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超高压容器疲劳强度研究进展 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超高压容器疲劳强度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结合日本《超高压圆筒容器设计指针》和笔者在编写《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时收集到的资料,介绍超高压容器疲劳强度研究进展,并指出今后应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目前应用最多的茱姆式单层超高压容器的设计作了简要地分析。随着超高压技术的迅速发展,超高压容器的应用领域和数量日益增多,我国在役超高压容器已愈千台,成为高压化学工业、等静压、人工合成宝石、粉末冶金、射流切割、金属挤压成型和地球物理、地质力学、岩石生长研究等行业中不可缺少的关键设备。由于设计、制造和使用不当,国内已发生多起超高压容器爆炸事故,给国家带来较大的损  相似文献   

3.
引言超高压容器设计中,密封设计是关键技术之一。我国《钢制石油化工压力容器设计规定》给出了密封设计计算公式,现在看来还不十分完善,有关文献进行的分析,以及所提供的设计计算公式也存在类似的问题。因此,结合近来所进行的一项超高压容器分析鉴定工作,对超高压容器的密封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偿试采用新的“力封闭链环”的概念进行力传递分析,通过对各种常见的超高压容器密封的分析归纳,得出了一套通用的设计计算公式。并运用这些公式进行了一项实例计算,得到的结果基本上与实验观察相符合。  相似文献   

4.
鉴于工程实践中超高压容器常以低应力脆断而导致失效的事实,我们提出了在容器外壁倾角错绕适量钢带的自保护式新结构。本文运用强度理论和断裂力学理论的有关知识,针对内含表面裂纹的厚壁筒体,分析了缺陷尺寸与防脆断绕层的关系,以供现场止裂参考,同时也为自保护式超高压容器构设计制造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管道(容器)应力检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乐廷  张国民  汲寿广 《化工机械》2004,31(4):227-229,212
利用先进的理论和测试方法 ,研究出了超高压管道应力检测方法 ,即在超高压管道 (容器 )内壁测量残余应力的方法。实践表明 ,所得的检测方法可靠 ,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6.
内压容器按承压性质可分为:常压容器(工作压力P<0.1MPa)、低压容器(P=0.1~1.6MPa)、中压容器(P=1.6~10MPa)、高压容器(P=10~100MPa)、超高压容器(P>100MPa)等几类。按壁厚的大小,内压容器又可分为薄壁容器和厚壁容  相似文献   

7.
通常,我们称100公斤力/厘米~2以上的压力为高压,而1,000公斤力/厘米~2以上的压力则为超高压。由于超高压技术在科学研究和工业生产方面的应用日益广泛,其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如何设计一个质量合格的超高压容器的问题也愈见其重要。世界上第一个应用于工业生产的超高压容器系建成于1939年德国1,500大气压的聚乙烯装置。至今聚乙烯工艺仍旧是超高压技术应用于石油化工生产中的一个典型。以超高压管式反应器为例,其设计压力已达到3,000至4,000公斤力/厘米~2,设计温度达800~350℃,工作时反应器要承受高温、高压和脉动变化的载荷,因此对反应器的设计提出了极为严格的要  相似文献   

8.
以某?480mm超高压容器为例,介绍了其密封部位的密封结构。加工制造、水压试验和现场应用结果表明,各密封部位的密封结构设计合理、装拆方便,为各类超高压容器的密封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叙述静压法合成金刚石过程中温度-压力曲线对于金刚石晶体生长的重要意义;在DS-29型铰链式六面顶压机上,对直接加热和间接加热两种不同组装的试块的中心温度随时间而变化的情况进行了测试;根据实验结果,作者提出超高压容器升温时间效应的概念和函数表达式,推导了超高压容器中心温度的动态方程。 本文还对静压法合成金刚石最佳升温曲线的设计原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多层容器自三十年代初期在美国研制成功以来,已有整整五十年的历史。二次大战后,美国在A.O.Smith厂的多层包扎容器基础上,又相继制成中厚板多层容器、热套容器和螺旋包扎容器等。它们在美国用作合成塔,加氢反应器,氨分离器,尿素合成塔,超高压容器以及核反应堆压力壳等。在设计、选材、制造与检验等各方面都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日本与西德在五十年代末期,分别从美国购买了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断裂力学方法研究单层或多层超高压容器在耐压试验时不发生脆性破坏所要求的材料断裂韧性。  相似文献   

12.
超高压容器的锻件筒体内外径比通常小于6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NB/T 47013—2015不适用于内外径比小于65%筒形锻件超声波斜入射周向扫查。超高压容器标准GB/T 34019—2017对于此类检测方法做过介绍。在工作中遇到此类结构的超声波检测,做了一些研究,通过订购特殊角度探头,研制合适的试块,发现显示信号后的计算处理,试验来验证理论研究结果,圆满完成检测任务。这对于类似结构大厚度锻件周向超声检测富有指导意义。因在常规容器中不多见,特以此为特定案例做介绍分享。  相似文献   

13.
<正> 一、前言 经过自增强处理的的厚壁容器,壁内应力分布均匀、疲劳寿命增长、弹性操作范围扩大、承载能力提高、平均应力降低,在愈来愈多的高压、超高压容器中得到广泛应用。 国内外不少的科学工作者对容器的最佳自增强进行了研究,由于他们观点上的差异,所得结论亦不一样。 自增强容器操作时的合成应力为操作压力下的应力与处理得到的预应力(残余应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超高压容器楔形密封环的受力分析,推导出预紧力的理论计算公式;并且应用叠加原理分析工作压力下楔形环的受力状态,从而提出设计中楔角的选取条件。  相似文献   

15.
超高压容器常用钢材包辛格系数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认为工程材料压缩与拉伸屈服应力不一致对自增强预应力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包辛格效应 ,可用包辛格系数考虑 ,用有关试验数据讨论了超高压容器常用钢材包辛格系数的取值 ,并分析了包辛格系数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多层超高压容器爆破压力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郑津洋  李东晖 《化工机械》1994,21(5):271-277
本文给出一种利用材料真实应用力和真实应变关系曲线,计算多层超高压容器爆破压力的塑性不稳定解法。与现有爆破压力公式分析比较表明,该解法具有相当高的精度,且计算方便,可用于工程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7.
就我国《超高压容器安全监察规程》(试行)中的有关问题,如制订必要性、材料、结构、设计准则、爆破压力计算、初始屈服压力计算、安全系数、疲劳设计、主要受压元件强度计算和耐压试验等进行了说明和分析,并指出今后应着重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自增强厚壁圆筒在压力容器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理论也已比较完善。自增强厚壁球壳的应用则较少,有些发达国家已经有部分生产,如1969年美国曾采用冷却成型法制造出一重达118吨,内径3050mm,工作压力为1050kgf/cm~2的超高压球形容器,就是按自增强原理设计的。自增强球形容器由于应用还不久,故国内对其应力分析的介绍也较少。本文根据弹塑性理论得出自增强球形容器的应力分析结果及其最佳弹塑性界面半径表达式。虽然该表  相似文献   

19.
低温高压容器开发成功最近,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组织有关专家,在内蒙古化肥厂对中国寰球化学工程公司设计、长沙化工机械厂运用国产新材料制造的氨分离器和超高压氨气贮罐进行评议,一致认为用价格较低的0.5Ni钢可代替3.5Ni钢制造低温压力容器,满足...  相似文献   

20.
《化工装备技术》2017,(5):35-38
设计了工作压力为600 MPa、容量为200 L的超高压容器筒体,并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其进行分析,得到了筒体在预应力和实际工作两种状态下的应力分布结果。经优化取得了内外筒体的最佳过盈量及界面半径,使得各层筒体的应力分布基本均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