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文章针对声波透射法检测灌注桩桩身完整性进行分析。在水利工程中广泛应用,对于灌注桩身的施工属于隐蔽工程,其中的质量影响着检测的完整性,最常见的方法是声波透射法来实现灌注桩身的完整性,在声波透射法最主要的优势是便捷和经济及其准确性等特点来实现完善工程应用。如何更有效的实现声波透射法的检测结构来进行桩身的完整性,需要强化其整个检测工作的桩基,根据声波透射法的依据来实现其原理和技术的完善性,使得水利工程的质量得到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2.
用超声波法检测钻孔灌注桩桩身缺陷的位置、大小、类型及性质,具有快速、方便且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检测可以判定钻孔灌注桩的质量,评估钻孔桩的混凝土强度。文章介绍了超声法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中的应用特点,对钻孔桩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用超声波法检测钻孔灌注桩桩身缺陷的位置,大小,类型及性质,具有快速,方便且精度高,成本低的特点,是一种较好的检测方法,通过超声检测可以判定钻孔灌注桩的质量,评估钻孔桩的混凝土强度,文章介绍了超声法在钻孔灌注桩检测中的应用特点,对钻孔桩的检测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4.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以及施工工艺控制不佳等方面的原因,大直径灌注桩施工后易出现达不到质量要求的情况,采用后注浆法加固大直径灌注桩桩端、桩周持力层及桩身缺陷,可大大提高桩的承载力,确保桩身质量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5.
王旭亮 《中华建设》2014,(6):160-161
国内对工程建设的大力发展和创新,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方法和措施,对于工程建设中极度关注的桩身质量问题,更是如此,如何提高桩身质量检测的准确性、可靠性以及长期的使用性,对每个从事建筑工程的相关工作人员而言,都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超声波检测对大直径、超长桩的检测发挥了很好的优势,是低应变、高应变、钻芯法无法比拟的,获得了专业人士一致好评。笔者从事检测多年,对于使用超声波技术检测桩身缺陷等,具有丰富的经验,特将其介绍给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学以致用,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建筑事业服务,提高国内建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超声波透射法作为无损检测技术,具有高效、准确、方便、快捷等诸多优点而被广泛应用桩基检测。该方法是由超声仪通过换能器在预埋的声测管中发出并接收声波信号,通过实测声波在混凝土内部传播时声时、波速、波幅以及PSD值等声学参数相对变化,对桩身完整性进行检测的一种检测方法。文章通过理论研究与分析工程实例,进一步证明了超声波透射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技术在工程中已被大量应用。通过工程实例,对比普通灌注桩和采用后压浆技术的灌注桩的静载试验结果,着重分析后压浆技术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的影响;结合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的试验结果,探索后压浆技术对桩身完整性的影响;通过对后压浆技术的工作机理和施工工艺的介绍,为后压浆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指导。研究表明:采用后压浆技术的钻孔灌注桩桩身无明显缺陷,单桩极限承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并且可以有效避免施工中容易出现的桩底沉渣厚、桩壁土体松软等问题。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8.
王兴健  甘文斌 《吉林水利》2010,(3):26-27,33
阐述了超声波透射法进行基桩质量检测的基本原理、检测方法及检测结果测试技术,结合工程实际,通过波形、声速、PSD值的观测及统计分析处理,对基桩质量进行评定,指出超声波透射法是进行灌注桩完整性检测的一种高效快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前成孔检测已广泛应用于公路桥梁工程当中,但仅作为施工过程当中的一个监控手段,并未对其数据进行深入研究。在介绍钻孔灌注桩成孔检测与桩身质量检测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工程实例论述成孔检测与成桩检测之间的关联性,从成孔检测数据对低应变反射波法的辅助分析和对超声波法的辅助分析两个方面,揭示了成孔检测数据对于桩身质量判定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黄强 《中华建设》2023,(7):128-130
<正>随着超高层建筑规模持续扩大,建筑桩基础开始广泛应用大直径灌注桩。大直径灌注桩的抗震性能佳,单桩承载力高,钻孔施工不会挤压土体。然而灌注桩的桩径比较大,会增加施工难度,很容易出现离析、塌孔、沉渣清理难度大等问题,且成桩后无法开挖验收,所以要采用其他检测方式。灌注桩质量检测的内容,包括桩强度、完整性、承载力检测。在检测灌注桩承载力时,单桩静载抗压检测法较为常用,但是对场地硬化、换填要求高,堆载面积大,检测数量少、检测周期长,很难实现大面积抽检。在检测灌注桩完整性时,可以使用钻芯法、开挖法、  相似文献   

11.
施工因素对钻孔灌注桩工程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西宁地区泥岩地基中3根大直径钻孔灌注桩的竖向抗压静载试验,通过对基桩的承载力特性、桩身轴力传递以及桩侧和桩端土阻力发挥性状的测试分析,结合施工工艺以及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研究了钻成孔对桩侧阻力和桩身轴力传递的影响、泥浆循环方式对桩端阻力的影响以及混凝土灌注的连续性对桩承载力的影响,得出了一些对相同地区同类基桩的设计、施工具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漕河渡槽槽身段采用灌注桩基础,桩基进入弱风化岩石005m,按纯端承桩计算桩基承载力。采用桩基静载试验检测桩基承戡力,试验结果表明,漕河渡槽桩基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p-y 曲线法是计算分析水平受荷桩常采用的方法。但现场多为 3 m 以内直径试桩,对于海上风电大直径单桩( 4~8 m) 结构的桩土相互作用计算分析,其适用性值得商榷。结合江苏某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水平静载荷试验,得到桩身挠度曲线和弯矩曲线; 采用 ABAQUS 建立单桩三维数值模型,将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桩土接触法向刚度进行初步的敏感性分析,验证数值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随后对大直径单桩进行水平静载数值模拟,与规范推荐的 p-y 曲线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规范推荐的 p-y 曲线法过于保守,规范推荐的 p-y 曲线法不适于直接应用在大直径钢管桩的水平承载力分析; 所得结论对该区域海上风电大直径钢管桩设计优化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复打沉管灌注桩桩端承载力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不同桩尖处理形式的复打沉管灌注桩和静载试验的研究分析,从处理桩尖方面入手,探讨了沉管灌注桩进一步提高承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洋山深水港区是世界上第一个外海孤岛建港的工程,该工程在外海深水区首次采用大直径砂桩进行软弱淤泥质地基加固.根据实际工程地质概况,建立了接岸结构以及砂桩加固土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不同砂桩地基加固方案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加固方案下接岸结构桩基内力、承台位移、加固土层的变形特征及影响接岸结构的稳定因素;针对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方法与机理,对洋山深水港区砂桩加固范围、砂桩加固深度以及砂桩置换率进行了优化分析,为外海深水区类似工程采用大直径砂桩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6.
随着国民经济和城市建设的发展,各种跨河跨海大桥越来越多,水中超长灌注桩施工工艺在桥梁施工中也越来越常见,该施工技术操作方便,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文章从海口市如意岛项目跨海大桥水中超长灌注桩钻孔平台搭设、钢护筒埋设、泥浆制备、钻孔施工、钢筋笼制作安装、水下混凝土灌注以及后压浆等几个关键环节中,探讨了水中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和质量控制要点,圆满解决了超长灌注桩施工中水流冲击影响、水中定位难、施工条件限制、钻孔施工倾斜度过大、桩底沉渣层过厚等技术问题,顺利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7.
针对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专用高速公路段的K3+966.50渭河特大桥,采用钻孔灌注桩桩端后压浆技术和常规灌注桩两种不同方法对其桩基进行了现场静载试验,并根据实测数据分析探讨了各桩在不同等级荷载作用下的桩-土相互作用、桩端后压浆技术的增强机理,以及桩端压力注浆和常规钻孔灌注桩两种不同的桩基承载特性,结果发现,与未压桩的桩基相比,桩端后压浆桩基的竖向极限承载力至少提高了40%,沉降量减少25mm,说明桩端后压浆技术能够显著提高桩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最后,根据现场实测数据和端后压浆的注浆机理,提出了后压浆单桩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为类似地区的桩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托口水电站坝后护岸水毁严重,范围大、冲坑深,修建临时围堰进行干地施工投资较大.经方案比选,采用旋挖钻孔机械在堆渣平台上钻孔,浇筑C30混凝土灌注桩,桩顶设C25混凝土承台梁,梁内测布置一排Φ32水泥砂浆锚杆,长9.0 m,入岩长度不小于5.0 m.既缩短了工期,又在工程质量和经济方面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前国内外对低应变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所做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尺寸效应,而对于在自身成桩工艺及周边地层的综合影响下的人工挖孔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少有涉及。介绍了低应变反射波完整性检测原理,结合湖南某电厂工地进行了大量的现场检测,采集测试曲线进行分析,利用钻芯法对若干检测时程曲线异常的基桩进行验证,作出正确判断,并在人工挖孔桩低应变反射波法完整性检测的局限性这个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研究。最终得出相应结论桩周地层、桩端持力层的性质及桩长会影响桩端反射,护壁、桩周地层变化、阻抗变化界面处的二次反射都将对低应变检测产生干扰,桩土相互作用下可能会使低应变检测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