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结合黄金坪水电站导流洞塌方段的地质条件和围岩岩体特征,分析了塌方原因。简述了对塌方段围岩实施的固结灌浆处理措施,并依据监测结果对处理效果进行了评价。塌方段围岩在固结灌浆处理后处于稳定状态,证明了该处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结合某隧道实际工程,通过软弱围岩隧道塌方段施工处治技术,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施工因素等各方面分析其发生塌方灾害事故的原因,归纳出围岩塌方的破坏特点,并对相应处治措施作出分析评价。结果表明:施工中采用超前小导管、锚杆超前支护等措施,对防止围岩恶化,控制隧道变形和预防塌方能起到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3.
在新奥法隧道中,对隧道的监控量测是隧道安全高效施工的有力保证,尤其是地形地质条件复杂的隧道,其洞口段岩体破碎、岩性较差,必须实时掌握隧道开挖过程中围岩的动态信息,保证工程安全。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对隧道洞口段围岩的变形监测,提出具体监测方案,对监测数据进行回归分析,以此来反馈隧道施工过程中支护措施的合理性,以便及时采取应对措施,修正开挖支护参数,确保后续工程的安全与质量。  相似文献   

4.
对南水北调中线应急段岗头隧洞右洞进口塌方的地质原因作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塌方区域的地质现状、处理措施和预防作了论述。提出了在隧洞开挖进尺200m后应及时进行洞口混凝土衬砌的建议;围岩变形观测是隧洞安全施工的重要预警手段,工程建设中只强调施工进度而忽视施工安全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TBM隧道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塌方问题,采用超前地质预报获取掌子面前方大致地质情况。采用贯入度指数(FPI)评估塌方风险,获取精确的塌方段起始桩号。采用拱架+钢筋排超前半米进行支护,保证围岩稳定性。采用注浆+喷混封闭围岩。应用效果表明,采用超前地质预报及贯入度指数可以准确评估隧道塌方风险,且该支护措施在保证隧道围岩稳定性的同时,使得TBM快速稳定通过塌方段。研究成果为相同或相近情况下TBM塌方段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琳  杨林  袁青  江鸿  肖靖 《人民长江》2022,53(5):162-167
为解决富水条件下隧道洞口浅埋段大变形问题突出、施工难度大的问题,依托在建福州市董奉山隧道项目,对隧道断面大变形的破坏特征及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应对措施。结果表明:洞口浅埋富水地段受地层、地形、水环境及施工等因素影响,大变形以拱顶沉降为主,且在开挖后较短时间里变形急剧增加;隧道大变形表现为“急剧增长-缓慢增长-趋向稳定”3阶段变化规律,急剧增长阶段主要集中在下台阶开挖之前,其围岩变形量约占整个沉降变形的75%~80%。根据大变形分析情况提出:开挖前采用“超前帷幕注浆+井点降水”的辅助加固措施,改善掌子面前方围岩施工环境;开挖中采用钢架型号加强、中下台阶大直径锁脚及上台阶大拱脚等措施,可较大程度地控制隧道大变形发展,保证洞内施工安全。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7.
隧道施工中围岩的安全稳定是施工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位移监测数据常作为现场围岩稳定判定的重要依据,在多数情况下甚至是唯一依据。作为隧道建设施工过程中的重难点,浅埋隧道的施工过程中位移监测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在浅埋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运用或处理不当,特别是洞口薄弱段,经常会造成较大面积的塌方。以端西隧道浅埋段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实际数据统计分析并结合数值模拟,分析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而对施工提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8.
以西部某山岭隧道洞口偏压段大变形为例,结合现场施工情况及地质调研,对大变形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措施。应急处理措施包含设置临时钢支撑、洞渣回填护脚、补打注浆小导管加固围岩等;永久处理措施包含对初期支护换拱、加强二衬配筋、设置明洞等。工程实践中,通过监测数据验证了处理措施的合理性。最后,结合工程经验及教训,对洞口偏压段施工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软岩隧道拆换拱施工中发生大塌方,并造成附近二次衬砌严重开裂的报道及相关研究较少,为安全有效地进行软岩隧道塌方处治,以甘肃某高速公路深埋炭质板岩隧道大塌方处治为例,介绍了隧道塌方经过及采取的应急处治措施,分析了隧道塌方原因,制定了初支塌方段和二衬开裂段相应的综合处治方法,并根据现场实施情况以及衬砌结构安全性计算结果,评价了隧道塌方处治效果。结果表明:塌方段炭质板岩呈碎裂状松散结构,由于发生过度变形,加上注浆固结效果不佳,拆换拱时围岩以碎屑状快速溜塌、涌出,直至围岩整体失稳,塌方体填满整个隧道,进而造成了附近二次衬砌严重开裂;针对初支塌方段和二衬开裂段,宜采用先进行初支塌方段处治、后进行二衬开裂段处治的施工顺序;利用隧规公式所得隧道塌方高度偏小,建议选取基于普式理论所得塌方高度及相应荷载用于隧道塌方段衬砌结构安全性的验算。  相似文献   

10.
结合工程实例,分析了不良地质条件下软弱围岩隧道施工中发生坍塌的原因,并对洞内塌方段、塌方部位的前后影响段以及洞顶外部的塌方体处理施工技术措施做了详细介绍.经过综合治理,顺利地通过了塌方地段,可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基于库尉输水隧洞的现场监测资料并结合其施工情况,分析了涌水洞段变形突增、掌子面塌方及地下水浸泡时相应洞段的加固措施和变形特征,提出对富水土质隧洞特别是渗水量较大的洞段应加强现场监控量测,对潜在或已存在的危险洞段及时妥善进行加固处理,并结合现场变形监测数据检验加固措施是否有效,保证隧洞围岩的稳定和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2.
常瑶 《人民长江》2019,50(1):118-123
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发生大变形具有必然性,严重影响施工安全,对其稳定性进行评价并判断变形趋势可为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以成兰铁路松潘隧道为例,利用尖点突变理论和多重分形去趋势波动分析法(MF-DFA)构建了高地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的稳定性及变形趋势判断模型,并进行变形预测。结果表明:尖点突变理论能有效评价隧道大变形的稳定性;松潘隧道目前处于稳定状态,但不同阶段的稳定性具有差异,且隧道稳定性不仅与累计变形量相关,也与变形曲线的增长过程相关;同时,MF-DFA分析得出隧道大变形具有多重分形特征,且具正向增长趋势,但趋势性较小。该方法为隧道大变形规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可为工程设计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洞身稳定分析目的是了解围岩的稳定状况;由于地质条件的变化,围岩稳定分析工作非常困难。为确保隧洞开挖过程安全,对洞室周边切向应力和切向二次应力分析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围岩稳定受其岩石爆破和施工方法的影响,建议在隧洞开挖过程中,严格按新奥法施工。  相似文献   

14.
隧洞开挖过程中,由于开挖卸荷及扰动的影响围岩出现大变形、局部塌方等工程地质灾害,严重威胁到施工安全及进度.本研究依托杨房沟水电站引水隧洞工程,选取了典型断面,开展了数值分析研究,获得了应力场、变形场和塑性区分布特征.通过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类型围岩区隧洞开挖后围岩稳定性特征以及初期支护效果进行分析,为优化支护设计...  相似文献   

15.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输水工程隧洞出口段属于强风化的浅埋、偏压不良地质洞段。为保证安全进洞,掌握浅埋偏压隧洞围岩受力情况及变形规律,本文运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隧洞开挖过程,分析了偏压隧洞开挖后的应力分布状态、围岩变形及稳定性,并据此采取相应的施工对策,顺利地通过了浅埋、偏压的洞口段,确保施工安全的同时保证了工程质量。  相似文献   

16.
针对公路与铁路小垂距交叉软岩隧道的特点,以云南某上穿公路隧道为背景,对该隧道右幅交叉段进行隧道净空收敛、围岩内部结构应力、围岩深部位移等项目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该隧道的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受力特点。结果表明,隧道右幅交叉段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围岩稳定变形时间在30 d左右。监测成果可用于对隧道稳定性进行评估与预警,以便及时调整支护参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地铁盾构隧道管片破损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地铁区间隧道挖掘贯通后,受后续施工的影响,产生了较大变形与位移,并导致管片错台、破损与局部开裂。为避免隧道的进一步损坏以及确保盾构隧道的运营安全,需对隧道管片进行修复处理。在分析该区域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经多方案比较,决定采用钢板内衬加固的方式对破损管片进行修复。对钢板内衬加固所涉及的净空复核、管片受力复核、裂缝处理及环片加固等技术问题展开了详细论述。工程实践表明,钢板内衬加固的方式效果良好,可供类似工程修复问题借鉴。  相似文献   

18.
洞室开挖收敛观测应用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隧洞开挖过程中,借助专业的仪器或工具对围岩变形情况进行跟踪观测以便掌握其发展趋势,制定相应的支护措施来保证施工安全是围岩收敛观测的主要目的。通过对有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正确地判断围岩稳定情况,为施工和设计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