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3.
绿色制造的生态评价体系及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生态文明的实现为核心,构建了绿色制造产品与过程的生态评价体系,相较于传统的绿色评价,其特点在于需要追溯产品与制造过程的生态源头,并且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都要考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尤其对于不能再制造再利用的需要掩埋的排放物以及经过处理之后的空气排放物和水排放,要考虑生态的自净化能力。同时,以缓解6大生态危机为评价核心建立了相应的生态评价方法,将LCA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得到绿色制造产品与过程的生态文明指数,并通过某阀体车削工艺过程的实例分析证明了生态评价方法可以评定其是否符合在生态文明下的绿色性要求。 相似文献
4.
5.
6.
舷外机用环境友好润滑油及其生物毒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发光细菌作为受试生物对研制的舷外机用TC-W3环境友好润滑油生物毒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以三羟甲基丙烷酯(TMP)为主调制的基础油具有低生物毒性、高润滑性能等优点,而以传统矿物油为主的基础油生物毒性较高,大量添加不利于实现低生物毒性的环境友好指标。润滑油的生物毒性主要取决于其添加剂的生物毒性,而添加剂生物毒性差异很大,合理选用添加剂及其使用比例是研制环境友好润滑油的关键。通过对润滑油基础油和添加剂的筛选及配比试验,成功地研制出低生物毒性、可生物降解的TC-W3环境友好润滑油,经润滑性、生物降解性和生物毒性试验,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应用发光细菌检测润滑油急性生物毒性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发光细菌为受试生物建立了一套检测润滑油急性毒性的评定方法,该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稳定、经济、测定只需微量样品等特点。参照ASTM标准建立了一套样品液的制备方法,引入水融合组分(WAF)和水溶性组分(WSF)概念,采用半数效应载荷皿。作为润滑油在水中生物毒性的判定指标,使润滑油等难溶物质的生物毒性判定更加科学和准确。建立了难溶物质发光菌法水质急性毒性分级标准,为润滑油等难溶物质的毒性评定提供了依据。本文还对相关润滑油进行了评定试验和分级。 相似文献
8.
9.
利用发光菌作为受试物种,参照美国材料与试验学会ASTMD6081和国标GB/T15441进行汽油机润滑油生物毒性的试验研究。介绍了试验所用器材、润滑油水溶性馏分(WSF)和可容纳水馏分(WAF)的制备过程及生物毒性试验方法,对我国目前使用的3种典型的汽油机水冷润滑油进行了发光菌毒性实际检测,试验研究表明,利用发光菌作为汽油机润滑油急性生物毒性检测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先进性。试验中发光菌与毒液的接触时间为15-20s,制备WAF过程中转速为1200r/min搅拌时间6h条件下,分别测得3种润滑油WSF的毒性半致死量LD50,参照我国“急性毒性(LD50)剂量分级”3种润滑油相当于大鼠口服半致死量的无毒级别,相当于人的致死量低毒级别。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14.
润滑油贮存寿命的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30^#机械油与4106^#和4109^#航空润滑油进行了加速老化试验;在此基础上,运用阿累尼鸟斯方程和性能变化的时温关系式,采用线性回归方法推导出30^#机械油粘度变化的老化动力学方程,以粘度增加率20%为使用极限值,预测它在25℃条件下的贮存年限为12a。该方法可用于其它润滑油的贮存及使用寿命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16.
17.
纳米CaCO3、Cu混合物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采用纳米碳酸钙、纳米铜粒子混合物作为润滑油添加剂,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含纳米碳酸钙、纳米铜粒子添加剂的润滑油的摩擦学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考察了磨痕表面的形貌;用原子力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了在磨损表面纳米粒子的形态与分布。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碳酸钙、纳米铜的混合粒子的总添加量为0.6%,质量比为1:1时,润滑油具有最佳的摩擦学性能;润滑油中纳米碳酸钙、纳米铜混合物粒子添加剂的优良摩擦学性能与纳米粒子在表面存在形态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聚酰亚胺黏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在油介质中的摩擦学性能及其作用机制,采用MHK-500型摩擦磨损实验机对聚酰亚胺黏结石墨基固体润滑涂层在4种油介质(RP-3煤油、0#柴油、液体石蜡和SG 15W-40机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进行评价,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的探讨。结果表明:与干摩擦相比,涂层在4种油介质中的摩擦学性能都有显著提高,其中在柴油介质中涂层的抗磨性能提高最为突出,可能的原因是中等黏度的柴油介质在摩擦界面能形成足够厚的油膜,又能对涂层进行有效的冷却;同种油介质中,涂层在高速(2.56 m/s)、低载(1 120 N)下的耐磨性能明显优于低速(1.54 m/s)、高载(2 120 N)下的耐磨性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