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进一步阐明劈楔几何参数对劈挤成形的影响,以槽宽与槽深均为10mm的矩形槽为研究对象,固定劈刃倾角为30°,主要借助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45°~120°之间劈分角对劈挤成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劈分角增大,塌角量以逐渐趋于平缓的减小幅度减小,槽口隆起最大高度以逐渐趋于平缓的幅度增加,槽口隆起影响宽度逐渐减小,推出的废料体积基本呈线性增大;劈分角增大,所需成形力峰值逐渐增大,进入稳态变形阶段行程延迟,稳态变形持续行程变短,且起始阶段增大的斜率较大,废料推出阶段成形力下降的斜率变化不大;劈分角增大,变形力下降的拐点出现更早,受力行程缩短,但变形功增大。从工艺应用的角度考虑,劈分角宜取较小值。  相似文献   

2.
张如华  王师  祝岳峰  艾凡荣  贺龙  王沁军 《锻压技术》2012,37(2):67-68,70,69
为初步阐明劈挤成形的一些基本规律,借助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方法,研究了劈分角为60°、劈刃倾角为30°的尖头劈楔,劈挤宽度为10mm、槽深范围为5~15mm的矩形槽变形过程。结果表明:槽深较小时,其变化对塌角量影响较小;槽深较大时,随着槽深增加,塌角量增加较多。起始段长度及槽口隆起最大高度均与槽深增大基本呈线性关系。槽深较小时,随着槽深增大,槽口隆起影响宽度增大较多;槽深较大时,槽深增大,槽口隆起影响宽度增大量逐步减小。槽深的改变,对槽底深度方向的影响也会增加。  相似文献   

3.
劈挤成形容易出现折叠缺陷。为了研究管坯料内侧劈挤成形时出现的折叠规律,以内径50.2 mm和外径为57 mm的管坯料为研究对象,劈挤成形出高度为20 mm,槽数为40的内齿槽。在劈分角和劈刃倾角不变的情况下,运用Deform-3D数值模拟软件对成形过程进行了模拟分析,研究了相邻凸模夹角β不变的情况下,劈挤凸模工作面间夹角α和劈入深度h0对劈挤产生折叠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夹角β一定的情况下,α值越大,折叠越严重,且折叠变化越急剧,当α≤30°时,没有折叠;劈入深度h0越小,折叠越严重,当h0≥1.3 mm时,折叠消失。从应用的角度考虑,α宜取较小值,h0应取较大值。  相似文献   

4.
针对QT8812汽车发动机油底壳腰部圆弧在拉深成形时容易出现的起皱现象,通过控制深浅盒连接面斜度,即分别采取45°,50°,55°,60°和65°这5个连接面斜度进行不同压边力下的拉深成形数值模拟。首先进行5个方案的一次拉深成形数值模拟,选取不同的压边力进行拉深成形,保留每个方案中的最优压边力方案,再以这些方案模型作为毛坯,进行二次拉深成形模拟,探索最优成形工艺参数。对比结果分析发现,在600 k N的压边力下,连接面斜度为60°时的拉深成形工艺方案为最优方案。最后采用最优方案进行拉深成形试验,试验结果与模拟结果很接近,起皱现象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5.
针对含不同倾角气膜孔的镍基单晶试件的蠕变损伤发展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倾角对蠕变特性的影响。气膜孔的倾角分别为0°,15°,30°和45°。结果表明,倾角不同,气膜孔周围的分切应力分布也不同。当倾角为0°,15°和30°时,裂纹扩展方向为θ=±54°,而当倾角为45°时,裂纹沿着θ=±46°的方向进行扩展。倾角为30°的试件有最长的失效寿命。在气膜孔周围的高应力区,分切应力、Mises等效应力和沿拉伸方向的应力σ_(11)均出现了应力松弛现象,且随着时间的延长,应力都达到了稳定值。此外,倾角也影响着蠕变损伤的分布,当倾角为0°,15°,30°和45°时,最大损伤点分别出现在与水平方向成0°,0°,13°和26°的位置。  相似文献   

6.
针对楔横轧工艺,研究轧辊成形角变化对空心件收口成形的影响规律。根据工件成形尺寸,使用UG软件建立4种模具方案,每个方案中模具的不同之处在于成形角的变化方式不相同。运用Deform软件模拟空心件的楔横轧成形过程,对比模拟结果,得出最佳的成形工艺方案,并分析了最佳方案下的等效应力和等效应变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最佳模具成形方案轧制出的工件可以达到尺寸要求。最佳成形工艺方案为:在轧制过程中,工件转过6.5圈,前5圈为变形,成形角值从0°连续线性增加到3.6°,第6圈为成形过程,成形角为3.6°;保持成形角不变,第6.5圈为卸载阶段。  相似文献   

7.
图 1为某塑件的俯视图。在塑件的左右两侧面各有一对燕尾和燕尾槽 ,目的是将单件的塑件相互连接起来。在连接时要考虑到累积误差的影响。该产品要求当连接件长度为 1 0 0mm时 ,最大误差不得超过 0 .0 5mm ,而且连接要紧密、牢固 ,不能晃动。首先对燕尾及燕尾槽的连接配合进行误差分析。图 1 塑件俯视图如图 2所示 ,燕尾及燕尾槽连接时的误差来源于其两斜边的尺寸差异和配合紧密与否 ,如果两斜边配合得不紧密就会产生误差L。鉴于此 ,将燕尾及燕尾槽设计成如图 3所示(即图 1中A、B放大 )。其中燕尾根部的尺寸与燕尾槽口部尺寸之间特意…  相似文献   

8.
成形砂轮超高频感应加热温度分布均匀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单层钎焊超硬磨料成形砂轮感应加热时存在的温度分布不均匀问题,文中提出将砂轮成形面简化为相应特征成形面进行研究,借助FLUX有限元仿真软件,重点分析了线圈与导磁体的结构尺寸对凹、凸两类特征面感应加热时温度分布的影响规律,进而以燕尾槽形单层超硬磨料成形砂轮为对象,优化了钎焊用感应器结构.采用优化的感应器结构对燕尾槽型成形砂轮进行感应加热试验,利用红外热像仪测量成形面的温度分布.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到的感应器结构能够有效提高成形面超高频感应加热温度分布的均匀性,成形面各处温差在50℃以内.  相似文献   

9.
《模具工业》2010,36(4):3-3
一种新型挤压铸造模具压头,压头的顶部为燕尾状,燕尾沿直径方向的斜角α约为5°,燕尾最小端L约为直径D的1/3,压头通过底部的螺纹与顶杆相连。燕尾槽斜面与压头平面间的交角α1约为56°。压头的材料为钢,并经渗氮处理,表面硬度HV800--900。  相似文献   

10.
底部结构是地下矿山规模开采的重要工程结构和爆破补偿空间。在碎裂矿段的地下采矿过程中,对底部空间的块体结构和三维岩石楔体开展稳定性分析是采矿成功的关键。楔体的稳定性主要由地质因素(包括底部结构与楔体的工程尺寸、形状和空间位置)、产生楔体结构的不连续面的剪切强度和抗拉强度以及岩体应力分布控制。应用Unwedge软件,设计横断面夹角、底部结构走向和倾角3因素、5水平的正交试验,获得底部结构的优化设计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地下空间的安全系数为1.2,底部结构的参数优化由爆破块度、水流方向和设备爬坡能力决定;楔体的稳定性根据块体形状和连续冒落进行分析;优化参数为断面夹角27°、走向315°~325°、倾角5°,满足底部结构空间块体安全稳定性要求,是合理优化的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楔横轧内部空洞(疏松)缺陷的物理性质和形成特征,将内部空洞视为多孔材料,利用多孔材料的刚塑性有限元方法,建立7075铝合金坯料内部空洞缺陷的数值模型。采用相对密度研究成形角、展宽角、断面收缩率对内部空洞缺陷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内部空洞的扩展主要发生在展宽段,楔入段对它的影响很小。展宽角是影响内部空洞产生的主要因素,而断面收缩率的影响较小。成形角、展宽角、断面收缩率越大,越不易发生内部空洞缺陷。在模具设计时,为了防止铝合金坯料轧制后产生内部空洞缺陷,断面收缩率应选择在55%~65%之间,展宽角在8°~10°之间,成形角在29°~32°之间。  相似文献   

12.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behavior and energy dissipation of the rock?concrete interface, dynamic splitting tests on bi-material discs were conducted by using the 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 The test results reveal that with the change of the interface inclination angles (θ), the influence of interface groove width on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pecimens also varies. When θ increases from 0° to 30°,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pecimen increases first and then decreases with the rise of the interface groove width; the optimal groove width on the rock surface in this range of interface inclination angles is 5 mm. When θ increases from 45° to 90°,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specimen has no obvious change. Moreover, when θ increases from 0° to 45°, the dissipated energy of the specimens rises obviously at first and then tends to be stable as the width of the interface groove increases.  相似文献   

13.
针对薄辐板厚轮缘盘形件的旋压对称增厚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旋压对称增厚成形的原理。基于Simufact.forming软件设计了有限元模拟方案,分析了旋压对称增厚成形的变形过程、成形载荷和失效形式,研究了极限增厚时各工艺参数对型槽充型能力、坯料弯曲程度和成形形态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极限弯曲程度δ_(max)随倾角α及底部高度h的变化趋势,最后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成形过程分为均匀增厚、摆动增厚及最后充填3个成形阶段,在成形第2阶段可能出现挤出失效及折叠失效两种失效形式;极限成形时,倾角α及底部高度h值越大,型槽的充型能力越差,而γ_(max)值越大及型槽张口程度越大,极限弯曲程度δ_(max)越大,且可通过δ_(max)来判定坯料的成形形态。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了42CrMo钢三缸曲轴结构特征的基础上,采用Deform软件,优化了预锻件敷料结构,敷料轮廓由直线相交转变为圆弧过渡,并将夹角由15°优化为20°,降低了模膛应力值;设计了便于变形、分模以及后续配重的余块结构,并在预锻模边缘设计了半开半闭式挤压筒结构,分配了预、终锻变形量,得到了预、终锻模具结构.利用Defor...  相似文献   

15.
抽屉导轨中滑轨辊弯成形工艺及CAE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获得抽屉导轨辊弯成形合理的工艺参数,针对某一产品的中滑轨,利用理论计算和计算机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计算。结果表明,辊弯成形时需要10道次完成,导轨底部与竖边(S型)的交接处在不同道次上的辊弯角iθ在23°~118°之间。将模拟所得到结果应用到生产实际,可保证辊弯成形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试件安装角度对交叉孔转接部位抛磨效果的影响,基于离散单元法对交叉孔试件振动抛磨加工工艺进行仿真分析。研究发现:与安装角度为0°,90°时相比,安装角度为45°时,交叉孔转接部位的加工均匀性较好,且转接部位磨损深度的最小值大于安装角度为0°,90°时磨损深度的最小值。基于单因素试验方法,采用ZLC100卧式振动抛磨设备对不同安装角度的交叉孔试件进行抛磨加工试验。结果表明:与安装角度为0°,90°时相比,安装角度为45°时,交叉孔转接部位毛刺的去除效果较好,转接部位倒圆角效果较明显,测得转接部位圆角半径在0.3~0.7 mm范围内,大孔和小孔内侧表面8个区域表面粗糙度归一化值Ra*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试验得到的结论与仿真分析的结论相符合。  相似文献   

17.
The intrusion process of a C60 molecular ball into a sliding contact space with garaphene layered surfaces was simulated using the Molecular Dynamic approach.The contact space was made up by two silicon substrates with graphene layer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upper substrate forming an included angle which was defined as initial entry angle changing from 20°to 90°.Then a linear velocity of 30/ps was applied to the lower substrate along horizontal direction.The simulation was carried out using Tesoff potential of C and Si atoms at room temperature 300K.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ed that when the intrusion angle exceeded a critical angle of 80°,the C60 ball could not intrude the contact space,and the number of the sticking atoms sharply increased.Also,the dependence of maximum pull-off force acting on the upper substrate on the initial entry angle during the C60 intrusion process was calculated in which the critical force for C60 intrusion is found.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pper silicon substrate was well protected by the mono graphene layer.  相似文献   

18.
槽的连续局部塑性成形与劈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用于加工槽的各种连续局部塑性成形方法,包括螺纹轧制、横轧与斜轧、分劈、花键轴滚轧、劈分轧制、花键轴/齿轮开模挤压、花键套挤压、槽型换向器整体冷锻、外翅片管挤压—犁削、内/外螺纹管拉拔等。在总结归纳各种方法变形特征的基础上,根据模具工作部分与坯料之间的运动关系,提出槽的连续局部塑性成形可划分为滚轧与劈挤两种基本变形方式。初步给出了劈挤定义,并对几种常见结构槽进行了物理模拟实验验证。初步介绍了劈挤所用模具、变形特征、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管材螺旋槽成形模具设计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王劲  李付国  王伟  张明洪 《锻压技术》2007,32(1):81-83,96
采用冲压模具实现了管材螺旋槽成形.根据曲轴毛坯的特殊形状和成形工艺,在其螺旋槽成形模具设计中,使用浮动定位机构实现了曲轴毛坯在模具中的定位,依靠斜楔斜滑块机构完成螺旋槽成形,采用汽缸辅助斜楔斜滑块机构实现了成形凹模在模具中的定位与复位,并给出了螺旋槽工作尺寸的计算.该模具在生产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