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从化学改性、物理改性和仿生修饰三个方面介绍高性能纤维的表面改性方法,并阐述提高高性能纤维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粘合性能的研究进展。化学改性是通过化学活化刻蚀和引入活性基团等方式改善高性能纤维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粘合性能,但反应不易控制,且化学改性存在环境污染问题,不易实现工业化;物理改性是通过紫外光辐照接枝以及等离子体、超声波、高能射线等处理对高性能纤维表面进行改性,可有效提高纤维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粘合性能,值得进一步研究;新型环保的绿色浸渍体系及仿生修饰方法将在未来发挥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提高芳纶纤维与橡胶界面粘合性能的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凌育赵  严志云 《橡胶工业》2006,53(8):507-511
综述提高芳纶纤维与橡胶界面粘合性能的方法。化学改性主要包括表面基团活化(基于苯环和酰胺基团的取代反应)、表面浸溃和涂层,物理改性主要包括等离子体表面改性(冷等离子体处理和等离子体表面接枝)、超声波改性和γ射线辐射。物理改性方法对环境污染小,可连续化操作且不影响本体性能,发展优势大。  相似文献   

3.
聚酯帘线与橡胶粘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覃毅  熊联明  李璐  曹端庆  曾林辉 《橡胶工业》2007,54(10):632-635
从聚酯帘线的表面改性、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二次浸渍工艺、改性RFL一次浸渍工艺和胶料配方调整等方面介绍聚酯帘线与橡胶粘合技术的研究进展。聚酯帘线表面改性包括紫外光辐射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等;RFL二次浸渍工艺即先用化学方法将聚酯帘线表面活化或用特殊分散剂浸渍,再用RFL浸渍液处理;在普通RFL浸渍液中加入改性剂再进行浸渍处理,也可提高聚酯帘线粘合强度;还可通过调整胶料组成和采用不同增粘体系等方法提高聚酯帘线与橡胶的粘合性。  相似文献   

4.
芳纶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概况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维相  翁亚栋 《橡胶工业》2004,51(7):436-439
综述芳纶纤维的性能、种类、与橡胶的粘合及其在各种橡胶制品中的应用情况。芳纶与橡胶粘合前常需进行预处理,主要方法有纤维表面活化、两次浸渍、改性RFL体系一次浸渍,或选用适宜胶料和粘合增进剂直接粘合。芳纶已广泛应用于轮胎、同步带、输送带、胶管、涂覆织物制品等许多橡胶制品中。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芳纶帘线-橡胶界面粘合性能的研究方法,并对芳纶帘线-橡胶复合材料静态粘合性能进行研究,采用H抽出对其进行评价。研究和评价的结果表明,采用改性剂M改性的RFL浸渍系统对芳纶纤维与橡胶粘合能力有显著的提高,并且得出了改性剂M填加量的最佳值。  相似文献   

6.
改善芳纶与橡胶粘合性能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综述了改善芳纶与橡胶粘合性能的处理方法,分别对芳纶的表面活化处理、浸渍工艺及采用适当胶料配方和增粘体系的直接粘合工艺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7.
芳纶纤维的表面处理及其在橡胶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芳纶纤维的种类、性能、表面改性及其在橡胶制品中的应用。芳纶纤维高模量、高强度、低密度、耐氧化、耐腐蚀的性能使其在轮胎、软管、胶布等橡胶基体复合材料领域作为增强材料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由于表面的惰性限制了芳纶纤维的应用,因而其表面处理尤为重要,硝化/还原、氯磺化等化学改性和等离子体、电子束等物理改性均可改善芳纶纤维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状态,提高其与基体间的粘合性能。  相似文献   

8.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与CR NBR及其并用胶料粘合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简称芳纶)通过浸渍改性环氧树脂(SJR-2)和预缩合间苯二酚-甲醛树脂(SJR-1)的水溶液,再经半固化,实现了对其表面的粘合活化处理。用这种经活化的芳纶复丝捻成的帘线,只浸一次由SJR-1配制的间苯二酚-甲醛胶乳,即可获得与CR,NBR及其并用胶料的优良的粘合活性,而且提高了帘线的动态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又称对位芳纶)的表面改性技术及其研究进展。对位芳纶的表面改性方法分为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其中,化学改性包括表面刻蚀、表面接枝、共聚改性等方法,物理改性包括等离子体处理、表面涂层、γ射线辐射、超声浸渍处理、紫外辐照等方法。指出了对位芳纶表面改性的未来发展方向是实现无损改性和工业化在线处理。  相似文献   

10.
张博  王文才  田明  张立群 《橡胶工业》2022,69(9):0643-0651
研究了一种基于植物多酚/多胺的芳纶帘线绿色环保浸胶体系(PTA浸胶液),并对比PTA浸胶液与间苯二酚- 甲醛-胶乳(RFL)浸胶液浸渍处理的芳纶帘线与橡胶的粘合性能。衰减全反射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 分析结果表明,经PTA浸胶液浸渍后,丁吡胶乳包覆在芳纶帘线表面,其含有能参与橡胶硫化的C=C键,帘线的浸渍效 果良好;与RFL浸胶液浸渍的芳纶帘线相比,PTA浸胶液浸渍的芳纶帘线的原始及热老化后H抽出力稍高,室温停放后H 抽出力保持率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表明,PTA浸胶液浸渍的芳纶帘线与橡胶基体的界面粘合良好。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自制芳纶表面改性剂A和胶粘剂类型对芳纶布/天然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并利用SEM分析了芳纶纤维改性前后的表面形貌和复合材料剥离界面形貌。结果表明,使用改性剂A处理的芳纶布、开姆洛克胶粘剂和天然橡胶制成的复合材料粘合强度达到了13.9kN/m,与未处理芳纶布相比提高了162%,较间苯二酚/甲醛/胶乳胶粘剂(RFL)的提高了61%;复合材料剥离界面微观形貌为橡胶撕裂和芳纶纤维劈裂共存;改性剂A对芳纶表面浸润良好,二者有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  相似文献   

12.
预浸料要求树脂基体和增强纤维具有良好的匹配性,为了提高芳纶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的界面相容性,本文从芳纶纤维表面改性及增韧技术两个方面进行综述,讨论了芳纶纤维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法的优缺点,分析了界面增韧及环氧树脂基体的不同增韧途径,重点介绍了聚氨酯/环氧树脂互穿网络体系.认为芳纶纤维的偶联剂表面处理和聚氨酯增韧环氧树脂相结合,是提高芳纶纤维/环氧树脂预浸料层间剪切强度的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处理方法,对对位芳纶(PPTA)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前后PPTA纤维与橡胶的粘合性能。结果表明:经多巴胺溶液浸泡4 h后,PPTA纤维表面沉积了聚多巴胺层;用偶联剂KH570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二次功能化处理后,在PPTA纤维表面分别引入C=C和环氧官能团;多巴胺仿生修饰、偶联剂KH570二次功能化处理的PPTA纤维经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渍液浸渍处理后,其抽出力比未改性PPTA纤维提高83. 6%;PPTA纤维用多巴胺仿生修饰、EGDE二次功能化处理和RFL浸渍液浸渍的效果优于传统二浴法浸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芳纶纤维改性技术是当今的研究热点,分析了芳香族聚酰胺纤维目前存在的问题,比较了芳纶纤维的各种改性技术的进展,包括物理改性中的表面涂层技术、等离子体技术、超声浸渍改性技术、γ-射线改性技术,化学改性中的表面刻蚀技术改性、基于酰胺键的化学反应、基于苯环的反应以及功能改性法,并对我国芳纶纤维的工业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表面处理对芳纶纤维粘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申明霞  刘桂 《橡胶工业》2008,55(7):423-425
研究活化液组成、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改性剂品种及浸渍工艺对芳纶纤维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环氧树脂-己内酰胺封闭异氰酸酯(简称封闭异氰酸酯)混合溶液作为一浴活化液的二次浸渍工艺和以封闭异氰酸酯改性RFL为浸渍液的一次浸渍工艺更适合芳纶纤维表面处理;在浸渍液成分一定的条件下,一次浸渍工艺处理效果优于二次浸渍工艺,操作更简便.  相似文献   

16.
采用多巴胺仿生修饰及二次功能化处理方法,对对位芳纶(PPTA)纤维进行表面改性,研究改性前后PPTA纤维与橡胶的粘合性能。结果表明:经多巴胺溶液浸泡4 h后,PPTA纤维表面沉积了聚多巴胺层;用偶联剂KH570和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EGDE)二次功能化处理后,在PPTA纤维表面分别引入C=C和环氧官能团;多巴胺仿生修饰、偶联剂KH570二次功能化处理的PPTA纤维经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浸渍液浸渍处理后,其抽出力比未改性PPTA纤维提高83.6%;PPTA纤维用多巴胺仿生修饰、EGDE二次功能化处理和RFL浸渍液浸渍的效果优于传统二浴法浸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研究芳纶帘线表面处理及环境温度对芳纶帘线/橡胶界面破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及150 W氮等离子体处理8 min并结合浸胶工艺的试样相比,50 W空气等离子体处理5 min并结合浸胶工艺的芳纶帘线/橡胶粘合体系的最大H抽出力、最大H抽出力时的位移、抽出模量、初始裂纹形成功及裂纹扩展功较大,界面结合作用较理想.环境温度升高,粘合体系的最大H抽出力和抽出模量等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8.
阿克苏公司开发出新型粘合活化的芳纶纤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称意 《橡胶工业》1999,(12):722-722
荷兰阿克苏公司称,该公司的合成纤维部现已并入阿科迪斯公司,成为其成员公司。据报道,该公司已开发出新型的具有粘合活性的Twaron1014型芳纶纤维。芳纶纤维具有强度大、模量高、耐化学侵蚀性优异等优点,但同时又有不易与橡胶粘合的弱点,因此提高芳纶与橡胶的粘合性能成为芳纶开发中的一大问题。解决此问题的方法之一是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活化处理,即在芳纶纺丝过程中,采用专用的粘合活化剂对芳纶纤维表面进行二次处理,这种方法通常被称为双浴处理法。由于采用这种方法需要使用较大的处理装置,因此处理成本较高。在80年…  相似文献   

19.
在深入分析对比聚合物/芳纶纤维复合材料界面改性本质的基础上,将目前世界范围内主要的芳纶纤维表面活化机理重新进行了物理和化学类种属的划分,并着重从物理、化学结构角度剖析了各种机理的优缺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技术进展,及其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效果,对表面涂覆、表面辐照、等离子体、表面氧化、表面接枝等物理或化学的芳纶纤维表面改性方法的原理和实施效果进行了重点描述,对芳纶纤维的表面改性技术的现状进行了评述。兼顾环境友好、纤维损伤小、高表面活化的高效和环保的表面改性技术的复合化是芳纶纤维表面改性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