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新年伊始,江苏苏南纺织产业集群努力提档升级,推动产业创新发展。江阴顾山镇是"江苏省针织内衣服装名镇","中国针织内衣产业基地"和"中国针织服装名镇"。全镇共有纺织服装企业217家,其中内衣企业78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顾山镇大力推进内衣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引导发展  相似文献   

2.
无锡服装行业发展定位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锡服装工业历史悠久,经济运行质量较高,现有梭织服装企业886家,针织服装企业277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规模的服装企业125家。无锡服装工业已发展成为产业门类齐全、技术装备先进、财政贡献较大的产业,是无锡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在现代化大生产中,提高某一产业的规模经济效益,主要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新建或者资产重组,扩大企业规模,使之达到产品生产的最佳经济规模;二是在专业化分工的原则下,形成由众多关联企业集聚的产业集群。本文着重分析印刷企业的并购行为对产业集约发展的影响。观察印刷企业并购行为,本文以26家印刷包装  相似文献   

4.
《纺织机械》2020,(1):20-21
当前各地产业集群正处于升级发展的重要时期,集群的产业形态、规模结构都在快速地发展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向劳动力来源地转移成为必然,河南的纺织服装产业也迎来了历史未有的新机遇。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拥有坚实的基础,目前已经形成门类齐全,包括棉纺织、化纤、印染、针织、家纺、产业用、服装、纺织机械和纺织器材等10多个行业,产业体系完整。  相似文献   

5.
<正>纺织产业是江西奉新的主导产业。目前,奉新已落户纺织企业超过14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家,从业人员1.2余万人,形成了具有250万纱锭、年印染能力4万吨,年产各类纱线60万吨、涤纶短纤20余万吨、针织面料3万余吨、针织内衣10万件和各类服装100万件的现代纺织生产规模,"奉新纱线"区域品牌雏形显现。  相似文献   

6.
《纺织机械》2014,(6):28-28
日前,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的"2014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在江苏省常州市召开,行业领导、专家以及产业集群地企业代表、国内外知名针织设备企业、针织服装企业、从事针织技术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代表近500人参加。  相似文献   

7.
2002年12月,即墨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授予“中国针织名城”称号。2004年,全市119家规模以上针织服装服饰企业共完成产值117亿元。伴随着一个个过亿元项目相继落户,山东省即墨市形成了由棉纺、织布、染整、服装加工、品牌经营等构成的完整的针织服装服饰产业链。如今的即墨,已成为我国针织服装产业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8.
介绍新形势下我国针织服装产业发展面临的困境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现状,以及目前高校针织服装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的挑战。从针织服装产业是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部分及针织服装人才培养是推动针织服装产业发展的动力两方面论述了文化创意产业与高校针织服装人才培养的关系。最后提出基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高校针织服装人才培育发展策略,即从确立创意人才培养目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等角度,积极探索复合型针织服装专业人才的培养思路,从而实现高校针织服装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双赢。  相似文献   

9.
金融风暴来袭,武汉150多家针织企业将成立行业内部的一家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寻求“自助式”融资。 目前,武汉针织企业、涉及针织的服装企业和配套企业达300余家,其中针织企业约150家。2008年,武汉服装产业完成产值120亿元,成为服装业中产业链最为完整的板块。  相似文献   

10.
嘉兴制丝针织联合厂创建于1929年,是有着六十年历史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丝绸联合企业;目前拥有国内最大生产规模的从制丝、针织、染整到成衣一条龙生产线,生产绞装、简装白厂丝,真丝针织绸,涤纶针织绸,真丝针织服装四大类主导产品;生产能力为年产白厂丝450t、真丝针织绸200t、真丝针织服装12万打;“银柳”筒装丝、HA1003真丝针织绸获部优产品奖,“金三塔”真丝针织服装获省优产品奖;  相似文献   

11.
<正>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以"互联网时代的针织科技"为主题的"2015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于7月15—16日在江苏无锡召开。本次会议覆盖经编、圆纬编和毛衫三大针织领域,吸引了业内430多人参与此次盛会。来自行业协会、产业集群地的领导,国内外知名针织设备制造企业、原料生产企业、织造企业、染整企业和针织服装生产企业的负责人和技术骨干以及从事针织技术研究的学者和科研人员共聚一堂,围绕在以互联网产业等为代表的新  相似文献   

12.
<正>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以"针织生产数字化与智能化"为主题的"2014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将于8月19—21日在常州九洲喜来登酒店召开。本次会议覆盖经编、圆纬编和毛衫三大针织领域。主办方将邀请行业协会、产业集群地、国内外知名针织设备制造企业、原料生产企业、织造企业、染整企业和针织服装企业、从事针织技术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参加。届时,企业家、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通过广泛的技术和信息交流,围绕当前  相似文献   

13.
<正>由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指导,中国纺织工程学会针织专业委员会主办、江南大学承办,以"互联网时代的针织科技"为主题的"2015年全国针织技术交流会"将于7月15-16日在无锡凯莱大饭店召开。会议本着为行业服务的宗旨,将为国内经编、圆纬编和横编企业搭建一个广泛的技术交流平台。会议特邀请行业协会、产业集群地、国内外知名针织设备制造企业、原料生产企业、织造企业、染整企业和针织服装企业、从事针织技术研究的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参加。届时,企业家、技术人员  相似文献   

14.
河北省纺织服装企业以生产加工见长,约八成以上规模企业从事"贴牌生产",缺少全国著名的企业和品牌、资源整合的产业集群,这都阻碍着河北纺织服装企业的发展。通过对省内11个地区纺织服装企业集群现状的调研,分析企业集群的建设和发展,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加快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内协同制造、企业本身的积极主动性、完善的服务体系、便捷快速的供应平台来提升企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企业的个性化份额将会实现超过120%的增长,同时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强经济发展内动力、培育品牌的建设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探寻功能性新型材料产品的创新基因与全产业链协作共赢的新模式福州长乐区,拥有集群企业逾千家、年产值超2000亿元,已形成集纤维化工原料、化纤、纺纱、针织、印染和服装为一体的纺织产业体系,走在了全国200多个产业集群的前列。"十四五"开局之年,福州长乐区积极响应福州市委、市政府号召,贯彻落实《坚持"3820"战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行动纲要》,围绕全力打造现代化国际城市重要窗口,加快推动纺织产业向功能性新材料方向转型升级,加速打造功能性新材料世界级产业集群。  相似文献   

16.
河南省纺织服装产业集群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河南是承接东南沿海纺织服装产业转移的重要省份,其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河南纺织服装产业集群存在高级人才短缺、研发力弱、企业规模小、生产线单一、品牌影响力弱等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我国针织工业发展到现在已经100年了。在这100年中我国针织工业从一家发展到成千上万家,从上海一地发展到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从一种产品发展到门类齐全、品种纷呈的大好局面。针织服装在整个衣着中的比重越来越高,和机织服装大有平分秋色且有后来居上之势。为人类全天候服务的内衣、针织品独领风骚,作为腿部服饰的各种袜子更是针织品的垄断产品;针织的装饰织物、产业用织物也正在蓬勃发展。针织工业利用其特殊的编织工艺和特殊的织物性能仍将是大有发展前途的行业。  相似文献   

18.
《福建轻纺》2012,(4):8-8
地处福建沿海的晋江市,改革开放以来大力扶持民营经济,私营企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零散到集中的发展进程。目前,晋江市登记在册的企业有10000多家,形成了以纺织服装、制鞋、陶瓷建材、食品、轻工玩具等具有鲜明特色的产业集群。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濮院镇围绕“打造国际毛针织服装产销研基地”的目标。一手抓毛衫市场的提升改造.一手抓毛针织产业集群整体水平的提升,在全镇唱响了“科技引领时尚,品牌铸就辉煌”的主旋律。如今,占地4.3平方公里的濮院毛衫工业园区内已经汇集了200家毛衫企业.羊毛衫市场更以6000多个销售摊位和每年6亿多件的销售量.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去年,市场成效额达到115亿元,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潮中,各区域的经济发展发生着新的变化,而产业集群则成为区域经济一种新的发展势头;以邢台服装产业集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邢台服装产业集群区域品牌现状的市场调研,分析该区域的品牌意识和建设、品牌维护和发展,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建议,以集群为背景、企业为主体,通过市场监管、政府支持、服装行业相关协会引导等方式来推动邢台服装产业集群的品牌建设;作为提升产业集群形象的区域品牌,有利于促进集群内部各企业的良性竞争,进而推进产业的转型升级,在此基础上,企业的个性化份额将会实现超过120%的增长。因此,从产业集群的角度研究区域的品牌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