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根据投影逼近法求符合最小区域法的空间四个极值点基本原理,将其图解过程归纳演绎成求解极值点的数学运算,并设计出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2.
针对圆度误差评定中最小区域法的特点,提出一种采用实数编码,基于搜索点的适应值变化趋势进行定向变异并自适应地改变变异步长的改进遗传算法,并将该算法用于圆度误差评定问题,详细描述了具体的操作步骤,最后通过仿真实例得到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收敛速度快,计算结果稳定。  相似文献   

3.
刘顺芳 《矿山机械》2006,34(1):140-141
回转体零件,其横截面轮廓是否为一正圆,需要与一理想圆进行比较才能得出结论,圆度误差的评定过程就是将被测横截面的实际轮廓与理想圆比较的过程。最小条件法是圆度误差评定中寻找理想圆的基本原则,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有最小二乘法、最小外接圆法、最大内切圆法和最小区域法。其中,最小区域法是一种新的优良评定方法,它不仅可以获得最小的误差评定结果,而且对零件的性质有稳定的约束(通过包边界),因而是现代测量技术致力研究的评定方法。在传统圆度测量仪中,实现最小区域圆评定的方法是测量仪通过传感器描绘出被测工件的轮廓误差曲线,然后测量人员用同心圆模板来试凑包容轮廓误差曲线,直到符合最小区域圆条件为止。  相似文献   

4.
5.
方红 《煤质技术》2004,(6):69-71
阐述了依据国标(GB/T15460—2003)测试方法、原理及过程检测煤中碳和氢含量不确定度来源;不等精度测量数据以最小二乘法处理测试结果,作为测试重复性提供的不确定度数,作出检测煤中碳和氢含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相似文献   

6.
目前已有的结构面提取方法,有多点拟合、点云深度图像聚类、TIN格网的区域生长等方法。现有的提取方法对层面出露条件为平面形态的结构面有效,而对于出露条件为迹线形态的结构面无效。该文在现有算法基础上,分别对出露条件为平面和出露条件为迹线形态的结构面在三维点云空间中识别和提取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本文算法对平面状结构面和迹线状结构面提取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黑河水库右坝肩出现的巨大变形体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坡体 ,它主要作平面旋转运动。该文详细介绍了该变形体的成因及其变化发展规律 ,并用平面转动模型对变形体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 ,结果比较吻合实际 ,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赵小明  谢江  娄晨辉 《煤矿机械》2011,32(7):110-113
为解决零件轮毂孔内呈180°对称分布的双键键槽的对称度误差的测量方法问题,在基于使用通用计量器具的测量条件下,根据形位误差测量评定中的最小条件准则,利用评定定位误差的定位最小包容区域的概念,采用几何方法分析了轮毂孔内双键键槽对称度误差的测量和计算方法,得到了2个在不同情况下计算轮毂孔内双键键槽对称度误差值的公式,讨论了了这些公式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利用这些公式可解决加工中轮毂孔双键键槽对称度误差的测量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力 《煤质技术》2008,(1):41-42
依据JJG 98《非自动天平》与JJF 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电子天平的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评定。简述电子天平的检定过程,分析了电子天平不确定度的来源及其种类,对不确定度分量及合成不确定度和扩展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相似文献   

10.
通风机流量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用标准化风道进行通风机气动性能试验条件下,采用锥形进口测定流量时,根据标准对试验装置的要求,提出了通风机流量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法,并通过测量实例进行了评定。为正确评定通风机流量测量不确定度、提高通风机试验准确度寻找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陶雯雯  赵兵涛 《煤炭学报》2013,38(12):2253-2258
旋转填料床可高效强化气液吸收过程,气液传质系数的影响因素有转子尺寸、填料特性等结构参数和转子转速、气液流量、气液浓度、操作温度等操作参数。为准确预测气液传质系数,针对旋转填料床中NaOH溶液吸收CO2的过程,提出了其传质的无因次影响变量,然后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方法建立了旋转填料床吸收CO2气液传质性能预测模型。结合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网格搜索法与10折交叉验证法获得模型参数最优值为:γ=3.833 4×104,σ2=0.717 6。对57组数据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预测相对误差为±15%以内,均方差为4.01×10-5,确定系数R2为0.984 2。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且泛化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基于SMP强度准则的岩石残余应力与围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岩石的残余强度与围压的关系,本文通过选取适当的模拟函数模拟二者关系,建立基于SMP破坏准则的残余强度与围岩的关系,并通过矽卡岩和大理岩两种岩石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方法较目前采用的Mohr-Coulomb和Hoek-Brown两个准则所建立的残余强度与围岩关系更能合理解释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13.
An assistant surface was constructed on the base of boundary that being automatically extracted from the scattered data. The parameters of every data point corresponding to the assistant surface and their applied fields were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In every applied region, a surface patch was constructed by a special Hermite interpolation. The final surface can be obtained by a piecewise bicubic Hermite interpolation in the aggregate of applied regions of metrical data. This method avoids the triangulation problem. Numeric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it is efficient and accurate.  相似文献   

14.
采空区地表变形与采深采厚比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矿采空区地面塌陷治理的前提是正确预测评价地表变形的范围及变形强度,而地表变形的强度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开采煤层的采深采厚比值与采空区的地表变形关系十分密切。通过对几个工程实例的探讨认为:当开采煤层的采深采厚比介于30~100时,采空区地表变形较为强烈,对采空区影响范围内的人类工程活动等的危害也较大。因此建议在进行采深采厚比计算时,宜将深厚土层按一定比例换算成岩石的厚度后,再进行评价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15.
鉴于现有的极限平衡方法不能很好地反映非线性强度准则下抗滑桩加固边坡的作用原理,利用土压力理论提出简易的抗滑桩和边坡滑体的力学求解模型,结合力学平衡条件推导出抗滑桩的有效桩侧压力。采用瑞典法求得滑面应力计算公式,结合边坡安全稳定系数指标,提出了非线性强度准则下抗滑桩边坡加固的稳定性解决方案。工程案例验证结果表明,岩土体非线性时,需增加桩长,方能确定边坡的稳定性要求;布置于临近坡脚点位置有助于提高边坡稳定性,但需防止位于抗滑桩上方的边坡出现局部滑动体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6.
断裂带老顶的判别准则及在浅埋煤层中的应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侯忠杰 《煤炭学报》2003,28(1):8-12
从20世纪50年代的铰接岩块假说到砌体梁理论的建立,都把断裂带老顶结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在讨论有关断裂带老顶结构假说和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老顶初次断裂拱式平衡和周期断裂砌体梁平衡条件,考虑到岩块间铰点挤压接触面的实际高度,推导出了断裂带老顶判别的理论公式,即老顶分层厚度大于其下自由空间高度1.5倍时该分层进入断裂带,通过与实际观测值及所建立的经验公式比较,证明理论公式的计算值与实际一致,从而使长期悬而未解的断裂带老顶层位问题在理论上得以解决,同时也进一步说明了浅埋煤层组合关键层覆岩全厚切落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受地形条件影响下不同充填方案对覆岩及地表变形规律的影响,根据芦子沟煤矿采矿及地质条件,应用FLAC^(3D)软件模拟分析了多种考虑地形因素的充填方案数值模型;分析研究了不同充填率、不同充填位置情况下,采空区顶板及地表变形破坏特征,进而得出不同充填方案对采空区的稳固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充填率的提高地表位移值逐渐减小,在充填率在20%~70%之间时,充填效果随充填率的增加提升较明显,总位移最大值与充填率呈近似线性负相关,在充填率小于20%或大于70%时,改变充填率对充填效果的影响较小;间隔式充填能改变地表沉降盆地的形态,在充填量保持一定时,间隔式充填方案地表沉降量更小,充填效果更好;充填沟谷下方采空区比充填山峰下方采空区地表斜坡受采空区影响产生的水平位移更小,斜坡发生失稳的可能性更小。  相似文献   

18.
热解条件对煤焦比表面积及孔隙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固定床反应器与高温沉降炉中由神木煤和华亭煤制得6组煤焦,考察了升温速率、热解温度对煤焦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布的影响.煤粒在固定床中的升温速率为10 K/min,热解终温900 ℃;在高温沉降炉中升温速率大于1 000 K/s,热解终温为1 100 ℃和1 500 ℃,煤焦的孔隙结构采用低温氮吸附法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快速热解煤焦的比表面积远大于慢速热解煤焦,并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说明挥发分在析出慢时易堵塞孔隙,而热解温度升高使快速热解煤焦的部分微孔转变为中孔和大孔,从而减小比表面积.  相似文献   

19.
孟峰  杨静 《陕西煤炭》2007,(1):8-11
研究了开采对土地造成的破坏,进行了地表沉陷对土地质量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开采引起土地破坏的预测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为解决煤矿采动区地面井布置间距目前大多依靠工程经验获得而缺乏科学理论根据的问题,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数值模拟软件建立了计算采动区地面井抽采瓦斯纯流量和瓦斯压力分布的三维数值模型。以岳城煤矿相关物性参数计算出符合实际情况的煤岩渗透率、孔隙率及瓦斯质量源项,以此为基础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数值模拟中地面井瓦斯抽采影响半径为65 m,地面井抽采瓦斯纯流量变化规律呈“单峰拖长尾”形态特点。若要实现采动区瓦斯抽采全覆盖,则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地面井的间距应取130 m以上。研究结果对优化采动区地面井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