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工业经济转型升级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之下,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开启中国"工业4.0"发展战略序幕。智能制造是中国工业转型升级的核心所在,"互联网+"和机器人技术则是实现制造业智能化的有效手段和工具。西方发达国家在智能制造领域已走在前列,中国工业智能制造尽管起步较晚,尚存在诸多问题,但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令人瞩目。从发展现状和预测来看,食品工业将成为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领域,食品机械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潜力巨大。目前,国内一些知名食品企业已将智能制造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经营管理当中,并显著推动了企业发展。中国食品工业应当牢牢把握《中国制造2025》及"工业4.0"发展战略的良机,积极主动融入智能制造的浪潮中,有效推动中国食品工业实现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2.
我国要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必须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工业机器人是"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内容,智能制造的关键节点是智能自动化技术。本文在分析国内外智能自动化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提出基于工业机器人进行协同创新的整体建设思路,分析进行智能自动化协同创新的途径,强调协同创新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3.
制造!智造!     
<正>制造业是我国的优势产业,为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实现从"制造"到"智造"的华丽转身,我国大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纺织智能制造首先应从发展智能化装备入手,最终形成终端需求(定制需求)、智能产品、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的完整链条。  相似文献   

4.
<正>德国2013年发布了"工业4.0"作为国家工业发展的策略,为全世界制造业点亮了一盏明灯——利用"智能"来改造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甚至为工业4.0定好了时间表。到了2025年,任何一位还在经营印刷厂的老板,走进自己的印刷车间,会看到什么样的智能场景?  相似文献   

5.
<正>6.1经济新常态与智能制造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国提出"工业互联网"战略,打造信息网络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国家竞争新优势;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规划,倡导智能制造与智能工厂。这些都意味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势必在世界范围内给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当前,中国经济进入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在结构上体现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以便更好地应用于纺织智能制造过程,服务于制造强国建设,从智能硬件、工业软件、物联网等方面就智能制造的核心——信息物理系统进行阐述,并围绕智能制造的发展、结合"两化"深度融合分析实现信息物理系统建设的工作重点,并对产业推进智能制造,加强信息物理系统建设进行探讨;提出纺织智能制造过程中科技创新、企业服务、生产管理等方面应用信息物理系统的构想。指出:信息物理系统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是实现智能制造的综合技术支撑体系;"一硬、一软、一网、一平台"是信息物理系统的四大核心技术要素;信息物理系统建设过程中,资源优化是目标、数据驱动是关键、工业软件是核心,工业云是智能制造的信息中枢;纺织行业应充分发挥物理信息系统的优势,推进行业智能制造。  相似文献   

7.
<正>智能制造成为中国制造的主攻方向"工业4.0"正在向我们走来。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还是近在咫尺的"十三五"发展规划,具有创新力的科技支撑都是产业实现调整升级的先决要素。智能制造今年以来,全球对于智能制造的投资不断加码,欧盟委员会"2016-2017工作方案"中提到,将在未来两年内投资约160亿欧元推动科研与创新,  相似文献   

8.
<正>在社会发展和技术创新指数级进步的推动下,以智能化为核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进程开始了!不仅德国率先提出了"工业4.0",美国也开始实施"工业互联网"战略,紧接着,中国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实际上,这三者有异曲同工之处,在本质上都指向了一个核心——智能制造。不难发现,在以智能制造为主导  相似文献   

9.
融合的工业     
<正>借着"互联网+"、"工业4.0"、智能制造的东风,近期举办的国内外各大展会、会议争相成为工业创新产品的聚集地,最新的工业自动化和信息技术、能源和环境科技、动力传动和控制、工业产品和生产工艺及服务缤纷亮相。2015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俄罗斯"机器人车站"展览、2015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从德国汉诺威到俄罗斯莫斯科再到中国北京,融合的工业正在发酵。  相似文献   

10.
《造纸信息》2015,(9):61-61
<正>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10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的核心是智能制造。智能制造包括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管理和智能服务,涉及嵌入式软件开发、工业机器人、自动引导小车(AGV)、自动化立体仓库、柔性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执行系统、仓储暨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制造2025明确提出选择十大重点领域进行突破,其中高端数控机床和机器人位列其中。工业4.0时代即将到来,机床制造业必须抢抓机遇、主动对接,实现从"制造"到"智造"、再到"创造"的转变。在提高产品技术和质量水平的基础上推动"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为客户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机床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标志,也是机床企业共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德国提出"工业4.0"、中国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概念,智能制造在各行各业掀起浪潮,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络、大数据、视觉识别、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创新,给智能制造提供了基础。印刷行业作为传统行业,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不属于制造业,更偏重于产品加工和设计服务方面,与智能制造关系并不大,但是印刷企业这几年受到环保压力以及原材料(特别是纸张价格涨幅翻倍)、人力资源等生产经营管理成本持续上升,利  相似文献   

13.
<正>为落实《中国制造2025》,促进食品工业转型升级,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9月14日,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指导下,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轻工业两化融合产业联盟主办,内蒙古自治区及呼和浩特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协办,主题为"坚持智能制造主攻方向,促进食品工业由大变强"的全国食品工业智能制造经验交流会在蒙牛集团总部召开。来  相似文献   

14.
正1智慧工厂的概念智慧工厂(Smart Factory)指的是采用智能制造技术,在一个云端智慧大脑指挥下,实现从原始设计、用户定制、智能机器制造、包装、服务等的全过程,也就是我们说的C2M-从用户直接到制造的全新体验场景。这也是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场景,通常也叫智能制造(Intel ligent  相似文献   

15.
制造商学院     
<正>2017年的两会,"中国制造2025"再度成为热词被反复强调。2017年3月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的记者会上,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谈到中国制造时表示:"针对现在消费需求不断变化,国货当自强!"可以这么说,"中国制造"是世界上认知度最高的标签之一。从义乌小商品到家用电器,再到大宗商品甚至军事武器,都会印制"中国制造"。实际上,与我国提出的"中国制造2025"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的是德国的"工业4.0"以及美国的"工业互联网"。而截止到2017年,"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纺织机械协会秘书长徐林做了2015年以来协会秘书处工作报告。徐林指出,《中国制造2025》于今年5月份正式发布,纺织智能制造工作开始全面推进。因此,今年以来协会秘书处除做好例行工作外,还在推进行业智能制造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第一,国家工业与信息化部正在组织制定"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方案",重点领域为"10+X",即《中国制造2025》中的十大领  相似文献   

17.
行业动态     
正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2016年5月9日,"中国服装智能制造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在北京成立。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王天凯,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司长高延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中国服装协会会长孙瑞哲,工业和信息化部消费品工业司副司长曹学军,中国纺织  相似文献   

18.
<正>前不久,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综合标准化工作组专家彭瑜在主题为"工业4.0与中国制造业发展"的高科技企业科协主席论坛上指出,中国制造业目前的发展状况并不平衡,尚处在没有总体完成工业2.0(大规模制造机械化)和工业3.0(工业自动化),就需要面对工业4.0(工业自动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形势。因此,彭瑜认为,中国工业制造的发展,不像西方发达国家走的是工业2.0、工业3.0,  相似文献   

19.
《广西轻工业》2019,(12):171-172
随着"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推进,我国很多制造企业正由传统制造模式逐渐向智能制造模式转变,在这背景之下,企业需要大量新型智能制造方面的专业人才。高等学校作为培养智能制造人才基地,传统的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中国制造2025"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要求,为了能更好地服务制造企业升级改造、支撑制造业转型发展,本文从校企融合建设、课程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四个方面探索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迅速变革的大潮之中,德国力推"工业4.0",美国聚焦"物联网应用",我国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制造2025",旨在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国家大力扶持制造企业推进智能制造,支持智能制造专项和智能制造示范企业。智能制造包括智能产品、智能装备、智能工厂、智能研发、智能管理、智能供应链和智能服务等领域,涉及工业机器人、AGV、自动化立体仓库、自动化生产线、制造执行系统、仓储运输管理系统、物联网等支撑技术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