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思林水电站位于贵州省思南县境内的乌江上,是乌江干流的第八级梯级电站.电站在系统中主要任务为发电,其次为航运,兼顾防洪、灌溉等.电站装机4台,单机容量262.5 MW,总装机容量1 050 MW.工程建成后,电站保证出力303.6 MW,多年平均发电量40.66亿kW·h,电站电力主要送贵州电网,为"西电东送"的主力电源之一.电气主接线为:发电机电压侧采用发电机—变压器组单元接线,发电机出口装设发电机断路器,发电机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主变压器中性点采用隔离开关接地方式,220 kV电压侧为四进三出,接线为双母线接线,配电装置采用SF6全封闭组合电器.电站采用计算机监控系统对整个电站进行集中监视与控制,运行管理模式为"无人值班(少人值守)".  相似文献   

2.
李江 《河北水利》2006,(8):33-33
姚庄电站测温系统存在测温电阻与测温仪表不匹配、测量不准、测温仪表电源故障、启动温度过高保护回路、机组误停机等问题.通过对测温系统的改造,彻底消除了缺陷,保障了电站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基于NC2000监控系统平台的澜沧江流域梯级电站集控中心监控系统实现了对澜沧江流域各梯级电站的远程集控.文中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原则、网络结构、梯级电站与集控中心通信方案及主要功能,并简要介绍了该系统所采用的网络安全措施以及集控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海甸峡电站辅机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思想、系统结构、设备选型、系统功能、软件设计和实现方法.该辅机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先进,较好地满足了电站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三峡左、右岸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方案和实施经过,分析比较了左岸电站引进的监控系统与右岸电站自主研发的监控系统的运行情况,总结了计算机监控系统在三峡左、右岸电站的技术进步与提高,介绍了三峡特大型电站监控系统采取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及自主研发所取得的成绩和经验,并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凤亭河南晓水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改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广西凤亭河水库南晓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组成和功能,对比分析了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改造前后的管理情况和经济效益.全计算机监控的应用使电站自动化程度达到"无人(少人)"值班的要求,提高了电站运行安全可靠性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杨红  李强 《东北水利水电》2011,29(10):10-12
溪洛渡水电站是一座总装机容量为13 860 MW的巨型电站,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很重的作用和地位.溪洛渡电站的厂用电系统设计既保证厂用电系统具有高度的供电可靠性,同时又考虑供电范围广、负荷点分散、供电负荷大及单台电动机容量大的特点.文章对溪洛渡电站的厂用电系统设计的主特点进行了总结和介绍.  相似文献   

8.
胡平心 《大坝与安全》2005,(4):39-40,46
本文简要介绍了杭州青山水库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分析了其优点和存在的不足,总结了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设计、制造和使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构皮滩水电站电气二次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刚  涂宁  周强  邹来勇 《人民长江》2006,37(3):43-44
构皮滩水电站是西电东送的骨干工程,位于乌江干流中游的贵州省余庆县境内,电站装设5台600 MW水轮发电机组,为乌江干流上最大的水电站,电站接入系统采用500 kV电压等级.电站电气二次系统主要包括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继电保护及故障录波系统、励磁系统、图像监控系统及、消防报警系统及通信系统等.电站的运行按初期少人值班、远期无人值班(少人值守)、机旁正常无人值班设计.为实现这一目标,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必须紧跟国内外的先进理念和技术,以实现设备运行的自动化和故障处理的智能化.对构皮滩水电站二次系统的总体设计思想、各系统结构、系统配置及系统功能设计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温州高岭头二级水电站是温州市重点工程之一,是文成县第-座中外合资股份企业兴建的电站,电站装机2×12.50Mw,工程概算总投资1.89亿元,电站主体工程从1995年10月开工建设,到1998年12月通过机组启动验收,实现县政府提出"四年工期,三年建成"的目标.第二次隧洞充水时,由于事故闸门启闭机主令控制器行程设置存在误差,导致"3·27"引水系统事故.本文从电站设计、事故过程、调查鉴定以及处理措施等方面做了详尽描述,以供参考,避免类似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芭蕉河梯级水电厂的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内容有芭蕉河梯级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开放式分层分布结构)、系统配置等,对已经投入运行的芭蕉河二级水电厂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具体情况及其效果作了详细地阐述.  相似文献   

12.
简要介绍了隔河岩大坝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提出及设计背景 ,系统的可行性分析 ,系统建设的目的和意义。对系统采用的B/S应用体系结构也进行了初步的介绍和讨论 ,着重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下福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的特点、结构及功能、使用效果,并对系统在安装调试及运行、维护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及不足的地方进行了处理和技术改造,改进完善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建立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流域生态系统看作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进行管理,分析了流域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指出在目前自我调节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必须借助于人工调控机制。对照人体的各个功能器官,构造出具有类似功能的管理模块,健全了生态系统健康运转的特殊机制。  相似文献   

15.
漳河灌区末级渠系农业水费补贴机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杨平富  郑国  程磊 《中国水利》2007,(13):52-54
农村税费改革以来,漳河灌区末级渠系面临着建设与管理缺位、投入不足、责任不明等问题,虽然灌区管理单位也进行了水价改革等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一些问题亟待破解。结合漳河灌区实际.应加强末级渠系建设奖补基金筹措并改进补发方式,要充分发挥农民用水户协会的作用;在农业水费补贴机制方面.建议将基本水费纳入财政直补范围,建议将农业水费直补金统一发放到末级渠系农民用水户协会。  相似文献   

16.
在保证基本的用水约束如总量平衡约束、生态用水和基本生活用水约束条件的前提下,水资源配置制度目标是用水收益最大化。最优的水资源优化配置制度的实质是在满足基本的用水约束的前提下,将水资源在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之间进行合理分配,使水资源的使用收益最大。建立了水资源配置制度的理论框架,提出了水资源配置制度的有效性判别标准以及如何使现有水资源配置制度向最优水资源配置制度逼近,即从规范角度利用机制设计原理,通过寻找最小化的制度外利润 , 构建合作博弈模型,探讨同时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水布垭电厂UNITROL 5000励磁风机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及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通过加强日常维护及优化改进控制系统,消除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8.
简述弹性力学问题从Lagrange体系向辛体系过渡的思想,介绍辛体系的几种求解方法,按解析法、半解析法、完全数值方法、动态问题等几个方面对辛体系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分析了目前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并对其水平作了相应评述,对辛体系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研究结果表明,辛体系用对偶的两类变量(位移和应力)进行求解,具有Lagrange体系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19.
在国家改革开放的总方针和以市场经济为取向的改革思络的指引下,30年来中国水电体制改革经历了循序渐进的发展历程,取得了巨大的成就。结合亲身经历和实践,回顾了改革走过的路子,介绍了改革的主要内容、成果和启示,以及水电建设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过程中,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需着力的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20.
根据杭州市余杭区城乡供排水系统建设现状,从城乡一体化角度,阐述城乡供排水系统统筹建设、协调发展的措施对策和区域类型划分。主要包括是否与城市联网供水、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模式的选择、不同地区排水系统的确定、适合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方式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