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我国古代都城在封建政治的中央集权意志与传统哲学的二分平衡观念作用下,通常呈现出轴对称式的布局形态1.城市中轴线地区是我国古代筑城的精华所在——位于中轴线上的建筑无论在体量、工艺,还是功能、地位上均在全城之中首屈一指2;轴向空间系统与轴线建筑体现的形态整体性和场所意义,以及规划建设在时空维度上的成长有序性能够充分展现出古代都城的秩序与威严3.  相似文献   

2.
3.
笔者基于公共空间活力营造的视角,运用文献资料法、层次分析法等,构建综合评价体系,得出一个包含3个维度和12个详细指标的评价体系,并据此指标体系应用于北京典型商业化历史街区——南锣鼓巷进行实证研究,探寻商业化历史街区活力的优化策略.笔者试图通过构建商业化历史街区空间活力的评价体系,旨在对历史街区的更新与保护起到积极的指导...  相似文献   

4.
5.
城市公共空间影响着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和公众满意度,而街区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区域形态,能够在满足市民公共需求的同时传达城市文化,提升城市魅力。加强街区建设,对于城市政府凝聚民心、体恤民情、积德利民是一件大好事。因此,在生态优先战略原则和环境友好原则的基础上,文章聚焦于推动罍街的发展,激发创意街区的活力,对罍街的交通、业态、文化、绿化、设施进行具体分析,提出活力营造与提升策略,促进城市公共空间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6.
彭为清 《城市建筑》2014,(27):171-171
本文从不同地域文化出发,探讨了景观建筑学。文章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景观建筑学要注重各个地区自身的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从而设计出让公众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景观建筑。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不同地域文化出发,探讨了景观建筑学。文章认为,在当前的大背景下,景观建筑学要注重各个地区自身的文化特色,将其融入到设计理念中,从而设计出让公众有认同感和归属感并且拥有旺盛生命力的景观建筑。  相似文献   

8.
胡亚楠 《浙江建筑》2011,28(6):17-18,29
通过对浙江省海盐县海滨公园商业街区的设计方案进行研究,并对方案涉及到的历史文脉追溯、地块环境分析、建筑与景观的江南现代风格和功能的结合进行分析,最后落实到景观商业街设计中,既代表了当地传统建筑的现象,又运用江南园林派的造园手法,在环境的塑造中达到可赏、可游、可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华中建筑》2021,39(7)
历史街区作为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其发展状态如何对城市总体的发展及城市特色风貌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在旧城改造更新的背景下,多地进行了改造更新活动,但一些改造后的街区却出现街区活力不足、商家经营惨淡的状况。该文以合肥城隍庙街区为例,运用文献研究、实地调研等方法对城隍庙街区进行现状研判,分析指出城隍庙街区的现状问题及价值所在,并从区域联动、明确定位、产业转型、环境优化、文化振兴、机制建构等方面提出街区活力再生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城隍庙街区未来适应性改建提供一定的策略性建议,并对其他类似街区的活力重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得千篇一律,毫无地方特色,城市记忆的消失和历史文脉的割裂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本文以齐齐哈尔市工人文化宫街区更新为例,在对其历史背景解读的基础之上,通过研究重新定位街区的形象与目标,确定适当的改造原则,通过对城市的空间结构、更新措施、多元化功能和街区空间意象的保护更新方式,唤醒街区的记忆,从而将工人文化宫重新打造成具有文化活力的宜居街区。  相似文献   

11.
随着城市多元化发展,某些旧城街区空间意识不足,导致惰性空间的产生。在此背景下,应设置空间激活装置,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对服务设施进行激活性改造。以改善老旧城区、街区的惰性空间,进而达到激活整个老旧城区、街区空间的目的。为今后我国城市化建设中老旧城区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往大拆大建的旧城更新手段已经逐渐被摒弃,并开启了新一轮的探索.福州作为我国历史名城之一,在发展过程中,也积极迎合时代需求,对传统特色街区的景观进行了微改造提升.基于此,本文即围绕福州琯尾街景观改造展开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历史街区风貌保护角度入手,以北京南锣鼓巷历史保护街区为例,通过分析南锣鼓巷现状自然、人文、人工色彩,找到街区色彩混乱的原因,并尝试对历史文化街区色彩保护与控制策略进行了论述,以期对当前历史街区的保护规划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2)
校园环境是一所大学的名片,是学校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池州学院校园环境设计的优点与不足为例,阐述大学校园环境设计建设中融入地域性历史文脉元素,对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功能、增强师生对地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新建筑》2018,(5)
新加坡居住建筑的适应性主要受气候因素和文化因素的影响,两方面综合体现在居住建筑可持续设计上的特质尤为显著。居住建筑是居民日常使用最直接的空间,使用需求的可持续须在建筑空间上最大程度地适应其地域气候和文化。被动式可持续设计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分析居住建筑在传统与现代文化时空背景下应如何智慧地承载被动式可持续设计,对研究该地域建筑文化的继承与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城市雕塑是城市艺术的体现,也是城市历史文化的见证。本文对城市雕塑的文化特性进行了简要阐述,指出了当前城市雕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城市雕塑造型意象来源、空间布局、题材规划、重点地段设计等方面对辽阳城市雕塑的地域文化特色营造进行探索,以期对未来城市雕塑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14,(8)
目前动漫行业迅速发展,动漫产品广受青少年喜爱。文章从地域特色文化背景下原创动漫衍生品的设计入手,提出将动漫衍生品与地域文化相融合,赋予动漫衍生品新的文化形式。这些新文化形式的衍生品可承载地域文化传播之使命。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街区场所空间及周边环境面临的问题出发,提出"历史建筑场"的概念,旨在探索历史街区场空间整体性设计方法,为历史街区的保护与周边空间环境的再生问题提供理论支撑。该文通过对泉州聚宝街历史街区的现状深入调查和分析,探索出对历史街区实施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以福州鼓岭宜夏村作为案例进行研究,从建筑特色和地域文化两方面论述了宜夏村的保护开发的价值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在地域文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地进行宜夏村保护提升与旅游开发,打造福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另一枚响亮招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