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2016,(8):28-29
阳煤五矿五采区内15号煤层总的形态为南北高,中部低,中部存在一走向北东向斜构造贯穿整个采区,据附近采区采掘地质资料预计采区内隐伏陷落柱及落差小于5 m的断层较发育。这些构造对将来的工作面设计和开采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此我们应用三维地震勘探进一步查明了五采区的煤层赋存情况、地质构造展布情况、陷落柱发育情况,为采区内的采掘工作面布置提供详实的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2.
张鹏冲 《煤炭技术》2020,39(7):13-14
针对某矿18301综采工作面过S_(136)陷落柱面临的技术难题,在对工作面陷落柱进行详细的地质探测基础上,采用采煤机割落和多点放震动炮的结合措施通过陷落柱,并探究对陷落柱处的顶板支护的技术措施,保证了18301综采面的快速回采,同时很大程度上将陷落柱产生的影响降到了最低,并提高了工作面、采区及矿井的回采率,为类似地质构造的工作面的安全回采提供了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万生 《西北煤炭》2006,4(2):42-43
经过近7年对高阳煤矿七采区陷落柱的观测、编录、整理发现,单个陷落柱柱体内岩层块体存在整体下沉现象,这种现象往往造成将陷落柱误判为断层,给巷道掘进和工作面布置造成很大麻烦。  相似文献   

4.
陷落柱对煤矿安全生产的影响较大,对采区及工作面的合理布置、采煤方法和采掘机械的选择增加困难。另外陷落柱导致的突水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容易导通丰富的岩溶地下水,对矿井安全生产威胁较大,因此陷落柱的发育特征及含导水性分析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梁国栋  张东幸 《煤》2005,14(1):6-7
屯留矿井南二采区2#回风下山过陷落柱施工中,采用锚网喷临时超前支护,U29型钢扶棚永久支护,短掘短支,同时截住耙矸机后巷道涌水和控制住工作面施工用水,防止膨胀泥岩遇水泥化,是成功穿过陷落柱的关键之一,着重介绍过陷落柱的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6.
针对岩溶陷落柱等垂向构造在井下超前探查困难等问题,在任楼煤矿新采区中六采区采用地面区域定向超前探查技术探查区域内是否存在陷落柱等导水构造,通过观测钻井液漏失情况,未探查到断层裂隙或陷落柱等垂向导水通道,并进行钻孔轨迹与地质录井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探查区域未发现断层裂隙或隐伏陷落柱等垂向导水隐蔽致灾因素,实现了掩护7264、8264工作面的目的,达到了利用新技术探查隐蔽致灾构造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为减小岩溶陷落柱突水的危险性,有必要开展岩溶陷落柱研究工作.分析了平朔井工一矿太西采区岩溶陷落柱发育的地质背景、岩溶发育情况、岩溶发育特征及其陷落柱内部地质特征及赋存形态,对太西采区内的7个岩溶陷落柱导水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工作面过大面积陷落柱时的片帮冒顶、进度低以及跳采资源浪费等问题,以寺家庄煤业有限责任公司15302工作面过大范围NDX24陷落柱为例,从设计原则与方法、钻孔布置相关技术参数等方面对陷落柱超前预注浆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经工作面过陷落柱期间累积80 d的矿压监测及钻孔窥视分析,预注浆钻孔孔深20~108 m,注浆工作压力5~15 MPa,单孔平均注浆量2.27~2.45 t;工作面过陷落柱期间,工作面顶板完整性较好,未发生大面积片帮、冒顶、压架事故,推进度在3~4 m/d。预注浆加固技术可超前工作面有效固结工作面内陷落柱破碎岩体,实现了工作面大面积陷落柱超前主动治理及安全高效回采。  相似文献   

9.
以山西兰花集团大阳煤矿三采区首个综放工作面为依据,通过类比法、经验法、理论计算法对3303工作面进行支架选型,分析综放工作面顶板管理的相应措施,顺利通过初次来压及X102、X101、X83、陷落柱群,为大阳煤矿其他采区及邻近矿井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高河矿W4301工作面过Xw15陷落柱的工程实际,以实现工作面不搬家倒面,工作面回采工作便捷的工作面直接过陷落柱为目标,在工作面超前探视的基础上,确定工作面陷落柱的具体方位、几何尺寸以及岩石性质,通过工作面超前预注浆技术,对陷落柱进行加固处理,切实保障工作面工作面回采时的顶底板稳定性,防止突水事故的发生。确定了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实现了工作面快速过陷落柱,保证了工作面安全、高效回采。高河矿后续出现的工作面过陷落柱问题提供技术基础,并为其他地质条件类似矿井工作面直接过陷落柱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根据朱家湾煤矿152101综采工作面实际情况,通过对陷落柱的资料分析,利用"H"型巷道布置方式避开陷落柱对综采工作面采煤作业的影响。针对综采工作面过陷落柱难题,提出快速推进技术,包括工作面支架末采安全技术、支架撤出安全技术、刮板输送机拆除安全技术和巷道贯通安全技术,保证了工作面连续推进,不仅有效降低了陷落柱对生产的影响,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为以后工作面过陷落柱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介绍应用“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控”法与井下“无线电波坑道透视”法相结合,综合探测落柱的方法。通过综合探测,能较准确地测出隐伏陷落柱,避免综采工作面的意外缩短或搬家,指导采区范围综采工作面合理布置工作。  相似文献   

13.
陷落柱是由上附岩层力长期作用下产生的溶洞坍塌,它的存在严重影响工作面的回采。针对E1305工作面陷落柱附近煤层的地质特点,运用绕陷落柱的方法,结合巷道布置,工作面通风系统和工作面抽采情况,布置开切眼,对端尾空挡及沿空留巷支护进行评估,设计符合该工作面特征的回采技术,保证了工作面的回采效率.  相似文献   

14.
以团柏煤矿10-106工作面陷落柱突水注浆治理为例,分析了陷落柱空间结构特征及突水水文地质条件,制订并实施了陷落柱形态探查设计,提出了对陷落柱快速注浆封堵的治理方案。根据陷落柱结构特征及工作面地质条件,确定了快速注浆工艺,设计出堵水效果检验钻孔,最终实现了治理目标。  相似文献   

15.
西山德威矿业晟聚煤矿28105综采工作面回采期间遇到陷落柱,导致工作面漏顶、片帮严重,迟滞了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同时也严重威胁到工作面的安全生产。针对该矿工作面陷落柱的特征,设计了合理的注浆方案来加固陷落柱影响范围内的破碎围岩,使得围岩强度得以显著提高,从而确保了工作面顺利通过了该段地质构造区域,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决新元煤矿9104首采工作面受地质构造影响存在工作面底板涌水的问题,设计采用无线电波坑道透视仪对回采工作面范围内的地质构造进行定位。在井下进行钻探确定陷落柱的发育情况,在相应位置对陷落柱进行超前注浆加固,提高煤层陷落柱位置煤岩体的整体性,增强其隔水能力,有效地防止了底板突水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张育恒 《煤矿开采》2012,17(4):24-26,29
针对长平煤矿2307综放工作面过SX49陷落柱的地质开采条件,在对工作面陷落柱进行详细的地质围岩探测基础上,采用采煤机割落矸石和放小型震动炮的措施强行通过陷落柱,保证了2307工作面的连续推进,不仅有效降低了陷落柱对生产的影响,提高了煤炭资源回收率,而且为以后工作面过陷落柱的方法提供了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椭圆形陷落柱对综采工作面推进的影响规律,以某矿12408工作面内的639#陷落柱为工程背景,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分析陷落柱周围的塑性区分布和采动应力分布规律。确定了综采工作面距离陷落柱32 m时,陷落柱对综采工作面推进产生的影响及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9.
《煤矿安全》2021,52(5):193-200
为研究采动影响下底板隐伏陷落柱的渗流演化规律及突水灾变特征,以1个隐伏陷落柱工程为背景,考虑流固耦合作用以及围岩渗透系数的动态变化特征,模拟再现隐伏陷落柱随工作面开挖前进的突水灾变过程;在此基础上,研究隐伏陷落柱发育高度以及水压对煤层底板突水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工作面开挖通过陷落柱时,陷落柱与煤层间的导水裂隙通道起始于陷落柱顶部最前方而终于煤层底板距陷落柱中心约20 m的位置;随着工作面的向前推进,煤层底板的涌水量大体呈"S"型曲线分布,其在工作面靠近并通过陷落柱时增大速率最快,而在工作面远离陷落柱中心35 m后逐渐保持稳定;陷落柱距煤底越近,煤层底板涌水量发生快速增长的时间点就越靠前且其增长区间范围也越大,同时煤层底板的涌水量与其距陷落柱的距离呈指数衰减式关系;当工作面推进距离相同时,煤层底板的涌水量与陷落柱水压呈指数递增关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陷落柱资料的分析,探讨了工作面强行通过陷落柱的可行性方案。该方案的实施,减少了工作面搬家工作量,节约了费用,最大限度保证了工作面连续推进,实现了高效开采,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也为以后开采过程中揭露陷落柱和强行通过陷落柱问题提供了经验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