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超声波辅助法研究了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溶剂种类、料液比对野生桃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超声波辅助提取野生桃种仁油的影响次序为:溶剂种类提取时间超声功率料液比;最佳工艺条件参数是:提取剂为正己烷,超声功率200 W,超声时间15 min,料液比1∶11,野生桃种仁油的提取率为45.97%。气相色谱-质谱分析表明,野生桃种仁油的油脂组成主要是油酸(65.21%)、亚油酸(19.08%)、棕榈酸(11.06%)、硬脂酸(3.39%)。 相似文献
2.
3.
以油瓜种仁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不同提取剂、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油瓜种仁油得率的影响,并进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正己烷作提取剂、提取时间190min、提取温度90℃、料液比1∶80,在此条件下,油瓜种仁油得率为60.02%。所提油瓜种仁油相对密度0.90±0.05,酸值(KOH)(11.21±0.13)mg/g;钾、锌、铁、锰、镁、钙、铜含量分别为940、11.5、22.1、0.262、124、504、0.286 mg/kg,磷、钠含量分别为0.189%、0.106%,铅含量为0.042 mg/kg,未检测出黄曲霉毒素B1。油瓜种仁油由9种脂肪酸组成,以亚油酸(45.96%)、棕榈酸(29.90%)、油酸(14.16%)和硬脂酸(8.48%)为主,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含量与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饱和脂肪酸(SFA)含量的比为1∶3.3∶2.7,n-6 PUFAs含量与n-3 PUFAs含量的比为63∶1。 相似文献
4.
对无患子种仁油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采用单因素实验考察浸泡时间、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无患子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实验进行工艺优化。运用气相色谱分析无患子种仁油中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浸泡时间6 h、提取时间8 h、料液比1∶20、提取温度90℃,在此条件下,无患子种仁油平均提取率为43.31%;无患子种仁油的酸值(KOH)为4.132 mg/g,皂化值(KOH)为190.26 mg/g,碘值(I)为102.36 g/100 g;无患子种仁油主要含有13种脂肪酸,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84.63%。 相似文献
5.
以文冠果种仁为原料,选用乙酸乙酯、异丙醇及无水乙醇有机溶剂提取文冠果种仁油。研究了有机溶剂的种类、料液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对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文冠果种仁油的最佳提取工艺,对提取的文冠果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乙酸乙酯和异丙醇按体积比4∶1复配成混合有机溶剂可提高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文冠果种仁油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1∶6,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5 h;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提取3次的文冠果种仁油提取率达97.20%;文冠果种仁油脂肪酸以亚油酸(44.25%)和油酸(31.62%)为主。 相似文献
6.
通过正交试验对索氏提取法提取乌榄种仁油的工艺进行优化,用GC-MS分析甲酯化处理后的乌榄种仁油的脂肪酸组成,并对其皂化值、酸值、碘值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乌榄种仁含油率71.4%,最佳提取工艺为以石油醚为溶剂,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h,料液比1∶18(m∶V).乌榄种仁油的相对密度0.911 3 g/cm3,折光率1.469 1,酸价0.989 mg/g,皂化价186.2 mg/g,碘价84.6 g/100 g;脂肪酸主要成分为亚油酸、油酸、棕榈酸和硬脂酸,其中棕榈酸含量为34.96%、硬脂酸含量为4.83%,不饱和脂肪酸总量达60.21%.乌榄种仁出油率高、油的脂肪酸组成与棕榈油类似,稳定性较高,不饱和脂肪酸较高,其营养价值优于棕榈,可以归为“棕榈酸类油脂”. 相似文献
7.
8.
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西南山茶种仁油,研究了超声功率、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对西南山茶种仁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正交实验优化得到的超声波辅助提取西南山茶种仁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9,超声功率200 W,提取时间50 min,提取温度55℃;在最佳条件下,西南山茶种仁油提取率为36.74%。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结果表明,西南山茶种仁油中主要脂肪酸组成为油酸(78.68%)、棕榈酸(8.59%)、十六碳三烯酸(7.92%)、亚油酸(2.43%)、亚麻酸(1.17%)、硬脂酸(0.81%)、花生酸(0.19%),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0.20%,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杜衡挥发油超声波协同微波提取工艺中的液料比、微波功率和微波时间3因素的最优化组合进行了定量研究,建立并分析了各因素与得率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工艺条件为液料比10mL/g,微波功率234W和提取时间131s.经试验验证,在此条件下得率为8.29%,与理论计算值8.32%基本一致.说明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杜衡挥发油的提取得率.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杜衡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离鉴定,分离出30种成分,确认了其中21种,采用峰面积归一化法确定了各成分的相对含量. 相似文献
10.
11.
本试验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法对苹果籽油的提取进行了研充。溶剂浸提法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提取苹果籽油的适宜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得出苹果籽油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孙、料液比1:6。采用超声波提取结果表明:超声强化不仅可以降低提取温度、缩短提取时间和节省溶剂耗量,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于苹果籽油的提取均有显著的影响。试验得出,在料液比1:6条件下,以功率250w和时间25min时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苹果籽油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溶剂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提取法对苹果籽油的提取进行了研究.溶剂浸提法结果表明:石油醚为提取苹果籽油的适宜溶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出苹果籽油提取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45℃,提取时间7h,料液比1∶6.超声波辅助提取法的结果表明:超声强化可以降低提取温度、缩短提取时间和节省溶剂用量;超声波功率和提取时间对于苹果籽油的提取均有显著的影响.试验得出,在料液比1∶6条件下,功率为250W和时间25min时提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14.
15.
超声波提取葡萄籽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介绍了超声波提取葡萄籽油的工艺,研究了萃取溶剂、超声波功率、超声时间、料液比、循环泵转速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溶剂为石油醚,最佳工艺为:超声时间25 min,超声波功率500 W,循环泵转速1 200 r/min,料液比1∶15,在此条件下提取率达到94.12%. 相似文献
16.
17.
超声波法提取猕猴桃籽油工艺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超声波技术提取猕猴桃籽油工艺研究,探讨不同提取剂,提取剂用量、提取时间、次数及超声波功率对提取效果影响;采用正交法确定最佳工艺条件:超声波功率250W,石油醚作为提取剂、物料比1:8、提取2次,每次20 min。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辣木籽油的工艺条件并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考察了在超临界CO2条件下,萃取时间、萃取压力、萃取温度、CO2流量和分离温度等因素对出油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最佳工艺条件,最后用GC-MS法测定辣木籽油的化学组成。结果显示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时间180 mm,萃取压力20 MPa,CO2流量20 kg/h,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40℃,在此条件下出油率为36.3%,提取率为97%。GC-MS测定结果显示辣木籽油主要由脂肪酸组成,总的质量分数为92%,其中含油酸65.63%;此外还含有1%~3%的饱和烃(1.07%)、醛和醚(1.76%)、酯(2.85%),1.95%的菜油甾醇、豆甾醇、β-谷甾醇和岩藻甾醇。揭示了用超临界CO2法萃取辣木籽油是可行的;辣木籽油是一种富含油酸、甾醇等功能性成分的植物油。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