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复杂河道实时洪水预报的半自适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具有行蓄洪区的复杂河道的洪水演算是洪水预报中的一难点。对于复杂河道如何在水文学方法中考虑分洪、蓄洪并提高实时洪水预报的精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难题,在提出基于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河道洪水实时预报的半自适应滤波模型的基础上,对该模型在具有行蓄洪区的复杂河道中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蓄洪区的计算与预报方法,使得半适应滤模型可以用于复杂河道行蓄洪的调度和实时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3.
该文对南水流域的暴雨洪水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针对实际特性进行了洪水预报方案制作,经过2008年的实际洪水检验,证明该预报方案可行。南水流域洪水预报为南水电站汛期安全运行和水库优化调度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田头水流域暴雨洪水频发,是广东省中小流域洪水灾害防治的重点,目前尚未针对该流域建立有效的洪水预报模型。采用由我国学者提出的流域洪水预报分布式物理水文模型——流溪河模型,建立了田头水流域暴雨洪水预报模型,运用粒子群法优选了模型可调参数,获取了较好的模拟效果。实际运用表明,该模型可以用于田头水流域的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5.
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回顾洪水预报技术的发展及分布式水文模型在洪水预报中的应用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洪水预报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其改进方向:①明确模型的物理参数;②推广模型预评估机制;③正确使用预报校正方法;④加强水文过程机理研究;⑤研究无资料、少资料地区的预报方法;⑥针对不同流域的不同特点,研制开发新模型;⑦积极探索新方法、新理论。  相似文献   

6.
文章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淮河干流息县站和淮滨站洪峰流量预报成果,本项目由河南省水利厅立项。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预报精度高,预见期长,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密云水库作为华北地区最大的水库,具有防洪、供水等功能,是确保首都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的重要水利工程。准确预报密云水库洪水对于优化水库调度、确保首都防洪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密云水库水文预报的发展历程及各种预报方案的应用情况,重点介绍了分布式水文模型EasyDHM在洪水预报过程中的使用情况。预报成果分析表明,现有的分布式水文预报模型能更好提升密云水库的洪水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8.
汾河下游石滩至河津全长约220km,流经临汾、运城两个地区,是山西省重要的工农业基地。多年来,由于黄河水流之顶托,汾河下游逐年淤积,行洪能力减小,致使1998年河津水文站出现5年一遇洪水,其淹没损失超过1954年100年一遇的洪水。本文从马斯京根法,圣维南方程法二个方面完成了汾河下游河道的洪水预报工作,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其目的是力图在大洪水来临之际,及时为决策部门提供水位、流量及峰现时间,把灾害减轻到最低程度。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介绍了TOPMODEL模型基本原理和计算过程,然后以田湾河为应用实例,对模型在流域洪水预报中的具体应用做了系统介绍,结果表明应用效果良好。同时,文中指出了TOPMODEL模型的一些优点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东辽河十屋流域蓄满和超渗两者皆有的产流特点,采用新安江模型中加入超渗产流模块,即新安江一陕北模型,开发了东辽河十屋流域流洪水预报模型.率定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方法具有一定的精度,可以用于实时洪水预报.  相似文献   

11.
根据淮河流域洪水特征和水系构成,分析了水文学与水力学模型在洪水过程、洪水要素和空间范围方面的集成方式,并且介绍了两种模型针对淮河流域特点所采用的关键技术方法.为实现两种模型的充分集成,采用了数据 - 模型 - 应用3层结构的总体集成框架,通过模型应用过程的模块化处理和数据有效交换,建立了集模拟、率定和预报功能于一体的综合计算平台.本文所建立的集成模型采用长系列实测资料进行了参数率定和模型验证,应用结果表明建立的集成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2.
A combination of the rainfall-runoff module of the Xin’anjiang model, the Muskingum routing method, the water stage simulating hydrologic method, the diffusion wave nonlinear water stage method, and the real-time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real-time flood forecasting and regulation of the Huai River with flood diversion and retarding areas. The Xin’anjiang model is used to forecast the flood discharge hydrograph of the upstream and tributary. The flood routing of the main channel and flood diversion areas is based on the Muskingum method. The water stage of the downstream boundary condition is calculated with the water stage simulating hydrologic method and the water stages of each cross section are calculated from downstream to upstream with the diffusion wave nonlinear water stage method. The input flood discharge hydrograph from the main channel to the flood diversion area is estimated with the fixed split ratio of the main channel discharge. The flood flow inside the flood retarding area is calculated as a reservoir with the water balance method. The faded-memory forgetting factor least square of error series is used as the real-time error correction method for forecasting discharge and water stage. As an example, the combined models were applied to flood forecasting and regulation of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Huai River above Lutaizi during the 2007 flood season. The forecast achieves a high accurac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bined models provide a scientific way of flood forecasting and regulation for a complex watershed with flood diversion and retarding areas.  相似文献   

13.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forecast the inflow to Hongze Lake using the Xin'anjiang rainfall-runoff model. The upper area of Hongze Lake in the Huaihe Basin was divided into 23 sub-basins, including the surface of Hongze Lake. The influence of reservoirs and gates on flood forecasting was considered in a practical and simple way. With a one-day time step,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Muskingum method was used for channel flood routing, and the least-square regression model was used for real-time correction in flood forecasting. Representative historical data were collected for the model calibration. The hydrological model parameters for each sub-basin were calibrated individually, so the parameters of the Xin'anjiang model were different for different sub-basins. This flood forecasting system was used in the real-time simulation of the large flood in 2005 and the results are satisfactory when compared with measured data from the flood.  相似文献   

14.
图形工作站以其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对于水文气象预报领域中所处理的信息数据,最直观的表示方法是图形,普通微机在图形处理方面不能满足水文气象预报的要求,而使用图形工作站则能使数据和图形密切结合。通过介绍图形工作站的基本构成及其在水文气象预报中的一些应用成果,以展示图形工作站在水文气象预报应用中的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马斯京根流量演算方法和水箱模型,提出了将马斯京根分段分步流量演算方法与水箱模型相结合进行区间洪水预报的方法,并将该方法应用于渭河林家村站、汉江安康水库站的洪水预报的研究中,实践证明该方法合理可行,可以推广应用到其它的区间洪水预报中。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淮河流域上游的洪水预报精度,引入计量经济学中的协整理论与误差修正模型用于洪水预报实时校正;同时为了解决自回归算法无法针对非平稳序列建模以及序贯相关性问题,构建了基于误差修正概念的自回归误差修正模型。以淮河鲁台子站以上流域为研究区域,基于分布式垂向混合产流模型模拟结果,分别构建一阶至三阶自回归模型、误差修正模型和基于误差修正的自回归模型对模拟结果进行校正,采用修正效果评价系数、确定性系数、洪峰相对误差、径流深相对误差和峰现时差5个评价指标,分析对比各校正模型对流域2003—2014年10场洪水的校正效果。结果表明:3种实时校正方法均对淮河流域上游洪水有一定的校正效果,其中,自回归模型校正效果最差,排除误差序列非平稳的两次洪水后,其平均修正效果评价系数为0.20;误差修正模型能够有效校正预报洪水,其平均修正效果评价系数为0.76;基于误差修正的自回归模型校正效果较好,与传统自回归模型相比,对洪峰流量的校正效果显著提高,其平均修正效果评价系数达到0.98,可用于淮河流域上游洪水预报的实时校正。  相似文献   

17.
长江上游水库群2016年洪水联合防洪调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兴平 《人民长江》2017,48(4):22-27
随着长江上游水库群不断建成投入运行,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势在必行。在分析研究长江洪水组合遭遇和重要防洪对象防洪需求的基础上,采用集合与解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就近有效与遏制洪源相结合的原则,提出长江上游水库群联合防洪调度总体布局。以防御长江1954年洪水为目标,分析了联合防洪调度的效益;回顾了水库群联合调度方案指导下2016年实际防洪调度的过程及当时的考量,总结分析了水库群联合调度的成效,提出了长江流域水库群联合调度的下一步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暴雨洪水发生演化的各个阶段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和规律性。以长江上游流域为研究对象,将暴雨洪水指标分为降雨、洪水、时间、雨洪关系、水库、形状和初始指标7大类,共67个指标。通过整理暴雨历史洪水资料,摘录暴雨洪水过程和计算暴雨洪水特征值,结合洪量相似度、洪峰相似度、形状相似度和灰色关联度4种相似性评价方法,优选出降水量、降水历时、起涨流量和洪水涨率4个指标作为相似洪水判别指标。以113场三峡入库洪水为样本进行相似性检验,基于几场典型洪水特征值寻找的历史相似洪水之间的相似度较高,确定性系数都达到了0.9以上。结果表明,降水量、降水历时、起涨流量和洪水涨率4个指标作为相似洪水判别指标,对指导实时洪水预报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研究成果在三峡水库以上长江上游流域进行了试验应用,在寻找历史相似洪水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以桃河阳泉小流域为例,探索了HEC-HMS模型在缺资料地区山洪预报的应用可行性。产流模块采用Green-Ampt模型、坡面汇流模块采用SCS单位线、河道汇流模块采用运动波,通过流域DEM、土壤、土地利用等下垫面信息获取了主要参数,构建了山洪预报模型。在1970—2015年的流量系列中筛选出14场典型洪水场次,对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验证期洪峰流量相对误差均小于10%,平均纳什效率为0.88,对于起涨和退水速度快的单峰型洪水,模拟效果较好,通过下垫面信息获取的模型参数准确有效,达到了山洪预报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