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顺丁橡胶(BR)与牌号分别为ESBR 1502 E、ESBR 1586 E、ESBR 1723 E、ESBR 1739 E、SSBR 2557 S、SSBR 2564 S的丁苯橡胶(SBR)并用后的硫化特性、物理机械性能、回弹性能、耐磨性能、抗湿滑性能和生热性能。结果表明,BR与ESBR 1739 E并用后,焦烧时间缩短,硫化速率加快,其他并用胶的焦烧时间均比BR长,且硫化速率慢;BR与不同牌号SBR并用后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和回弹率均有所增大,耐磨性能下降,抗湿滑性能提高,滚动阻力增大,生热增加。  相似文献   

2.
《弹性体》2016,(6)
对影响充油丁苯橡胶SBR1739门尼黏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环保型芳烃油填充量、基础胶门尼黏度、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用量、聚合反应转化率、结合苯乙烯含量等工艺参数对充油丁苯橡胶SBR1739门尼黏度的影响,确定了保证充油丁苯橡胶SBR1739门尼黏度较为优化的工艺。  相似文献   

3.
提高聚合温度增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力航 《现代化工》2001,21(8):36-39
研究了乳液聚合丁苯橡胶(ESBR)合成工艺中不同聚合反应温度及引发剂用量对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聚合反应温度提高至8℃,控制聚合反应速率基本不变的条件下,可降低10%引发剂用量,减少制冷量,而橡胶的凝胶含量及分子量分布正常,产品物性达到优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4.
吴福生  王真琴 《橡胶工业》2005,52(8):469-471
研究在工业丁苯装置中聚合反应速率对乳聚丁苯橡胶(ESBR)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聚合反应速率的增大,ESBR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增大,数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相对分子质量分布变宽;ESBR分子链中苯乙烯链节比例略有提高,丁二烯链节中1,2-结构和顺式1,4-结构含量略有增大;ESBR生胶门尼粘度、硫化胶定伸应力和拉伸强度略有增大,拉断伸长率略有减小。  相似文献   

5.
《弹性体》2015,(6)
利用乳液聚合方法制备了集成橡胶,并对其聚合规律进行了研究。聚合反应速率随着单体配比中异戊二烯含量增大而降低,集成橡胶中异戊二烯含量随异戊二烯配比的增加而增大,且结合量略大于配比量。混炼加工及性能测试结果表明,集成橡胶加工性能及硫化性能优异,其基础物理力学性能好于丁苯橡胶SBR1502,具有更好的抗湿滑性及滚动阻力。  相似文献   

6.
以环保型丁苯橡胶SBR1500E为研究目标,研究了不同比例混合皂对SBR1500E聚合反应速率、生胶门尼黏度、产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脂肪酸钠皂用量的增加,聚合反应速率加快,当脂肪酸钠皂质量分数为12.5%时,聚合反应速率明显加快,300%定伸应力随着脂肪酸钠皂用量增加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7.
《弹性体》2020,(1)
采用乳液聚合方法,开展了丁苯橡胶SBR1507制备和性能研究;确定了合成胶乳配方中的相对分子质量调节剂加料水平、氧化还原加料水平、乳化剂配比,完成了SBR1507新产品小试技术研究;制备了20 kg SBR1507样品用于力学性能检测,并进行了产品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BR1507样品力学性能达到考核指标;在广东某鞋厂完成了SBR1507产品应用实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弹性体》2017,(6)
对丁苯橡胶(SBR)、顺丁橡胶(BR)及天然橡胶(NR)的红外谱图进行详细解析,通过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的红外谱图对比,找出二者特征峰吸收强度的差异,并作为区分ESBR和SSBR硫化胶的标准。考察了该方法在不同并用比的BR/SBR硫化胶和NR/SBR硫化胶中的适用性,结果显示,该方法能准确判定轮胎配方中使用的是SSBR还是ESBR,方法适用于单一和并用橡胶,简单快捷,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9.
用提纯的方法改性乳聚丁苯橡胶(ESBR),对比改性ESBR(TSBR)、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的加工工艺和物理性能,并考察3种丁苯橡胶(SBR)与天然橡胶(NR)和顺丁橡胶(BR)并用制备胎面胶的性能。结果表明:TSBR的炭黑分散性、硫化特性和物理性能较ESBR好,生热降低;弹性优于SSBR。TSBR可用于高性能轮胎胎面胶。  相似文献   

10.
津友 《中国橡胶》2009,(13):25-25
乳聚丁苯橡胶(ESBR)仍占丁苯橡胶的主导地位,其发展方向是增加非污染型充油牌号、SBR炭黑母炼胶以及高苯乙烯含量牌号;用于制造淡色、透明制品的低门尼牌号;用于轮胎胎面的充油牌号以及预交联、粒状、液体、粉末、羧基及防滑ESBR等品种。  相似文献   

11.
张新军  曾季  颜晋钧 《橡胶工业》2012,59(9):537-545
研究国产充环保油丁苯橡胶(SBR)1739的性能,并与进口产品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国产SBR1739生胶含油量相对稍高,Tg较低,加工性能较好;混炼胶加工安全性高,硫化速度稍慢,宜采用较高的挤出温度;硫化胶弹性较大,滚动阻力较小,抗湿滑性能优异。国产SBR1739合成时可以适当减小特大相对分子质量级分含量,以改善其挤出加工性能。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牌号的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乳聚丁苯橡胶(ESBR)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ESBR相比,SSBR具有较高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快的硫化速率和更好的抗湿滑性能。随着反式-1,4-结构质量分数的增加,胶料的交联密度增加,拉伸强度、扯断伸长率、撕裂强度及回弹性增大;随着1,2-结构和结合苯乙烯质量分数的增加,胶料的抗湿滑性能提高。SSBR HPR 850 R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动态力学性能,综合性能较佳。  相似文献   

13.
SSBR和ESBR胎面胶性能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研究炭黑或白炭黑补强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乳聚丁苯橡胶(ESBR)胎面胶的性能.结果表明,SSBR与白炭黑的界面作用强于ESBR;当采用白炭黑补强时,SS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优于ESBR,而采用炭黑补强时,SSBR硫化胶的物理性能无明显优势;与炭黑补强SBR硫化胶相比,白炭黑补强SBR硫化胶的抗湿滑性能较好,滚动阻力较低,但耐磨性能较差,其中白炭黑补强SSBR硫化胶的抗湿滑性能最突出.  相似文献   

14.
乳聚丁苯橡胶(ESBR)生产技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逐渐成熟,此后对工艺又进行了不断改进,朝着装置大型化方向发展,自动控制水平明显提高。目前,ESBR在提高聚合反应单体转化率、节能降耗等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近年来,不少国外公司对ESBR工艺及性能进行了改进,在改进聚合配方和生产工艺、采用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实验研究了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钠(AANa)为单体进行水溶液自由基的聚合反应。通过对引发剂用量﹑PH值﹑时间﹑单体浓度及配比等对聚合反应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表明:反应中加入引发剂量的不同,可实现对聚合反应速率的控制。单体浓度越高,反应进行的越快,并且随着丙烯酸钠比例增加,反应时间增长。  相似文献   

16.
选取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液,采用乳液共沉法,研究其对乳聚丁苯橡胶(ESBR)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TFE分散液的加入,提高了ESBR的耐油性,且其耐油性与PTFE分散液含量基本呈正比关系。此外,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也有一定改善。对于丁苯橡胶(SBR)/PTFE体系:共混比为90/10时,硬度增幅最大;在共混比为80/20时,拉伸强度达到最大值。扯断伸长率随着体系PTFE含量的增加,呈递减趋势。综合考虑,当PTFE质量份为10~20时,胶料耐焦烧性好,加工安全性较高,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17.
对不同牌号丁苯橡胶的微观结构、分子量及其分布、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混炼胶的硫化特性、压缩永久变形及动态力学性能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溶聚丁苯橡胶(SSBR)与乳聚丁苯橡胶(ESBR)的乙烯基、反式-1,4-结构及顺式-1,4-结构含量差别较大.SSBR的相对分子质量更高,分子量分布更窄,硫化速率更快,耐磨性能、抗湿滑...  相似文献   

18.
董彩玉 《橡胶工业》2015,62(12):760-763
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丁苯橡胶(SBR)提取液中的松香酸类物质,以攀定溶聚丁苯橡胶(SSBR)和以松香酸皂或混合酸皂为乳化剂的乳聚丁苯橡胶(ESBR)。结果表明:对生胶而言,无论ESBR使用何种乳化剂,均可以通过松香酸类物质和/或脂肪酸类物质完全区分ESBR和SSBR;混炼胶、硫化胶和橡胶制品在确定含有SBR的基础上,通过检出松香酸类物质的存在即可确认ESBR。  相似文献   

19.
《弹性体》2016,(6)
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异丙苯过氧化氢/硫酸亚铁/乙二胺四乙酸钠盐/甲醛合次硫酸氢钠(CHP/FES/EDTA/SFS),引发丙烯酸丁酯种子乳液聚合。系统考察了该引发体系的引发机理及其组分的配比及用量等因素对聚合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研究表明,聚合反应速率和单体的总体转化率皆随CHP或SFS的用量增加而增加;CHP/SFS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1.10/3.81,并非传统认知的等物质的量比;另外,EDTA/FES的最佳物质的量比为(2.19×10-5)/(7.12×10-6)。聚合反应速率随着Fe2+用量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的pH值降低。并针对发现的极限转化率现象(转化率≤20%),从实际络合常数和反应速率的角度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20.
崔小明 《中国橡胶》2013,(15):25-29
丁苯橡胶(SBR)作为消费量最大的通用合成橡胶(SR)品种,以其优异的性能广泛用于生产轮胎与轮胎制品、鞋类、胶管、胶带、医疗器械、汽车零部件、电线电缆以及其他多种工业橡胶制品。按生产工艺分,丁苯橡胶通常可以分为乳聚丁苯橡胶(ESBR)和溶聚丁苯橡胶(SSBR)两大类。一、生产现状随着我国轮胎工业的快速发展,我国丁苯橡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