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采用焊条电弧焊工艺用奥氏体A302焊条对12Cr2Mo1R钢进行焊接,焊后对焊接接头进行425℃保温370h的热处理;对焊接接头进行了显微组织观察、能谱分析、物相测定和高温拉伸、冲击试验。结果表明:焊缝区组织为奥氏体、δ铁素体和少量碳化物;焊接接头高温拉伸屈服强度比母材的大,焊缝区的冲击功比母材的低;在焊缝区产生了少量脆性碳化物(M23C6型)和铁-铬新相,造成焊缝区的脆性比母材的增大。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F12马氏体钢与ZG15crIMoV珠光体耐热钢异质接头的焊接,在江苏谏壁电厂三十万瓩机组施工中,分別选用热817、热407、热337三种焊条,在常温状态下并经运行温度555℃时效后对碳扩散的问题进行了试验,对裂缝的产生作了综合分析。这类异质接头,当焊前和焊接过程中的预热温度、焊后热处理不当及氢的原因将导致裂缝的产生。选用热817或热407焊条的焊接接头均产生碳扩散,前者硬度高冲击韧性低,后者对裂缝的敏感性较大。用热337焊条的焊接接头,对防止碳扩散有显著效果,机械性能也较满意,为保证其高温强度与F12钢管相等,焊缝中心厚度必须为F12钢管厚度的1.2倍以上。为此对电力部颁布的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厂承压管道焊接篇)中:“焊接异种钢焊条(焊丝)及焊后热处理温度推荐表”内关于12—cr—IMo—V与1 1/2cr—1/2Mo,Icr—1/2Mo—V等低合金耐热钢焊接时,为防止碳扩散,不应推荐热407焊条,应推荐含铌元素的如热337焊条为佳。  相似文献   

3.
研制一种用于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新型焊条———低相变点焊条 (LTTE) ,其熔敷金属的马氏体相变温度为 191℃ ,在焊态下 ,LTTE接头纵向焊趾部位获得 -2 5MPa的残余压缩应力。而普通焊条E5 0 15接头相同焊趾部位却为95MPa的残余拉伸应力。利用上述两种焊条分别焊接三种类型的纵向焊接接头 ,并进行疲劳试验。结果证明 ,在 2× 10 6循环次数下 ,LTTE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分别比E5 0 15的提高 41%、47%和 5 9% ;在 162MPa的应力幅值下 ,LTTE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分别比E5 0 15的提高 9.9倍、9.6倍和 46.8倍。此外 ,低相变点焊条方法不需增加焊后处理工序 ,是一种有效提高纵向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热丝TIG的方法制备VM12材料焊接接头,对焊态、焊后退火态以及时效热处理态接头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展开研究。焊后观察到焊缝为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组织,且焊缝硬度很高,经退火热处理后焊缝转变为回火马氏体,硬度降至300HV_(10)左右;接头经600℃和650℃时效热处理后,微观组织变化很小,材料高温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对采用E7015-D2焊条焊制的BHW35钢厚壁对接焊接接头分别采取不同冷却速度的焊后热处理制度,进行了弯曲、拉伸、冲击韧性等力学性能、金相组织及扫描电镜断口分析对比,指出采用正火+回火空冷+消应力退火热处理能使焊接接头组织及强韧性满足使用要求,而缓冷工艺使母材性能不能很好恢复,接头横向拉伸强度低于母材规定值的下限,冲击韧性低于空冷工艺,抗裂纹扩展能力下降。断口特征佐证了上述结果。  相似文献   

6.
在焊接工艺评定中,通过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分析,为制定焊后热处理提供依据。文中研究了四个焊后热处理工艺,进行了热处理硬度检测实验对比,确定了640℃保温120min的焊后热处理工艺,使焊接接头的硬度控制在22HRC以下,满足了焊接接头的功能和在酸性环境下耐应力腐蚀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焊接接头疲劳试验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用于提高焊接接头疲劳性能的低相变点焊条焊趾熔修技术。采用低相变点焊条LTTE和普通焊条E5015,分别对非承载十字接头和纵向环绕角焊缝接头实施焊趾熔修,进行疲劳性能对比,并与该两种形式接头的全LTTE焊缝接头疲劳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焊条E5015接头,低相变点焊条LTTE焊趾熔修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焊接接头的疲劳性能,其疲劳强度达到全LTTE焊缝接头的疲劳强度。这一技术降低了LTTE焊条的使用成本,为低相变点焊条在工程实践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一种评价焊接接头安全性的方法,根据焊接接头断裂韧度CTOD试验值,对埋弧焊焊接接头免焊后热处理的可能性进行安全评定。为大型全焊接阀体管线球阀制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杨光起  夏源健 《压力容器》1989,6(6):49-55,40
本文对重庆钢铁公司研制的15MnNi钢进行了焊条选择、焊接、焊后热处理等试验。找出各种参数对15MnNi钢焊接接头性能(特别是低温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TH227焊条,以小的焊接热输入量施焊并经适当的SR处理,所获得的焊接接头能满足-40℃使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通过研究508-Ⅲ钢焊缝及热影响区在经历不同焊后热处理和层间温度后的力学性能和金相组织,找出焊后热处理温度、保温时间、层间温度等参数对低合金钢焊接接头机械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最终得出整个焊接过程中各工艺阶段所需的温度区间及与保温时间的最佳组合,而且通过金相分析得出金相组织转变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规律,以帮助改善焊后热处理工艺质量。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焊接工艺参数对T92/S30432异种钢焊接接头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获得了最佳的焊接工艺。结果表明:层间温度、焊接层数、焊丝类型和焊接接头坡口角度对接头强度的影响不大;但低层间温度和多层多道焊可以提高T92钢侧热影响区的韧性;与ERNiCr-3焊丝相比,ERNiCrMo-3焊丝填充的接头T92钢侧热影响区具有较高含量的铁素体,从而使其冲击功下降;焊接接头冲击韧性随坡口角度增大而先增大后减小,并在35°时达到最高;焊后热处理温度为760℃时接头具有最高的强度和韧性;T92/S30432异种钢较佳的焊接工艺是采用ERNiCr-3焊丝和较低层间温度,并严格控制焊层厚度且采用温度为760℃的焊后热处理。  相似文献   

12.
由于焊趾部位存在有应力集中和残余拉伸应力,焊接接头的疲劳强度远低于基体金属,超声冲击和低相变点焊条的应用是近年来发展的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方法。通过对横向对接焊接接头和纵向角接板焊接接头试件的疲劳试验,在2×106循环次数下与普通E5015焊条焊态试件相比,超声冲击处理的两种型式接头的疲劳强度分别提高50%和71%,低相变点焊条焊接的两种型式接头的疲劳强度分别提高11%和41%,相应接头的疲劳寿命也有大幅度的提高。试验结果说明,两种方法都是提高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有效方法,其中超声冲击方法的提高程度较高,而由于免去了焊后加工处理工序,低相变点焊条方法更适合于具有高值残余拉伸应力纵向焊缝焊接接头疲劳强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3.
焊后热处理对P91钢和TP347H钢焊接接头综合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P91钢和TP347H钢焊接接头在焊态和720,760,800℃和1050℃×2h空冷等焊后热处理工艺下进行了拉伸、弯曲、冲击、硬度等常规力学性能试验和高温持久强度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热处理规范工艺可以提高P91+TP347H异质焊接接头的拉伸及弯曲性能,对冲击性能及硬度也没有大的影响。经热处理后的焊接接头比未经热处理的试样具有更好的高温持久性能。得出了P91+TP347H异种钢焊接的最佳工艺方案是采用TIG焊,并进行焊前预热和焊后进行760℃×2h空冷时效处理。  相似文献   

14.
应力大小对不锈钢焊接接头耐蚀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确定了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在硫酸-硫酸铁中腐蚀率变化最缓慢的时间为煮沸1.5h;同时对奥氏体不锈钢焊接接头进行部分去应力和完全去应力等热处理,结果发现,部分去应力可显著提高焊接接头的耐蚀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文献[1]试验工作的基。山上对15MnVN(Cu)钢焊接接头的韧性进行进一步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结557焊条进行手工焊及采用 H08MnMoA焊丝+350焊剂进行埋弧自动焊,其悍后及悍后600℃ 2小时热处理状态下的焊缝金属韧性(20℃与-40℃下a_k、NDT温度及δ_i、δ_(0.05))及焊后状态下接头各部位的冲击韧性(20℃及-40℃ a_k)均较理想。因此作者认为,焊接15MnVN(Cu)钢时,手工焊选用结557,自动焊选择H08HnMoA焊丝加350焊剂为好。  相似文献   

16.
邬佑靖  徐泽亮 《阀门》2009,(2):17-21
介绍了一种评价焊接接头安全性的方法——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断裂韧性试验方法,根据CTOD试验值,对埋弧焊焊接接头免焊后热处理的可能性进行安全评定。为大型全焊接阀体管线球阀制造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袁斌  徐宏  刘京雷  张莉  周建新 《压力容器》2007,24(5):9-12,63
采用氩电联焊断弧工艺对20G渗铝钢管(Φ25 mm)进行焊接,并对渗铝钢管焊接接头的微观结构、焊缝附近元素分布、焊接工艺评定和抗高温氧化性等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氩电联焊,A312SL焊条盖面、手工电弧焊断弧焊接工艺、合理的坡口焊接20G渗铝钢管,可满足渗铝钢焊后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8.
方国爱  龚敬文 《压力容器》1994,11(2):11-19,55
本文针对1500m~3乙烯球罐用44mm厚CF-62钢板锻件及其焊接接头,进行了焊态、焊后热处理等不同状态的低温韧性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焊态、焊后热处理二种状态下,44mm厚CF-62钢板、锻件及其焊接接头皆有较优良的低温韧性,均满足低温乙烯球罐设计的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19.
转轮称为水轮机的心脏,国外往往用转轮制造质量来衡量一个国家水轮机制造水平。转轮材料质量、型线和尺寸精度等都直接关系到水轮机组的效率和使用寿命。目前,大型转轮的制造多为采用0Cr13Ni5Mo不锈钢组焊结构,其焊后焊接接头的性能直接影响转轮的实际使用寿命。附图为转轮实物组焊后照片。我们通过制作焊接试板,采用不同焊接后工艺热处理,制作拉伸、冲击和显微硬度测试试验,来分析研究热处理工艺对接头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针对离心压气机壳用ASTM A765钢的低温工况,研究了改性材料的焊接工艺及焊后热处理工艺。研究了拉伸性试验、低温冲击试验和金相观察、焊接参数和焊后热处理工艺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试验结论显示,采用HS09MnNiDR焊丝焊接的ASTM A765钢可满足-46℃低温工况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