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挂靠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结构所)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11月29日~12月2日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省市96个单位从事设计、施工、科研、教学第一线的技术人员和专家学者、代表共170多人参加了会议。本次会议征集并编辑出版论文集一册,收录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技术方面论文95篇。内容涉及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发展综述、设计与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分析与试验研究、检测、鉴定与加固。其中部分论文化述了国际国内最新研究和成果。大会以“结构混凝土的…  相似文献   

2.
2007年12月3~6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主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中南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上海建科结构新技术工程有限公司长沙分公司协办的第十四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在长沙市和一大酒店召开。  相似文献   

3.
我省预应力混凝土专业委员会于今年6月在重庆市召开了1988年学术交流会。除委员外,尚邀请了省内有关预应力混凝土方面的设计、科研、院校、施工单位的人员参加。这次交流会收获大,交流了资料,介绍了预应力混凝土的设计、科研和施工技术经验,观看了四川省体育馆悬索屋盖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1982,(6)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委员会于1981年11月在重庆召开了“部分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出席会议的代表达145人。大会宣读了45篇专业论文。这些论文对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原则和设计准则;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安全度和荷载取值原则;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预应力损失、刚度、裂缝及疲劳;连续梁板和无粘  相似文献   

5.
第十二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3年 10月 13日~ 16日在甘肃省兰州市召开 ,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及其所属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共同举办 ,甘肃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协办。大会论文集共收集 97篇论文 ,内容涉及发展综述、设计与施工、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分析与试验研究、检测、鉴定与加固。其中部分论文论述了国际国内最新研究和成果。本届学术交流会 ,有来自设计、施工、科研、教学、设备厂家的专家和技术人员 165人。大会进行了两天的交流 ,首先由各专业委员会就相关领域的发展动态和最新发展作了综合报告 ,…  相似文献   

6.
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1年 8月 1日至 4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 ,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组织 ,大会共收到论文 10 0篇 ,内容涉及综合研究、材料设备、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等方面。参加交流会的有全国建筑、冶金、铁道、交通、市政、水利等部门的科研、设计、施工和大专院校等代表共 2 2 2人。大会期间有 4 0名论文作者进行了大会交流发言。发言内容反映了近年来我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进展情况。C60 ,C80高强混凝土对节约材料、提高结构性能、创造新型结构都带来了好处。外…  相似文献   

7.
第十一届全国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于 2 0 0 1年 8月 1日到 4日在贵州省贵阳市召开 ,会议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会负责组织工作 ,大会共收到论文 10 0篇。参加交流会的有全国建筑、冶金、铁道、交通、市政、水利等部门的科研、设计、施工和大专院校等代表共2 2 2人。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唐美树秘书长、贵州省建设厅高国富总工程师出席会议并做了讲话。与会代表的发言充分体现出 ,近些年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在我国有了较大的发展。高强混凝土已大量进入工程应用 ,如C60级泵送免振混凝土在高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  相似文献   

8.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科技咨询中心预应力技术专家组共同举办的第四届全国预应力学术交流会于1998年11月26-29日在贵阳市隆重召开,314名来自全国各地从事预应力科研、设计、施工和材料设备生产单位的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此届大会是继第三届全国预应力学术交流会纪念预应力技术40周年发展的又一次盛会。杜拱辰等著专家做了特邀报告。与会代表就近年来我国预应力工程的设计与施工经验以及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成果,预应力新概念、新构思、新方案及新型体系的研究和设计,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前景,预应力新技术、新工艺…  相似文献   

9.
<正> 1980年12月13日至19日,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主持下,在杭州召开了“第一届全国预应力混凝土学术交流会”,就近年来在预应力混凝土房屋建筑、公路和铁路桥梁结构、特种结构以及预应力混凝土的基本理论、材料与制品、工艺设备等方面的学术论文和工作问题进行了交流和研讨。会议收到的技术资料有三百多篇。内容大体分为如下五个方面:(1)预应力混凝土房屋结构、构件;(2)基本理论及计算方法;(3)特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4)公路、铁路预应力混凝土桥;(5)预应力工  相似文献   

10.
<正> 我国建国以来,从事混凝土技术的研究人员,对混凝土性能、施工方法、外加剂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不少科研成果,有的成果已在生产中应用,收到了预期的技术经济效果。为了交流混凝土技术方面的研究成果,促进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于1981年10月26日至31日在苏州举行第一届全国混凝土学术交流会。到会代表152名。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桥梁及结构学会结构可靠度委员会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工程结构可靠性学术交流会,于1989年11月14~19日在重庆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7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并向大会提交了65篇论文。 这次学术交流会是87年怀柔会议的继续和发展。近两年来,我国在可靠度基础设计理论的研究及其在水工、港工、道桥、房屋、基础等工程应用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本次会议反  相似文献   

12.
<正> 第二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学术交流会于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中旬在天津召开。来自全国21个省市、自治区的有关工业部门、部队、高等院校、出版社等78个单位的114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主要是听取和讨论混凝土外加剂“国标”起草小组为编制“国标”所进行的试验和考察调查专题报告,并交流有关混凝土外加剂学术论文。会上,代表们充分肯定了“国标”起草小组所做的工作,同时也指出了今后工作的方向,并建议起草小组争取在1986年上半年提出“国标”草案,上报国家标准局。会议共收到论文50篇,按外加剂的应用技术,新品种及其性能试验和机理研究三个专题分组进行了学术交流。  相似文献   

13.
预当力后张混凝土结构委员会于1990年11月21~24日在安徽黄山市召开第二次学术交流会,会议主要交流了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和大吨位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筹备组,会同全国钢筋混凝土结构标准技术委员会混凝土耐久性学组、混凝土建筑物病害修补和处理情报网和山东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工程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三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于1992年11月13日至17日在山东济南召开。本届会议共收到论文62篇,大会交流47篇,论文包括混凝土工程耐久性及病害调研、混凝土工程耐久性  相似文献   

15.
交流会于1988年11月在江苏省江都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建材、建工、冶金、化工、铁道、交通和高等院校等系统的127名代表。会议广泛交流了我国混凝土外加剂的发展情况和新产品开发、应用技术研究等成果,对外加剂的作用机理研究和各项性能试验结果也进行了探讨,代表们还对混凝土外加剂的今后发展方向与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第四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学术交流会于1990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在青岛市召开,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97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共有87篇论文在会上进行了交流,内容有防冻剂、早强剂、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膨胀剂,防水剂、脱模剂,养护剂,缓凝剂、阻锈剂和抗分散剂等。学术交流会后,还召开了中国混凝土外加剂协  相似文献   

17.
第六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学术交流会在京召开1995年10月25~27日在北京召开了第六届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学术交流会,共有89名代表出席了此次交流会,他们来自各行各业共57个单位。会议组织编印了论文集,共收28篇论文。会议由外加剂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嫣兮主持...  相似文献   

18.
<正> 1990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青岛召开了第四次全国混凝土外加剂学术交流会。来自全国各省市各部门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产及使用单位的代表186人参加了会议。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夏清华同志、国家建材局生产管理司副司长张树凯同志出席了本次交流会。会议得到青岛市政府、建材工业局、十梅庵工业公司的大力支持。青岛市副市长、建材工业局副局长等有关领导应邀出席了大会开幕式并讲了话。大会由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学会混凝土外加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混凝土外  相似文献   

19.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分科学会混凝土耐久性专业委员会于1996年11月4日到9日在苏州召开了第四届全国混凝土耐久性学术交流会。北京市市政工程局白崇智总工、庄文骏副总工,市政研究院石中柱总工、杨思忠工程师、市政管理处桥梁陈祖勋副主任参加了本届会议。参加会议  相似文献   

20.
全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学术交流会全国混凝土机械行业1993年度学术交流会于11月10日至13日在广州市召开。本届学术交流会共收到论文24篇,内容涉及新产品开发、改进设计、计算方法、试验方法、优化下料、新材料应用、采标实践、专利项目、技术档案的管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