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电子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多用表被广泛应用在仪器测试的各个环节中,其测量值准确与否,对试验的成败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目前数字多用表检定项目多,数据处理繁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套基于5720A的数字多用表自动检定系统,该系统运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对数字多用表进行自动检定,提高了计量快速保障能力。文中详细介绍了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系统实现等内容。  相似文献   

2.
Agilent 34401A数字多用表在各类电参数的高精度测量中应用广泛,对其各项技术指标的定期检定与校准是必须的工作,以往采用人工检定的方法费时费力;为节省检定时间,提高计量效率,设计了一套针对34401A数字多用表的微机全自动检定系统,该系统利用NI USB-GPIB控制器控制5720A多功能校准源输出各类源信号检定34401A数字多用表,在LABVIEW2009开发环境下,应用高度封装的VISA库编程控制仪器响应GPIB总线上的各类检定命令。文章详细讲述了该检定系统的工作流程、硬件构成和软件设计技术,重点论述了系统软硬件联调过程中遇到的几类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应用表明,利用文章介绍的相关技术,可简化检定软件编程,节省检定系统开发时间,也为同类仪器的全自动检定系统设计提供了相关借鉴。  相似文献   

3.
基于LXI总线的数字多用表模块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LXI仪器总线测试的具体应用,针对测试测量的通用性和可扩展性,成功研制了基于LXI总线的数字多用表模块;重点阐述了LXI总线数字多用表模块硬件电路的设计,以及SCPI命令解释器生成方法;硬件电路主要包括LXI接口电路和测量功能电路,∑-△测量功能电路包括模拟信号调理电路、∑-△A/D转换电路,LXI接口电路采用ARM9微控制器S3C2410和网卡控制器CS8900A的形式;结合LXI总线的优势,实现了高精度数字多用表模块功能,并就如何提高数字多用表模块的测试速度及准确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并参照VXI总线规范,自行设计VXI接口电路的六位半位数字多用表模块的设计原理。文中就如何提高数字多用表模块的测试速度及准确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并参照VXI总线规范,自行设计VXI接口电路的六位半位数字多用表模块的设计原理。文中就如何提高数字多用表模块的测试速度及准确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6.
邢瑞  王典洪  唐华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16):135-137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FPGA技术并参照ⅤⅪ总线规范,自行设计ⅤⅪ接口电路的六位半位数字多用表模块的设计原理.文中就如何提高数字多用表模块的测试速度及准确度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就这些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7.
根据目前微观性测量单元Mimu中硅微机械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的主要技术性能及A/D转换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基于高集成度、低功耗和6通道16位逐次逼近型ADC的电压输出实时数据采集系统.介绍了为提高系统应用性能而采取的技术措施,并通过实际测试证实了这些措施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实验表明,此数据采集系统测出的零位稳定性和标度因数等性能指标与用Agilent六位半34401 A数字万用表测出的结果一致,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电阻测量是数字多用表的基本功能之一,减小误差提高测试精度是测量设备追求的目标;针对6.5位数字多用表的电阻测量问题展开了测量方法的讨论,介绍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即三点Delta法;对比传统2线和4线电阻测量法阐述了三点Delta法的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分析了该方法的优越性;同时,设计了三点Delta法测试电路,并简要介绍了其硬件实现;经实用证明,该方法完全满足了工程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正> 进入90年代以来,由大规模集成电路构成的数字电压表(DVM)、数字多用表(DMM)、高档智能数字多用表、专用数字仪表大量问世,标志着电子测量领域的一场革命,也开创了现代电子测量技术的先河.A/D转换器是数字电压表、数字多用表及测试系统的“心脏”.目前国内外生产的A/D转换器已有近百种,大致可分成五大类:①单片A/D转换器;②单片DMM专用IC(内含A/D转换器,下同);③多重显示仪表专用IC;④专供数字仪表使用的用户特制集成电路(ASIC);⑤其他通用型A/D转换器,这种芯片仅完成模/数转换,不能直接配数字仪表.本文试对第①~④类产品的发展与应用作一综述.1 A/D转换器的分类1.1 单片A/D转换器所谓“单片A/D转换器”,是采用CMOS工艺将  相似文献   

10.
林海波 《自动化仪表》2006,27(12):37-39
介绍了采用MC68HC11E9单片机作为主芯片和较少的外围电路设计的数字多用表,对仪表的智能校准技术和实现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现了高精度的A/D转换,得到了高准确度的测量结果;阐述了利用智能校准技术设计智能仪器仪表的可行性和实现的技术路线。基于智能校准技术的数字多用表可以完成交流直流电压、电流的测量,也可以测量电阻、周期和频率,可以自动对测得的数据进行误差修正。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利用GPIB总线建立起了数字多用表的自动测试系统,通过它可以方便的自动多次测量交流电压、直流电压等量值,无需人工进行参与,可自动完成测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调幅式电容位移传感器乘法器检波存在的速度慢、功耗大和热噪声大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模拟开关的全波检波电路.首先,对开关全波检波和开关半波检波原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选择了全波检波方法.在此基础上,完成开关全波检波电路设计与测量系统其它部分设计.最后,利用八位半数字表3458A对检波电路与测量系统性能指标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检波电路可以实现0.1mV的分辨率,测量系统在150 ~650 μm范围内分辨率达30 nm,系统示值稳定性0.1mV/30 min,电容测量系统最大测量偏差为20 nm.该测量系统满足电容测微系统稳定性好、准确性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基于LabVIEW的湿度传感器的特性测试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上海仪器仪表研究所生产的ZL5型智能ICR测量仪为硬件基础,采用Agilent公司生产的82350A GPIB接口卡和GPIB电缆将测试仪与PC机连接起来,在LabVIEW开发平台下,编制了功能强大的通信、测试与处理软件,组成了一套湿度传感器的自动测试系统.该系统可以对湿敏元件的响应恢复特性、湿敏特性、频率特性、电容特性和复阻抗特性等进行实时测量,极大地提高了测试效率,减少了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主观误差.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继电保护装置功能测试的需求,以Agilent34980A为主控制器,结合Agilent电源与信号发生器,Omicron等设备,设计并实现了一套硬件测试系统。结合相应的测试软件,对待测装置各硬件回路进行测试。经实际应用,该测试系统稳定,灵活,便于升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热流计补偿式标定装置的工作原理及根据这一原理设计的测试控制系统。该系统由热流数据采集控制器、热流跟踪仪、8840A数字多用表、打印机等组成,使标定过程自动化。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规模高速数字及射频混合信号的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综合测量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融合了柔性测试、并行测试和基于TestStand引擎的自动化测试等先进测试技术的综合测量系统,结合总分总以及自底而上的测试方法,实现大规模高速数字和射频混合信号的高效及全面的测试.经过实测,验证了该套系统及方法,为面向大规模高速数字及射频混合信号的测量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直流稳压电源的自动检定和测试,提高检定效率及测试准确度,开发了直流稳压电源自动检定系统;系统硬件选用Fluke 287真有效值电子记录多用表测量输出电压和纹波电压,简化了系统组成;选用34330A30A分路器扩大电流测量范围,扩展了系统性能;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化设计,提高了系统开发效率,增强了软件的可移植性与可维护性;检定实验表明,该系统实现了对直流稳压电源的自动检定和测试,检定数据可靠准确,检定结论正确,检定效率高,解决了目前直流稳压电源检定中人为工作量大、误差影响因素多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软件设计和硬件的连接,本文提出了搭建数字多用表的自动测试系统的方法。通过本系统可以较为方便的实现交流电压和直流电压的自动、多次测量,并且可以对所测得的数据进行误差判读和处理,最终得到一个比较精确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19.
设计了一种基于吉时利2750数字多用表的空间制冷机寿命试验的数据采集系统和一种基于恒流源的Pt100电阻测量电路,能有效地消除引线电阻产生的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精度;采用VC++6.0编程语言为软件开发工具,通过计算机串口连接2750,实现试验数据的采集、保存和数据处理等功能,然后利用MSChart控件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到数据动态变化实时曲线图,长期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测量准确、使用方便,适合于科研实验和工程项目中使用。  相似文献   

20.
检定、校准数字多用表的过程中,如果采用人工计算最大允许误差,必须查阅说明书,确定测量点所在电压、频率等量程,取出相应的数值进行计算,过程较繁琐。本文介绍了一种使用Excel中INDEX、SUM等函数自动计算数字多用表测量点最大允许误差的方法。相比人工计算,此方法在计算效率以及测量点取值灵活性等方面有大幅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