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详细介绍了秸秆覆盖、免耕播种与少耕播种及深松等3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技术要点,并阐述了实施保护性耕作所带来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最新型的农业生产技术,是秸秆残茬处理、免少耕播种、秸秆覆盖、机械深松,以及杂草、病虫害防治等一体化的现代农业耕作体系,相对于传统农业生产体系而言是重大的变革,能有效促进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环境逐步实现可持续发展。简要阐述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生产的作用(或者意义),并系统介绍了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内容及河南省镇平县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3.
保护性耕作是依靠机械化手段,在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免耕播种、化学除草、秸秆(残茬)覆盖、机械深松等技术措施的应用,发展可持续农业的一项耕作技术。通过多年实践,呼伦贝尔地区形成了"小麦-油菜(免耕)-大麦(免耕)-休闲(深松)"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模式,达到提高土壤含水量、防止风蚀、水蚀、培肥地力和节约作业成本的效果,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保护性耕作技术,指的是综合免耕、少耕等技术,配套地表覆盖、合理种植等管理措施,确保耕作使用的方式能对农田周边的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黑龙江本地玉米是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耕种玉米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应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由此而展开论述,分析玉米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应用的关键技术环节——满足耕地要求,选好免耕播种机;解决苗期长势慢,把控好播种时间;合理播种密度,确保栽种苗株数;优化田间种植环境,做好病虫害、草害防治;做好苗期深松施肥,满足后期生长养分需求;交替安排深松作业,做好后期秸秆覆盖技术等等,要点性知识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文献 《农机导购》2012,(11):64-64
<正>敦化市是吉林省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市,粮食增产对于吉林省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通过强化生物技术与工程技术的结合来增强农业的抗灾避灾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敦化市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旱作农业区通过实现保护性耕作,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能,防止土壤风蚀水蚀,培肥地力以及蓄水保墒提高抗旱能力。1可行性保护性耕作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秸秆覆盖,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实施,一是深松,深松深度可达25cm以上,能够打破犁地层,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透气性,有利于作物根系发育。  相似文献   

6.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  相似文献   

7.
玉米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全程机械化秸秆覆盖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实现了对农田的少耕和免耕,减少了对土壤的破坏,同时做到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是一项抗旱能力强且有利于提升土壤肥效的先进耕作技术。从推广应用的情况来看,该项技术关键包括秸秆覆盖技术,免耕、少耕技术,免耕、少耕播种技术和杂草病虫害防治四个环节。而技术推广更是围绕着这几项略作调整先后展开。就对应的关键技术环节做要点阐述,为提升玉米耕种效益提供技术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播种后地表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粉碎覆盖,或保留高留茬秸秆30%以上及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它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区粮食  相似文献   

9.
通过1998年-2004年6年来的保护性耕作试验研究分析,论述了秸秆覆盖、少耕免耕播种、深松、病虫草害防治等各种技术实施的必要性和有机联系,以及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推广该项技术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农机保护性耕作是革新传统铧犁式翻耕的新型耕作技术,该技术以农业机械为作业手段,关键点在于通过少耕或免耕以最少的耕作能保证种子发芽。就推广效益来看,该耕作模式借用免耕、少耕、化学除草等技术,以农作物秸秆的地表覆盖减少风蚀、水蚀,大大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分析原始耕作制度对土壤造成的破坏,介绍农业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概述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实施要点。在此基础上,就地方做好农机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的工作建议,分别从调查自然资源的适用性;积极争取政府领导的支持;选好项目推广实施示范点;制定有地域特色的作业技术路线;做好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跟进项目示范管理配套技术服务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秸秆全覆盖模式下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其实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农耕技术体系。其主要包括对耕地表面进行各种形式的玉米秸秆覆盖、第二茬农作物免耕播种、杂草病虫害治理和土壤深松。这种保护性耕作技术具良好的生态改良、持续增产、提高土壤肥力的综合作用。简析该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具体特点和应用要点,以为相关的工作和研究人员提供有用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传统旱作农业(主要靠人畜力)的核心技术是增施有机肥料,有了它,才能和其他技术一起不断培肥地力,形成"土壤水库";机械化旱作农业(简称机旱农业)的核心技术是秸秆粉碎深翻还田,有了它,才能和其他技术一起建设"土壤水库";保护性耕作的核心技术是免耕少耕 秸秆残茬覆盖,有了它,才能使"土壤水库"盖上盖子.如果把传统旱作农业称之为"浅水库",把机旱农业称之为"深水库",保护性耕作则可以称之为"带盖子的深水库".  相似文献   

13.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提出,是在民众意识到农业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而逐渐研究发展起来的一项旱地耕作技术。此项技术的推广应用,能大大修复破坏的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的恢复,增强地力水平,而实现增产、增收、保护生态的目的。阐述保护性耕地的含义,相应阐述发展历程,同时自秸秆覆盖、壤土处理、免耕少耕播种、田间除草、病虫害防治、深松翻土等技术环节,就具有中国特色的保护地耕作技术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播种后地表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粉碎覆盖,或保留高留茬秸秆30%以上及作物残留物覆盖率不低于30%的耕作技术。它可减少土壤风蚀、水蚀,减少土壤流失和抑制农田扬尘,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能明显提高旱区粮食产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等。  相似文献   

15.
冯燕 《农机导购》2012,(8):46-47
<正>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祼露休闲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是相对传统精耕细作的一种变革,我国对于保护性耕作的定义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减少到种子能够出苗即可),并用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  相似文献   

16.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保证作物收获后留有25公分以上的根茬,地表有不低于30%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实行免耕播种,用化学结合机械的方法防治病虫草害的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17.
秸秆全覆盖模式保护性耕作是以秸秆全覆盖地表,免耕播种、深松及病虫草害综合控制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耕作技术体系,是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持续增加粮食产量,改善生态环境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2005年中央1号文件指出,要"改革传统耕作方法,发展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是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它的核心技术和价值是通过免耕少耕、秸秆残茬覆盖、合理深松、化学除草灭虫,达到保水、保土、保肥、抗旱增产、节本增效、改善生态的目的.发展保护性耕作,必须从创办试验区入手,力抓技术体系的熟化;从新机具的开发引进入手,力抓机具系统的完善;从强化培训和宣传入手,力抓保护性耕作实施主体的培育;从强化管理入手,力抓运行机制的建立健全;从加强领导入手,力抓保障措施的落实;从培育先进的农耕文化入手,力抓保护性耕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主要用化学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是一种新型旱地耕作法,是有别于以铧式犁全面翻耕土壤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耕作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通过试验研究,保护性耕作在北方旱地具有明显的减少径流、减少土蚀、减少土壤水份蒸发、提高降水利用率、培肥地力、减少作业等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