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日本传统民居有着一些鲜明的共性,但是不同年代,不同地域的民居多少也有着自己的个性。文章着重介绍日本传统民居中的一个类型:"町家",这种"町家"民居是城市中工商业者的一种商住结合的居住建筑形式,在日本民居建筑最具代表性,尤其是京都的"町家"建筑。  相似文献   

2.
《建筑工人》2019,40(9)
<正>浦东聘首批乡村建筑设计师,民居也能出自大师之手,现代设计理念邂逅乡愁。提到建筑大师的作品,人们常会想到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很少联想到乡村。如今,民居也能出自大师之手。日前,在上海浦东新区周浦镇界浜村,4位享誉业界的顶尖建筑师接过聘书,成为浦东首批乡村建筑设计师,他们将各自承担1项建筑设计任务,成为农村的"梦想改造家"。  相似文献   

3.
四川藏族民居是我省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形式之一,其建筑外观的介绍在有关旅游宣传的资料中偶能见到,但藏族民居的建筑功能分区及结构形式和作法则鲜有介绍.通过对四川藏族民居中的一个流派--嘉绒藏居进行调查,介绍了其建筑及结构作法,供从事藏族民居研究的工程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在建筑上建造的一种实际方式:对普通建筑的改写当代设计越来越多地将老旧建筑更新作为一种学术研究和当前专业实践的主要工具。在西方国家,迅速衰败的现代建筑带来了一个必要而紧迫的问题:对普遍存在的质量较差(甚至极糟)的建筑遗产进行再利用。环境问题使设计师和城市管理者很少能像不久前那样,根据建筑的美学特性或设计者身份来选择保护和改造的对象,这一转变在欧洲尤为显著。所有现存的建筑都倾向于再生而非拆除和重建,所产生的建筑残骸也被纳入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过程。  相似文献   

5.
《门窗》2019,(20)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城市中矗立起越来越多的现代主义风格的建筑,但与此同时,也常有"千城一面""千村一律"的现象出现,优秀的传统建筑元素不能被建筑师遗忘。因为建筑风格也是国家文化的某种体现,所以将本地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建筑设计融合是目前民居建筑设计的要点。本文将对现代建筑设计中民居建筑元素的应用进行展开分析和探究。  相似文献   

6.
丛梅 《建筑创作》2002,(12):88-88
荷兰是个平原国家,由于它很少受到像其它国家那样严重经济衰退的影响,使得荷兰的建筑在国际建筑领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近十几年来,荷兰的建筑在世界建筑舞台上引人瞩目。荷兰人取得的这些成就主要来自于政府的支持及进行一些大胆的科学尝试。荷兰年轻一代的建筑师也是积极地投入到了由国家建筑工程管理部门支持的各建筑行业中。  相似文献   

7.
陶帆 《城建档案》2014,(11):8-9
民居,为百姓居住之所。《礼记·王制》中记载:"凡居民,量地以制邑,度地以居民。地邑民居,必参相得也。"民居是我国传统建筑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我国民间建筑体系中重要的组成内容。由于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情况不同,各地民居也呈现出多样化的面貌。自去年12月起,住房城乡建设部启动中国传统民居调查工作,调查覆盖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等地区,完成了传统民居类型、代表建筑和传统建筑工匠的逐县调查。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传统民居调查,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评审感言     
赵元超 《城市建筑》2013,(7):110-110
<正>中华民族是一个历经沧桑、多灾多难的民族,正是经历这样那样的灾难才使我们"少年老成"。我们从无数次灾难中悟出了"天人合一",形成了东方特有的世界观和哲学观。也许是受2012世界末日预言的影响,本次UA竞赛的题目是"活建筑",让大家在灾难中学习建筑。一般来说,设计题目往往是一种美好的、理想化的蓝图,体现着诗意的栖居,很少直接指向灾难。从这一角度,我认为这次竞赛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创新,在急速发展的浪潮中冷静思索如何面对各种灾难,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促进其理解城市和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也更能体会维特鲁威"  相似文献   

9.
陈晓丽: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的数量惊人,在这种大规模的快速发展中,粗放的设计、规划、施工、管理现象都存在。发展到今天,我们在讲城市化、城镇化的同时,不仅仅是指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规模的扩大、更重要的是城市素质、城市品质的提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和许多国家建立了合作,如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参加一些重要的、大型的投标的几乎都是这几个国家,也许是一个多元文化的好事情,但是我们很少见到俄斯罗斯的规划师、建筑师来参与我们的这边投标或国际讨论。俄罗斯在建筑和规划艺术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很我们希望更多的…  相似文献   

10.
陈梅 《城乡建设》2005,(4):62-65
安大略省的滑铁卢市是一个约9万人左右的小镇,也是一个典型的加拿大风格的小镇,离多伦多市约100公里左右,小镇有一所在加拿大排名第一的工科大学--滑铁卢大学,由此使该镇在整个北美遐迩闻名.在此生活一年,多次变更租住房子,增加了对加拿大普通民居建筑的了解.同时,在游历其它地方的过程中,这种了解又进一步加深.在此就加拿大所见所闻的住宅建筑特色作一归纳.  相似文献   

11.
在北京,新的建筑随处可见,新的地标也开始改变了城市的面貌,正像日本建筑师隈研吾所指出的,一个新的中国的"建筑时代"已经来临.这位在北京著名的"长城脚下的公社"中设计了"竹屋"的建筑师认为:"就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时代一样,每一个国家、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建筑时代'.  相似文献   

12.
一读近期报刊,颇受鼓舞。有关繁荣中国建筑创作的理论问题,不仅学术界日益关注,而且社会舆论界也有所问津,这是建国以来所鲜有的。随着国家的文明化,建筑学这门集政治经济文化于一体的综合学科正在恢复它应有的地位。当然这方面还很落后。在发达国家,若干家喻户晓的建筑理论不只是建筑专家之间的自言自语,而是建筑、美学、新闻、哲学和社会活动家共同对话的结果。今日中国很少能听到这种对话。人们还不能象关心自己的时装和鞋样那样关心那些决定国家和城市面貌的建筑。这大概也是中国几千  相似文献   

13.
《建筑工人》2019,40(8)
<正>书影楼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的大型清代民居。年久失修,部分附属建筑已发生塌陷,安全隐患重重。如何让更多像"书影楼"这样的老建筑"活下去"并且"活得好",全国人大代表、黄浦区区委书记杲云建议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法》,呼吁采取措施保护这些不可再生的城市文脉。像书影楼这样的历史建筑常因为产权归属问题面临修缮难。根据《物权法》规  相似文献   

14.
建筑师语录     
《城市环境设计》2011,(4):272-272
城市就像一块布……北京现在的城市规划联系就很少,比如项目和项目之间。我觉得重要的是城市的感觉就像一块布,有一个关系在里面,而且在街上有一种街道的生活,现在的城市中已经没有这些东西了。——扎哈·哈迪德让建筑与自然接近……建筑如今的功能是创造一个更舒适、接近自然的室内环境,让建筑与自然接近,而没有明显区别。——伊东丰雄  相似文献   

15.
阅读城市     
《读书》的英译是什么?Reading Books还是Reading?我赞成后者。因为人们阅读的主要对象虽然是"书",但从来就不限于书,广而言之,音乐、绘画、雕塑、建筑、城市乃至汽车、飞机、轮船,当然还有人自己,都是可以阅读的对象。他们往往比书本还要生动、丰富。城市也确实像一本书。一栋栋的建筑是字,一条条街道是句,街坊是章节,公园是插画。透过它们,阅读者见到了"人",现在的、活着的人,和过去的、死去的人。正如丘吉尔所说的"人塑造建筑,建筑塑造人",人造的城市也缔造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建设民居建筑应该保留地方传统民居建筑的特色,不应该盲目模仿城市建筑.传统民居的现代传承既能满足了功能与审美层面的现代性,又传达了"联想"的传统建筑特色.本文结合实践对传统民居的现代传承提出了具体的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7.
<正>世界正处于大数据时代,大数据很可能成为发达国家在下一轮全球化竞争中的利器。能否以及如何将这些新技术运用到城市节能上,是一个很大的启示和挑战。做到心中有"数"。国家在制定任何节能政策之前,关键也在于要知道自身的能源数据,要知道自己的"家底有多少",做到心中有数。当前,国内绝大多数有关建筑能耗的研究及数据统计都只是针对单个建筑,缺乏对城市整体的统计。虽然现在我国很多省市在做建筑信息能耗监测平台,但并没有哪个城市能  相似文献   

18.
券顶结构     
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还包括日本、朝 鲜、越南等受影响的国家)建筑,千 百年来一直是以木结构为主,我们的祖先把木 材的性能发挥得淋漓尽致。但木材的寿命不像 砖石那样恒久,更有不耐火的致命缺点,人们虽 然发明了许许多多的保护方法,仍然不能让历 史上绝大多数经典建筑流传下来。砖石的防火 性能无疑优于木村。然而砖石结构在中国古建 筑中的地位与欧洲建筑中的地位仍是无法相提 并论的。 在中国,有一个特例,那就是山西的民居。 山西省常见的民居是券顶窑洞,属于全部以砖 石砌成的地面建筑。一般有3至7个筒形券顶 并列,各券之…  相似文献   

19.
李洪  余健  毛伟 《建筑与文化》2011,(10):118-120
西方绘画在反映历史信息尤其是建筑领域的历史信息方面较中国画更为详实,然而目前国内建筑史研究领域却很少涉猎"西方绘画之中国建筑形象"领域。本文借鉴比较文学形象学中"异域形象"的观点,期望能对纵深探究、多视角解读17-19世纪北京城市印象甚或我国传统建筑有所帮助,且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许多奥运场馆已经纷纷展现在世人面前。而在北京众多的奥运场馆之中,有一批被称为改扩建场馆的建筑群体,它们并不像"鸟巢","水立方"、国家体育馆这些新建场馆那样广受关注,但却同样承担着奥运会的许多重要比赛项目。同时,这些项目的建成也正在为城市自身的改造更新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些场馆就是当年的"亚运场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