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理光R5421锂电保护芯片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在很多便携式电子设备中都会使用二次电池来供电,如锂电池,镍氢电池等等。二次电池如果使用不当,轻则对电池产生损坏,重则连同设备一起损坏,尤以锂电池问题更重,故目前锂电池均需加入保护电路,以保证使用安全。  相似文献   

2.
在手机中,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评估还是从价格方面的考虑,电池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时值今日,市场上正在销售的手机中,所使用的电池已经基本完成了从镍电池到锂电池的过渡。也许是由于手机电池刚刚完成了一次镍电池到锂电池的革命,所以人们对锂电池的认识并不统一,在许多情况下不正确的说法和做法颇为流行。因此,懂得一点锂电池的知识,掌握锂电池的正确使用方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和锂聚合物电池概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的二次电池是电化学专家致力研制对象。当前,安全可靠、有利于环保、高功率密度、体积小、重量轻的新型二次锂电池正被广泛应用。文中通过对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与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等比较,突出了其优点;介绍了新型的锂离子电池、锂聚合物电池的构成、工作原理、电极材料特性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揭秘锂电池     
郑儒余 《数字通信》2004,(12):72-73
在手机配件中,无论是从技术角度还是从价格方面的考虑,锂电池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市面上销售的手机电池已经基本完成了从镍电池到锂电池的过渡,由于锂电池属于封装型产品,非专业人士很难了解到其内部结构,加上市场上锂电池品牌种类繁多且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具备一定的锂电池常识显得尤其重要。本文作者围绕锂电池的构成,原装电池和组装电池、进口电池和国产电池、优质电池和劣质电池的区别等大家关心的问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锂电池的特点,相信读者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5.
手持终端设备中的锂电池充电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非  刘昊  田晓明 《电子器件》2004,27(4):755-758
锂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高、无记忆效应、循环寿命高、高电压电池和自放电率低等优点。近年来已经成为手持终端设备的首选电池。针对锂电池的特性,其充电电路的设计与以往的镍镉,镍氢,铅酸电池充电电路有较大的区别。本文对手持终端设备中的锂电池充电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深人地分析了几种锂电池充电方案。  相似文献   

6.
蔡欢欢 《今日电子》2006,(12):93-95
由于锂电池的体积密度、能量密度高,并有高达4.2V的单节电池电压,因此存手机、PDA和数码相机等便携式电子产品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为了确保使用的安全性,镡电池在应用中必须有相应的电池管理电路来防止电池的过充电、过放电和过电流。钮电池保护IC超小的封装和很少的外部器件需求使它住单节锂电池保护电路的设计中被广泛采用。  相似文献   

7.
《实用电子文摘》2005,(12):23-23
在野外如能用汽车电池充电就方便了,因此需要设计个电压转换器,能为三只串联的锂电池充电,每个电池充电到4.2V,总电压达到12.6V,因此转换器就将汽车电池12V升到16.5V,锂电池作为充电器。  相似文献   

8.
最初实用的一次电池常见的是锰干电池和碱性锰电池,二次电池中的铅蓄电池、镍镉二次电池,和一次电池同时在19世纪中叶也都已开发出来,历史一样悠久。七十年代付诸实用的高能量一密度锂电池,近年获得很快增长,其他一次电池已进入成熟期。现在特别受人关注的电池是小型高能量一密度二次电池。锰干电池生产趋减锰干电池在日本国内的生产无论数量、金额都在逐渐减少,原因有:①以信息/通信设备为主的电子设备随着便携化、无绳化、多功能化的发展,消耗电流的增加和使用时间的延长成为人们渴望的需求。从锰电池的电流特性看,正违背了上…  相似文献   

9.
1 锂电池充电方式概述 常用的二次电池有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电池等多种类型.以目前在便携式数码产品中最为常见的锂电池为例,锂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无记忆效应以及不污染环境等诸多优点,因此广泛应用于数码设备中,经济实用,而且灵活方便.  相似文献   

10.
《数字通信》2006,(15):15-15
中国锂电池制造领军企业、纳斯达克上市的中国比克电池有限公司(股票代码:CBAK)2006月7月20日在上海宣布.国内首条笔记本锂电池全自动化生产线顺利量产.首期工程月产能大约200万只。此举意味着国内锂电池制造企业正式进军笔记本电池市场,标志着中国比克电池迈开了多元化发展的步伐.拓展新兴国际化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