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超高压压缩机填料盘的微动磨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茂名乙烯超高压压缩机的填料盘异常磨损和开裂进行分析和计算,发现填料盘的磨损是由于填料盘在工作时有微动磨损而引起的,并且造成填料盘微动疲劳,形成微动疲劳裂纹。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填料盘裂纹的宏观特征和应力状态,并对填料盘磨损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计算得知两填料盘之间的位移幅值只有几十微米。依据微动疲劳产生的机理,确定填料盘的裂纹是在微动磨损下产生,并在压缩机交变压力的作用下不断扩展而造成填料盘失效的。  相似文献   

3.
对茂名石化乙烯工业公司低密度聚乙烯装置二次压缩机填料盘过度磨损和开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相邻两块填料盘之间存在着微动磨损,同时填料环的腐蚀和磨损加速了填料盘的微动,大大降低了填料盘的疲劳寿命,使填料盘疲劳开裂。  相似文献   

4.
压缩机密封填料盘的失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填料盘裂纹产生的部位和裂纹扩展方向的宏观分析,依据微动疲劳裂纹产生的理论,认为填料盘的失效是由于微动疲劳造成的;通过对填料盘工作状况和失效机制的理论分析,进而在理论上证明了填料盘的开裂是由于微动疲劳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超高压压缩机填料盘裂纹产生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产生裂纹的填料盘进行了失效分析,通过拉梅公式和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填料盘简化模型进行了受力分析.结果表明:材料成分和显微组织均符合要求;裂纹起源于输油孔的侧壁;填料盘的失效模式为疲劳失效,内压在填料盘内部输油孔上产生的应力集中导致了填料盘的疲劳失效.适当增加输油孔到填料盘内环的距离可以预防裂纹的产生.  相似文献   

6.
关于微动磨损与微动疲劳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周仲荣 《中国机械工程》2000,11(10):1146-1150
微动磨损与微动疲劳是2种主要的微动模式,造成的损伤在工业中相当普遍,并可能引发灾难性的后果。主要研究了们移幅度、压力和疲劳应力3个基本微动参数,并以获得的微动区域、微动图为基础,分析了微动磨损与微动疲劳的运行机制和破坏规律。为更好地了解微动磨损与微动疲劳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了接触磨损与局部疲劳、局部疲劳与整体疲劳之间的竞争机制。  相似文献   

7.
微动疲劳易引起钢丝表面磨损和横截面积损失,进而造成钢丝断裂失效并缩短钢丝绳使用寿命。不同微动疲劳参数(接触载荷、疲劳载荷、钢丝直径和交叉角度)引起差异的钢丝微动疲劳磨损特性,故研究微动疲劳参数对钢丝微动疲劳磨损演化规律影响至关重要。基于摩擦学理论和Marc仿真软件构建钢丝微动疲劳磨损模型,探究接触载荷、疲劳载荷、交叉角度和钢丝直径对钢丝微动疲劳磨损演化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钢丝微动疲劳磨损体积主要与接触载荷和疲劳载荷有关;疲劳钢丝的磨损深度、磨损率及磨损体积随着接触载荷的增加而增大,且不同接触载荷下疲劳钢丝磨损体积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随疲劳载荷幅值的增加,疲劳钢丝的磨损深度、磨损率及磨损体积均呈增加趋势;在不同疲劳载荷范围下疲劳钢丝的磨损体积均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呈线性增加;当接触载荷、疲劳载荷及钢丝间摩擦因数相同时,不同交叉角度和不同加载钢丝直径下疲劳钢丝的磨损体积相同。  相似文献   

8.
刘为亚  陈一萍  李亚波  杨凯  史玉杰 《机械》2022,(2):47-53,60
采用比例车轴试样进行了微动疲劳试验,试验后观察了车轴微动区的微动磨损与微动疲劳损伤,并测量了车轮、车轴配合面磨损轮廓.试验结果表明,车轴轮座边缘微动区的磨损机理主要是磨粒磨损、剥层和氧化磨损.车轴微动疲劳裂纹萌生于微动区内部,初始裂纹角度与车轴径向方向成29°.随着裂纹的扩展,裂纹角度逐渐减小.此后,基于测量的磨损轮廓...  相似文献   

9.
超高压压缩机填料盘结构复杂并承受很高的压力脉动,填料盘润滑油孔附近会产生明显的应力集中,需要自增强处理来得到良好的预应力状态。本文通过建立填料盘三维有限元模型,利用ANSYS双线性随动强化模型模拟自增强处理过程,分析自增强前后润滑油孔对填料盘等效应力分布、等效对称循环载荷、周向应力分布的影响,定量分析对润滑油孔施加自增强的必要性,得到自增强压力推荐范围。  相似文献   

10.
在轴向静载荷为 30MPa ,振动频率为 10Hz,弯曲振幅为 0 8mm的试验条件下 ,在弯曲疲劳试验装置上对JL/G1A 12 5 2 6 / 7架空导线进行微动试验。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经 5 4× 10 6周次循环振动后的线夹处导线的微动磨损表面形貌特征。结果表明 :架空导线的各同层铝线间的接触处、外层铝线与内层铝线的接触处、内层铝线与钢线的接触处、外层铝线与线夹的接触处均发生了微动磨损 ,其中与线夹接触的外层铝线磨损最为严重。磨损机制为粘着磨损、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 ,磨屑主要为铝的氧化物 ;微动疲劳裂纹发生在磨损区域内 ;在磨损区与非磨损区的界面没有发现疲劳裂纹。  相似文献   

11.
GCr15轴承钢的复合微动磨损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GCr15轴承钢球/平面接触方式,在倾角分别为30°和45°进行复合微动磨损试验。分析了该微动接触条件下的动力学特性;利用光学显微镜、轮廓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磨痕进行了分析,根据复合微动运行的三个阶段,提出了GCr15钢的复合微动磨损的物理模型。  相似文献   

12.
TiAlZr合金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精度液压式微动磨损试验机研究了TiA lZr合金在不同微动运行区域的微动磨损行为,建立了其运行工况微动图。试验结果表明:滑移区、混合区和部分滑移区的摩擦因数随循环次数变化呈现不同的规律,其中部分滑移区摩擦因数较低,磨损体积随着位移幅值的增大而增大;滑移区、混合区磨损体积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增大,而部分滑移区磨损体积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而减小;滑移区磨屑堆积于中心区域,磨损以磨粒磨损和剥层机制为主;混合区磨损机制主要表现为粘着磨损与磨粒磨损并存;部分滑移区磨损轻微。  相似文献   

13.
在SRV实验机上对TC11钛合金在水中进行微动磨损研究,研究了载荷大小、振幅等对摩擦因数和磨损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钛合金在水中微动的摩擦因数虽然随载荷或振幅的变化无规律可循,但随着振幅的减小却越来越稳定;其磨损量均随着载荷或振幅的增加而增加;小振幅时的磨损机制符合疲劳脱层理论,而大振幅时则主要是磨粒磨损机制。  相似文献   

14.
聚四氟乙烯基粘结固体润滑涂层微动磨损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不同位移幅值与载荷条件下研究了酚醛环氧粘结聚四氟乙烯(PTFE)基固体润滑涂层的微动磨损特性,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表面轮廓仪和傅里叶表面红外仪等对涂层磨斑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粘结PTFE基涂层具有良好的抗微动损伤性能,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只存在部分滑移区和滑移区,部分滑移区的损伤轻微,滑移区的损伤强烈依赖于栽荷,其损伤与PTFE分子链在往复交变载荷作用下的疲劳断裂相关。  相似文献   

15.
在微动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含有硫化铜纳米粒子脲基脂的微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硫化铜纳米粒子能显著降低微动磨损体积,随着纳米粒子含量增加,微动磨损量降低;在微动磨损后期纳米粒子的存在还能降低摩擦因数。低负荷下,润滑脂中硫化铜纳米粒子有利于降低微动磨损量;但在高负荷条件下,磨损量迅速增大,说明高负荷下微动磨损方式发生了变化。XPS分析表明,微动磨斑表面膜含有Cu、FeS等物质,说明硫化铜纳米粒子能显著降低微动磨损的原因在于纳米粒子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在微动过程中容易与摩擦表面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具有保护性的沉积物膜和化学反应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