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陈冰  蔡卫民  杨婉花 《金属学报》2012,17(9):1067-1074
CYP2D6是一种重要的细胞色素P450酶,存在着显著的基因多态性。CYP2D6在抗精神病类药物的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许多抗精神病药物药动学及药效学的个体间变异存在着密切联系,检测CYP2D6基因型有助于患者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方案的选择和调整,提高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本文综述CYP2D6基因多态性对抗精神病药物的药动学、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探讨了CYP2D6基因型检测在抗精神病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郑琛  孙红  黄旭慧  魏晓霞  屈强  屈健 《金属学报》2016,21(8):921-925
目的: 探讨P450酶CYP3A5和P-糖蛋白MDR1基因多态性对沙格列汀降糖疗效的影响。方法: 9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84例健康对照抽取静脉血并提取DNA,用PCR-RFLP方法进行CYP3A5和MDR1基因分型。患者均口服二甲双胍8周后加用沙格列汀继续8周治疗,测定沙格列汀用药前后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临床指标。运用SPSS软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CYP3A5与MDR1各基因型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体重指数、腰臀比、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二甲双胍和沙格列汀8周治疗后比较治疗前后不同基因型临床指标的差异发现:CYP3A5*3/*3基因型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餐后血清胰岛素、空腹血清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在用药前后改变显著大于CYP3A5*1/*1和*1/*3基因型患者(P均<0.05)。MDR1 C3435T多态性CC基因型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餐后血清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稳态模型评估糖化血红蛋白在用药前后改变显著大于MDR1 C3435T的CT和TT基因型患者(P均<0.05)。结论: CYP3A5*1、*3基因型与MDR1 C3435T多态性能够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沙格列汀降糖疗效。其中,CYP3A5*3/*3基因型与MDR1 C3435T CC基因型患者降糖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细胞色素450(CYP450)酶的基因变异是否是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的方案在结直肠癌患者中的治疗结果差异的影响因素。方法: 研究入组69例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同时对细胞色素450(CYP450)基因上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AF)≥10%的79个多态性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对这些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和治疗反应率以及预后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仅CYP1A1的rs1048943(Ile462Val)和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相关(P=0.0003),其他位点和治疗反应率以及总生存期(OS)无明显相关性。纳入Cox风险比例模型当中校正之后,发现该位点是影响PFS独立的预后指标(P=0.004)。结论: CYP1A1上的多态性位点rs1048943(Ile462Val)对接受奥沙利铂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治疗的CRC患者来说可能是一个可以预测预后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有机阳离子转运体1的编码基因SLC22A1的SNP位点rs628031、rs650284、rs683369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毒性及临床疗效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6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肿瘤科住院的72例结直肠癌患者,收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并提取DNA样本,利用SNaPshot SNP分型技术确定研究位点的基因型并分析。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5.0版)评估奥沙利铂的胃肠道毒性、血液毒性以及神经毒性;根据实体瘤的疗效评价标准(RECIST 1.1)评估患者的化疗疗效,结合患者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卡方检验结果显示SLC22A1基因位点rs628031和rs683369的多态性可能与奥沙利铂的化疗毒性及疗效相关。与rs628031 GG基因型相比,携带GA或AA基因型的患者3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17),同时疗效反应性也可能更差(P=0.008);与rs683369 CC基因型相比,携带GC或GG基因型的患者3级恶心呕吐发生率更低(P=0.002),同时疗效反应性也可能更差(P=0.014)。结论:SLC22A1的基因多态性与奥沙利铂的毒性及疗效之间存在相关性,可能为接受奥沙利铂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的个体化方案调整及预后判断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5.
单艳  李志刚 《金属学报》2018,23(7):820-824
目的: 探讨重组人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3(TNFAIP3)基因的遗传变异对食管鳞癌(ESCC)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纳入175例食管鳞癌根治术患者。在手术前收集患者的外周血5 mL用来提取基因组DNA,对rs583522位点进行基因分型,并对基因型和基线临床资料,以及患者的长期预后情况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 野生型AA型相对于AG/GG型患者者来说具有明显较晚的肿瘤分期(P<0.001)。AA型的患者更容易复发(P=0.022)。生存分析结果表明AA型患者相对于AG/GG型患者具有明显较差的总生存期(OS),两种基因型患者的中位OS分别为38.2和48.5个月(P=0.017)。结论: TNFAIP3多态性位点rs583522可能通过影响了该基因的功能,进而使得不同基因型的ESCC患者具有不同的恶性程度。因此TNFAIP3基因rs583522位点可以作为评价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记物。  相似文献   

6.
组成性雄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 CAR)通过调控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P450, CYP450)等一相代谢酶、UDP-葡萄糖醛酸转移酶(UDP-glucuronosyltransferases, UGTs)等二相代谢酶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ultidrug resistance-associated protein, MRP)等药物转运体等代谢相关基因,对外源性药物代谢及维系体内血糖、血脂、胆红素等多种内源性物质的代谢平衡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体内物质代谢的枢纽,CAR直接影响了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以及多种药物的疗效,对其多态性的研究有利于从基因层面解释个体化治疗的差异性,预见相关疾病的发生进展。本文拟就近几年来CAR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物质代谢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探究CAR多态性与物质代谢的相关性,为临床上疾病的发生及药物用法用量的提前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5-羟色胺转运体(5-hydroxytryptamine transporter,5-HTT)基因多态性与抗抑郁剂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GAD)疗效的关联性。方法:188例符合DSM-IV广泛性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n=117)或者文拉法辛缓释剂(n=71)治疗8周,疗效判定以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rating scale, HAMA)评分减分率及HAMA评分来评定。对所有患者及169例正常对照组接受5-HTT基因多态性检测。结果:5-HTT各基因型(SS、LS、LL)及等位基因(S、L)在GAD病例组和对照组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HTT各基因型患者基线时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52,P=0.949)。所有患者中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48,P=0.475)。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210,P=0.811)。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组SS、LS、LL基因型治疗后HAMA减分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05,P=0.036),LL基因型患者HAMA减分值显著高于SS和LS基因型。结论:5-HTT基因多态性与GAD发病的易感性之间可能无直接关系。5-HTT基因多态性和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不相关,但LL基因型的GAD患者接受文拉法辛缓释剂治疗的疗效可能优于SS和LS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彭秋菊  严华成  石磊 《金属学报》2018,23(4):477-480
冠心病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引起的复杂性疾病。大量研究表明细胞色素P450(CYP)代谢物如环氧二十碳三烯酸(EETs)、20-羟基二十碳四烯酸(20-HETE)和性激素在维持心血管功能稳态中起重要作用。在体内,CYP2C19和CYP2J2可催化花生四烯酸代谢生成EETs;CYP4F2和CYP1A1是20-HETE生成的主要合成酶; CYP17A1和CYP19是性激素合成的重要酶。因此,上述CYP基因的多态性很有可能通过影响其代谢产物的生成进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本文对近5年CYP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关联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冠心病个体化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CYP2R1是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的成员,作为维生素D的25-羟化酶,负责将维生素D羟基化为25-羟基维生素D(25-OH-D),影响活性激素1,25(OH)2D的生成。CYP2R1突变会引发维生素D依赖型佝偻病1B型,且CYP2R1的多态性与25-OH-D水平显著相关,尤其是rs10741657。CYP2R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显著影响。CYP2R1通过调节基因功能,从而调节免疫反应,影响1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其多态性与多种癌症的风险相关,包括乳腺癌,前列腺癌和结肠直肠癌。研究 CYP2R1基因多态性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佝偻病、1型糖尿病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就近五年CYP2R1参与的代谢途径和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巴胺D2受体(dopamine D2 receptor, DRD2)和5-羟色胺2A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2A receptor, 5-HTR2A)基因多态性及其交互作用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的关系。方法:纳入147例接受单一奥氮平治疗的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评定药物疗效,按PANSS减分率≥50%和<50%,分为有效组和无效组。采用多重高温连接酶检测反应技术(iMLDR)检测DRD2(rs1799978、rs1800497)和5-HTR2A(rs6311、rs6313)基因多态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各基因型和奥氮平疗效的关联性,采用多因子降维法(MDR)分析基因-基因的交互作用。结果:有效组和无效组rs1799978、rs6313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rs1800497、rs6311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s1799978位点GA和GG型患者奥氮平疗效较野生AA型好,其比值比(OR)及95%CI分别为5.101(1.118~23.267)、6.051(2.454~14.925);rs6313位点CT和CC型患者奥氮平疗效较野生TT型好,其OR及95%CI分别为2.623(1.054~6.528)、3.412(1.180~9.869);rs1799978、rs1800497和rs6313位点间存在交互作用,其交互模型为最优基因-基因交互作用模型(P<0.05),该模型检验样本准确度为0.727 3,交叉验证一致性为10/10。结论:DRD2(rs1799978)和5-HTR2A(rs6313)基因多态性可能与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相关,DRD2(rs1799978、rs1800497)和5-HTR2A(rs6313)对奥氮平疗效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1.
白藜芦醇作为一种天然自噬调节剂,在抗肿瘤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白藜芦醇或类似物的抗肿瘤过程中,自噬不仅对肿瘤细胞的凋亡、增殖、衰老、转移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而且对临床放、化疗起到增敏效果。本文就自噬在白藜芦醇抗肿瘤中的作用及其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CYP1B1是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 CYP450s)家族成员,作为I相代谢酶,主要通过催化性激素、脂肪酸、维生素、褪黑素及外源性化学物质和药物的代谢,参与人体组织正常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维持。研究发现,CYP1B1基因多态性会影响其蛋白表达水平和酶活性,对其催化的代谢过程产生影响,尤其是对性激素和外源物质的代谢过程的改变,与青光眼、各类癌症的发生发展及治疗密切相关。研究CYP1B1参与的机体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有利于深入了解代谢途径的改变在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药物治疗中的作用,加深对癌症、青光眼等疾病的认识,促进从基因层面检测和评估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和预后,从而实现疾病的预防和早期发现,为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本文拟就近五年CYP1B1参与的主要代谢途径及基因多态性对其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郑莹  张玲  姚丽  王乾合  朱克祥 《金属学报》2022,27(1):108-115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PARPI)是首类基于合成致死概念开发合成的抗肿瘤药物,并被临床批准用于卵巢癌和乳腺癌的治疗。由于特定的DNA修复缺陷,研究发现具有BRCA1/2种系突变的肿瘤对PARPI敏感,但具体的作用机制仍不十分清楚。目前针对胰腺癌的多项临床试验已经开展,III期POLO研究表明Olaparib在种系BRCA1/2突变患者和铂类诱导化疗后转移性胰腺癌患者中作为维持治疗有效且耐受性良好。联合治疗的相关临床研究表明添加PARPI的益处很可能来自维持治疗阶段。总的来说,PARPI在胰腺癌治疗领域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4.
林秀贤  陈丹  赵青  陈尧 《金属学报》2017,22(11):1309-1314
酒精性肝病是由长期酗酒引起的肝功能损伤,对全球公众健康和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但是,酒精性肝病的发病具有很大的个体差异。与酒精代谢酶、脂质储存、炎症反应和纤维化相关的基因多态性都可以影响酒精性肝病的发病风险。此外,近年来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发现了PNPLA3 rs738409等在大部分人群中得到广泛验证的与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位点。这些研究,对于进一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最近几年与基因多态性及酒精性肝病易感性相关的遗传学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以往针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化疗常作为其最佳治疗选择,但传统化疗不良反应大,耐药率高,成为治疗难点。近年来,分子靶向药物具有可选择性杀伤肿瘤细胞、药物不良反应小等优点,成为临床研究热点。以受体酪氨酸激酶为靶点的靶向药物联合化疗药物治疗胃癌的多项临床试验证实联合疗法可带来生存效益,将是胃癌治疗的有效手段。本文就胃癌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实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阿米替林是广泛应用于治疗重症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多种精神疾病的三环类抗抑郁药。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发现,阿米替林的药物疗效存在较大个体差异,研究表明,CYP2D6、CYP2C19和ATP结合蛋白亚家族1抗体(ABCB1)等基因的多态性会影响阿米替林的药物代谢动力学(pharmacokinetics,PK)、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s,ADR)。在本文中,通过对比CYP2D6和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对阿米替林PK、PD和ADR的影响,发现当CYP2C19为快代谢型或正常代谢型时,CYP2D6的基因多态性对阿米替林总体代谢的影响更大,而CYP2C19为慢代谢型时,CYP2C19的基因多态性影响更大。该结论为阿米替林基于基因多态性的个体化给药提供了建议与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7.
颜元良  龚志成 《金属学报》2013,18(8):944-949
卵泡刺激素(FSH)是人类重要的生殖激素,被广泛应用于体外受精超促排卵。然而,在临床上发现使用FSH进行卵巢刺激的不孕症患者其卵巢反应不一。FSH通过与卵泡刺激素受体(FSHR)结合介导其生理功能,目前在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中发现超过900个SNP位点,其中一些SNP位点可能与FSH刺激引起的卵巢反应差异相关,在辅助生殖超促排卵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些SNPs对于卵巢功能的影响。通过预测疾病的遗传因素,为即将进行卵巢刺激的患者测定其基因多态性,以此制定个体化的卵巢刺激方案,达到优化不孕症治疗的临床目的。本文从遗传药理学角度,综述卵泡刺激素受体基因多态性对女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景钦东  刘海鹏  王斌儒  陈康  陈晓 《金属学报》2019,24(10):1194-1200
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早期发现困难,发现时大多已失去手术机会。当前,全身综合治疗是进展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但是,由铂类和氟尿嘧啶类联合为代表的标准化疗方案对于进展期胃癌的疗效欠佳。随着靶向药物的不断研究和发展,靶向药物在进展期胃癌治疗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甲磺酸阿帕替尼是我国自主研发并应用的一种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受体抑制剂,高度选择性地竞争细胞内VEGF-2的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结合位点,抑制肿瘤组织新生血管形成,进而抑制肿瘤组织的发生发展。本文系统地阐述了甲磺酸阿帕替尼治疗进展期胃癌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旨在为其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袁宏钧 《金属学报》2015,20(1):86-90
目的: 观察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对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的局部晚期乳腺癌(LABC)临床治疗结果。方法: 将228例HER-2阳性手术无法切除的晚期乳腺癌病例随机分到曲妥珠单抗辅助疗法+化疗组或单纯化疗组。其中115例接受曲妥珠单抗+化疗,113例单纯接受化疗,经过10个疗程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中临床和病理的完全缓解人数及符合手术要求的人数。结果: 数据显示与单纯化疗相比,曲妥珠单抗+化疗组病例对治疗的临床完全缓解病例(cCR)(化疗+曲妥珠单抗组89%,单纯化疗组77%)、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病例(两组分别为43%和23%)以及乳房和腋下淋巴结完全缓解(tpCR)病例(分别为39%和20%)比例更高,同时可以使更多的患者获得手术和保留乳房的机会。结论: 曲妥珠单抗联合化疗药物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局部晚期乳腺癌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是治疗晚期乳癌并延长生存时间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周广琛  刘怡希  郑云 《金属学报》2022,27(5):575-587
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 CRC)在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致死率一直都居高不下,其病变与基因突变、表观遗传改变和相关信号通路激活有关。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4 nt的非编码RNA,可以调控靶标mRNA的表达并控制各种细胞机制。作为CRC的治疗和预后的新型标志物,miRNA与CRC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在本综述中,我们就CRC组织中失调的miRNA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特异性miRNA与CRC增殖、转移、凋亡、化疗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miRNA在CRC治疗和预后上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