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以黑果腺肋花楸(简称黑果)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发酵制备黑果酵素,探讨了黑果酵素发酵过程中总酚含量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的变化及其对D-半乳糖致衰小鼠的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酵素发酵12 d后总酚含量、清除超氧阴离子能力、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较未发酵前分别提高了2.42、1.69、0.088倍,体外抗氧化活性显著增强(p<0.05);与模型组、未发酵组相比,黑果发酵组小鼠体重增加量、免疫器官指数、血清和肝脏中T-SOD、CAT活力、对羟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显著提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下降(p<0.05)。综上可知,黑果腺肋花楸酵素具有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2.
杨婧娀  王佐民  赵云财 《酿酒》2020,47(1):121-123
介绍了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酒的生产工艺和产品指标。  相似文献   

3.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富含大量多酚、黄酮、花青素、酚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功能成分,其果实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其中抗氧化作用最为显著。但由于果实自身单宁含量较高,生食苦涩,不受消费者喜爱,因此可将果实进行深加工,改善口感。本文就黑果腺肋花楸果实的功能作用以及食品加工进展进行了综合论述,为未来我国对其相关产品的开发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类黄酮、多酚类等抗氧化元素,是清除人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与其它抗氧化剂不同的是,它能够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保护大脑和神经系统,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菌、降血糖、防治心血管疾病、抗肿瘤等多种药理作用,受到国内外医药和食品界的广泛重视。综述近年来国外黑果多酚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功能及其研究概况,旨在为我国开发黑果保健食品、药品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黑果腺肋花楸作为一种高质量的经济树种,从北美洲等地引入我国种植的历史已达30余年.其果实富含有机酸类、多酚类化合物、多糖类物质等营养成分,在抗氧化、抗炎与抗菌性、缓解人类慢性病等医用领域与制作果酒、复合果汁和果酱等食品领域均有较高的研究利用价值.文章基于国内外近几年对黑果腺肋花楸的研究现状,从黑果腺肋花楸的活性物质与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究黑果腺肋花楸浆果花青素提取工艺、花青素组成和抗氧化活性.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料液比、乙醇浓度、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4个因素对黑果腺肋花楸浆果花青素提取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花青素提取条件,探究优化提取花青素工艺.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器(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  相似文献   

7.
孙洋  钟良 《饮料工业》2022,(1):72-77
黑果腺肋花楸营养物质丰富,经济开发价值较高,国内外众多实验证实了其具有高抗氧化性等功效.但国内黑果腺肋花楸深加工产业还处于初级阶段,相关研究不多.本文对黑果腺肋花楸的营养成分、生理功能和饮料产品开发现状进行总结,为我国黑果腺肋花楸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文章介绍了黑果腺肋花楸果的活性成分,重点讲述了黑果腺肋花楸果的生理功能,阐述了黑果腺肋花楸果的开发现状,并对其应用前景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黑果腺肋花楸资源综合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黑果腺肋花楸富含原花青素、花青素、黄酮醇、酚酸等多种酚类化合物,是植物界最丰富的多酚来源之一,在生物医药以及食品保健行业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该文介绍黑果腺肋花楸的主要组成成分,对其功能性研究进展及应用现状进行综合论述,阐述黑果腺肋花楸的开发前景,为进一步全方位的开发黑果腺肋花楸提供更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黑果腺肋花楸果实含有丰富的原花青素、类黄酮等多酚类抗氧化成分,是世界上公认的清除体内自由基最有效的天然抗氧化剂之一。它具有通过血脑屏障、直接保护大脑和神经系统的独特优势,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防治心血管疾病、降血糖、抗血小板等多种作用,因此被称为\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黑果腺肋花楸为原料,利用植物乳杆菌C8-1对其发酵,研制具有特殊果香风味和营养价值的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发酵黑果腺肋花楸果汁进行条件优化,以菌种接种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料液比为影响因素,总酸含量作为指标,进行正交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发酵饮料最佳发酵条件为:植物乳杆菌接种量9 lg CFU/mL,发酵温度35 ℃,发酵时间22 h,黑果腺肋花楸料液比为1:3(v:v),在此条件下,总酸含量达到6.60 mg/mL;发酵后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的总酚含量增加10.51%,总酸含量增加74.60%,还原糖含量降低4.4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降低6.15%;对色泽研究可知,发酵对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亮度、红色色调和黄色色调均有增强作用;抗氧化实验表明,经发酵处理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OH自由基清除能力和总还原能力均极显著高于鲜榨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p<0.01)。感官评分较鲜榨果汁有明显提高。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C8-1可以在黑果腺肋花楸果汁中进行正常的生长代谢活动,并能够提高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品质和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黑果腺肋花楸的品质状况,选取了我国15个不同产地的黑果腺肋花楸样品,对理化品质、营养品质、质构特性以及感官品质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2个品质指标中变异系数大于15%的有9个,包括咀嚼性、花色苷、原花青素、黄酮、多酚等,说明不同产地之间品质差异明显.主成分分析将12个品质指标降维成3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  相似文献   

13.
采用单因素实验及响应面优化分析获得了黑果腺肋花楸果汁的最佳酶解制备条件,并对其功能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黑果腺肋花楸酶解制汁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加酶量0.06%,果胶酶与纤维素酶比例为4:5(m:m),酶解温度为45℃,酶解时间为3.5 h,在此条件下,果汁中原花青素含量为(1679.85±6.11)mg/100 g,果实出汁率为78.65%±1.05%。酶解工艺制备的黑果腺肋花楸果汁具有较强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半数抑制浓度为0.232 mg/mL,同时对α-淀粉酶、酪氨酸酶以及黄嘌呤氧化酶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2.326、22.587、30.722 mg/mL,表现出质量浓度依赖性。研究结果可为黑果腺类花楸果汁的产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制备黑果腺肋花楸红树莓复合饮料并研究25 ℃贮藏期28 d品质变化规律。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法确定最佳工艺与配方;通过电子鼻、激光粒度分布仪、折光仪和流变仪技术分析贮藏期品质变化,判断复合饮料流体类型。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为:黑果腺肋花楸汁55.0%、红树莓汁20.0%、蔗糖9.0%、柠檬酸0.2%、饮用水15.8%,应用此配方,产品感官得分为79.30分。贮藏期间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从16.10%增加至16.57%,略有变化;沉淀率从1.86%增加至2.79%;花青素含量357.30 mg/L降至316.77 mg/L;抗氧化能力也呈现下降趋势;色差变化不明显;粒径分析7 d内粒径分布变化明显,7~28 d粒径变化分布不明显;电子鼻能较好地识别黑果腺肋花楸和红树莓特征物质气味变化情况;流变仪分析出其符合假塑性流体特征。黑果腺肋花楸红树莓复合饮料风味独特,果香突出,色泽亮丽,口感酸甜适中,贮藏期28 d内无明显变化,品质稳定。  相似文献   

15.
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的提取工艺优化及其稳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果腺肋花楸果实作为原料,采用单因素实验及正交法优化花色苷提取条件,并测定在不同条件下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浓度50%,液料比25:1 g/mL,提取温度55 ℃,提取时间60 min为最佳提取条件,此时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提取量可达到(4.32±0.18) mg/g。当pH≤3时,花色苷呈红色且稳定性较强;随着温度升高和光照时间增加,花色苷极其不稳定,溶液颜色逐渐变浅;随着H2O2和Na2SO3浓度逐渐增加,花色苷溶液逐渐褪色。黑果腺肋花楸花色苷在酸性条件下比较稳定,且在加工运输保存时应尽量避免接触氧化剂和还原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野樱莓果汁的出汁率,以野樱莓原果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基础进行出汁率计算,对野樱莓榨汁工艺进行优化。先采用酶解法第一次榨汁,得到的果渣再采用热浸提法进一步榨汁,分别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响应面试验对酶解法、热浸提法的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酶解法提取野樱莓果汁最优工艺条件为酶用量0.20%,酶解时间2 h,酶解温度50 ℃。在此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下,野樱莓果汁出汁率为77.70%±0.88%;热浸提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水料比21:1,浸提温度63 ℃,浸提时间4.2 h。浸提液与酶解后榨汁获得的果汁混合测得总出汁率为94.07%±0.19%。酶法-热浸提后的总出汁率相较于单一榨汁工艺(出汁率57%)提高了37%。  相似文献   

17.
建立一种绿色、高效的超声波辅助酸性天然低共熔溶剂提取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的新方法,利用人工神经网络和遗传算法优化提取条件,并研究花青素提取物的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以甜菜碱和有机酸为氢键受体和氢键供体,制备了一系列酸性天然低共熔溶剂,并对其密度、粘度、pH理化性质进行了测定,通过红外光谱研究了天然低共熔溶剂的结构和形成机理,利用人工神经网络结合遗传算法优化了最佳提取条件,并评价了花青素提取物的光稳定性、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甜菜碱和乳酸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形成的天然低共熔溶剂具有密度低(1.19)、粘度小(24.75 mPa·s)、pH低(2.89)的特点,其最佳提取条件为:以甜菜碱和乳酸制备天然低共熔溶剂,摩尔比1:3,含水量为32%,超声功率124 W,超声时间24 min,初始超声温度32℃。在此最佳条件下,花青素的提取率达到23.62 mg/g。与传统溶剂和其它方法相比,本方法绿色高效,操作简单。稳定性和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光照会加速提取物中花青素的降解,当温度大于50℃时,花青素热降解加速,一级动力学降解常数k>0.0234。当质量浓度为200μg/mL时,花青素提取...  相似文献   

18.
柿果多酚对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柿果多酚调节高脂血症小鼠脂代谢的作用。方法:高脂血症模型建立成功后,选取雌性昆明小鼠80只进行实验分组,以正常小鼠为对照A组和B组各10只,对高脂对照组、柿果多酚高、中、低剂量组和辛伐他汀阳性药物对照组各12只,实施各口只不同灌胃处理。测定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总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质过氧化物(LPO)、肝组织游离脂肪酸(FFA),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脂蛋白酯酶(LPL)、肝酯酶活性(HL)。结果:柿果多酚能显著降低高脂血症小鼠TC、TG、LDL-C、LPO、肝组织FFA(P<0.01),对HDL-C提高不显著,能显著提高血清SOD及肝组织LPL、HL活性(P<0.01)。结论:柿果多酚可通过调节机体脂代谢减轻高脂血症,预防动脉硬化(AS)。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刺梨果酒对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影响及可能机制。采用高脂高糖膳食联合腹腔注射链佐霉素(Streptozocin,STZ)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刺梨果酒高(8 mL/kg)、中(4 mL/kg)、低(2 mL/kg)剂量组和模型组,并设空白对照组,给药期间每2周测一次空腹血糖,实验时间28 d。实验结束后测量血清和肝脏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果糖胺(fructosamine,FMN)、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肝糖原等含量;采用实时灾光定量PCR(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测定肝脏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α,AMPK)、乙酰辅酶A羧化酶(Acetyl-CoA carboxylases alpha,ACACA)、β-羟-β-甲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3-hydroxy-3-methylglutaryl coenzyme A reductase,HMG-CoA)、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etase,FASN)、和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cose Transporter 2,GLUT2)、胆固醇7α-羟化酶(Cholesterol 7α-hydroxylase,CYP7A1)等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刺梨果酒可减缓2型糖尿病大鼠体重减轻和多饮、多食的症状;高、中剂量刺梨果酒降低实验大鼠空腹血糖和果糖胺的效果显著(P<0.05);各剂量组均有降低实验大鼠血清和肝脏TC、TG、LDL-C的含量和升高HDL-C含量的作用,其中高、中剂量效果显著(P<0.05);低、中、高刺梨果酒均可显著(P<0.05)上调AMPK、GLUT2和ACACA mRNA表达量,低、中、高刺梨果酒均可上调FASN mRNA表达量,其中高、中剂量组上调FASN mRNA表达量显著(P<0.05);中、高剂量刺梨果酒可显著(P<0.05)下调G6Pase、PEPCK、HMG-COA和CYP7A1 mRNA表达量。结论:刺梨果酒改善2型糖尿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的机制可能与通过抑制内源性胆固醇、增加脂肪的从头合成及提高葡萄糖跨膜转速率有关。  相似文献   

20.
Total anthocyanin content an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thocyanin composition in black chokeberries [Aronia melanocarpa (Michx.) Elliott] were determined by TLC, HPLC and UV/VIS methods. After ethanol extraction and cleaning operations we found,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black chokeberries (Nero, Rubina and Viking), between 650 mg and 850 mg total anthocyanins per 100 g dry weight. The anthocyanin composition was analysed; (cyanidin was the only aglycon (anthocyanidin) found and the monosaccharides galactose (68.9%), arabinose (27.5%), xylose (2.3%) and glucose (1.3%) were identified. The quantitative distribution is given in parenthese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berries and fruits, which are rich in anthocyanins, black chokeberries have a simple anthocyanin spectrum, but a many times higher anthocyanin content. For that reason chokeberries are of special interest as a source for a natural colouran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