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蓄热材料将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于预热助燃空气可以提高垃圾焚烧炉的效率,降低能耗。本文以红柱石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用于垃圾焚烧炉的红柱石陶瓷蓄热体材料。测试了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热膨胀仪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样品相组成、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1420℃烧成的A5和A8配方样品性能较优,吸水率为0.1-0.87%,气孔率为0.24-1.98%,体积密度为2.28-2.43 g.cm-3,抗折强度为50.03-73.09MPa,抗热震性良好。A5样品(1420℃/2h)耐酸性为98.97%,耐碱性为97.72%,热膨胀系数为6.82×10-6℃-1。相组成分析表明,A5样品主晶相的为莫来石,A8样品为莫来石、碳化硅。SEM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气孔分布均匀,平均尺寸为5-10μm,莫来石晶体被玻璃相包裹,赋予样品较高的强度,断裂方式主要是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相结合的断裂模式。可满足垃圾焚烧炉中的蓄热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Static Structural模块分析了蓄热式热力氧化炉蓄热室的载荷分布,通过优化结构,达到了安全节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低温相变蓄热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双梅  高学农  尹辉斌 《广东化工》2007,34(3):48-51,55
蓄热技术是解决能源危机的重要手段之一,相变温度在60~80℃范围内的蓄热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储存、工业废热回收、电子器件热管理以及供暖和空调系统等领域。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可作为相变材料(PCMs)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探讨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分析了该类型相变蓄热材料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可降低环境污染,还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蓄热技术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经之一。热化学蓄热材料由于储能密度高、热损失小等优点可实现低品位热能的跨季节应用。本文对现有文献内吸附蓄热材料的蓄热性能进行总结分析,对比四类蓄热材料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储能密度、输出功率与蓄热效率等蓄热性能,并论述各类材料的典型应用案例。文中指出:溶液吸收材料脱附温度较低,但系统传热传质性能较差,实际应用中无法满足建筑供暖需求;固体吸附材料循环稳定性好,可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源使其再生,它是目前建筑供暖中具有较大潜力的蓄热材料;纯热化学反应材料储能密度最高,然而其循环稳定性差,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兼有固体吸附材料与无机盐优点的复合材料有望成为建筑内理想的蓄热材料。最后文章针对各类材料提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中温相变蓄热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左远志  丁静  杨晓西 《现代化工》2005,25(12):15-19
对中温相变蓄热材料(PCM)的定义范畴、应用领域、国内外发展现状进行了评述。中温PCM主要针对90~550℃的热动力环境,在太阳能热发电、有机朗肯循环、移动蓄热技术、分布式能源系统等方面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是拓展中温PCM的应用场合,规范长期稳定性的表征与测试手段,重视与换热器开发以及应用领域的整合,并提出硝酸盐熔融盐混和物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内中温PCM研发和培育的重点产品对象。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RTO蓄热氧化装置的工作原理、简易流程、主要开车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等。采用RTO蓄热氧化装置回收处理低温甲醇洗装置的尾气和水处理装置的废气,排放的烟气中非甲烷总烃、NO_x、甲烷、SO_2的质量浓度依次为20.7、1.0、2.3、1.0 mg/m~3,HCN未检出;各项指标均满足国家标准《石油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1—2015)的排放要求,还可副产1.5 MPa、240℃过热蒸汽90 t/h。实际运行结果表明,RTO蓄热氧化装置达到了煤化工企业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对国家VOCs防治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介绍,针对目前已工业化的RTO蓄热式焚烧炉技术进行探讨,分析RTO蓄热焚烧炉在煤焦油加工行业中处理VOCs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张旭 《辽宁化工》2022,(8):1162-1165
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人的呼吸道、眼睛有刺激作用,有的具有致癌性,并且与PM2.5以及雾霾天气相关,所以,农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备受关注。蓄热焚烧炉是农药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置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从农药行业废气特点、蓄热式焚烧炉工作原理、工艺设计、设备选择、废气收集、安全设计等方面简述蓄热式焚烧炉RTO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蓄热及多孔陶瓷蓄热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蓄热材料的分类及特点并重点分析了蓄热储能多孔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包括其孔隙,性能,材料的设计与选择等.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一起蓄热燃烧装置(RTO)火灾爆炸事故,逐一排查分析并得出事故起因。分别从工业有机废气收集、风管风机传输、蓄热燃烧装置(RTO)处置等全过程开展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针对防火防爆、防静电、有机废气浓度控制、风管设计、装置联锁与旁通设计提出了相应安全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1.
蓄热式焚烧装置(RTO)在各类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广泛,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氧化燃烧工业废气中的VOCs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通过对RTO废气治理系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多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RTO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对蓄热材料中的纳米制备技术进行了概括、分类和探讨,并对纳米复合蓄热材料的研究现状作了总结;指出了其中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提出无机相变材料的纳米化是今后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3.
蓄热式热力氧化(RTO)装置一般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处理,本文以某大型炼化企业储运部罐区排放废气中的VOCs为处理对象,首先介绍了蓄热氧化法技术和混合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EL)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介绍了RTO装置在线分析仪检测点的设置,最后论述了该VOCs装置分析仪的选型.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RTO在涂膜行业废气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废气氧化后的余热回收利用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相变蓄热材料是一种全新形式的化学材料,在一定温度时借助放出与吸收能量来进行相变化,完成热量释放与储存.该种材料对比一般蓄热材料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基于此,很多建筑行业管理人员选择将该种材料合理应用在节能建筑领域,以降低建筑的使用成本与维护成本,并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就相变蓄热材料概述、相变蓄热材料在节能建筑领域的应用与...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蓄热材料发展概况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刘玲  叶红卫 《兰化科技》1998,16(3):168-171
综述了蓄热材料的国内外研究概况,介绍了蓄热材料的分类、性能及新型蓄热材料。  相似文献   

17.
陈灿文  程军  胡芬飞 《广州化工》2011,39(14):15-17
综述了蓄热材料的分类、性能及其应用,并重点介绍了蓄热材料在热泵中的应用、蓄热型热泵的工作原理、蓄热式热泵特点以及一种典型的相变材料——石蜡在蓄热型热泵中的应用情况。并对蓄热材料在纺织工业、航天领域、建筑工业、空调领域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蓄热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地分析了各类蓄热材料的优缺点,着重介绍了各类潜热型蓄热材料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尤其对现在比较热门的复合相变蓄热材料的研究进展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指出目前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潜热型蓄热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李海柱  贡祥磊  甘霖 《山东化工》2013,(9):90-92,95
羧基丁苯胶乳(XSBRL)生产过程中排出含有少量未反应原料(苯乙烯,丁二烯,丙烯酸)和挥发性有机物(VOC)等废气,如何处理这部分废气,在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情况下显得非常迫切和重要。本文介绍了一种蓄热式氧化焚烧炉(Regenerative Thermal Oxidizer,RTO)在废气处理上的应用,该技术是蓄热式燃烧技术和废气焚烧技术的完美结合,在羧基丁苯胶乳生产线上率先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杨波  李汛  赵军 《化工进展》2013,32(3):515-520
移动蓄热技术是缓解能量供求双方在时间、强度及地点上不匹配的有效方式,是合理利用能源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移动蓄热技术的在工业余热回收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分散式热用户市场,讨论了化学能储热、显热储热、相变潜热储热技术在移动蓄热车应用中的优缺点,其中潜热储热具有储能密度高、体积小、能量供应稳定等特点,在移动蓄热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应用于不同热源温度的相变材料,并针对其低导热系数问题,总结了几种强化换热技术。指出了移动蓄热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了移动蓄热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