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俞彬 《建筑施工》2024,(3):360-362
为推动超高层建筑数字化转型,提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钢平台五维模型。以实际超高层建筑项目作为工程背景,阐述了利用数字孪生集成多种智能技术实现项目虚实交互的方法,提升超高层项目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项目数字化管理,为钢平台的智能化施工作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施工技术》2021,50(10)
以青浦区盈浦街道观云路南侧23-01地块项目为实施主体,应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研究成果,以数字化设计、自动化生产、智慧化施工为实施框架,系统梳理智能建造各阶段应用,开展全专业BIM正向设计,直接从模型中导出生产数据,实现基于自动化流水线的工业化生产,最后将数字化部品部件和模型传递至施工端,结合施工管理平台和智慧工地,提升现场管理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3.
中国建造向智能建造转型,是实现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经之路,而生产端的智能化是实现建造过程标准化、信息化、数字化与智能化的关键。以广州ST项目精装修为例,实施了基于建筑机器人构建的生产数字化、施工标准化与精细化管理的智能建造方案,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和施工质量,有力推动了建筑施工现场的精细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面对增减墙、梁、降板等结构变化较多的超高层项目时,如何通过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合理地将装配式常用的铝合金模板体系与常规木模、爬模体系相结合使用,降低项目成本的同时提高施工效率,提升施工质量,达到精益建造的目标。为后期铝合金模板体系在结构变化较多的超高层建筑应用中提供了更多参考与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5.
北支江水上运动中心项目施工过程中,针对施工管理粗放、施工效率低下的问题,搭建了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框架.在基于数字孪生的智能建造平台的驱动下对整个建造过程进行实时优化控制.搭建的智能建造平台通过对施工过程的方案设计阶段与实时修正阶段的优化,实现了全局管理的智能化和高精度.施工过程中,以智能建造框架为基础,融合了 BI...  相似文献   

6.
城市人口数量越来越多,土地资源日趋紧张,城市建筑高度也不断提高,对现有施工技术及管理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实现超高层建筑的各项工程目标,文章针对性介绍了一系列百层高楼建筑关键建造技术,主要包括:智能化整体顶升工作平台及模架(顶模)体系、多功能绿色混凝土配制及超高泵送技术、垂直运输高效施工技术、复杂结构全数字化制作安装技术、超大超深基坑施工技术、结构施工安全仿真分析及健康监测技术以及BIM建造技术。  相似文献   

7.
李卓衡  林森  罗康  刘占省  刘司博 《建筑技术》2023,(22):2793-2796
智能建造是建筑行业在新时代转型的关键途径,它是利用先进的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将传统的建造过程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实现高效、精准、可持续的建筑施工。以雄安启动区大学园图书馆项目为例,将多种关键技术融合应用于建筑领域,构建了数字孪生驱动的智能建造框架,阐述了BIM等信息技术在雄安启动区大学园图书馆现场施工的应用。通过运用BIM等技术,确保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和效率,提高了施工的质量,为智能建造技术在工程上的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建筑安全》2021,36(1)
2020年7月住建部、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联合下发《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建筑工业化为载体,以数字化、智能化升级为动力,创新突破相关核心技术,加大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设各环节应用,形成涵盖科研、设计、生产加工、施工装配、运营等全产业链融合一体的智能建造产业体系,提升工程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超高层结构多为外钢框架与核心筒结构,当超高层采用低位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施工时,核心筒水平结构滞后于核心筒竖向结构10~15层,交叉作业较多,施工风险高.从安全管理角度出发,结合BIM在建筑领域的发展,在超高层项目中使用BIM技术人员定位系统,实现了在顶模移动载体上的人员精准定位,满足了人员考勤、移动轨迹查询、危险告警等管理要求.  相似文献   

10.
智能建造是推动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求,是传统建筑业向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分析建筑业存在的相关问题,研究建筑机器人这一智能化设备对于施工建造的整体优化,认为建筑机器人是赋能施工生产要素与流水线优化、生产过程质量优化与全周期数字化形成的核心要素,是驱动智能建造发展的关键支撑。同时,以项目作为案例进行相关研究,为建筑机器人的发展与实践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超高层建筑施工中,钢平台模架体系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装备。在超高层建筑施工智能化液压顶升钢平台模架体系中对设计的单榀贝雷架进行实例分析发现,各杆件在不同等级荷载作用下呈现的内力值是有一定规律的。本文使用同济大学钢结构-空间结构设计软件3D3S进行模拟计算得到跨度21米、24米、27米、30米四种等级荷载作用下单榀贝雷架内力情况,并且总结出相同跨度的贝雷架在不同等级节点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规律,以及不同跨度的贝雷架在相同等级的节点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规律。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市某超高层建筑为背景,对其钢模板施工技术进行了描述及分析。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针对施工过程中的主要难题运用钢模板错层施工的方法对结构的剪力墙进行施工。同时,在钢模板的设计及部分施工细节上采用一定的技巧,增强了工程的适用性及可操作性。施工实践表明,该技术方法既能保证施工质量、满足工期要求,也减小了能耗、节约了施工成本,解决了工程难题。  相似文献   

13.
广州新电视塔钢桁架组合楼板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层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发展,组合楼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它具有节约钢材、降低造价、施工速度快、节省模板和抗震性能好等优点.610m高的广州新电视塔具有高、扭、偏等特征.详细介绍了广州新电视塔钢筋桁架楼板的铺设、泵管布置、混凝土浇筑和养护等工艺.  相似文献   

14.
苏贝  李海生  耿冲宇 《施工技术》2012,41(18):91-94
针对太原湖滨广场综合项目,介绍了超高层钢结构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大型核心筒工程施工中,液压爬模体系的施工方法。结合该工程核心筒筒体内结构施工的特点,合理确定液压爬模机位和全钢大模板技术方案;指出液压爬模结合全钢大模板方案设计思路及具体施工措施。同时阐述了液压爬模与相关起重机械的配合施工原理与应用。  相似文献   

15.
唐志勃  穆立春  苏钢 《建筑施工》2021,43(2):201-204
某高层建筑大跨度屋顶钢结构跨度大、自重大,且施工场地条件受限,无法满足大型起重机吊装站位要求,同时设计单位也不允许在屋面上搭设满堂脚手架进行钢桁架组装.为顺利完成该大跨度钢桁架造型的安装,采用了一种整体同步顶升的施工技术,即在屋面上搭设胎架,利用施工塔吊将散件吊装到屋面胎架上先分片组装,再使用多台千斤顶同步控制系统将组...  相似文献   

16.
江苏新长江(雅阁)国际酒店中的酒店A塔结构高度为179.85m,属超高层结构。A塔楼采用了结构受力较好的钢管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的结构形式,此种混合结构方案也是现行超高层结构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将混合结构方案与纯钢结构方案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方案从抗侧移刚度、延性、用钢量、耐久性和耐火性、施工速度及自重几个方面分别对比了三种结构方案的优缺点,对比发现,高层混合结构综合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二者的优点,是一种非常可靠有效的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高层混合结构框架与核心筒的竖向变形差较大以及框架与筒体的协调工作问题是高层混合结构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得到建筑功能、结构性能和经济性能最佳的设计方案,对多个方案进行比选是设计过程中重要步骤。在进行超高层建筑---上海陆家嘴时代金融中心结构设计方案的比选过程中,有5个不同材料的外框架体系可供选择,设计师通过对其进行安全性、工期、造价、使用空间方面比选,最终选择了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核心筒结构体系:其中核心筒体采用型钢混凝土筒体,外围框架下部为型钢混凝土框架,中间为混凝土框架,上部为钢框架的结构设计方案。并计算了不同钢结构层数对基础设计的影响。在进行4个桩基方案比选过程中,通过桩型、持力层和进入持力层深度的比较,桩型选用了灌注桩,并结合场地的地质条件,使用桩端后注浆技术,减短了桩长。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三明某高层项目为例,跟踪记录并总结了铝模+爬架工艺在工程实际应用中的关键管控技术,并对铝模+爬架与木模加钢管脚手架施工工艺在工程造价、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周期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表明,铝模+爬架施工工艺在工程造价、质量控制以及施工周期等方面均更具有优势,在实际工程建设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高度为636m是世界在建第三高楼, 项目施工出正负零后, 主楼结构进入快速施工阶段, BIM技术在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应用已经全面展开。本文主要介绍BIM技术指导顶升钢平台模架安装, 解决了垂直运输与材料周转、管线优化、顶模与钢结构吊装碰撞检查等问题, 最终使自带塔机顶升模架平台安装顺利完成, 保证了武汉绿地中心项目主楼地上核心筒结构施工进度以及其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0.
某超高层塔楼采用"型钢混凝土框架-钢筋混凝土核心筒-环带桁架结构"体系,目前已施工至26层。针对原有的结构方案,考虑到型钢混凝土梁支模复杂,施工难度较大且施工周期长,将30层(含30层)以上的外围型钢混凝土框架梁替换为H型钢梁,变更后的结构方案既满足了国家现行规范和和超限审查对关键指标的要求,又方便施工和缩短工期,对结构整体施工质量和进度提供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