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准确预测地下室地基沉降量,以某一地下室工程为监测对象,采用组建水准网的办法对镇江市京杭运河附近某小区车库沉降进行了长期观测并与现有规范方法计算的沉降量进行对比分析。对比结果可以得出,由《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计算的沉降量误差最大,比实测值大7.8%;由《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计算的沉降量比实测值小5.3%;最后,对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按20%应力比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较大,均值相差11%;而按10%的应力比计算沉降量与实测结果相差较小,为-2.4%。从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考虑,应采用应力比为10%的"应力控制法"计算沉降量。  相似文献   

2.
《低温建筑技术》2016,(6):70-72
为准确预测高速公路沉降量,严格控制其沉降,达到高速公路的平顺性标准,以某一软土地基高速公路桥梁墩台为监测对象,采用液位-单点联合自动监测法对贵州市正安县某高速公路大桥沉降进行了长期观测并与现有规范方法计算的沉降量进行对比分析。由对比结果得出,按照《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公式计算的结果误差最大,比实测值大45%;按照《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之规定计算的结果比实测值小9%;而对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按10%应力比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较为接近,均值相差仅为-2%;而按20%的应力比计算值与实测值相差较大,为-20%。从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考量,采用应力比为10%的"应力控制法"计算沉降量较好。  相似文献   

3.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回弹变形,并给出计算公式。回弹模量的选取和回弹变形计算深度的确定直接影响到计算精度,但是实际应用时很难准确得到计算需要的回弹模量和回弹变形计算深度。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土性的土样的回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土在完全卸荷时的回弹模量E_(c0)与初始卸荷应力p近似呈线性关系;不同初始卸荷应力下,土的E_c/E_(c0)-R曲线可以采用对数曲线进行拟合。根据这些规律,提出回弹模量确定方法,按照该方法可得到同一土层不同初始卸荷应力p、不同卸荷比R对应的回弹模量E_c,并对土的回弹试验方法和数量提出建议。此方法解决了采用地基规范方法计算回弹变形时的回弹模量取值的问题。回弹变形计算深度的确定可以采用地基规范规定的应变比方法。对于基底以下土层较均匀时,提出可采用应力比的方法确定回弹变形计算深度,采用卸荷比R为0.4作为确定回弹变形计算深度的标准,提出均质土地基回弹变形计算深度系数表。通过算例证明:对于均质土地基,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地基回弹变形计算深度与应变比方法得到的计算深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
论桩基的沉降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工程设计实践中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 94 )计算桩基沉降量往往偏大很多 ,甚至计算值是实测值的 1 0倍。阐明了产生这种差距的主要原因 ,并提出了比较符合桩基实测沉降值的修正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建筑物桩基的初步设计与优化设计时,通常采用实体深基础法计算沉降,其计算准确性取决于经验系数的选择。《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给出的实体深基础法计算桩基沉降经验系数系根据上海地区69幢建筑实际资料得出,作者根据大量工程实际资料的分析与比较发现,如果不分条件一概采用该经验系数计算得出的桩基沉降将缺乏足够的保证率,因此在上海以外地区采用该系数需慎重。  相似文献   

6.
大面积荷载下非饱和软土场地单桩负摩阻力在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进行计算时,会遇到桩侧软弱土层深度确定困难、负侧摩阻力分布形式与该规范建议方法确定的形式有差异等问题,导致基桩负摩阻力计算困难.为解决上述问题,基于《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对正负侧摩阻力规定或推荐的做法,国内外对单桩负侧摩阻力的研究、实测成果,结合某工程场地形成后大面积填土荷载作用条件及地层分布等,建立了大面积荷载作用下基桩负侧摩阻力分布的概念模型;基于实测桩侧土变形数据,对场区土层的变形数据进行对数曲线拟合,确定场区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及桩侧土固结度,并以此来计算桩及桩侧土考虑时间效应的分层沉降,然后基于桩及桩侧土变形相等的原则确定考虑时间效应的中性点.最后给出了大面积荷载下单桩负摩阻力计算的具体方法和步骤.以某工程项目为例的实际计算结果表明,所述方法对大面积荷载下单桩负摩阻力计算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夯坑基础变形计算分境基础变形计算是指在荷载作用下基础、地基沉降量计算。设在附加应力po作用下、深度动压缩层的范围内,地基产生了八S的沉降量。见图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AI7—89)中式(5.2.5)有。__I。_,__.IWp0。—一八...  相似文献   

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采用分层总和法计算地基回弹变形,并给出计算公式。回弹模量的选取和回弹变形计算深度的确定直接影响到计算精度,但是实际应用时很难准确得到计算需要的回弹模量和回弹变形计算深度。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土性的土样的回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土在完全卸荷时的回弹模量Ec0与初始卸荷应力p近似呈线性关系;不同初始卸荷应力下,土的Ec/Ec0-R曲线可以采用对数曲线进行拟合。根据这些规律,提出回弹模量确定方法,按照该方法可得到同一土层不同初始卸荷应力p、不同卸荷比R对应的回弹模量Ec,并对土的回弹试验方法和数量提出建议。此方法解决了采用地基规范方法计算回弹变形时的回弹模量取值的问题。回弹变形计算深度的确定可以采用地基规范规定的应变比方法。对于基底以下土层较均匀时,提出可采用应力比的方法确定回弹变形计算深度,采用卸荷比R为0.4作为确定回弹变形计算深度的标准,提出均质土地基回弹变形计算深度系数表。通过算例证明:对于均质土地基,采用该方法确定的地基回弹变形计算深度与应变比方法得到的计算深度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9.
综述了现有群桩基础沉降的计算方法,对其中常用计算方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进行了评价。该方法能较多考虑影响桩基沉降的因素,推荐采用《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法进行群桩基础沉降计算,结合工程实例,对该方法进行分析说明,可供设计及其施工人员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针对有长期沉降弯曲观测资料的上海某超高层建筑桩基承台工程,介绍了基于弹性支承上结构物分析原理的桩基承台沉降弯曲特性实用计算方法的基本概况,并指出了该方法存在各桩的桩顶沉降计算经验系数、考虑上部结构共同作用对承台影响和承台混凝土结构截面刚度折减等3个主要不确定因素。据此,针对桩基承台沉降弯曲变形,将该工程桩基承台沉降弯曲变形实测值与按上述实用计算方法得到的计算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相等于地区性桩基平均沉降计算经验系数作为各桩桩顶沉降校正系数,合理考虑桩基承台与有限层数的上部结构的共同作用,采用计入混凝土材料开裂和徐变的混凝土承台截面刚度,该实用计算方法得到的桩基承台沉降弯曲变形计算值能够与实测值吻合较好。根据上述对比分析结果对该实用计算方法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曲军彪 《山西建筑》2014,(22):51-53
针对目前的计算理论很难考虑多因素耦合作用计算基坑降水引起的周围建筑桩基的沉降变形问题,采用大型有限差分程序FLAC3D,研究了基坑降水对周围建筑桩基础沉降变形的影响,对比了相同降水条件下,不同桩长的桩基沉降变形,得出了有益于以后工程实践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工程实例,对2008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等效作用分层总和法沉降计算经验系数取值方法进行验证,总结出天津软土地区超长钻孔灌注桩沉降计算中,按桩端下压缩模量当量值确定经验系数适宜性较差,按桩入土深度确定经验系数适宜性较好的结论。给出了按桩入土深度确定经验系数表和注浆折减系数值。并提出对于超长钻孔灌注桩桩身压缩量不容忽视,沉降计算方法中考虑桩身压缩量是必要的,应进一步总结适宜的沉降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地基的压缩层深度问题,直接关系到工程地质的勘探深度、地基的加固深度以及基础沉降计算的精度,因而具有相当重要的工程意义。近年的实践表明,按照目前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TJ7—74)的方法来确定地基压缩层深度,对大面积基础来说,所得的计算压缩层往往偏大,因而不必要地加大了地基勘探深度和加固深度。据了解,苏联在七十年代对大面积基础的压缩层问题做了不少研究,1974年建筑法规(СНиПⅡ—15—74)已明确提出了大面积基础压缩层的计算方法。现由苏联《房屋与构筑物地基强度与沉降计算》(1977年版)一书中摘译有关这一问题的论述,供有关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4.
几十年来,“建筑地基规范”地基及桩基础的沉降计算深度采用了两种不同的方法——应力比法及变形比法。文章通过土力学原理研究和实体试验资料分析,提出桩基础沉降计算深度一些意见。  相似文献   

15.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和《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确定邯郸马头镇某办公楼的勘察方案,控制性钻孔深度,并根据勘察报告进行地基变形深度验算,确定了勘察控制性钻孔深度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选取京沪高速铁路3处桥梁群桩深厚软土地基为试验点,采用单点沉降计和液位沉降计联合观测,并通过远程自动监测系统对监测数据进行实时自动采集和传输,对深厚软土地基群桩的沉降计算深度进行现场测试。现场实测表明,对于粉砂类持力层、粉质黏土持力层和黏土类持力层,计算沉降深度分别约为桩基外缘轮廓短边长度的1.2倍、1.5倍和2.1倍。测试结果和规范法计算结果对比分析表明,在10%应力比的情况下,应力比法计算得出的计算沉降深度与实测值较接近,其平均值比实测值高约15%;在20%应力比的情况下,应力比法计算得出的计算沉降深度较实测值偏小,平均值比实测值低27%; 由变形比法计算得到的计算沉降深度通常偏大,平均值比实测值大77%。  相似文献   

17.
林智勇  戴自航 《土工基础》2013,(6):51-54,64
针对密桩桩基、疏桩桩基两类桩型沉降计算方法,分析了沉降压缩层的分层原则、沉降计算点、应力计算点的选取原则;探讨了附加应力、沉降计算深度、压缩层厚度等指标的影响因素、计算指标取值,并给出了压缩层厚度计算公式;对长桩疏桩桩基,分析了沉降量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减少桩基沉降的建议和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与基础沉降计算有关的几个连续的统计计算式为理论依据,对基础沉降计算进行简化。编制出最终沉降计算深度和相应的面积系数表,使繁琐的沉降计算表格化、规范化。无论是匀质地基、成层地基或有相邻基础影响的基础沉降计算均可采用,计算简捷、实用。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新规范提出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基本设计规定、桩基构造、桩基计算、灌注桩施工、承台施工、桩基工程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有关附录。其中桩基沉降计算是确保桩基安全稳定的一项重要技术工作,文章结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就桩基沉降计算若干关注的设计技术问题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20.
盾构超近距离穿越大型立交桩基群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砂卵石地层中盾构隧道超近距离穿越大型立交桩基群工程特点,为确定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保证盾构施工中的桥梁安全,采用FLAC3D三维快速拉格朗日差分方法分析软件对盾构穿越桩基群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桩基群加固前后的沉降和应力等进行了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盾构隧道塌落拱高度范围内土体松弛对桩基产生负摩阻力的影响,验算了桩基承载力,为满足桩基沉降变形和承载力要求,提出了注浆加固的处理措施,相应地给出了注浆的加固范围,并制定了施工应急预案。计算结果表明:桩基群经过土体加固后,可有效地减小盾构掘进造成的地层损失,立交桥的沉降、桩基承载力及结构应力均满足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