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许缘  高朱方  李健 《四川建筑》2021,41(1):28-31
文章对传统村落时空演变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分析,从传统村落时间演变特征、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特征和传统村落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三方面对相关文献进行总结概括.研究发现学者们根据传统村落时间演变特征一般将村落历史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形成期、发展期、衰退期、转型期;传统村落空间演变特征的研究主要从空间分布、空间形态、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运用Arc GIS PRO与Excel软件工具,对黄河中下游6批共1 583个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分布特征上,黄河中下游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现集聚但分布不均衡的形态。在影响因素方面,坡向、水文因素对传统村落分布的影响最大,且坡向多、水系密集区域的传统村落分布最为集中;坡度与高程对传统村落影响相对较少。最后,通过核密度分析、地理探测器、洛伦兹曲线、影响因素等多种分析结果 ,提出建构黄河中下游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廊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传统村落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面对地域景观均质化问题,本文以景观基因的研究视角切入,选取泉州沿海地区4个代表性沿海村落景观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研究建立景观基因识别体系,识别了沿海传统村落的自然环境、布局、建筑和历史文化景观基因;分析泉州沿海传统村落的景观基因构成及特点,为传统村落后续的旅游发展、保护规划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泉州地区古驿道线路的历史发展沿革进行了梳理,结合实地调研从宏观层面分析驿道与村落的空间关系,并对沿线周边传统村落的分布、演变及成因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凡来  张大玉 《中国园林》2022,38(10):56-61
以华北地区823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核密度分析法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通过空间自相关分析各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的依赖性,选取影响传统村落分布的地形因素、气候因素、生态因素、交通因素、经济因素、人口因素、文化因素和城市因素作为自变量,运用地理探测器和多尺度地理加权回归(MGWR),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交互作用探测和空间异质性探讨,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定量依据。结果显示:1)华北地区传统村落呈现“多核集聚”的分布特征,并沿太行山脉呈“线状”集中分布,其Moran’s I结果显示华北地区传统村落存在高度空间自相关性;2)各影响因素的两两交互配合共同影响传统村落的集中度;3)平均海拔、年均气温、人口密度、文物保护单位集中度和大城市集中度5个因素对华北地区传统村落分布的影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铜仁市110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Arc GIS软件的空间分析工具,选取最邻近指数法、地理集中指数和核密度分析等方法对铜仁市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矢量分析。得出铜仁市传统村落主要受海拔高度、流域、民族构成、道路交通和经济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呈现出集聚、集中、不均衡性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陕西省渭南市33处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地理位置进行定位,结合GIS10.7对渭南地区的高程、河流水系、坡向的自然因素和经济发展水平等社会因素进行空间叠加分析。研究发现:渭南市国家级传统村落较高分布密度的区域分别位于县级韩城市和合阳县,在其余空间则分布较为分散;海拔250~750 m处传统村落分布最多,共有28个;与河湖水系之间的距离是传统村落选址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尤其在涺水河、徐水沟等支流下游传统村落分布多达9个;向阳性明显是渭南传统村落的一个重要特征,向阳村落合计占全部村落的39.4%。  相似文献   

8.
张茹  陆琦 《南方建筑》2021,(1):15-20
桂林地区是广西传统村落最主要的聚集区,传统村落具有保存数量多、聚集程度高,分布密度大等特点。借助 地理学、统计学相关理论,综合分析桂林市域范围内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先通过GIS 的技术手段,确定 桂林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后利用SPSS 分析软件,将自然因素、人文因素中地形、气候、经济、人口和交通五大 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分别找到自然因素、人文因素影响区域的分区形态,将两个分区叠加分析,找到桂林传统村落影 响要素的主要区域图,同时探讨各分区内各类影响因素间的定量关系。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甘肃省54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别从气候因素、地理信息空间模型和地域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总结出甘肃传统村落的地域空间分布特征。同时根据甘肃省的地域分区,即陇中地区、陇东地区、陇南地区、天水地区、河湟谷地地区及河西走廊地区的传统村落分布特征,分别选取各地区传统村落具有代表性的民居类型,构建甘肃省传统民居体系,并运用相应图示表达不同民居的特征和形制,为甘肃传统村落的保护和民居的创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为当下乡村振兴的全面推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ArcGIS10.5,运用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及核密度估算对湘南地区204个传统村落进行空间分布特征分析,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历史文化因素方面进行空间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湘南地区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凝聚分布,但聚集程度不高,总体呈现"南多北少、东西均衡"的特征,高密度分布区为北湖区、新田县、常宁县及汝城县。(2)自然环境因素中河流水系、海拔高程与传统村落数量呈现显著负相关;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密度的负相关影响极显著;历史文化因素是传统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影响传统村落的兴衰。以期为湘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开发、文化传承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传统村落是民族的宝贵遗产,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及潜在的可利用价值,而当今仍有相当数量的传统村落处于尚未发现状态。传统村落具有独特的平面形态特征,体现在平面色彩、村落布局、院落组合、建筑单体等方面。传统村落的平面形态特征在卫星影像图上有一定的可识别性,卫星影像的相关分析软件操作简便,易于推广使用,可作为传统村落识别的辅助工具。本文在分析保定西部地理概况、传统村落保护利用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分析保定西部传统村落平面形态特征,并与现代村落平面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及内在机制,探究如何基于卫星影像进行该地区传统村落平面形态识别,以寻求传统村落发掘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2.
传统村落的形成,一是因山水地势条件决定,二是受村落决策者思想意识影响。本文从山水意象角度分析鄂东南传统村落形态形成的影响因素以及所体现的形态特点,并对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揭示了村落形态意象背后的人文追求(文化内涵、审美追求、价值取向)。通过对传统村落意象研究,将其放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之下提出可应用性之处,即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13.
我国西南地区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造就了数量众多的"中国传统村落",为了深入了解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分布状况和成因,文章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GIS),对西南地区不同时间截面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同时结合空间统计分析软件(GeoDa)及地理探测器工具,综合多种影响指标,对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成因进行解析。结果表明:(1)西南地区的传统村落具有明显的地域空间分布不平衡性,不同时期的传统村落空间分布表现出明显的集聚分布态势,且聚集核心一直保持不变。在整体空间结构上,西南地区传统村落呈"单核聚集—单核多点网状布局"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2)通过分析多项指标因子对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程度,发现自然因素中的海拔高程、地形起伏度对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影响最大,地形起伏度较大、地面崎岖的中高海拔山区传统村落分布最集中。相比而言,人文因素对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较小。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大背景下,西南地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载体,传统村落是乡村发展的典型性代表,其空间分异受到自然环境、社会人文等多种因素影响。为进一步挖掘潜在的传统村落,加快传统村落评定和保护,本文以辽宁省国家级、省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运用ArcGIS10.2技术平台,综合多种数据来源,定性与定量结合分析辽宁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异特征。研究表明,辽宁省现有传统村落空间分布呈现“辽西聚集,辽东分散”的不均衡性,地形、气候、中心城市距离等因素对传统村落的聚集性影响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村落梳理、文明传承、制度建设等传统村落相关工作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阿坝州是西部地区重要生态屏障、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受特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各方面发展受地质生态环境的强烈约束。基于最邻近点指数等方法对阿坝州传统村落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分析,并结合现场调研,利用GIS,RS技术探析研究区域内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与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为区域传统村落保护、优化等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传统村落的空间是我国历史文化记录和传承的重要载体,发掘其空间特征形成的影响因素意义重大。文章首先在既有研究基础上,提出空间锚着性的概念;然后以宗族思想为切入点,以幕阜山脉的中港村为例,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梳理,分析宗族思想在空间布局、空间扩展、空间分配三个方面对传统村落空间特征的形成具有控制性影响。在此基础上,从空间锚着性的视角进一步分析,表明宗族思想是一类影响传统村落空间特征形成的关键文化因素,传统村落的空间对宗族思想表现出明显的空间锚着性。  相似文献   

17.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是历史沿革、体现地域特色的关键内容。在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受到冲击,村落文化内涵亟须振兴[1]。本研究以国家传统村落梧龙村为例,运用Depthmap软件,量化分析、深入挖掘村落空间格局形态特征,从整合度、连接度、可理解度等方面对村落新、老村的空间格局进行对比,分析漳州地方文化语境下的宗族意识和礼制思想在村落空间特征形成中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对村落传统空间格局的保护方法,以及村落传统空间与现代空间的优化策略,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以福建省1159个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采用田野调查法、GIS空间分析、空间图示分析法,归纳和总结福建传统村落的形态类型及特征。结果表明:依自然山水环境特征,可以将福建传统村落分为山地型和滨海型两大类;依用地形态,可以分为聚集型和分散型两大类;受自然地理、人文等多因素综合影响,福建传统村落用地形态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和多样化特征。  相似文献   

19.
传统村落承载了社会历史、政治经济、地理环境、民风民俗及生产生活方式等多维度物质空间形态和非物质文化形态的内涵,表现出极大的适用功能、自然生态及精神象征相协同的内涵特征。本文的研究区域以根受徽州文化影响而形成的安徽省黄山市为例,通过文献分析、资料整理及实地调研等方法进行徽派传统村落整体性特征的研究,阐释了徽派传统村落的内涵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徽派传统村落具有显山露水、自由生长、有机整体、淡雅简约、人性空间及开放兼收六大整体性特征,并结合典型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最后探讨了整体性特征的形成与历史积淀、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地域文化及传统制度五种影响因素相关,以促进徽派传统村落的整体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茶马古道等线性文化遗产研究兴起和传统村落保护两大背景下,对茶马古道沿线的古村落研究应运而生。大理州村落在茶马贸易及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表现出独特性与差异性。明确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构成要素,结合大理州的地理人文环境背景,分析其影响因素及空间形态特征。依据村落在茶马古道线路中承担的不同职能,将村落分为三种功能类型,选取三个典型村落分别探讨不同类型村落的空间形态特征。依据村落空间形态特征,提出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