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餐饮业废弃油脂鉴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雄  郑晓  何东平 《粮油食品科技》2011,19(4):33-35,60
餐饮业废弃油脂是我国目前食品安全非常关注的问题之一。对目前餐饮业废弃油脂的鉴别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试纸法、电导率检测法、红外光谱法、近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检测法、电子鼻检测方法可作为今后餐饮业废弃油脂的检测技术研究与开发方向。  相似文献   

2.
食用油掺入废食用油脂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文综述目前食用油脂掺入废弃食用油脂现状及涉及食品安全问题;概述目前应用检测食用油掺入废弃食用油脂方法,主要是理化检测和仪器分析检测;最后对检测方法及我国食品安全问题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卫兵 《美食》2006,(5):10-10
为防止废弃食用油脂流入消费市场,2006年3月至7月,南通市卫生监督所稽查人员会同该市环保局固废中心在市区开展了餐饮业废弃油脂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收运处置废弃油脂行为,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4.
地沟油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沟油"是非食用油脂,在概念上归属于餐厨垃圾的范畴,以餐饮业废弃油脂作为原料加工而成的劣质油脂产品。长期食用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并引发多种疾病。文章从餐饮业废弃油脂加工过程、卫生指标两方面,分析其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严重危害,引导人们科学地使用植物油产品。  相似文献   

5.
《粮食与油脂》2016,(2):12-14
核磁共振法由于测量速度快、准确、重复性高等优点适合用于餐饮业废弃油脂的快速检测。综述核磁共振技术的基本原理、类别、检测地沟油的方法、以及我国利用核磁共振法检测地沟油的研究进展,为食品安全分析检测行业的科技工作者提供新技术和新思路,以期为寻找准确、快速检测地沟油的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每月纵横     
政策导向卫生部等四部委联手监管食用废弃油不能随便卖  卫生部联合国家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建设部联合下发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的规定》 ,对废弃食用油脂的排放、收购等作了明确规定。《规定》指出 ,所谓废弃食用油脂 ,是指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在经营过程中产生的不能再食用的动植物油脂 ,包括油脂使用后产生的不可再食用的油脂、餐饮业废弃油脂 ,以及含油脂废水经油水分离器或者隔油池分离后产生的不可再食用的油脂。《规定》对产生废油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和收购废油的单位都进行了明确的规定和限制 ,同时要求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每天将产生大量的废弃油脂,为了解决废弃油脂对食品安全的冲击,能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人们提出了利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方法和工艺流程.本文介绍了废弃油脂的来源,对人体的危害和环境污染以及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并就利用废弃油脂生产生物柴油的可行性进行了探讨,指出了我国在该领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建立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快速测定废弃食用油脂中示踪剂罗丹明B的方法。将添加了示踪剂罗丹明B的油样用无水乙醇提取后,分别采用荧光分光光度计和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结果表明,采用两种方法检测时,罗丹明B在0.5μg/L~30μg/L浓度范围内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均为1μg/kg;在10、50、100μg/kg添加水平时,均能有效测定出示踪剂含量,两种方法均适用于食用油中非法添加废弃食用油脂的确证。本研究建立的基于示踪技术的废弃食用油脂快速检测手段和方法,可有效防止废弃食用油脂回流餐桌,确保我国食用油的安全使用,同时也为废弃食用油脂的监管提供新的思路与依据。  相似文献   

9.
废弃油脂替代石油资源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合理回收利用废弃油脂引起广泛关注,为避免其污染环境、回流餐桌,寻找科学合理的工业用途至关重要.以废弃油脂替代石油资源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已经形成产业,油脂在一定条件下裂解也可得到多种化工产物.分析了废弃油脂特性,列举了国内外对于油脂的裂解性能研究结果,指出除了生产生物柴油外,还可利用废弃油脂作为化工原料的补充,从而为国内废弃油脂的资源化利用开发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废弃油脂来源及流通,以大豆油异黄酮类标志物为切入点,利用磁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法探究了异黄酮类标志物的热稳定性以及大豆异黄酮在食用植物油和餐厨废弃油脂中的分布。模拟反复加热实验结果表明,标志物经过14h持续加热,依然可以检出,热稳定性相对良好。对芝麻油、菜籽油、茶籽油、花生油、亚麻籽油、大豆油及餐厨废弃油脂中的异黄酮标志物含量测定分析后作聚类分析图,结果表明通过聚类分析可以将六种食用植物油以及废弃油脂区分开。大豆油中同时含有四种大豆异黄酮,而餐厨废弃油脂中含有黄豆苷元和染料木素,以及少量染料木苷,不含黄豆苷。其他食用植物油不含有或者不同时含有大豆异黄酮类化合物,利用含量关系可以将餐厨废弃油脂与其他食用油区分开。因此,黄豆苷元、染料木素可以作为餐厨废弃油脂标志物。以芝麻油为例,掺伪5%餐厨废弃油脂的芝麻油的色谱图中可明显观察到黄豆苷元、染料木素特征峰,表明该方法可靠有效,可以为餐厨废弃油脂检测和市场监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基于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的餐饮废油掺假检测方法,以常见食用油和餐饮废油为原料,收集8个餐饮废油和25个食用油样品,制备30个掺假油样品,共63个油样进行红外光谱扫描。随机取48个油样作为校正集样品,15个油样作为验证集样品,建立餐饮废油定性分析模型,并对定性模型进行验证;从30个掺假油样品中,随机取20个油样作为校正集样品,10个油样作为验证集样品,建立餐饮废油定量分析模型,并对定量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红外光谱范围为1 550~650 cm-1条件下,采用原始光谱结合判别分析建立定性分析模型,其识别率可达100%;采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定量分析模型,在掺假比例1%~10%时,模型预测值与实际掺假比例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为0.982 2,标准偏差(SD)为0.47。表明基于ATR-FTIR的餐饮废油掺假检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沈卫阳  王洁琼  王婉  于清峰  肖莹 《食品科学》2016,37(14):160-164
研究利用油脂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在提炼过程中发生脂质过氧化反应、产生低分子脂肪醛的特点,采用柱前衍生化-高效液相色谱法,以2,4-二硝基苯肼为醛的衍生化试剂、2-甲基吡啶硼烷为还原剂,通过测定脂肪醛类物质来检测食用油中是否掺入了地沟油。结果表明:与食用油相比,精制地沟油中甲醛、乙醛的含量显著增加,可据此判断样品是否为地沟油。该方法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准确性好,极大地优化了地沟油的检测与鉴定流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简便、快速的餐饮废油、生物柴油以及合格食用油的鉴别检测方法。方法选择市售普通食用油、餐馆用油、生物柴油和餐饮废油(包括潲水油和煎炸老油)为研究对象,以1745 cm-1波数处的共有吸收峰为基准,比较各油脂红外光谱特征吸收峰相对强度;在230~800 nm范围内,比较各油脂的紫外可见吸收曲线,对油脂品质进行比较鉴别。结果比较红外图谱发现,各油脂在3473、3008、1652 cm-1附近对1745 cm-1的吸收峰相对强度差别较大,可以此作为判别依据;通过观察比较各油脂在紫外可见光谱图中的起始和终止吸收波长,以及在668 nm处是否有较高的吸光度或特征吸收峰,可对油脂品质进行鉴别。结论综合红外和紫外可见两种光谱方法的检测结果,本方法可初步地快速鉴别合格食用油与餐饮废油。  相似文献   

14.
地沟油的近红外光谱分析鉴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地沟油和食用植物油近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发现光谱经过基于基线校正和一阶导数的预处理后,食用植物油的885 nm光谱强度值与897 nm光谱强度值之比大于1.4,地沟油则小于1.1,利用这个比值差异,可以区分这两类油;在2 430~2 445 nm和2 465~2 485 nm两个波段,食用植物油有明显的峰值,而地沟油则没有峰值.实验表明,近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分辨地沟油和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15.
食用油掺伪餐饮业废油脂鉴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乐  胡健华 《中国油脂》2007,32(9):75-77
综述了食用油掺伪餐饮业废油脂的鉴别检测方法。通过对油脂的常规理化指标、金属离子含量、电导率、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黄曲霉毒素、挥发性物质、脂肪酸组成、胆固醇、红外及紫外特征吸收等指标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可以鉴别食用油是否掺伪。  相似文献   

16.
餐饮废油与食用植物油品质的GC-MS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法分析餐饮废油特征性脂肪酸组成成分.以合格鲜榨菜籽油、调和油和餐饮废油潲水油、煎炸老油为材料,通过油样的皂化、甲酯化处理后,以毛细管柱DB-5MS作分离柱,用气相色谱一质谱仪分析出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潲水油、煎炸老油中脂肪酸相对不饱和度(U/R≈1.9)明显小于合格植物油(U/R≈4.4),并在其中检测到了十三烷酸(含量约0.27%)和十七烷酸(含量约6.49%)等奇数碳脂肪酸.  相似文献   

17.
旨在确定生物柴油原料的可利用性,以可作为生物柴油原料的木本植物油脂、餐饮废油和酸化油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不皂化物和脂肪酸组成及含量。结果表明:棕榈油等7种木本植物油脂不皂化物含量低于1.10%,脂肪酸含量均高于91.50%,脂肪酸组成以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除棕榈油外);餐饮废油的不皂化物含量变化较大,脂肪酸含量在83.99%~94.87%之间,大部分餐饮废油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5种酸化油的脂肪酸含量在71.35%~92.05%之间,椰子酸化油饱和脂肪酸占比为80.06%,其他4种酸化油的脂肪酸组成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综上,7种木本植物油脂是优良的生物柴油原料,餐饮废油和酸化油作为原料制备生物柴油时要严格控制其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餐饮油主要使用铁罐和PET瓶进行包装,存在着非法灌装严重、保质期有限、成本高等问题。文章综述了盒中袋(BIB)的结构、用于餐饮油包装的优势、目前存在的缺陷和问题、运用于餐饮油包装的市场前景。BIB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液体产品的包装,在餐饮食用油上具备节约原材料、节省成本、提高保质期、杜绝地沟油等作用。目前,由于中国技术水平的限制,BIB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着灌装中瓶盖压偏导致渗漏、灌装过程刺伤造成渗漏、运输过程中揉搓造成渗漏、质量标准有待进一步提升等问题。中国餐饮油市场规模庞大,未来随着各省市禁止散装油政策的制订和执行力度进一步加强,BIB餐饮油包装市场将迎来可观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鉴别“地沟油”的有效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收集食用植物成品油、食用植物原油、餐厨废弃油脂和煎炸废弃油脂共137份,并制备精炼“地沟油”17份,采集各类油脂样品的傅立叶变换中红外吸收光谱,通过比较分析各类样品在1711 cm-1附近吸收峰的形状差异及1711 cm-1和1745 cm-1两处吸收峰的峰高比值的差异,分析造成差异的原因,评估此处吸收峰对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油脂FTIR在1711 cm-1的吸收峰,或者1711~1745 cm-1处的双峰并非“地沟油”的特征吸收峰形状,而与油脂的酸价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强度大小主要取决于油脂样品酸价的高低。当通过“精炼”或“勾兑”的方法降低“地沟油”及其勾兑产品的酸价后,它们在1711~1745 cm-1处的双峰形状也就随之消失。因此,基于FT-IR的上述吸收峰及其形状还不能有效鉴别“地沟油”与食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20.
借鉴中药指纹图谱的研究思路,在优选的色谱条件下,采用气相色谱法对16个样品进行分析,利用相似度软件筛选出12个共有峰,通过方法学验证,12个共有峰精密度、稳定性的RSD分别小于2.6%和6.1%。在此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PAC)和偏最小二乘判别(PLS-DA),对16个样品的12个共有峰进行化学计量学研究,建立地沟油模式识别模型。利用所建立的地沟油模式识别模型对16个样品(7个正品油,9个地沟油)进行判别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式识别模型能较好的区分地沟油和正品油。本方法仅使用气相色谱(GC),结合化学计量学分析,简单快速,便于推广,可用于地沟油的快速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