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绳提升中当提升容器过卷时,为了保证人员和提升设备的安全,通常在井架和井底设置楔形罐道,使提升容器过卷后在一定容许范围内停止移动.楔形罐道是多绳提升中缓冲装置最常用的一种.有人认为楔形罐道的作用,在提升容器过卷后,提升容器的全部动能完全被楔形罐道受罐耳挤压后的体积变形所吸收.从国内各竖井发生的多次过卷事故看,提升容器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在摩擦轮提升设施的设计中,为吸收提升容器事故性过卷后的动能,一般应设有过卷制动装置。通常采用木质楔形罐道配合刚性罐耳的结构形式。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安装方便,成本低。然而从历年过卷事故的教训中也反映出了一些缺点:(1)由于制造楔形罐道的木材为天然生长,其材质情况比较复杂,如材质疏密程度,纹理形状,含水份大小等因素,致使其物理机械性能和制动阻力不稳定,波动范围很大,有的甚至劈裂不起作用,达不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3.
液压缓冲技术在矿用提升设备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同义 《矿山机械》1996,24(7):25-25
目前国内矿井提升设备的防过卷装置普遍采用楔形罐道。据测定楔形缺勤道斜度为1:100时,测量水平力为8.4kN,制动力仅为20kN。实践证明,当限速装置失灵,提升容器全速过卷进,楔形罐道不能吸收提升容器及运动部件的全部能量,曾多次发生撞坏防撞梁,甚至扭断全部钢丝绳,造成提升容器坠落的重大事故。或者出现提升容器过卷,楔形罐道严重劈裂和皮现象。对于新型大型提升容器更是不能经常有效作用。显然,利用楔形展道制动大型提升容器是困难的。1.液压缓冲回路及其工作过程用液压缓和换术代警楔形庭遭,真回路幼附图所示。真工作过程为…  相似文献   

4.
刘同义 《矿山机械》2005,33(11):117-118
目前矿井提升系统中普遍采用木质楔形罐道用于提升容器的过卷防护。出于木质罐道制动力不足,可能导致提升容器冲撞防撞梁的问题。特别是对那些速度快,载荷大的提升容器,利用楔形罐道制动更是困难。当过卷事故发生后,木质罐道即被压坏,必须重新安装,恢复麻烦。用液压缓冲器代替楔形罐道不仅是解决提升容器过卷时制动力不足的有效措施,而且可以自行恢复,维护简单。  相似文献   

5.
谢劲松 《西山科技》2000,(B06):39-41
分析了木质楔形罐道作为提升容器过卷后的机械保护装置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安装摩擦卷筒式防坠罐装置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在摩擦轮绞车提升中,为防止过卷事故的扩大和产生再生事故,井上下均设置过卷缓冲装置——楔形罐道。过卷事故的原因有多种,但最严重的情况是绞车没有制动的全速过卷,即提升容器没有减速便冲入了楔形罐道,而摩擦轮仍以原速运转。当发生全速过卷时,要求楔形罐道能付出相当大的制动阻力或制动功。因为绞车没有制动,它对容器仍保持着牵引力,所以对井上的楔形罐道更为不利。设计中应该尽可能改善上升容器制动过程中的受力状况。当其他条件一定时,只有设法减小提升绳作用于容器上的牵引力。而这个力的大小决定于下降侧钢绳牵离点处的拉力。因此,使下降侧钢绳牵离点处的拉力迅速降低到最小值,看来是唯一可  相似文献   

7.
在多绳提升中,木质楔形罐道不是一种理想的过卷保护装置。为此,国内外许多人试图探索一种比较理想的装置来取代它。 根据生产实际的要求,这种装置应具备如下性能: 1.应能吸收较大的冲击能量,并能安全有效地缓冲过卷容器; 2.缓冲过程距离短且平稳;3.应具有明确的机械物理性能,预先通过严格计算,确定各项参数来满足各提升系统所限定的缓冲制动特性, 4.维护和运转费用低,能重复使用; 5.动作后的恢复时间不长; 6.容器过卷制动后,对该容器不存在反作用力。  相似文献   

8.
谭廷帅  王海峰 《煤矿机械》2013,34(1):105-107
滚轮罐耳是煤矿竖井提升运输过程中的重要辅助设备,其安装在提升容器上,能够吸收提升过程中罐道和容器碰撞产生的能量,避免罐道和容器的硬性接触。应用ANSYS和ADAMS软件对罐耳承受水平推力时的缓冲行程进行解析,并同试验情况相对比,得到缓冲行程变化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摩擦提升容器过卷制动负荷是计算摩擦提升容器结构强度的主要载荷,也是设计楔形罐道、布置提升系统的基础数据.目前,在没有通过计算求得摩擦提升容器过卷制动负荷的情况下,对于多绳罐笼一般都借用空罐的最大制动减速度以不超过五倍的重力加速度为限,并用这个极限值来核算罐笼的结构强度.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证明,摩擦提升容器过卷后进入楔形罐道产生的最大制动减速度,远比五倍的重力加速度要小,采用这个数值显然不利于提高设计质量和经济效益,同时,楔形罐道和提升系统的布置也难以作到合理.因此,探讨摩擦提升容器过卷制动负荷的计算方法并力求接近实际情况乃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BS型防过放缓冲装置工业性试验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朱真才  洪涛 《矿山机械》1997,25(6):29-30
匕矿安全部程》(简称规程)第373条规定;“在z过卷高度或过放距离内,必须安设楔形词道或其它类型的缓冲装置。缓冲装置应能将全速过卷(过放)的容器或平衡锤平稳地停住,并不再反向下滑(或反弹)”。1995年煤炭部颁发的《矿井提升系统许可运行证书检查标准》也明确规定:过卷过放距离内,必须设置合格的缓冲装置”。文献「1」系统地介绍了目前国内外9种防过卷、防过放(即防微罐)缓冲装置,由于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介绍最近由中国矿业大学研制的BS型防过放缓冲装置在义马矿务局千秋矿进行工业性试验情况,并对其性…  相似文献   

11.
《煤矿设计》1980年第2期发表的“多绳提升中楔形罐道的设计与计算”一文(简称“设计与计算”),对正确分析多绳提升容器过卷时的受力情况和改进现有的缓冲装置很有参考价值.但文中所提及的某些设计原则和假设还有待进一步验证.现就该文的几个观点提出看法与作者商讨:  相似文献   

12.
缓冲托罐装置是立井提升系统中的最后过卷保护装置,其作用是阻挡高速过卷的容器,防止撞击天轮导致容器的坠落。对目前国内外的几种缓冲托罐装置进行了分析比较,为煤矿矿井的托罐选型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 提升装置的安全保护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目前,多绳摩擦提升的使用日趋广泛,然而无论是自动或半自动控制系统所采用的自动减速开关及各种防过卷保护装置,都不能完全消除过卷事故。因此绝大多数提升装置都装了楔形罐道及挡罐梁(防撞梁),对减轻事故的严重程度起了一定作用。楔形罐道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正> 迄今为止,联邦德国均以楔形罐道做为对过卷和过放的容器直接作用的制动装置。楔形罐道只有在过卷高度和过放距离至少为10m;最大运行速度不大于10m/s 以及有效载荷不超过18t 时才能有效地制动容器。在 WBK 的试验井架上,用自由落体法试验研究用于过卷过放保护的吸能器,证明英国研制的 SELDA(利用材料延展的线性  相似文献   

15.
提升系统是矿井生产的重要环节。现有多种保护或后备保护装置用来防止过卷过放,但过卷过放事故仍时有发生,以致造成人员伤害,设备损坏,影响生产。为解决过卷过放的安全问题,《煤矿安全规程)1992年版对过卷过放距离提出了更明确的规定,爿。要求不论主井还副井,在井底过放距离内及井口过卷距离内都应安装缓冲装置。长期以来,在我国矿井设计和生产实践中正式推荐采用的过卷过放缓冲装置只有楔形罐道一种。这种装置只有在提升机已经施问,但停车位在不准超过t).sin的低速过卷情况下,才能有效地防止食故。如通全速过卷时,楔形罐道就…  相似文献   

16.
主要讨论了立井提升系统过卷(过放)保护中对提升容器实施制动(同时实现逆止)的必要性,以及该类制动的特殊性。阐述了摩擦制动的优缺点,从原理上说明了摩擦不适用于过卷距离内对提升容器的缓冲制动的原由;指出了老式的摩擦式缓冲、托罐装置存在的天然缺陷,着重介绍了利用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实现吸能缓冲的新型的多功能缓冲、托罐装置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张继玲 《煤矿机械》2003,(10):81-82
主要论述了立井提升过卷过放保护系统在整个提升系统中的重要作用,阐明了ZTB型托罐装置及塑变逆止缓冲装置的性能和工作原理,以及由ZTB型托罐装置及塑变逆止缓冲装置所组成的完整、可靠的立井提升容器的过卷过放保护体系。  相似文献   

18.
滚轮罐耳是立井提升容器的重要导向装置,它直接影响提升容器的运行安全与提升效率.原标准设计的滚轮罐耳存在许多问题:(1)滚轮罐耳的滚轮使用寿命短;(2)设计不尽合理,缓冲性能较差;(3)滚轮磨损后调节不方便.新型液轮罐耳在设计中大胆进行了革新,如滚轮材料采用聚氨酯和新的缓冲机构等.在设计中,对提升容器的终端荷重、滚轮罐耳的选择与设计都有严密的力学计算.且被评为煤炭行业部级第一届优秀工程设计二等奖.  相似文献   

19.
摩擦提升过卷缓冲托罐装置工业性试验及性能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煤矿安全规程》396、397条要求,在全国各地立井提升系统中均陆续增加了过卷缓冲托罐装置。由于该设备是矿井提升系统中最后一道安全保护设备,安装完毕后无法进行全速冲击试验,一旦出现提升过卷事故,该设备能否起到缓冲作用并把提升容器平稳停下来呢?其可靠性又如何进行评价呢?我们在某矿业分公司的摩擦主井进行了过卷缓冲托罐装置的工业性冲击模拟试验,并对摩擦提升系统中过卷缓冲托罐装置的可靠性进行了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正> (一)罐道与罐耳结构的变革在滑动罐耳与钢轨罐道之间必须保持一定量的间隙,因此在运行过程中提升容器必然产生一定的摆动,即容器与罐道之间产生横向冲击载荷,随着提升速度的增大而加剧。正因为这种冲击载荷,使金属的滑动罐耳与钢轨罐道之间发生高速摩擦而出现闪亮的火花。由于这个缘故,我院在设计副井罐笼的罐道时,根据其提升的特点,全部采用型钢组合的空心矩形罐道(简称组合罐道);提升容器上的罐耳也作了相应的变更,凡是采用组合罐道的一律都采用胶质滚动罐耳。这种罐耳对每根罐道有三个方向与罐道紧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