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渤森  丁冰言  仇诗杰 《包装工程》2017,38(20):184-187
目的研究以信息可听化技术为基础的听觉显示设计。方法阐述听标、耳标、参数化映射可听化3种典型可听化技术的概念及设计特点,总结可听化听觉显示设计的4条原则:信息传达的准确性、信息内容与信息呈现形式的识别性、使用情境与使用技术的合理性、使用体验的艺术性,最终以闹钟软件为例进行了可听化听觉显示的设计实践。结论可听化技术极大扩展了听觉显示的应用范围和表现形式,使其能给用户传达更为丰富和复杂的信息并创造更好的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2.
声源指向性对双耳可听化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饶丹  谢菠荪 《声学技术》2007,26(5):899-903
以两个厅堂为对象,通过测量指向性和无指向性声源的双耳房间脉冲响应来研究声源指向性对可听化质量的影响。客观和主观实验表明,不同指向性声源所得到的可听化质量在主观距离感、明晰度、语言清晰度等多个方面有明显的差异。文中着重指出,过去的许多可听化研究都是采用无指向性声源得到双耳房间脉冲响应的,这是影响可听化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在可听化研究中,应采用与实际声源指向性较为接近的声源。  相似文献   

3.
为了验证听觉反馈在移动机器人遥操作中应用的可行性,作者应用可听化技术设计了一种传感器信息-声音映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心理物理学实验。初步的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听觉反馈遥操作者完全可以对传感器数据流进行有效地监视。  相似文献   

4.
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声场可听化是建筑声学领域近年来正蓬勃发展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它来进行噪声预测与评价是噪声控制领域的新课题。本文主要论述了利用声场可听化技术进行噪声预测和噪声控制技术评价的基本原理,并简要介绍了该技术的现状及未来。  相似文献   

5.
电子行走辅助系统设计与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社会对盲人关注程度的不断提高,电子行走辅助(ETA)技术的研究应运而生。文章根据现有的ETA系统技术特点,提出ETA系统的概念模型,并从多个角度对ETA系统的优缺点进行比较和分析;提出了ETA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分析和总结ETA的一般设计原则和要求。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电子行走辅助(ETA)系统模型——AudioMan用于辅助盲人行走,盲人用户通过它的声音提示,来判断当前环境的情况。基于可听化技术、听标和耳标,构建了ETA设计中的关键部分——环境信息映射方案。提出了纯音频率、纯音方位、乐音节奏、乐音方位这四套主要方案,制作了原型系统,并对以上方案进行了测试和评估。  相似文献   

7.
听觉界面与盲人用户手机界面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传统的人机界面容易导致视觉通道过载,同时对视觉有缺陷的人不适用。因而多通道的研究和应用日益得到重视。文章提出了基于多通道中可听化技术的一个具体实例——盲人用户手机界面,并详细讨论了盲人用户界面的具体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8.
蔡霞 《包装工程》2017,38(22):184-191
目的对可用性设计的应用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方法以可用性设计的定义和重要性的原理为基础,通过可用性设计原则和易用性设计原则以及检测性方法研究,从交互实战工作中得出经验。结论为交互设计领域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为院校及企业在交互设计方面提供理论参考,让企业对可用性设计持有足够的重视,并给予开发团队更多支持,这样才能在可用性设计研究领域中发展得更广  相似文献   

9.
10.
声品质研究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东兴 《声学技术》2007,26(1):159-164
声品质的研究是近年来的新兴研究方向,并已成为国内外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给出声品质研究内涵的基础上,从主观评价分析方法和声品质参量两个声品质研究的主要方面,介绍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研究发展方向。同时,介绍了声品质在产品噪声改善方面的应用研究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前,大部分人工耳蜗使用者在安静情况下的言语感知能力基本达到较高水平,然而其音乐感知能力尚未达到理想水平,音乐感知研究已成为目前人工耳蜗领域主要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主要探讨人工耳蜗使用者音乐感知研究的研究方法、材料,并分析影响其音乐感知能力的主要因素。对音乐的四大要素即音高、时长、响度及音色等的研究进展进行讨论,从信息的传输和接收间的关系分析影响人工耳蜗植入者音乐感知的因素。对现有的主、客观测试以及调查问卷等研究手段进行总结。综合分析了目前音乐感知研究的进展,并对未来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探讨了鼠标控制显示增益对指点操作绩效的影响。方法采用实验室方法,实验一对鼠标控制显示增益与操作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实验二在实验一结果的基础上改进了鼠标自适应控制显示技术,对固定、自适应和自定义三种鼠标控制显示增益类型进行了比较研究。共有42名被试参与实验。结果(1)不同的鼠标控制显示增益会对操作绩效产生不同的影响,鼠标控制显示增益大小与操作绩效有着倒"U型"关系。(2)任务难度对操作绩效有着明显的影响,低难度任务操作绩效明显好于高难度任务;不同难度条件下,鼠标控制显示增益与操作绩效还是保持倒"U型"关系,但是对于不同难度的任务,用户获得最优绩效的特定的鼠标控制显示增益水平不同。(3)在不同的确定鼠标控制显示增益的方式中,考虑任务难度因素的自适应增益方式的操作绩效明显高于自定义和固定增益方式。结论在指点任务中使用自适应控制显示增益鼠标可提高操作绩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与多通道交互技术的发展,嗅觉作为一种新型的获取和传递信息的媒介开始在人机交互领域体现出强大的开发和研究潜力,尤其在面向未来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应用优势日益显著。通过对相关研究进展进行梳理、归纳和分析,为该技术的未来发展路径提供参考,目标是提供更科研严谨、流畅自然、高精度的虚拟嗅觉交互体验。方法 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阐述嗅觉显示技术的感知基础,梳理了该技术的基本含义、构成要素、发展历程、关键技术、评价方法。结论 嗅觉显示技术作为新兴技术已经逐渐融入到人们生活的不同领域中,可提供多元的感知信息,加速了多通道感知技术的维度与应用潜能。但目前对嗅觉的认知还处在萌芽阶段,虚拟嗅觉的交互体验还处在相对低保真和粗糙的阶段,主要存在气味知识不够全面、气味释放装置臃肿、嗅觉显示技术的可获得性与可复制性低等问题,总结归纳嗅觉显示技术未来在多维气味数据建立、气味释放技术普世化与标准化、系统性评价机制、安全与伦理等问题领域还有着较大的发展与研究潜力。  相似文献   

14.
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综合分析了通信网络、通信终端技术的发展趋势,着重指出我国加强通信软件产业化及发展EDA技术,以迎接入关(WTO)。  相似文献   

15.
16.
语音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和盲源分离两种方法综述了当前语音分离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计算听觉场景分析是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听觉系统的处理机制。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数据驱动型,特点是信息由低级向高级的单向流动;另一类是图式驱动型,特点是信息由低级向高级和由高级向低级结合的双向流动。最后指出信息双向互流的混合语音分离模式将是未来计算听觉场景分析研究的主要模式:基于听觉和视觉的结合来改善语音分离效果的研究将是未来研究方向之一。此外,盲源分离的欠完全问题.非线性混叠信号的可分离性、非平稳混叠信号的盲分离问题都将需要进一步研究:基于CASA和BSS联合进行语音分离将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李潇静  曹盛盛 《包装工程》2023,44(22):199-207
目的 研究何种交互缺省界面的表达方式最能有效降低用户的负面情绪,提升用户体验。方法 以缺省界面最常用的设计方式——拟人化和隐喻化为研究对象,采用情绪量表与眼动追踪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探索不同缺省页面设计的合理性。结果 拟人化对用户情绪有显著影响,表情拟人显著降低了用户的情绪效价,姿态拟人增加了情绪效价;隐喻化对用户情绪无显著影响,与真实隐喻相比,虚幻隐喻增加了被试的主观喜好度。结论 年轻群体因为感知不确定性更偏好姿态拟人的缺省界面设计;虚幻隐喻因诙谐幽默更受年轻用户的青睐;虚幻隐喻-姿态拟人组具有低认知加工成本和趣味性的优势,成为了最佳搭配组合。姿态拟人化和虚幻隐喻化设计是改善缺省页用户体验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刘祺  谢志文 《声学技术》2007,26(4):664-668
文中以多频声作为测试信号,研究电声系统中感知倒谱距离与音质评价的关系。主观评价实验表明,采用多频声信号和听觉感知模型得出的感知倒谱距离能很好地反映频响曲线对音质的影响。当选取合适的评价节目源时,主客观评价结果的相关度均可达到0.84以上,最高可达到0.96。  相似文献   

19.
美军弹药的托盘化集装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美军弹药托盘化集合包装的现状,分析了新时期美军集装托盘包装的发展趋势,并就开展我军弹药托盘化集合包装提出了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20.
从二十世纪开始,一些从前找不到用途的化学元素,在工业中开始起重要作用。这类元素统称为稀有元素或稀有金属。目前,稀有金属中的许多金属都已成为现代技术中常用的金属,许多工业部门,特别是高技术领域如果不使用这类金属就根本无法存在和发展。本文将重点介绍稀有金属中的稀土金属的材料化技术及其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