻型、分离型 四种,重点从村落选址、村落形态、街巷形 式、建筑布局四个方面解析此类村落的空间 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新昌大佛寺因石弥勒像而声名远扬,成为一处具有较高历史文化内涵的寺庙园林。本文通过历代文献典籍整理,结合地方志、现存碑刻等史料考证,梳理出新昌大佛寺较为完整的营建历史。在此基础上,试对大佛寺空间营造进行系统分析,总结出大佛寺空间格局具有沉谷为寺的特征,空间序列具有起承转合的章法结构,其“景愈藏,意境愈深”的艺术手法值得关注与借鉴。  相似文献   

16.
随着居住观念从单纯的"生存需要"转变为"环境需求",生态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现代建筑发展的社会趋势。生态建筑在建筑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大多数生态建筑都只是资金、高科技和设备的堆砌。该文从追溯原始时期生态建筑体系开始,揭示出生态建筑历史存在的形式与精神意义,通过对原始到现今生态建筑理论架构的梳理,探寻人和其所处环境之间微妙共生的平衡关系,进而试图推导出既是自然环境的共有又是私有领域共存的生态建筑未来形式的理论框架与模型。  相似文献   

17.
武汉古德寺圆通宝殿的修复与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武汉历史建筑古德寺的历史沿革和现存建筑的概况,在对其进行了全面考察测绘的基础上,对圆通宝殿的平面形式、结构形式、艺术形式作了分析,进行了历史的评价,并从加固与修复的角度提出了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现代嵩岳寺塔”——郑州绿地广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占鹏 《华中建筑》2008,26(9):60-64
目前国内在建的超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然而如何保证其设计质量一直是建筑师以及开发商等业内人士十分关注的课题。该文以郑州绿地广场为例,从设计理念、主要技术亮点、合作模式等多个层面论述了其设计过程,指出优秀的设计团队、合理的设计管理流程和高效的合作模式是保证其设计质量的关键,为国内超高层建筑设计与设计管理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陈平  张鹏丽  李强 《特种结构》2012,29(3):104-107
古塔建筑是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古塔进行分析研究,采取保护措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本文以万寿寺塔的抢救性测绘结果和倾斜监测结果为依据,通过对万寿寺塔塔底地基反力的估算,和倾斜无支撑状态下及倾斜有支撑状态下的应力状态的分析,指出万寿寺塔处于不稳定的危险状态,必须尽快制定纠偏方案,以便尽早地排除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20.
城市历史建筑和空间环境是人类 宝贵的财富,建筑创作必须处理好新建筑与 历史环境之间的关系,避免对历史环境的破 坏。潼南大佛寺作为巴蜀摩崖佛寺的重要一 例,景区旅游资源丰富,文化底蕴厚重。本文 从潼南大佛寺古朴素雅的人文环境出发,依 托潼南大佛寺西广场建筑及景观设计项目, 结合潼南大佛寺的保护规划,综合运用规划 学、历史建筑保护、建筑设计、景观学等方面 的知识,对大佛寺古朴素雅的历史人文景观 进行发掘与提炼,探讨建筑创作与大佛寺历 史建成环境在风格风貌上的协调处理手法, 并阐述现代建筑技术表现传统建筑风貌的 特殊处理方式,塑造契合潼南大佛寺人文特 色的西广场建筑与景观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