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相变储能房间夏季夜间通风的降温效果,在节能的前提下提高房间的舒适度.方法 笔者将癸酸和月桂酸质量比66:34的低温共熔物封装到PE管中制作相变储能墙体,吸收夏季夜间室外空气的冷量,以降低白天房间室内温度.结果 相变墙房间白天平均温度和温度波动情况都明显优于普通房间,相同通风策略下,相变房间白天降温效果比普通房间更加明显,平均温度降低了2.16℃,相变房间降温幅度是普通房间的2倍.结论 在白天使室内与相变墙之间进行气流循环,能更加充分利用相变材料贮存的冷量,维持室内温度;相变储能墙体与夜间通风技术相结合,有助于降低室内白天温度.  相似文献   

2.
夜间通风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算了模型房间在我国不同气象区域、不同建筑围护结构和不同通风换气次数的基础室温,进而比较、分析这些基础室温数据来研究夜间通风效果,指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计算了模型房间在我国不同气象区域、不同建筑围护结构和不同通风换气次数的基础室温,进而比较、分析这些基础室温数据来研究夜间通风效果,指出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4.
夜间通风空调办公建筑降温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定房间的通风换气量及建筑围护结构的蓄热性能与夜间通风效果的关系.选择了昼夜温差较大的西安地区进行分析,分析对象为间歇运行的空调办公建筑,分析的工具为能耗模拟软件DeST.研究过程中建立了西安地区典型办公建筑的基准模型,从房间空调室温和建筑空调负荷两个方面对夜间通风的效果进行评价,得出了通风换气次数和围护结构蓄热性能和夜间通风效果的确切关系,为夜间通风建筑设计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夜间通风是改善夏季室内热环境的有效方式,目前已经有很多关于夜间通风用于办公建筑的研究,然而关于夜间通风在居住建筑中的研究相对较少.由于墙体的蓄热作用,夜间通风不仅能改善夜晚通风时段的室内热环境,而且可以改善白天非通风时段的室内热环境,但是对这两个时段的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潜力是不一样的,将按照通风时间的不同,将一天分为“通风时段”和“非通风时段”,通过TRNSYS软件建立了居住建筑自然通风的模型,分别研究夜间通风对这两个时段室内热环境的改善潜力,重点考虑了围护结构参数、换气次数、通风时间以及墙体内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高层建筑外墙渗水是比较严重的质量通病,本文以某高层住宅为例,详细分析了外墙渗水的原因,处理办法及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夜间通风建筑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和匹配关系分析.首先,以实验建筑为原型,利用能耗模拟软件Energyplus建立了一栋实际建筑的分析模型,通过室内空气环境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数值模型的准确性.随后,探讨了通风开口面积、通风量和蓄热量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对于本论文的模型,窗口面积和通风量近似呈线性关系;2)在特定的蓄热量下,窗口面积并非越大越好,存在使室内环境最舒适的最佳窗墙面积比;3)蓄热量与室内舒适度之间有良好的相关性,两者成对数关系;4)通过大量的数值模拟,得到了通风量和蓄热量之间的匹配关系图,并由此获得了每种蓄热量情况下的最佳通风量.  相似文献   

8.
位于9度抗震设防区的西昌市某高层住宅结构,采用传统抗震设计方法抗侧力构件尺寸过大,层间位移难以控制,提出采用隔震橡胶支座的基础隔震形式进行设计和分析。通过Midas-Gen建立该结构三维有限元模型,综合考虑隔震层偏心率、抗风等要求,计算了结构水平向减震系数、隔震支座极限应力和上部结构层间位移角等指标。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基础隔震设计,隔震层最大偏心率为0.65%,隔震结构X、Y两个水平方向的基本自振周期分别延长至原结构周期2.55倍和2.74倍;隔震后层剪力减少最大超过65.5%,层倾覆力矩减少超过66.0%,水平向减震系数为0.351;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位移满足要求,且支座拉应力最大仅为0.91 MPa;在多遇地震作用下,结构隔震前的层间位移角不能满足规范要求,隔震后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为1/1 306。研究结果表明了位于9度区高层住宅,通过合理的基础隔震设计,可以明显降低上部结构响应,结构设计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9.
从矿井通风系统、进回风井筒数量及各采区分布、通风系统工艺流程、矿井风量分配四方面对矿井通风系统危险源进行了全面分析;主要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的通风系统预先危险性分析表,提出了综合评判评价通风系统的理论及构想,最后给出了综合评价方法在矿井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通风除尘系统的吸尘罩、通风管道、除尘器和风机4部分参数进行测定和评价,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定量化、客观的、实际的来评价一个通风除尘系统的优劣,从而为通风除尘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安全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详细介绍老厂锡矿通风系统全面测定结果.对系统状况进行科学分析与评价.找出指标下降原因,提出节能途径,叙述测定分析工作对通风系统完善所起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地铁车站机械通风是当前地铁车站调整车站内舒适度的唯一主动途径,然而地铁站内空气质量对乘客特别是工作人员的健康有一定影响。由于出入口通风所占比率较高,在保证设备安全有序运行的前提下,适当的降低机械通风系统的开启时间,可满足通风换气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通风效果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通风效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北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时间较长,适合使用轴流风机进行降温通风.轴流风机通风降温在减少水分丢失、降低通风费用、提高通风效率等方面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轴流风机与离心风机通风效果的对比分析认为,北温带地区冬季寒冷干燥时间较长,适合使用轴流风机进行降温通风.轴流风机通风降温在减少水分丢失、降低通风费用、提高通风效率等方面更能体现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中围护结构蓄热特性与夜间通风的效果,以黄山市建设大厦为对象,采用DeST能耗模拟软件,研究不同墙体材料通风蓄热及空调季夜间通风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结果表明,石蜡相变材料相比于加气混凝土、粉煤灰陶粒混凝土和红砖砌体,其建筑总能耗分别降低了2%、7.8%、9%.基于不同蓄热墙体通风耦合计算结果,选用相变材料与夜间通风进一步模拟计算,全年空调冷负荷节能率提高了4%.同时,通过改变通风换气次数对建筑进行动态模拟,对比不同开窗通风换气次数,得出研究所模拟建筑应选用10次/h最适宜.  相似文献   

16.
相变墙体与夜间通风改善轻质建筑室内热环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自制复合有机相变材料,与EPS保温材料相粘和,制作成轻质建筑用墙体材料,结合夜间通风技术,在重庆地区进行了含相变材料层和不含相变材料层轻质房间的室内热环境对比实验,以分析相变材料用量、相变温度及相变墙体结构等因素对相变墙体的蓄热、放热性能及对室内热环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相变材料应用于轻质房间,能显著增强围护结构的热惰性,提高室内的热舒适性,采取夜间通风技术,可以有效地将日间蓄积的热量散至室外;含相变墙体材料房间与普通房间相比较,室内温度最高降低11℃左右,节能效果显著;室内平均温度符合《野营住房空间与环境参数限值》(GJB4306-2002)中6.2条规定的3级要求;相变材料用量及相变温度对室内温度的控制效果较为明显,采用不同的相变温度,并将相变墙体房间相变材料用量提高1倍,两轻质房间室内温差最大值从3℃增大至11℃左右;进行相变墙体结构设计时,采取不同相变温度的材料搭配使用可以大幅提高其使用效果。  相似文献   

17.
硬岩隧道掘进机(tunnel boring machine,TBM)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粉尘,粉尘是影响操作环境与工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为了进一步优化施工通风除尘效果,结合青岛地铁1号线双护盾TBM实际工况,使用Ansys-Fluent软件对隧道开挖过程进行数值分析.检测隧道各位置风速及粉尘质量浓度并与数值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18.
王伟  白娟 《宁夏工程技术》2020,19(2):97-102
利用银川市大气颗粒物组分监测网在线观测数据,分析了2018年7月沙尘天气下不同粗细颗粒物(TSP,PM_(10),PM_(2.5),PM_1)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PM_(2.5)中的水溶性离子、金属元素、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质量浓度变化趋势和污染来源,及本次沙尘过程区域污染传输情况。结果表明,7月14—18日受沙尘天气过境影响,TSP,PM_(10)的小时质量浓度均在15日10:00达到了峰值,分别为2 692,2 173μg/m~3,PM_(2.5)的小时质量浓度在15日9:00达到了峰值,为608μg/m~3,PM_1的小时质量浓度峰值出现在7月16日15:00,为54.2μg/m~3;7月沙尘期PM_(2.5)中水溶性离子日均质量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Ca~(2+)SO_4~(2-)NH_4~+Mg~(2+)Na~+K~+NO_3~-,Ca~(2+)日均质量浓度增幅最大,升高16.2倍,PM_(2.5)中金属元素日均质量浓度由大到小排序为CaFeKMnPbCrZnVTiCuNiAs,Ca日均质量浓度为31 945.6 ng/m~3,PM_(2.5)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日均质量浓度分别为7.22,1.09μg/m~3,比值为6.6。后向轨迹图和气溶胶激光雷达消光图显示,本次沙尘污染是由外来源输入的颗粒物沉降和本地地面扬尘叠加共同造成。  相似文献   

19.
在对某滑坡所在区域地质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极限平衡法和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该滑坡灾害体前部边坡的受力特征、稳定状态,针对该滑坡体的变形破坏机理,提出对滑坡体的应急治理工程措施.在应急治理工程施工完成后,通过对该滑坡工后地表和深孔位移监测,分析了该滑坡当前所处的状态,对应急治理工程的效果做出评价,为该滑坡后期进行彻底治理设计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通过2007—07由DMT公司生产的连续流单过饱和度云凝结核计数器所得观测资料及银川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主要污染物资料,探讨银川市云凝结核(CCN)与主要污染物的关系.分析表明,银川市金凤区、西夏区和兴庆区的日平均CCN浓度存在较大的差异;银川市三区的主要污染物都是可吸入颗粒物(PM10),但是也具有各自的污染特点;CCN浓度的变化与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变化密切相关.人类活动在产生大量污染物的同时也影响了CCN的数量,并且通过CCN数量的变化影响云的微物理和辐射特性,并间接影响气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