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全球化的冲击使得城市建设越来越失去了个性,城市文脉被切断。然而城市的历史积淀造就了城市文化的容器,国外的经验也告诉我们从功能城市走向文化城市才是城市发展的正确趋势。本文以西安市新城区威宁路街道整治为例,探讨如何挖掘城市历史,并将历史文化融入到现代的城市生活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杨楷枫  胡金 《砖瓦》2021,(4):65-66
为展现出当地城市传统特色文化风貌,应当让历史文化精髓和景观设计融合在一起,可以在城市街道设计的过程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让城市与街道的建筑物从布局、立体空间等多个方面来凸显出传统文化美好而丰富的底蕴,除此之外,可以结合当地风格进行城市街道设计。此外,在结合传统文化元素的精髓上,也需要具备创新精神,人们可以参考国内外的多元化审美,再结合当地特色以及现代核心素养进行创新设计,让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不仅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且能够与时俱进的展现出新时代风向标。综上所述,本文将详细讲述关于城市街道景观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的创新运用的必要性及出现问题后提出相关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时代,城市更新成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经,而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是城市更新的一个重要内容。我国历史悠久,众多城市老城区存留了大量的历史街道和传统街道,是城市不可或缺的独特基因所在,如何在更新中塑造具备历史感的街道场景,并提升公众的历史文化记忆已成为相关研究和实践领域的难点。本文通过典型案例研究的方式,结合实践经验,系统性总结了具有历史文化记忆的街道场景营造策略及七大影响要素,以期为相关项目实践提供参考,为我国城市更新及街道历史感场景营造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4.
城市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研究和探讨是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传统历史文化街区景观空间要素更新问题,归纳了街道景观更新设计的影响因素,讨论和探索历史文化街区景观更新的策略及方法,为城市街道景观更新,城市景观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的城市空间发展过程中,街道经历了不断的变化并始终扮演着连接城市不同区域、提供日常公共活动空间和促进商贸、文化交流等角色。然而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我国一些城市的部分街道面临环境品质低下、快速机动化和公共性减弱等问题。文章首先回溯了中国古代街道的发展历程,重新认识其与社会和文化的关系。其次,通过对台北街道的演变和“小街区”、“住商混合”、“法律规范”、“政策及社会力量”4个形塑台北街道的关键因素的介绍,对街道进行再认知,以探索符合我国历史文化的街道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建材发展导向》2017,(20):43-46
街道是城市脉络,时刻牵动着城市的神经,它的一举一动都关乎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在街道这个城市形象的展览馆中,不仅有历史的痕迹和文化的传承,还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一朝一夕,对于街道的塑造已经成为这几年的热门话题。良好的街道空间,有利于营造具有品质的生活氛围,开展丰富的街道生活,打造活力城市形象。以如何塑造安全、有魅力、宜人、舒适的街道空间的问题进行展开,通过实际案例的对比,探索营造美好街道的方式,为重塑街道空间提供灵感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7.
陈静  王晓轩  曾琼 《城市住宅》2021,28(1):138-139
街道不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枢纽,也是城市文化形象的代言,更是小城市经济活动的核心交易场所.街道在小城市行为状态和空间组织结构中占据重要分量,其空间品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的生活形态和健康水平.安全、舒适、绿色、环保的慢行街道体系是城市街道空间品质的直观呈现,因此,为提升小城市街道品质,基于多种形式的品质测度研究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共建共享”理念已经逐渐成为推动我国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老城区是一座城市的发源地,代表着城市的文化和特点。然而,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老城区街道环境无序的问题日益严重,已经成为老城区乃至城市发展中的阻碍。本文通过对青岛市中山路历史街区的实地调研,从“共享街道”理念出发,遵循以人为本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分析该区域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出营造老城区街道活力的方法,以期为老城区街道的更新改造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刘俊杰  刘振威  吴志勇 《规划师》2012,28(10):46-49
当前我国各城市的街道整治规划普遍存在街道风貌识别性差、文化内涵缺乏、整治效果不佳等问题。研究据此提出了基于文化特色传承与创新的街道整治规划思路,结合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的街道整治规划案例,提出具体的文化策略,包括街道特色定位、功能分区与风貌分区、节点设计、建筑立面整治及环境设施整治五方面内容,体现了文化传承与创新在街道整治规划中对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成果质量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街道是城市景观的基本构成要素,街道的空间设计只是城市设计这个大系统下的一个子系统。本文从街道空间的基本概念出发,针对目前我国街道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街道空间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街道空间和街道景观的设计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明清泉州史料、民国11年测绘图和现存实物的研究,选择以明清时期作为时间基点,从城市形态角度探讨了海港商业发展影响下的泉州古城规划。研究发现:泉州在城市初创期受封建政权和礼制影响,形成传统的城郭结构;成型和繁荣期受海港交通、文化、贸易等影响,城市内部形成以"干"字型街市为骨架的规划格局;明清呈现的罗城形态是街市发展的结果,街市是海港商业城市城郭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力和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2.
围墙是城市街道中的一个组成元素,是城市街道各个系统之间的连接体。围墙在城市中大量的重复存在是对城市街道景观整体性和连续性的补充和丰富。如何应用城市设计方法对围墙及其周边复合界面进行整合,使之符合城市公共环境.融入到整体城市文化中去,是构建和谐的城市整体公共环境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历史街巷与旧宅反映了城市一定历史时期的市民生活的印痕,对其进行保护与整治能生动体现城市的历史与文化。通过对长沙市历史街巷与旧宅的选择,保护的原则、内容与方法进行探讨,以探求延续城市历史风貌与特色的方法,存留城市生活的记忆。  相似文献   

14.
毛华松  伍夏 《室内设计》2013,28(5):11-16
公园的产生与发展同时代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紧密相关,研究公园的起源,对于划分城市文明演变的阶段有着一定的标志性作用。本文对认为我国公园形成于清末民初近代城市的已有结论提出质疑,并论证在宋代由于“与民同乐”的政治理念、商业娱乐型的城市转型、市民文化的崛起。已在开放式街巷城市中形成了城市公园。并通过已有研究和历史文献检索,基于公园与公共园林的分类依据、公园的概念与要素。归纳了宋代城市公园形成所需的“与民同乐”的文化基础、城市文明演变的物质基础以及包括湖山风景区、城市园圃的体系化园林建设等重要要素保障。  相似文献   

15.
张颖异  柳肃 《华中建筑》2013,(10):147-150
城市中的传统商业街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商业文化,延续着城市的发展脉络.多数的传统商业街区处于旧城中心位置,随着经济及社会环境的改变,它们已经成为存在问题最多、急需进行更新改造的地区,否则将面临衰落甚至消亡的命运.此时政府行为的介入往往决定着传统商业街区的转折与重生.该文通过对长沙市晏家塘小古道巷建国以来空间生长的梳理,探讨传统商业街巷的自身发展规律和以政府行为为代表的他组织机制对街巷生长的影响,以期更好地理解当下传统商业街衰败的根源,找出适合的发展策略,为传统商业街区的转型与更新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城市文化保存着城市记忆,记录着城市历史变迁的沧桑岁月。传统城市空间环境承载着湘潭特有的码头文化,保护老城区现存的历史街区及建筑风貌成为湘潭城市建设地域性延续的重要支撑。本文从全新的角度引入“点、线、面、体”的概念,对老城区传统空间形态四个组成部分——码头节点、街巷骨线、空间肌理、建筑形态进行了分析,为城市建设中的地域文化保护与传统更新工作的实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城市面临着个性趋同的危机。历史街区承载着厚重的城市记忆,蕴含着独特的城市文化,成为发展城市个性的重要方面。然而,在街区开发中,城市特色与传统文化消失的现象普遍存在,街区逐渐走向"千街一面",历史街区的保护与更新成为亟需解决的难题。该文以乌鲁木齐二道桥历史街区为研究对象,在理清其发展脉络后,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从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入手,分析街区建筑、街巷和文化等特征,探讨当前所面临的问题,阐述保护与更新的主要思路及策略,力求保护与恢复街区的功能与风貌,探索适合历史街区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项目的与日俱增,老街区的更新与改造工作不断涌现。在利益至上的市场经济大潮中,传承历史文化特色的同时并满足现代城市功能需求,已成为探寻老街区保护与更新的研究重点。本文以哈尔滨市道外区南二、南三道街街区的复兴为例,浅析其院落空间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相似文献   

19.
吴庆洲 《建筑师》2012,(1):64-73
本文论述赣州城的地理位置、历史沿革,特别论述了风水大师杨筠松营建赣州城以龟为意匠的文化内涵,以及赣州城选址的利与弊.赣州城历代水患及城市防洪排涝措施及其城历代的营建和布局。大师选址营城,兼有防卫和抗洪功用的城墙.排涝的福寿沟水系,古老的街巷,众多的文物名胜,中国第一个城市名胜景观的诞生地,灿烂的历史文化.都表明了赣州是中国古城营建的典范和活教材,体现了古人的大智慧。而杨筠松、孔宗翰、刘彝三位大师则为赣州城市营建史上的功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