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钻孔灌注桩桩基工程中,为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性,需要进行桩基静载试验。传统的方法有锚桩法和自平衡法,本文以顾乡堤大桥为依托背景,对现场同一地区的两根工程桩分别采用锚桩法与自平衡法分别进行试验,对桩侧摩阻力,桩的承载力性能以及桩端阻力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两种方法的一些差异。 相似文献
2.
首先根据自平衡试桩法上段桩的受力模型理论分析其荷载传递机理,然后在考虑桩土接触面特性的基础上使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上段桩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展开研究,最终得到上段桩在荷载传递机理、沉降变形以及桩身内力分布等方面的规律,还进一步研究了桩土刚度比对桩身截面位移和桩侧摩阻力发展和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本文主要介绍了自平衡试桩法的原理、方法和工程案例,案例为北京地铁15号线一期工程奥林匹克公园站桩基检测。奥林匹克公园站进行了3根工程桩的验收检测,为工程桩质量提供了验收证明,保证了地铁工程顺利进行。通过本文可以得出:自平衡试验方法能较准确地分清试桩的侧阻力与端阻力,对分析桩的承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且装置简单,占用场地少,不需搬运笨重的反力架,试验周期较短,费用经济,特别适合水上、坡地、基坑底、导洞内、狭窄场地等无法搭设堆重平台或锚桩反力架的桩基承载力检测工作,也是传统桩基承载力检测方法的一种有益补充。本文还总结了自平衡试验方法的优缺点,并为今后自平衡试验积累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5.
6.
7.
文中综述了自平衡试桩法的理论及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技术等方面的现状,系统介绍了自平衡试桩法已经取得的成果,指出了自平衡试桩在未来工程实践中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8.
9.
众所周知,传统的静载荷试桩法迄今被世界各地工程界、学术界公认为确定单桩承载力的最直观、最可靠的方法。然而长期以来,静载荷试验的装置一直停留在压重平台或锚桩反力架两种形式,试验工作费力、费时、费钱,因此人们常力图回避做静载试验,而且单桩承载力越高,越不倾向于做静载试验,以致许多重要建筑物、结构物的大吨位基桩往往得不到准确的承载力数据,基桩的潜力不能合理利用。这是桩基础领域面临的一大困惑。 相似文献
10.
11.
内平衡法试桩技术源于钻孔灌注桩试验,已逐步扩展到多个领域.并被多国规范采用,其适应性及经济性在大划桥梁工程及超高层建筑中得到了充分运用。随着自平衡法的推广及超长桩的应用,荷载箱及其设置方式均得到改善和发展。但在平衡点选取及测试数据转换方法上面还存在诸多观点,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13.
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淮河防汛调度楼的基础建设中。采用自平衡试桩法对钻孔灌注桩承载力进行了测试,并与同一场地上传统的静载荷测试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实践证明自平衡试桩法适用于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测试。 相似文献
14.
15.
16.
在对比分析自平衡试桩法与传统的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平衡试桩法的一种等效转换方法。该方法首先对试桩数据进行反分析,利用 Mindlin 解求出上段桩侧摩阻力在桩周土体引起的附加应力,然后采用有效应力法得到侧摩阻力系数 与桩土相对位移 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有效应力法自下而上分析得到竖向抗压静载试桩的 <> Q – <> s 曲线。整个分析过程考虑了自平衡试桩法与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方法中上段桩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对侧摩阻力的不同影响,同时又避免在等效转换过程中引进经验系数,并通过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自平衡试桩法在天津地区的实际应用,从测试成果、试验费用及其适用范围等方面将自平衡试桩法与传统静载荷试验进行了对比分析,自平衡试桩法在天津地区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自平衡试桩对传统静压桩的荷载-位移转换问题,基于简化转化法,对比研究了等位移条件下的荷载位移转换法和等荷载条件下的荷载位移转换法。在相同条件下进行静压桩和自平衡桩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当自平衡桩上下段桩同时破坏时,采用等荷载转换法精度高于等位移转换法。等荷载转换法的转换结果更接近静压桩,极限承载力转换结果的误差为3%。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静压桩在软土中的沉桩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提出在同类工程中勘察应注意的问题和沉降预估应采取的回归方式。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静压桩在软土中的沉桩机理,并结合工程实例,对静力触探试验和静载荷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工程勘察中应注意的问题和在相近地质条件下试桩沉降预估采取的回归方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