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蓄热材料将高温烟气的余热回收利用于预热助燃空气可以提高垃圾焚烧炉的效率,降低能耗。本文以红柱石为主要原料制备了用于垃圾焚烧炉的红柱石陶瓷蓄热体材料。测试了样品的吸水率、气孔率、体积密度、抗折强度和抗热震性能,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面电子显微镜(SEM)和热膨胀仪等现代测试手段研究了样品相组成、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1420℃烧成的A5和A8配方样品性能较优,吸水率为0.1-0.87%,气孔率为0.24-1.98%,体积密度为2.28-2.43 g.cm-3,抗折强度为50.03-73.09MPa,抗热震性良好。A5样品(1420℃/2h)耐酸性为98.97%,耐碱性为97.72%,热膨胀系数为6.82×10-6℃-1。相组成分析表明,A5样品主晶相的为莫来石,A8样品为莫来石、碳化硅。SEM研究结果表明,样品中气孔分布均匀,平均尺寸为5-10μm,莫来石晶体被玻璃相包裹,赋予样品较高的强度,断裂方式主要是穿晶断裂和沿晶断裂相结合的断裂模式。可满足垃圾焚烧炉中的蓄热材料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Static Structural模块分析了蓄热式热力氧化炉蓄热室的载荷分布,通过优化结构,达到了安全节材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4.
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不仅可降低环境污染,还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蓄热技术是有效利用太阳能等不稳定可再生能源的重要途经之一。热化学蓄热材料由于储能密度高、热损失小等优点可实现低品位热能的跨季节应用。本文对现有文献内吸附蓄热材料的蓄热性能进行总结分析,对比四类蓄热材料在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储能密度、输出功率与蓄热效率等蓄热性能,并论述各类材料的典型应用案例。文中指出:溶液吸收材料脱附温度较低,但系统传热传质性能较差,实际应用中无法满足建筑供暖需求;固体吸附材料循环稳定性好,可采用太阳能集热器作为热源使其再生,它是目前建筑供暖中具有较大潜力的蓄热材料;纯热化学反应材料储能密度最高,然而其循环稳定性差,仍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兼有固体吸附材料与无机盐优点的复合材料有望成为建筑内理想的蓄热材料。最后文章针对各类材料提出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6.
7.
对国家VOCs防治出台的相关政策进行介绍,针对目前已工业化的RTO蓄热式焚烧炉技术进行探讨,分析RTO蓄热焚烧炉在煤焦油加工行业中处理VOCs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8.
农药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挥发性有机废气VOCS,挥发性有机物,对人的呼吸道、眼睛有刺激作用,有的具有致癌性,并且与PM2.5以及雾霾天气相关,所以,农药行业挥发性有机物的治理备受关注。蓄热焚烧炉是农药行业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置最常用的处理手段,从农药行业废气特点、蓄热式焚烧炉工作原理、工艺设计、设备选择、废气收集、安全设计等方面简述蓄热式焚烧炉RTO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9.
10.
11.
王存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3,(17):77-79
蓄热式焚烧装置(RTO)在各类化工行业中的应用广泛,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氧化燃烧工业废气中的VOCs达到净化尾气的目的。通过对RTO废气治理系统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列举多项安全管理措施,确保RTO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2.
13.
蓄热式热力氧化(RTO)装置一般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处理,本文以某大型炼化企业储运部罐区排放废气中的VOCs为处理对象,首先介绍了蓄热氧化法技术和混合可燃气体爆炸下限(LEL)体积分数的计算方法.然后介绍了RTO装置在线分析仪检测点的设置,最后论述了该VOCs装置分析仪的选型. 相似文献
14.
15.
相变蓄热材料是一种全新形式的化学材料,在一定温度时借助放出与吸收能量来进行相变化,完成热量释放与储存.该种材料对比一般蓄热材料来说有着明显的优势,基于此,很多建筑行业管理人员选择将该种材料合理应用在节能建筑领域,以降低建筑的使用成本与维护成本,并满足国家的环保要求.就相变蓄热材料概述、相变蓄热材料在节能建筑领域的应用与...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
移动蓄热技术是缓解能量供求双方在时间、强度及地点上不匹配的有效方式,是合理利用能源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本文概述了移动蓄热技术的在工业余热回收利用中的研究进展,分析了我国分散式热用户市场,讨论了化学能储热、显热储热、相变潜热储热技术在移动蓄热车应用中的优缺点,其中潜热储热具有储能密度高、体积小、能量供应稳定等特点,在移动蓄热车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此基础上,归纳了应用于不同热源温度的相变材料,并针对其低导热系数问题,总结了几种强化换热技术。指出了移动蓄热技术的发展方向,展望了移动蓄热技术的市场化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