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城市空间形态概念与分类的分析,解析兰州市最具带型特征的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城市地域文化形态与城市公共空间形式的关系。同时,借助于城市公共空间地域形态的分类,对兰州城市公共空间形态的类型进行界定。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镇化进程的"降速-提质"转型对于空间形态的品质和特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空间形态分区以街坊三维形态作为基本控制单元,为城市总体层面的空间形态优化提供理性化支撑,促进城市空间形态的优化,在调控城市建设中发挥更重要更有效的作用。本文在分析国内外理论实践的基础上,厘清了空间形态的逻辑体系,从空间内在机理入手,阐述其公益性、经济性和美学性的价值导向和城市空间表征,并剖析空间形态分区的控制要素,揭示了空间形态发展的内在机制,分析了空间形态分区的控制目标、工作内容和方法以及可能产生的作用,初步建构了空间形态分区的框架,进而提出了城市空间形态分区控制的方法体系,建立空间形态的结构骨架与外在意向的整体控制框架,从基于公益性的空间底线划定、基于经济性的基础模型和基于美学性的设计修正、基于操作性的控制管理等方面,探索城市空间形态分区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新建筑》2019,(6)
城市空间形态影响着人的活动、人对城市的视觉感知和城市微气候,同时也是城市设计与规划的基础。文章聚焦城市街廓空间,探索城市街廓空间形态特征及其量化分类方法。基于空间句法的空间划分方法和视域的空间描述方法,建立点式空间数据表达方法,定义空间特征指标的量化方法。针对街廓空间形态分类,研究提出多指标组合的空间形态分类图表。最后以南京新街口街区的两个街廓空间为例,探讨空间形态特征指标和空间形态分类图表的效果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针对总体规划对城市(镇)空间形态调控乏力的问题,探讨总体规划编制中宜采用城市形态学、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相整合的城市(镇)空间形态研究方法,提出小城镇总体规划阶段城镇空间形态优化的构成与内容,并从城镇空间形态基础性研究和空间形态优化设计两方面具体分析了诸佛庵镇总体规划编制中城镇空间形态优化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5.
王平妤  黄耘 《山西建筑》2008,34(12):68-71
对下半城现状空间形态进行了解析,对该区域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了阐述,归纳了下半城总体空间形态的特征,通过对构成空间形态的空间要素的分析,展现了下半城的空间形态,并以共时性研究为方法,提出现状空间中存在的"空间现象"。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建筑空间和艺术构成的关系,空间与形态的关系;诠释了建筑空间形态的形式美感,表达人们对空间形态美感的追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CiteSpace对1998年—2018年传统村落空间研究进行分析,得到我国传统村落研究科学知识图谱。在此基础上,梳理"空间形态"研究热点与演进规律,分析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空缺,探索空间形态研究对于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研究发现:①近20年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的热点与趋势主要集中在"形态特征—形态演变规律—形态保护"这三个方面,且时间上具有先后顺序;②研究方法多集中在理论层面的探索,基于数字化技术对传统村落空间使用和保护的实践研究仍然较少;③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按照空间类型由大到小划可分为3级,目前空间研究还处于第一层级的"整体空间"研究阶段;④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研究可概括为包含"空间要素+空间演变+空间保护+适应性发展"的框架体系。  相似文献   

8.
城市设计是控制城市空间形态的重要手段,辽东湾新区从战略规划与总体规划阶段开始,即开展了空间形态控制方法的探索。文章构建了覆盖总体城市设计与重点地区城市设计的全过程、系统化的空间形态控制体系,从新地域主义视角出发,提取辽东湾新区地域特征基因,针对总体空间格局、空间单元肌理与关键节点空间的地域化空间形态提出对应的控制要点,为空间形态定量控制研究积累了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翟静 《城市建筑》2014,(12):32-32
本文首先界定了聚落空间和聚落形态的概念,对影响聚落空间形态的特定因素进行了分析。最后,以北京川底下古村为例,从聚落选址环境、聚落整体空间环境和单体建筑空间形态三个层面,探讨了沟谷型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城市空间形态演化中的一种效应分析--以上海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蔚镇  郑炜 《城市规划》2005,29(3):15-21
从溢出效应理论分析的视角对上海城市空间形态演化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空间形态指数测定与人口密度空间分析对上海城市空间形态变迁的表征进行描述,进而揭示上海空间形态变迁的内在作用效应在于郊区化进程与扩散主导型溢出效应的时空耦合。  相似文献   

11.
河谷型村镇是洛南县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村镇类型,其空间形态受自然地貌与人文特质共同影响。文章从布局形态、街巷形态及院落民居形态三个方面对该类型村镇的空间形态进行解析,从而概括其空间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12.
宽窄巷子是北方胡同街巷形制在成都的"孤本",其空间形态具有历史文化研究价值。空间句法通过空间分割和尺度转换对空间形态进行量化分析,能够直观描述历史文化街区空间形态。基于轴线分析法和视域分析法,运用空间句法软件DepthMap,对宽窄巷子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研究,选取全局整合度、平均深度、协同度、可理解度、视线整合度5个参数分析宽窄巷子空间形态,旨在为宽窄巷子形态、文态、业态协调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传承宽窄巷子历史文脉。  相似文献   

13.
传统村落是历史与时代的产物,其保护与更新规划通常涉及到对空间形态的研究。本文以国家级传统村落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池江镇杨梅村为研究对象,以村落的人文历史与物质空间为背景,通过实地调研,分析提取杨梅村的空间形态要素,并且基于空间句法与分形理论,运用ArcGIS和DepthMap软件对杨梅村的空间形态进行定量分析,获取村落整体的空间形态特征,并将村落现状的空间形态与规划中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对比,从而对传统村落保护规划在村落空间形态保护与更新上的合理性及有效性进行验证,以期为新时代同类型的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可参考样本。  相似文献   

14.
聚落空间形态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相互作用、长期积淀的外在表征,文中将空间句法引作理解济南泉水聚落空间形态认知的社会逻辑语言,方法上的独到之处在于从空间关系出发对空间结构形态进行定量而精确的描述。研究分别从宏观、中观两个层面对相应的泉水聚落空间形态进行细致分析,并通过与代表性案例进行比对研究,增加济南古城泉水聚落空间形态句法认知的科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5.
云南省大理市双廊镇空间形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城镇空间形态的基本概念、类型及构成要素出发,借鉴国内外对城镇空间形态研究的理论及方法,从空间形态构成要素方面对双廊镇空间形态进行概括总结,同时提炼出城镇特色,为今后的双廊镇景观规划及空间发展提供参考,也为类似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杨丹  罗谦 《山西建筑》2012,38(3):23-24
从文殊坊历史街区的空间关系、街区肌理特征、街巷建筑的空间形态、建筑与街区空间界面、建筑与街区空间节点这五方面解读了文殊坊历史街区物质空间形态环境,旨在展示文殊坊历史街区丰富的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学教学规模的扩大,许多大学分化形成新老校区,改善新老校区空间形态以达到空间优化布局和文脉传承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空间句法通过融合拓扑分析方法,在帮助分析空间结构形态方面有很大的作用,为校园空间形态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运用空间句法分析软件Depth Map,选取全局整合度、全局深度、协同度、可理解度这4个参数,对云南大学新老校区空间形态进行量化研究,旨在为新老校区形态优化、延续大学文脉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表明,空间句法的变量能较直观地描述校园空间形态,云南大学东陆校区可达性和便捷度高于呈贡校区,前者更具有核心性,两个校区可理解度均较低,需进一步改善校区空间形态。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选取典型的内蒙古中部传统村落凉城县园子沟村作为研究目标,研究其空间形态的适应性与演变机制.依据该村落区位、地貌及气候等,对其整体空间形态、道路空间形态、公共活动空间形态进行分析,获取其扩张和失调阶段、空心和蜕变阶段的空间形态及交替演变的轨迹.通过空间形态区位条件的更改、思想观念的转变、交通方式的变化等演变机制,创建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发展的目标体系,进而构建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村落.  相似文献   

19.
句法视域中的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聚落的空间形态是聚落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外在表征,对其的研究一直是建筑学界关注的议题。文中以句法视野解读聚落空间形态,以探讨其隐含的文化与社会本性。其中空间句法作为理解聚落空间的社会逻辑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活动与空间形态的互动关联,并可定量而精确的描述空间结构形态,为传统聚落空间形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与视角。  相似文献   

20.
谭刚毅  阙瑾 《建筑师》2010,(2):46-56
文章基于数次田野调查.对鄂东北地区的石头板湾的基本形态要素和结构进行了现场解读。通过统计分析族谱中的图谱,探寻其所反映的聚落形态与意象,进而运用认知地图的方法和空间句法理论,通过两次外部空间感知测试与软件计算对村落空间属性进行量化的描述,揭示聚落空间形态和表面的深层空间特征。在此基础上推演村落形态的历史演变过程,试图通过空间形态来还原背后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