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对厦门沙坡尾地区的城市发展历程的梳理,以历史的视角,结合实地调研,从物质空间与社会文化两个层面来认识沙坡尾地区的价值,并提出物质更新、社会公正、文化传承等三个方面的更新策略,以期沙坡尾地区能够真正实现经济文化的复兴。  相似文献   

2.
从古至今,许多历史街区承载着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使命,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文化保护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并取得了阶段性、跨越性的重大成效。习近平总书记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了多次批示。在目前我国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巨大背景下,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和现代人们消费需求水平的逐步提高,一些历史街区的非物质文化不断得到提升,并凭借历史人文景观独有的魅力和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特色吸引了广大游客的到来。以厦门沙坡尾为例,暴增的游客量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带动了沙坡尾旅游商业的蓬勃发展,但由于城市加大建设和旅游业的过度商业化开发等原因,沙坡尾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受到严重冲击,面临着衰退甚至消隐,成为了城市记忆。文章就厦门沙波尾面临的现状,主要对历史街区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3.
历史文化街区不仅记录着城市历史发展的进程,也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独特的地域特征和文化内涵。然而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加快,城市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均面临着重大挑战。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是长春市伪满建筑群的典型街区,同时是长春市当前留存较多历史遗产和文化内涵,能够体现长春伪满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然而近年来,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本文从保护历史建筑、重塑空间格局肌理、打造公共活力空间以及特色文化基因植入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的保护与更新提出了建议,使街区成为城市的活力地段。使得作为长春名片的伪满文化能够获得新的生命力,以不同的形式重新融入到城市中去。  相似文献   

4.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再利用是当前城市存量更新活化的重点。本文以厦门沙坡尾艺术西区为例,运用空间句法及触媒理论分析其改造后空间形态,并结合实地调研印证其计算结果,提出工业历史存量空间改造更新活化策略:适当开放园区边界,依据整合度调整园区空间布局,促进沙坡尾片区联动发展,同时功能的置入应契合本地文化,合理整合周边产业资源,以期为厦门工业遗存空间更新活化利用下一步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运用佩纳PS策划理论,立足城市发展的角度,综合城市管理者、开发商、社区、居民的利益,从功能、形式、经济、时间四个方面,依据目标、事实、概念、需求、问题五步骤,收集问题、分析问题、提炼问题、解决问题,探讨城市发展的旧城定位。同时以沙坡尾片区为例,提出片区整体定位、分区定位、功能定位与市场定位等旧城更新定位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内外相关研究入手,基于社会生活角度,以旧城沙坡尾为例,通过实地调研、观察、访谈和分析,发现旧城更新下的城市公共空间存在社会活动空间分异,本地居民空间利益受损等问题,提出应以正确的发展理念来引导城市公共空间的发展,保护本地居民的空间利益,活化矛盾集中区域,促进城市中各个群体的交流融合,实现城市公共空间乃至城市良性发展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特色街区作为城市名片传承和彰显着某个时代的精华,也常常因"特色不足""建设老化""业态杂乱"等问题面临更新难题。文章以成都市琴台路街区为研究对象,构建文化复兴视角下的城市更新路径,即发掘片区特色在于它现存着成都历史演进过程中各个时期典型的文化载体,是凝聚历史的片区。因而确定"一步千年,琴台艺术园"总体定位,将文化资源梳理成脉络,并据此重塑空间格局,升级产业业态,形成"文化资源挖掘—产业业态延伸—城市空间支撑"的系统性城市更新思路,以期为类似城市更新规划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发展由增量扩张向存 量优化的转型,旧城更新成为城市规划的一 项重要议题。随着公众参与意识的增强,传 统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在旧城社区治理中逐 渐出现弊端。本文以厦门沙坡尾传统社区为 例,对其更新规划历程进行分析,研究从政府 主导开发,到以公众参与为导向展开共同缔 造的规划转型,探讨参与式规划引入社区更 新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率的不断提高, 城市中存量社区更新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十八 届三中全会提出资源从行政配置走向市场配 置,中央城镇化会议亦强调“严控增量、盘活 存量”,以新区建设为主的城市建设方式正逐 步转向增量与存量并行的城市经营。本文以厦 门沙坡尾社区更新行动规划为例,探讨新时 代背景下城市存量社区的规划转型,即“从空 间设计走向制度设计,从政府主导走向自发生 长,从大规模重建走向小尺度更新,从快速 式突变走向渐进式营造”的更新策略,建立社 区营造中心、产业培育机制和空间管理系统, 以创新机制引导传统社区的有机更新。  相似文献   

10.
张硕 《城市住宅》2021,28(4):42-44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变化演进的见证,街区中的公共空间更是展现街区风貌的核心区域,探究其更新改造策略既有助于展示传承历史文化,又能容纳接轨现代生活,对于保留城市记忆、推动文化延续具有重要意义.以长春市新民大街为例,在总结其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道路空间、开敞空间、附属设施三方面总结现状特点,并基于"人本"思想提出相应更新改造...  相似文献   

11.
芙蓉街历史文化街区是济南古老的传统商业街区,也是济南目前保存较多历史遗存和文化内涵,集中体现泉城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但近年来,该历史文化街区正面临着功能结构失衡,活力衰退的困境.为保护其特色风貌,复兴其活力,文章从保护其空间格局肌理,历史建筑、活力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原居民的社会网络等方面对该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复兴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当着眼于城市文脉,并以此为依据重新设立开发与规划标准,就可以看出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如同生命体般不断进化且有机生长的过程。历史街区是城市文化底蕴的体现,而街区内的建筑如不能得到良好的整治,街区就会呈现出病态。文章以沈阳市中山路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将街区视作一个生命体,借鉴中医针灸学的原理,把握整体脉络,探讨"街区针灸"模式下对历史文化街区可能的改造与更新方法创新。  相似文献   

13.
14.
现如今,旧城改造运动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无论是自上而下的政策,还是自下而上的需求,都在探索着原有文化街区的重构策略。文章以厦门厦港片区为例,以实际调研与规划策略相结合的方式探索旧城文化重构和街区改造策略,进一步总结旧城更新改造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15.
付晓渝  丁亚兰 《华中建筑》2022,40(4):145-149
历史文化街区的改造亟待适合的更新策略,引领其走向健康的发展模式.基于国内外微更新理论和实践的分析与总结,梳理出微更新的模式,并探讨历史文化街区微更新改造策略.提出选择小尺度的微空间、采取渐进式的微改造和形成低干预的微冲击三个阶段构建理论框架.以大儒巷改造为案例,微更新作为切入点,从微调流线、微改空间、微加文化三个方面对...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中,许多城市只注重经济发展,而忽略城市本身的历史文化,造成城市模式化建设,千城一面,失去独有的文化特色。因此,留住城市文脉,保持城市特色就成了现阶段城市建设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难题。以景德镇市毕家弄历史文化街区为例,围绕传承城市文脉这一中心,在原真性、小规模动态更新等保护理论的基础上,针对毕家弄的建筑、街巷、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一系列的保护与复兴方式。  相似文献   

17.
陈劼 《城市建筑》2013,(22):16-17
良好的住宅区规划设计始于对设计区域充分的现场考察,对居民生活场所的理解,对区域文脉的延续。本文以厦港沙坡尾传统居民区为例,通过对旧街区生活的居民行为分析,寻找适用于中国的新的社区建设理念。  相似文献   

18.
19.
张乐敏  张若曦  殷彪  王鹏宇  闫树睿 《城市建筑》2021,(16):111-118,148
旧城更新中,历史街区的商业化会不同程度地对传统街道的内涵造成影响,这些影响最终会在城市风貌上直观地表现出来,因此利用视觉追踪对其进行分析是一个很好的研究突破口.本文利用空间眼动跟踪技术,通过多人群感知实验,以厦门市沙坡尾历史骑楼街为例,对本地居民与外来游客进行眼动跟踪实验,从深度视觉上分析不同人群对街道风貌的内在感知差...  相似文献   

20.
非历史保护街区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组成部分,在承担现代城市功能的基础上,还起到延续城市文脉的作用.文章通过对朝阳门地区兴衰历史和文化记忆的梳理?对历史地段发展的探究,以及对使用人群对区域历史的认知地图进行整理,总结街区在更新过程中如何积极与历史文化融合以及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作为非历史文化街区的历史文化传承的发展要素及发展方向,探讨出此类区域在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以及发展方向.提出了在街区更新与复兴的背景下,历史名城中非保护区域的文脉保护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