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疏水表面之间的引力,即所谓的疏水力对于浮选中颗粒向气泡固着是相当重要的。但是,自20世纪80年代早期首次直接测定这个力以来,人们对疏水表面之间的这个力的来源和作用方式一直有很大的争论。我们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研究了AFM疏水探针与疏水的平表面之间在水中、乙醇水溶液中和被溶解度不同的气体饱和的水中的引力。具有长跳人范围固着位置的引力随着水中乙醇含量的增大而减小,在纯乙醇中,这个引力消失。引力曲线中台阶大小决定于气体的溶解度。而测出力的大小与气体溶解度关系不大.似乎与表面粗糙度和不均匀性关系更大些。试验结果表明,表面上稳定的亚微观气泡在疏水吸引中起重要作用。这与近年来在疏水表面上存在有气泡的直接和间接证据及研究浮选的科学家的看法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2.
在很多工业过程中,表面活性剂可用来控制水溶液中颗粒的分散和凝结。表面活性剂对浮选分离影响很大。为了研究表面活剂对浮选过程中的气泡与颗粒之间的表面力的影响,用原子力显微镜(AFM)直接测定了十二胺氯化物(DAH)水溶液中球形硅石颗粒与气泡之间的作用力。测定了固着在AFM探针顶部的颗粒与在平表面上产生的气泡之间的作用力。在应用亲水的硅石颗粒时,在硅石颗粒与气泡接近的较大间距时观测到静电斥力。在DAH低浓度时,长范围引力作用在表面颗粒与气泡之间。引力的范围包括硅石颗粒穿进到气泡中的距离。讨论了硅石颗粒在分批浮选柱中的可浮性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相反地,在应用疏水的硅石时,随着DAH浓度的增大,引力作用范围变短。在DAH高浓度时.吸引前的斥力变得很强。强斥力可能来源于被吸附的十二胺离子之间的空间力。这个作用力使得颗粒浮选受到抑制。  相似文献   

3.
本文为研究GMZ07和GMZ24-200两种膨润土的膨胀性能,将膨润土浸泡在去离子水中进行膨胀力试验,并对GMZ24-200进行了膨胀量试验。结果表明,膨胀力随时间增长而增大,膨胀力随着干密度的增大而增大,且干密度越大,试样初始膨胀速率越大,表现为膨胀力时程曲线初始曲线越陡。GMZ07膨润土膨胀力曲线在低密度时具有“双峰”结构,高密度时则没有,GMZ24-200膨润土膨胀力曲线则没有“双峰”。GMZ07膨润土远比GMZ24-200膨润土蒙脱石含量高,导致GMZ07膨润土在去离子水中的膨胀力大于GMZ24-200膨润土的膨胀力。对两种膨润土最大膨胀力与干密度进行了拟合,利用公式表示有效蒙脱石含量与最大膨胀力之间的关系。GMZ24-200膨润土膨胀量随时间增大而增大,干密度与最大膨胀率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4.
分别将0.074 mm粒度以下的低密度(-1.4 g/cm3)、中间密度(1.4~1.8 g/cm3)和高密度(+1.8 g/cm3)细粒煤泥掺入到粗粒煤泥中进行浮选试验,研究不同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产率的影响,通过AFM测定低密度、高密度细粒煤泥颗粒与低灰粗颗粒煤之间的作用力,采用SEM观察浮选精煤、尾煤中粗颗粒煤的表面形貌,结合EDLVO理论对其影响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间密度细粒煤泥对粗粒煤泥浮选的抑制作用最大,低密度细粒煤泥次之,高密度细粒煤泥最小;粗粒煤泥的粒度越大,其浮选产率受中间密度细粒煤泥的影响越严重;AFM测定的作用力-距离曲线证实了疏水作用力的存在,颗粒疏水性越强,颗粒间的疏水力越大;通过SEM观察发现中间密度细粒煤泥在粗粒煤泥表面的罩盖现象显著。  相似文献   

5.
李光布 《矿山机械》1994,(10):29-32
分析了各种运行工况,带式输送机的系统布置及运输距离等因素对起动系数和拉紧力比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结论。  相似文献   

6.
基于双圆弧齿轮的啮合原理和加工原理,论述了齿面啮合特性仿真的算法,并用MATLAB开发了一套完整的仿真程序。对给定参数的齿轮副进行计算机仿真,模拟出真实工作情况下齿轮的接触区和运动误差曲线,接触区近似椭圆状,传动误差曲线近似抛物线。同时在滚动试验机上对试验齿轮进行检查,将通过试验得到的接触区和仿真结果进行对比,从而验证了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层状硅酸盐矿物滑石在解离时会形成具有明显性质差异的2种表面,滑石的晶面各向异性会导致矿物不同表面表现出不同的润湿性以及不同的电荷密度。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力(AFM)曲线测量以及经典DLVO理论计算,对滑石的非极性面和极性面进行深入研究,首先利用AFM力曲线测量和计算,得到不同pH值时氮化硅的电位值,利用AFM直接力测量法对符合粗糙度要求的滑石非极性面和极性面样品在10 mmol/L的KCl溶液中进行测量,得到不同pH值环境下的力曲线,通过DLVO理论拟合计算得到滑石非极性面和极性面的表面电位值。滑石的非极性面电位值在研究的pH范围内一直为负,且恒定,极性面电位值随pH升高而降低,零电点出现在pH=7.6左右。将计算得到的滑石表面电位与氮化硅之间的作用力拟合曲线与实际测得的作用力进行对比发现,计算值与测量值基本一致,拟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建立以轨道、桥梁、支座、墩台和基础为整体结构的附加纵向力计算有限元模型,依据“对号入座”法则编制了计算曲线刚构桥上无缝线路的程序。计算了南昆线上板其二号大桥附加伸缩力、挠曲力和断轨力,计算结果符合实际,体现桥上无缝线路梁轨相互作用原理。’  相似文献   

9.
煤的吸附变形与吸附变形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佑安  陶玉梅 《煤矿安全》1993,(6):19-26,40
设计加工了煤的吸附变形和吸附变形力测定装置。试验测定了五个矿区13个煤样在 CH_4和 CO_2各种压力下的吸附变形量,得出了吸附变形随压力的变化规律。用所设计的刚性测力计,首次直接测定了煤的吸附变形力,试验得出煤的吸附变形力与吸附变形量成正比例。含瓦斯煤层形成煤+瓦斯统一体系,试验证实存在吸附变形力,使瓦斯与地应力两因素密切有关,这对防突和抽放瓦斯研究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LS-I型拉伸力显示装置的指标及设计原理,该装置采用微电子及单片机技术,能实时准确地测出链条的拉伸力值,并直观地显示出来,为保证链条质量稳定提高,提供了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1.
高速铣削力学模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张雷 《煤矿机械》2002,(11):39-41
针对高速铣削加工中使用最频繁的圆柱端面铣刀 ,首先建立了刀具刃口曲线的空间模型 ,然后从切削理论出发分析离散单元的铣削力的变化 ,最终建立了一个适用高速端面铣削的三维铣削力模型。此模型包括了铣刀的几何特征、铣削力和动态铣削力计算 ,并引入了傅立叶变换 ,与转速因素建立了联系。利用该模型 ,可对在不同转速下的铣削过程的特征参数如稳定性、切削力等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2.
基于某工程钻孔灌注桩桩基中长短桩的静载试验资料,运用岩土工程分析软件包PLAXIS进行两组试桩的加载和卸载试验沉降曲线的数值模拟计算,并计算了各级荷载下的桩身轴力分布情况。数值计算值和实测值吻合较好,并对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锚固剂锚杆拉拔力/变形实测数据的基础上,拟合出锚固剂锚杆的工程力学特征曲线--阶梯函数。锚固剂锚杆的拉拔力在支护10 d后就接近其平均最大拉拔力,其变形能力则随时间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根据锚固剂锚杆实测工程力学特性曲线和典型巷道变形特性曲线,阐明了评价巷道支护设计效果的安全系数法,从而为优化设计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刘卓鸿 《煤炭技术》2012,31(6):63-65
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绕组的磁势是电动机运行的基础。文章依据理论分析,做出了磁势、磁场及电磁转矩分布曲线。磁势及电磁转矩曲线能形象、直观地反映交流异步电动机磁势、磁场及转矩间的关系,对进一步理解电动机的原理、公式、特性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5.
依据牛顿运动定律、转动定律和麦克斯韦电磁力计算公式,讨论了电磁机构的电磁吸力特性、反力特性和合力特性,引入了更符合机械运动规律的特性变量、特性曲线,以期望更有效地指导研究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6.
利用声发射法和变形率变化法联合测定地应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葡萄牙南部Neves Corvo,SA(Somincor)矿区一垂直钻孔钻取的岩芯,利用声发射法(AE法)和变形率变化法(DRA法)联合测定该区域垂直向地应力。试验表明:矿区垂直向地应力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趋势,但由于受褶皱、断裂等多种地质因素的影响,随深度的增加,由AE法和DRA法测得的地应力值差别也越大;通过AE和DRA试验曲线确定地应力在较大程度上依赖于对试验曲线中拐点的判断,而这种判断必须结合曲线本身的特点进行。在同一个试样上同时利用AE法和DRA法测定其地应力不仅是可行的,二者还可相互印证,确保了试验数据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介绍为提高颚式破碎机的生产能力和能量输入密度,设计出一种新型双腔颚式破碎机,并且对动颚进行的运动分析。通过分析影响破碎力的因素,得到破碎力分布的数学模型,结合矿石在破碎腔中的破碎粒度变化过程,得到不同破碎高度上的破碎力随动颚转角变化曲线以及总破碎力随动颚转角的变化曲线。以上研究结果对新型颚式破碎机的结构参数及工作参数的确定起到重要的作用,对完善颚式破碎机的基础理论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研究电测深曲线基本特性基础上导出的两种电测深曲线解释方法,各具优声、与缺陷,两种方法组合将有助于地球物理学家获得符合地下真实分层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一种支架搬运车的后机架基本结构,分析了静液压—机械传动的支架搬运车后机架摆动梁的作用。通过结构与受力分析,对后机架与摆动梁之间连接方式进行了设计,并在后续相应机型中得到推广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摩擦提升机防滑保护装置制动力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滑绳是摩擦提升中的一种多发事故。为了解决钢丝绳滑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由于提升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工作环境的恶劣性,仅从防滑设计和验算方法上控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一旦出现滑动只能把摩擦轮制动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