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聚丁二烯生胶基本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聚丁二烯生胶的基本性能。门尼松弛实验结果表明,3种丁钠橡胶的门尼粘度低。加工性能好。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实验表明,低顺、高顺及低顺/高顺聚丁二烯橡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低,采用开炼机混炼时时温度比较敏感。采用热失重法(TG/DTG)研究了不同聚丁二烯橡胶在空气气氛中的热降解行为,研究结果表明,中乙烯基聚丁二烯橡胶有较好的热稳定性,低顺、高顺及低顺/高顺聚丁二烯橡胶热稳定性相似,3种丁钠橡胶的热稳定性稍差。  相似文献   

2.
橡胶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减震降噪橡胶阻尼材料阻尼性能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CIIR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比IIR,NBR和NR阻尼材料高;以云母粉作填料的阻尼材料阻尼性能比以碳酸钙作填料的好,且随着云母粉粒径的增大,阻尼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域变宽;加入石油树脂,阻尼材料的阻尼性能略有下降,但可提高组分之间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研究不同门尼粘度的集成橡胶(SIBR)混炼胶和硫化胶的各项性能,并与溶聚丁苯橡胶(SSBR1204)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适当提高SIBR生胶的门尼粘度,可以在不影响胶料加工性能的前提下,提高混炼胶强度,同时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也普遍得到改善.高门尼粘度的SIBR综合性能较理想,与SSBR1204相比并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陈强  王光辉  李红伟  张成 《橡胶工业》2022,69(2):0097-0102
研究不同分子结构的功能树脂对以天然橡胶及其与丁苯橡胶的并用体系为基体的阻尼橡胶材料性能的影响,探索提高阻尼橡胶材料的阻尼性能的方法。通过功能树脂调整阻尼橡胶材料的损耗因子(tanδ)曲线是在保持其高弹性的同时提高其阻尼特性的一种有效方法。不同分子结构的树脂与橡胶相容性的差异对于调整不同温度范围内使用的橡胶阻尼材料的tanδ曲线具有重要意义。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树脂分子结构的调控,可以实现特定温度范围内橡胶阻尼材料的tanδ的增大,从而提升橡胶阻尼制品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5.
6.
齐琳 《轮胎工业》2002,22(9):531-534
研究了使用复合型橡胶塑解剂胶料的塑炼效果、加工性能及硫化特性 ,并与物理塑解剂和化学塑解剂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 ,使用复合型塑解剂 ,与物理塑解剂相比 ,既能提高胶料的塑性 ,又可改善加工性能 ;与化学塑解剂相比 ,胶料的加工和分散性能更好。物理、化学和复合三类塑解剂虽然自身成分及塑解机理不同 ,但对胶料的硫化特性和硫化胶的物理性能均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天然橡胶(NR)、丁苯橡胶(SBR)、(卤化)丁基橡胶(IIR)、(氢化)丁腈橡胶(NBR)、硅橡胶、乙丙橡胶(EPR)、乙烯-醋酸乙烯酯橡胶(EVM)及其共混物的阻尼性能,综述了采用橡胶共混、共聚、填料改性、有机小分子杂化阻尼、溶液共沉淀和互穿网络(IPN)等方法,制备了综合性能良好的阻尼橡胶减震材料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郑爱隔  刘洁  史新妍 《橡胶工业》2016,63(3):160-164
对比研究日本产AR74,AR840和国产AR100,AR96四种牌号的丙烯酸酯橡胶(ACM)的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4种胶均为丙烯酸丁酯橡胶;AR100和AR96的相对分子质量和物理性能相近,生胶拉伸强度和门尼粘度高于AR74和AR840;AR74,AR840,AR96和AR100的玻璃化温度依次升高,热稳定性依次变好;采用相同的皂/硫黄硫化体系时,AR840的硫化程度最高,AR100和AR96硫化胶的物理性能优于AR74和AR840硫化胶。  相似文献   

9.
陈红  谭亮红  黄磊  罗仡科  李广龙 《橡胶工业》2014,61(12):726-730
研究阻燃剂体系及用量对丁基橡胶阻尼片氧指数、烟密度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氢氧化铝阻燃体系与聚氯乙烯阻燃体系相比具有更低的烟密度和更高的阻尼性能;阻燃协效剂的加入有利于提高阻尼片的阻燃性能并降低烟密度,但会使阻尼片的损耗因子最大值降低;当阻燃剂与阻燃协效剂用量比为20∶2时,阻尼片的阻尼性能最稳定。  相似文献   

10.
研究共混橡胶门尼粘度均一化对橡胶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改变配方的前提下,通过对橡胶分别进行塑炼,减小了各橡胶的门尼粘度差异,改善了共混物中橡胶相的相容性,从而提高了共混物的综合性能:胶料的门尼粘度降低,加工性能提高;胶料的Payne效应减弱,填料分散性显著提高;硫化胶的损耗因子峰峰值增大,拉伸性能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1.
高阻尼硅橡胶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低苯基硅橡胶、气相法白炭黑、自制阻尼剂为原料,制备了高阻尼硅橡胶,并测试了高阻尼硅橡胶的阻尼系数、损耗模量和储能模量.结果表明,将阻尼剂DA-1和DA-2并用制备的高阻尼硅橡胶与日本生产的阻尼硅橡胶相比,阻尼峰向高温方向移动了约34 ℃,峰值更高,阻尼峰加宽,在20~150 ℃的范围内阻尼性能优异,适合大应力、大应变而生热高的苛刻环境中使用.添加阻尼剂DA-3制备的阻尼硅橡胶在0~70 ℃范围内阻尼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12.
提高混炼胶门尼粘度预测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密炼机橡胶混炼过程的瞬时功率控制法,运用数理统计法的混炼门尼粘度数学模型,其预测精度值不稳定。为了提高预测精度,采取了排除异常值、优选数学模型和确定样本数等措施。使用散眯图很容易发现异常值的存在。用排胶点瞬时功率可以预测胎面蓼交门尼粘度。20个试样的数学模型可达到需要的预测精度。载重轮胎厂应用本法地生产实践表明,混炼胶门粘度的预测值民实测差值的平均值仅为0.40-0.84.  相似文献   

13.
氢化丁腈橡胶的结构与阻尼性能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应力-应变曲线和动态力学性能分析(DMTA),探讨了氢化丁腈橡胶(HNBR)的结构、阻尼性能及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HNBR的结合丙烯腈量越高,胶料的弹性越差,阻尼性能越好;双键含量升高,玻璃化转变温度降低,弹性增加.与应力-应变曲线相比,DMTA能更全面地反映材料的阻尼性能.  相似文献   

14.
该文以橡胶减振性能为出发点,通过阴离子开环共聚的方法,成功地将苯基侧链引入聚硅氧烷结构中,制成了一种减振用高阻尼硅橡胶。通过对比苯基硅橡胶、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氯化丁基橡胶等三种橡胶的阻尼性能和减振性能,进一步研究了橡胶的阻尼性能与减振效果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阻尼硅橡胶在较宽温度内具有良好的阻尼性能,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减振用阻尼材料。  相似文献   

15.
影响阻尼硅橡胶性能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阻尼剂制备了阻尼硅橡胶,研究了阻尼剂的量、水解条件和生胶的苯基含量对阻尼硅橡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尼剂的量在一定范围内(不超过20份),随着量的增加,阻尼硅橡胶的性能不断提高;混炼胶以210℃×4 h水解处理得到的阻尼硅橡胶综合性能为好;低苯基生胶(LPVMQ)比甲基乙烯基生胶(VMQ)制备的阻尼硅橡胶阻尼系数显著提高,但中苯基生胶(MPVMQ)比LPVMQ制备的阻尼硅橡胶阻尼系数提高较小。  相似文献   

16.
依据JJF 1059—1999,对丁基橡胶(IIR)门尼黏度国家标准物质候选物1751的门尼黏度定值不确定度的各分量,如测量的重复性、试样的均匀性及稳定性、测试仪器的温度和转速引入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结果表明,IIR 1751的ML(1+4)100℃、ML(1+8)100℃、ML(1+4)125℃、ML(1+8)125℃定值的不确定度分别为0.5、0.5、0.6、0.6,其标称值分别为76.6±0.5、75.6±0.5、56.3±0.6、53.4±0.6。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丁苯橡胶(SBR)1500和1586的生胶门尼黏度(Mv)对混炼胶门尼黏度(Mb),硫化胶的25 min 300%定伸应力(M25)、35 min 300%定伸应力(M35)、50 min 300%定伸应力(M50)、拉伸强度(Ts)及扯断伸长率(Eb)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v增大时,SBR 1500和SBR 1586的Mb、M25、M35、M50、Ts和Eb均呈线性增加的趋势,且当Mv每增加1个单位时,SBR 1500的Mb、M25、M35、M50、Ts和Eb分别增加了1.17、0.11 MPa、0.27 MPa、0.56 MPa、0.16 MPa和2.8%,而SBR 1586的Mb、M25、M35、M50、Ts和Eb则分别增加了1.00、0.08 MPa、0.10 MPa、0.57 MPa、0.20 MPa和3.8%;当Mv增加幅度相同时,SBR 1500的Mb、M25、M35增加幅度大于SBR 1586,二者的M50增加幅度相当,而SBR 1500的Ts和Eb增加幅度则小于SBR 1586。  相似文献   

18.
高阻尼硅橡胶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阻尼剂分别对硅橡胶主链和填料表面进行改性的途径制备了阻尼硅橡胶,分别通过DMTA和应力应变法对制备的阻尼硅橡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阻尼剂DA-1/DA-3=15/5并用的配方,硅橡胶的阻尼性能最优,综合性能最好。硅橡胶的蠕变性能随着阻尼剂DA-1比例的增加而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