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根据西霞院反调节水库坝址区地质条件以及泄水建筑物总布置的基本要求,研究了泄水建筑物总布置方案。泄洪建筑物有21孔泄洪闸、6条排沙洞,承担整个工程的泄洪任务;6条排沙洞与电站下3条排沙底孔,共同承担排沙任务。泄水建筑物布置的关键是解决发电及引水建筑物进口的泥沙淤积问题及确保水库的调节库容,使库区形成高滩深槽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准二维恒定非均匀流输沙数学模型计算泥沙淤积形态和库前冲沙漏斗,根据输沙数学模型计算成果,提出首部枢纽拦河坝泄水建筑物的结构布置形式和水库调度运行方案,成功解决了庙林电站首部枢纽冲沙泄洪、减少过机泥沙的关键技术问题。经几年的运行观测,拦河坝排沙效果较好,拦河坝上游均未出现泥沙淤积,淤积形态优于设计预期,有效延长了水库的使用寿命,使水库和发电机组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水力发电》2007,33(1):86-86
据《水电站设计》“多泥沙河流上水利枢纽的泄流排沙设计”一文中介绍,多泥沙河流,作为一个输水输沙通道,当进口水沙条件和出口侵蚀基点条件一定时,其淤积和冲刷是相互交替.时而淤积,时而冲刷,通过冲刷和淤积变化建立一条接近输沙平衡的河道。修建水利枢纽后,天然河道的条件被改变。泥沙的运动规律自然也发生了变化,必须慎重考虑并正确对待泥沙问题。  相似文献   

4.
以洮河峡城水电站为例,对西北地区多沙河流水电站防沙及冲沙效果进行了实体模型试验。结果表明:①站进水口前合理设置拦沙堰和导沙坎,泄洪冲沙闸进行敞泄拉沙的效果良好,拦沙堰前无大量泥沙淤积;②在电站引水口下方合理设置排沙道并择机排沙,在排沙道进口前能形成门前清,拉沙效果良好。同时,建议定期开启排沙道进行拉沙,确保排沙道畅通。  相似文献   

5.
潼南航电枢纽工程完成枢纽总体布置优化后,为论证枢纽在水库泥沙条件下库内泥沙的冲淤形态、泄洪冲沙闸及电厂前拦沙坎的排沙效果、泥沙淤积对船闸上下引航道通航条件的影响,在物理模型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天然实测资料,检验了枢纽总体布置方案各建筑物的工作状态和船闸的通航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电站进水口由弯道矶头、拦沙坎、泄洪冲沙闸组成的综合防沙措施可有效防止推移质泥沙进入电厂取水口内。  相似文献   

6.
小浪底工程2018年度进行了低水位、大流量、高含沙量泄洪排沙运用,库区泥沙淤积三角洲顶点向坝前推移了8.65 km,顶点高程降低了8.49 m,排沙比达238%,减少了库区泥沙淤积、调整淤积形态。同时在泄洪排沙运用中,出现了泥沙淤积造成闸门启闭困难、高含沙水流对闸门及流道磨蚀严重、泥沙在线监测设施不足、发电运行方式调整等问题。针对低水位高含沙水流泄洪排沙运用,需进一步完善泥沙监测应急预案,提高泥沙淤积的预测预判能力;进一步优化孔洞运用方式,完善闸门操作规程,减少高含沙水流对闸门淤堵及磨蚀的影响;开展高含沙水流相关问题的研究,加强设施设备维护保养力度,确保枢纽安全稳定运行;小浪底水库进入拦沙后期第一阶段,水库排沙比增加,水库坝前淤积增加,需进一步加强小浪底水库高含沙水流运动研究,分析水库泄洪建筑物排沙机理,为水库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给实际工程排沙设施的设计和布置提供依据,基于1∶60整体模型,根据淤积泥沙扬动流速相似原理,试验研究大古水电站2条排沙廊道和1个底孔在不同运行方式下坝前库区的排沙效果和排沙漏斗形态。结果表明:排沙洞开启顺序对最终排沙效果影响不大;深水条件下,坝前排沙漏斗形态主要受泥沙特性决定,非黏性沙的排沙漏斗坡度接近于淤积泥沙水下休止角;大古水电站排沙设施的设计方案具备保证电站进水口"门前清"的条件。  相似文献   

8.
洮河口排沙洞的功能是解决刘家峡水库库区泥沙问题.为优化洮河口新建排沙洞的运行方式及水库调度方案,采用2015-2018年的实测水沙数据和水下地形资料,分析了洮河口排沙洞的排沙效果及库区河道的响应特征.洮河口排沙洞建成运行以来,累计排沙959.1万t,排沙洞排清前期泥沙淤积后可高效地排出洮河实时来沙,实测过程中排沙洞排沙...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渭干河上游克孜尔水库泥沙淤积原因、减少水库淤积,对入库泥沙年际、年内的变化特点和粒径的沿程变化进行了分析,认为水库泥沙淤积严重的原因主要为:(1)入库水沙总量逐年增加;(2)水库现有排沙洞不利于干流泥沙排出;(3)水库运行方式不利于泥沙出库;(4)拦门沙坎的形成导致冲沙水量不足。水库排沙对策:(1)综合利用机械挖泥疏浚方案、导沙入河方案解决现有拦门沙坎及近坝段泥沙淤积问题;(2)采取在水库上游增建淤地坝以及开展水土保持工作等多种措施减少入库泥沙总量;(3)在干流木扎提河上游新建水库进行水沙联合调度。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官厅水库泥沙淤积过程和流域水沙综合治理进行了研究,指出入库水少沙多、蓄水拦沙运用等是造成官厅水库严重淤积(包括拦门沙淤堵及坝前淤积)的主要原因,三角洲淤积形态与淤积分布不均衡是官厅水库泥沙淤积的主要特征;泥沙严重淤积导致官厅水库防洪标准降低、供水无保证、库周淹没损失扩大,以及影响泄洪建筑物的安全和发电供水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从官厅水库流域水沙配置的角度,提出了上游拦沙(水土保持和水库拦沙)、中游用沙(水沙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库区治沙(挖泥疏浚)和下游排沙用沙等内容的流域水沙综合治理措施,给出了官厅水库泥沙淤积治理的应急、近期及中长期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官厅水库泥沙淤积过程和流域水沙综合治理进行了研究,指出入库水少沙多、蓄水拦沙运用等是造成官厅水库严重淤积(包括拦门沙淤堵及坝前淤积)的主要原因,三角洲淤积形态与淤积分布不均衡是官厅水库泥沙淤积的主要特征;泥沙严重淤积导致官厅水库防洪标准降低、供水无保证、库周淹没损失扩大,以及影响泄洪建筑物的安全和发电供水质量等一系列问题;从官厅水库流域水沙配置的角度,提出了上游拦沙(水土保持和水库拦沙)、中游用沙(水沙综合利用和优化配置)、库区治沙(挖泥疏浚)和下游排沙用沙等内容的流域水沙综合治理措施,给出了官厅水库泥沙淤积治理的应急、近期及中长期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2.
引水防沙是我国低水头河床式电站经常遇到的问题,对于含沙量较高的嘉陵江上游,上石盘电航工程电站进水口的排沙问题较为突出。为控制悬移质泥沙在电站的前池内淤积,减少过机泥沙,开展了电站排沙廊道水工模型试验,对其泄流能力、流速分布及排沙效果等进行研究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廊道泄流能力主要受上下游水位差控制,通过试验建立的泄流能力计算公式与试验实测结果基本吻合;廊道排沙受进口近底流速影响较大,泄流量越大,拉沙量也相对越大,但最大拉沙率不超过45%。  相似文献   

13.
小浪底水利枢纽进水塔群前的泥沙淤积影响工程的安全运行和水库的发电效益,制定合理的泄水孔洞调度方案至关重要。为此采用立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开展小浪底水库底孔防淤堵的数值模拟研究。在设计水沙条件下,计算和比较两种泄水孔洞运用方案对坝区河床纵剖面淤积形态、排沙比和发电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案均能满足进水塔群防淤堵的要求,为尽可能发挥小浪底水库的发电效益,泄水孔洞调度方案推荐方案1,即出库流量小于发电洞泄流量时优先启用发电洞泄流,当出库流量超过发电洞泄流量时超出部分尽量通过排沙洞、明流洞、孔板洞泄流,减少库区淤积。  相似文献   

14.
黄河中下游水沙的时空调度理论与实践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李国英 《水利学报》2004,35(8):0001-0007
利用小浪底水库不同泄水建筑物的组合,塑造一定历时、流量、含沙量及泥沙颗粒级配的下泄水流与下游伊洛河、沁河的“清水”对接,在花园口站形成协调的水沙关系,实现既排出小浪底水库的库区泥沙,又不淤积下游河道的目标。2003年9月6~18日,黄河水利委员会就该理论开展了原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①利用异重流排沙和浑水水库排沙的特点,达到了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拦粗排细”、减缓库区淤积的目的;②利用小浪底-花园口区间的洪水资源,将小浪底水库排出的细泥沙输送入海,并且不增加下游河道淤积,提高了水流的输沙效率;③实现了下游河道减淤与减灾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小浪底水库拦沙初期泥沙输移及河床变形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物理模型试验对小浪底水库运行初期的泥沙输移和河床变形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预测,结果表明水库运用初期基本上为异重流排沙;库区干流淤积形态为三角洲且不断向下游推进;支流淤积主要是干流倒灌的结果,在沟口可形成拦门沙;库水位大幅下降,干流河床将产生溯源冲刷和沿程冲刷,支流淤积面随之下降。水库投入运用以来的实测资料分析表明,尽管预报试验所采用的水沙条件与水库运用以来的实际情况不尽相同,但两者在输沙流态、淤积形态及变化趋势方面基本一致,从而证明了模型试验得出的结论是符合实际的。  相似文献   

16.
罗义生 《中国水利》1997,(11):48-50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由拦河大坝及泄洪排沙、引水发电、灌溉引水等建筑物组成。泄洪排沙、引水发电和灌溉引水建筑物共17座,总泄洪能力约17000立方米每秒。在枢纽规划中还拟建一条非常溢洪道。发电厂房为地下式厂房,装机为6台30万千瓦机组。 小浪底水库泄洪排沙洞的工作水头范围为100米~143米。在汛期,河水平均含沙量为49公斤每立方米,瞬时最大含沙量达941公斤每立方米。类似小浪底工程这样的水沙条件下运行的泄水建筑物,在世界上还很少见。其中突出的问题是泥沙对流道的磨蚀。 一、泄水建筑物总布置 小浪底工程泄水建筑物总布置是枢  相似文献   

17.
编者的话     
《水电站排沙设施》专辑,重点是论述在多沙河流上修建水电站必须设置排沙设施。设计时对如何合理地确定底孔的排沙泄流规模、底孔位置的选择和布置型式及水库运用方式等对电站安全运行的密切关系,必须认真地加以考虑,因为这些问题确定的合理与否,对泄流排沙,延缓坝前淤积速度,减少过机沙量、减轻泥沙对水轮机的磨损及工程的经济效益等均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一)排沙洞的设置特点1.排沙洞进口位置设计的特点排沙洞设置的主要任务是泄洪排沙和调节汛期较小流量时的库水位,其工作条件具有水头高、流速大、泥沙磨损严重及运用比较频繁的特点。排沙洞布置在电站引水系统的左侧,全长685米,进口设在大坝上游一公里多的大弯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陕西省王瑶水库的实测资料和水沙特性分析,类比同类工程,参照经验公式计算,对以防洪为主的多泥沙河流水库泄流排沙规模进行研究。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多泥沙河流由于泥沙颗粒细且含沙量高,洪水期水流流态属宾汉体,堰流流量系数小于牛顿体。通过分析,王瑶水库作为防洪水库,受泄流规模偏小的限制,滞洪过程无效拦蓄过多,造成库内泥沙淤积严重,需要增大泄洪排沙规模,满足洪峰过后在下游安全前提下,尽快下泄所滞蓄洪水,使泥沙在库内落淤量少,同时形成协调的水沙关系,使冲刷下泄的泥沙在下游河道不淤积。  相似文献   

20.
刘书宝 《东北水利水电》2010,28(12):21-22,38
通过丰宁抽水蓄能电站防沙问题的研究,阐述了此类电站泥沙淤积带来的工程问题以及通过建设下水库拦排沙系统、对拦沙库的洪水进行合理调度,使抽水蓄能电站在使用基准期内正常运行。通过泥沙淤积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试验对排沙措施和防沙效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