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分别以Cd(Ⅱ)、Pb(Ⅱ)为模板分子,壳聚糖为功能单体,戊二醛为交联剂,用油包水(W/O)方法合成了自荧光壳聚糖人工抗体。探讨了pH、交联时间、交联剂用量、振荡器转数、油相和水相体积比对自荧光壳聚糖人工抗体的影响,得到制备自荧光壳聚糖人工抗体的适宜条件:pH≈8、交联时间5 h、戊二醛的量2.5 mL、振荡器转数250 r·min~(-1)、油相和水相的体积比8∶3。同时探讨了金属离子自荧光壳聚糖人工抗体对Cd(Ⅱ)、Pb(Ⅱ)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自荧光壳聚糖人工抗体实现对Cd(Ⅱ)和Pb(Ⅱ)高选择性识别,高敏感性检测,检出限为10-9mol·L~(-1)。  相似文献   

2.
交联壳聚糖对汞(Ⅱ)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壳聚糖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经环氧氯丙烷交联制得水不溶性的交联壳聚糖;采用静态法研究了交联壳聚糖对水中痕量汞(Ⅱ)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在pH=4—5的条件下,以KI为络合剂,交联壳聚糖对汞(Ⅱ)的吸附率在96%以上,饱和吸附容量17.6mg/g.吸附汞后交联壳聚糖不用解吸,可以直接用冷原子发生一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该方法的富集倍数为100倍,线性范围为0.01—0.50μg/L;对0.1μg/L的汞进行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4.4%(n=11),方法的检出限为2ng/L.用于分析实际水样时,回收率可以达到92%-108%。  相似文献   

3.
采用微波法制备乙二胺改性壳聚糖(CTSS)吸附剂,产物用红外光谱表征,研究其对Pb(II)的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乙二胺经交联反应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CTSS对Pb(II)的吸附条件:200mg/LPb(II)溶液50mL,pH为5,投加量为0.02g,吸附时间4h,吸附温度25℃时,CTSS对Pb(II)吸附量达到103.3mg/g。与水浴法相比,微波法制备操作简单,反应效率提高了52.68倍,对Pb(II)的吸附量提高了14.55%。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壳聚糖铜(Ⅱ)金属配合物,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配合物对分子氧氧化环己烯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5.
Dy(Ⅲ)与低聚壳聚糖配合物的制备与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超氧自由基(O2.-)化学性质非常活泼,它与衰老、辐射损伤和细胞吞噬等有关,寻找能清除活性氧且对人体无毒的抗氧化剂是目前研究的急迫问题。制备水溶性低聚壳聚糖(LCTS),用粘度法测定了其平均分子量。同时,还制备了水溶性低聚壳聚糖与稀土离子Dy(Ⅲ)的配合物, 用UV、IR对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Dy(Ⅲ)与水溶性低聚壳聚糖配合物对O2.-的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交联壳聚糖树脂对Cu(Ⅱ)的等温吸附特性,并对其进行热力学及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树脂对Cu(Ⅱ)的等温吸附符合Langmuir方程,在实验浓度和温度范围内,该吸附过程表现为自发的吸热过程;吸附动力学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反应活化能为44.52kJ/mol,表明交联壳聚糖树脂对Cu(Ⅱ)的吸附由化学吸附控制。  相似文献   

7.
以自制的壳聚糖树脂生成装置,采用改进的滴加成球法,以环氧氯丙烷做交联剂,合成新型壳聚糖交联树脂.研究树脂对Pb(Ⅱ)的吸附效果,探讨了溶液pH、吸附时间、温度、初始浓度等因素对其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结果表明,pH对树脂吸附Pb(Ⅱ)的影响较大;在pH=6,温度30℃,吸附4.5 h时,最大吸附容量可达105.0 mg/g;用Temkin等温线模型和Pseudo second-order动力学模型对树脂的吸附过程进行线性拟合,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9 5和0.992 6,表明新型交联树脂对Pb(Ⅱ)的吸附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对镍离子(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壳聚糖对镍离子(Ⅱ)的吸收条件进行研究,探索脱乙酰度、粒度大小,溶液的pH值和镍离子(Ⅱ)起始浓度等方面对壳聚糖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壳聚糖对镍离子的吸附具有Langmuir吸附特征,其吸附最佳条件是壳聚糖脱乙酰度大于90%,镍离子(Ⅱ)溶液pH值为7.5-8.0。  相似文献   

9.
在静态条件下用改性的壳聚糖、海带、泥炭吸附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离子Cr(Ⅵ),探讨了废水pH、吸附时间、吸附剂用量、铬液初始质量浓度对去除Cr(Ⅵ)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废水pH为1.0-2.0,吸附时间为120 min,按Cr(Ⅵ)与吸附剂质量比1∶200投加吸附剂进行处理,Cr(Ⅵ)去除率可达99%以上。含Cr(Ⅵ)的电镀废水经改性壳聚糖吸附后,废水中Cr(Ⅵ)的含量均低于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以玉米秸秆为生物炭原料,通过壳聚糖和稀土对其改性,分别制备了壳聚糖-氯化镧-生物炭复合材料(CBC-La)和壳聚糖-氯化铈-生物炭复合材料(CBC-Ce)。采用XRF、FT-IR和XRD对CBC-La和CBC-Ce的结构与性能进行分析,探究了不同吸附条件下对水体Cr(Ⅵ)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Langmuir方程能够很好地模拟等温吸附行为,准一级动力学方程的拟合度较高,CBC-La和CBC-Ce的平衡吸附量理论值分别为21.08、19.16 mg/g,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效果。解吸实验结果表明,CBC-La和CBC-Ce具有重复使用的可能性;吸附机制主要包括静电作用、氢键作用和离子交换。实验证明,壳聚糖-稀土-生物炭复合材料对去除水体Cr(Ⅵ)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运用紫外分光光度仪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壳聚糖(CTS)及二者分别与铜离子形成的螯合产物的吸收光谱,结合等摩尔比法进行稳定常数的计算分析,以此为参数来比较两种螯合剂对铜离子的螯合能力.结果表明:这两种物质都能够螯合Cu~(2+),二者的配位数为2,计算CMC-Cu~(2+)和CTS-Cu~(2+)的稳定常数分别为1.88×10~(10)、1.11×10~8,CMC对铜离子的螯合能力大于CTS.絮体显微形态实验结果表明:CTS-Cu~(2+)螯合物絮体为淡蓝色片状;CMC-Cu~(2+)螯合物絮团呈深蓝色多孔立体网状结构,这有利于CMC捕集铜离子.  相似文献   

12.
硅藻土负载壳聚糖对含Cr(Ⅵ)废水吸附处理效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炭和壳聚糖对六价铬(Cr(Ⅵ))吸附效果较好,但价格较高,而廉价吸附剂的吸附能力较差.制备硅藻土负载壳聚糖廉价吸附材料,并研究其Cr(Ⅵ)吸附效能.实验结果表明,硅藻土的表面孔洞结构对壳聚糖的附着有促进作用,复合吸附剂中壳聚糖质量分数为16.7%时,其表面具有壳聚糖的某些官能团;该材料在Cr(Ⅵ)初始浓度(质量浓度)为10 mg/L条件下,吸附量远高于硅藻土,可达8.03 mg/g,约为纯壳聚糖吸附量的70%;吸附模式符合Freundlich公式;吸附剂吸附饱和后,可以采用氢氧化钠再生.  相似文献   

13.
壳聚糖吸附水溶液中微量Pb~(2 )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为吸附剂 ,去除水溶液中Pb2 离子。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 (10~ 32℃ )下用壳聚糖吸附 2 5ml、10 0mg/l溶液中的Pb2 的最佳条件为 :壳聚糖的用量 :10 0mg;粒度 :2 0~ 40目 ;pH :6~ 8;时间 :15h。通过红外及紫外光谱分析 ,壳聚糖分子的—NH2 、—OH和C—O—C与金属Pb2 离子能发生很强的吸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在0.015 mol/L的NaOH溶液中Ca(Ⅱ)、Sr(Ⅱ)、Ba(Ⅱ)、Mg(Ⅱ)-MTB体系能够产生一灵敏的极谱吸附波,其峰电位为-1.04 V(vs,SCE),Ca(Ⅱ)、Sr(Ⅱ)、Ba(Ⅱ)的检出限为7.5×10-7mol/L,Mg(Ⅱ)的检出限为3.0×10-6mol/L. 研究了电极反应机理,并用建立的方法成功地测定了BaSO4、SrSO4的溶度积及自来水中Ca2+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为含硒地下水的处理找到一种环保、经济、高效的新型吸附剂.方法 采用壳聚糖对石英砂进行改性处理,制备壳聚糖包衣石英砂.通过静态试验考察pH值、吸附时间、反应温度、Se(Ⅳ)初始质量浓度等因素对Se(Ⅳ)去除率的影响.结果 当Se(Ⅳ)初始质量浓度为50 μg/L时,pH值为3、反应时间为35 min、反应温度为15 ℃的条件下,投加40 g/L的吸附剂可使Se(Ⅳ)的质量浓度降至8.66 μg/L,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6-2006)的要求.结论 壳聚糖包衣石英砂能够有效去除地下水中的硒(Ⅳ).壳聚糖包衣石英砂吸附硒(Ⅳ)以单分子层吸附为主,基本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其中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对试验数据拟合的相关性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16.
以壳聚糖和粉煤灰为原料,经乙酸和硫酸交联改性,采用酸浸-包覆法制备壳聚糖包覆粉煤灰(CWF).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测试了CWF的微观结构,通过吸附实验研究了CWF对水中Cr(VI)的去除效果,结合吸附模型、扩散模型和动力学模型探讨了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实验制备的复合材料具有孔隙结构,并在粉...  相似文献   

17.
以粉碎松树枝粉末为原料高温热解制备生物炭,然后采用水热方法与Fe3O4和壳聚糖复合,制备复合吸附剂,并将其用于水中Cu(Ⅱ)的吸附去除。研究发现复合吸附剂可有效去除Cu(Ⅱ),反应1.5h后可达到吸附平衡,其最大平衡吸附量为74.83mg·g-1。对其吸附机理研究表明,Cu(Ⅱ)在复合吸附剂表面的吸附过程包括表面扩散、颗粒内部扩散和吸附平衡扩散三个阶段,其吸附反应动力学可采用准二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拟合,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模型。对其反应热力学研究表明Cu(Ⅱ)在复合生物炭表面的吸附主要为物理吸附。  相似文献   

18.
利用乙二胺和乙酰丙酮合成了双乙酰丙酮缩乙二胺希夫碱及其Cu(Ⅱ)、Ni(Ⅱ)、Mn(Ⅲ)的配合物,着重进行了在实验室条件下利用Mn(Ⅱ)化合物合成Mn(Ⅲ)配合物,以及Mn(Ⅲ)配合物与NaN(CN)2所形成的超分子的研究,通过对此超分子红外光谱的分析,提出了其可能的结构。  相似文献   

19.
老鹳草化学成分研究(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老鹳草(Geranium wilfordii Maxim.)全草的化学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柱层析,结合重结晶等方法分离纯品化合物,并通过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其化学结构.在原来分离的基础上又分离鉴定了4个化合物,分别为琥珀酸(7)、山奈酚(8)、胡萝卜苷(9)、山奈酚-3,7-O-α-L-鼠李糖苷(10),其中化合物7,9,10为首次从该种植物中分离得到,为太白山老鹳草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为提高壳聚糖吸附性能,采用化学交联法制备Fe3O4改性壳聚糖,研究其对水中Cr(VI)的吸附去除。采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表征改性壳聚糖,考察Fe3O4、戊二醛用量和超声破碎时间对改性壳聚糖吸附能力的影响,探究适宜的吸附条件,并对其吸附热力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改性后的壳聚糖表面褶皱、粗糙,可见大量Fe3O4颗粒;当Fe3O4用量为0.25g/g、2.5%戊二醛用量为25mL/g、超声破碎5min时,制备的Fe3O4改性壳聚糖在溶液pH值为4时对Cr(VI)的吸附性能较佳,去除率为57.37%;改性壳聚糖对Cr(VI)的吸附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吸附过程自发吸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