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宁波市地质环境条件,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等3个方面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软件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自动划分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适宜(Ⅰ级)、适宜性较好(Ⅱ级)、适宜性较差(Ⅲ级)和适宜性差(Ⅳ级),其中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以Ⅰ~Ⅱ级为主(占比57%),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以Ⅲ~Ⅳ级为主(占比58%)。  相似文献   

2.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是科学合理地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的重要基础。文章通过研究北京市海淀区的地质环境条件,从地形地貌、岩土体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条件4个方面选取了5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叠加功能,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海淀区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可划分为适宜(Ⅰ级)、较适宜(Ⅱ级)、适宜性差(Ⅲ级)和不适宜(Ⅳ级)4个等级,浅层、次浅层和次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均以Ⅰ~Ⅱ级为主,占比分别为80.96%、61.29%和58.54%。  相似文献   

3.
地下空间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资源。地质环境条件影响着地下空间资源的质量特征与发展难度,开发利用地下空间资源之前,需要对其进行科学评价。牡丹江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受区内地形地貌、岩土体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环境地质问题和场地稳定性等多种因素影响。基于牡丹江市城市地质调查成果,建立了牡丹江市中心城区浅层地下空间(0~10 m)开发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按各指标的地质环境条件对研究区进行了分区,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了各指标权重,最后通过ArcGIS空间分析功能对各指标分区图进行叠加,得出研究区浅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分区图。评价结果表明:牡丹江市中心城区浅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可划分为适宜性优区、适宜性良区和适宜性中区3个质量区。其中,适宜性优区和适宜性良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42.4%,分布于高平原地貌单元上;适宜性中区约占全区总面积的57.6%,主要分布于高漫滩地貌单元上。在该区开发利用地下空间时,建议提前做好该区的洪涝等灾害的防治工作。研究成果可为牡丹江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6,(4):685-688
结合镇江城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选取地形地貌、水文条件、工程地质、地质灾害、活动断裂与地震效应等五个方面10个因子作为重要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采用线性加权函数评价模型,对镇江城市规划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适宜性好和较好的面积占48%、适宜性一般、较差和差的分别占15.8%、8.2%和18%。为镇江城市规划用地选择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系统分析武汉市地质环境背景和主要地质环境问题的基础上,探讨了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了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本文以武汉市为例,应用基于矢量单元的模糊综合评判法对武汉市都市发展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了分区,将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划分为“适宜性好”、“适宜性较好”、“适宜性中等”和“适宜性差”四个等级,其结果对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地下空间资源作为郑州市一种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城市建设载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在系统分析了郑州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地下空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敏感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该地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各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区及较适宜区占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总体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7.
针对宁波市地质环境条件,利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方法,开展了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首先,利用地质环境调查数据,筛选出影响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岩土体特征、水文地质条件、环境地质、技术经济问题,建立了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其次,利用ArcGIS和C#程序,开发了基于Fuzzy-AHP的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系统。最后,以宁波市东部新城为例,进行了地下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基于ArcGIS+C#的评价系统能够较为合理地评估地下空间开发的适宜性。  相似文献   

8.
在城市发展进程中,地下空间开发是必然选择,而地质条件是地下空间开发的基础。本文从城市地下空间适宜性评价出发,提出基于指数标度AHP评价城市地下空间适宜性的方法,改进了传统的Saaty标度法。并运用此方法分析了昆明市地质条件,提出适合于昆明市的评价体系并确定其指标权重。利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排除法以及最不利等级判别法等数学法则建立评估模型,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根据昆明市地质基本情况,进行昆明市地质适宜性评价。经评价,昆明市地下空间适宜、较适宜、较不适宜与不适宜、禁止开发区分别占总面积的37.81%、20.38%、17.61%、24.2%。表明昆明市大部分区域适合于地下空间开发。本研究为昆明市的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
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受到多种地质条件的综合影响,在现有技术条件下进行开发、利用以及运营时不可避免产生一定风险,为规避风险,要对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的适宜性开展评价。本文以地下空间资源利用地质适宜性为评价对象,在北京市地下空间资源调查评价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基础条件和约束条件相结合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了各因子指标量化取值标准,建立了综合评价模型,划分了3个评价等级,通过模糊数学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北京市某地区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适宜性进行了综合评价,取得了高度符合地质条件的优良成果。  相似文献   

10.
基于目前北京市中心城地下空间开发的趋势和地下空间开发中常用的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特点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一种适用于基坑工程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价的新方法。采用该方法计算所得结果可用于评价工程地质条件对基坑工程建设期和竣工后使用期的影响。该方法不仅可用以建立北京市地下空间开发规划中工程地质评价的技术平台,还可期待为其他类似工程地质适宜性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与资源量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天津市中心城区为例,从地形地貌、水文、构造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活动断裂和地震效应等角度,建立了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地质条件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Arcgis地理信息系统软件,有针对性地分析评价综合地质条件对地下空间资源分布及其开发利用适宜性的影响,并结合已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现状,估算中心城区可开发利用的地下空间资源量,得到了较为准确的天津市中心城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和资源量评价结果。该成果成功指导了最新的《天津市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并纳入了相关章节。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地下空间利用意识的加强和浅层地下空间的全面开发,必然带来对深层地下空间开发的迫切需求。而在地下空间的开发过程中,需要不同层次之间的系统化开发,才能为城市整体空间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通过介绍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NTU)深层地下空间利用的具体规划实例,来探讨深层地下空间规划过程中需要关注的地质、环境、功能、节点、疏散等几方面的问题,在浅层地下空间开发体系基础上建立深层地下空间利用体系,并讨论相关规划的可行性、发展性、安全性,使浅层、中层、深层地下空间开发同步规划,为我国合理规划深层地下空间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为适应城市现代化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需要,在已开展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基础上增加地下空间开发对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内容,加强山地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指标体系研究,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危险性评估工作的认识。在本文中,研究了地下空间开发对地质环境扰动影响的评价方法,构建了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危险性指数和各主要影响因子的判定方式,初步分析各因子的权重分配和危险性大小的评判划分标准。并以重庆高新区罗汉沟某小区内规划市政公路隧道工程为例,验证了本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以期对地下空间开发先期选址和空间布局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地下空间发展迅猛、规模宏大,可以减轻地表土地供应压力,提高城市交通疏导能力,置换地表空间,修复地表自然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保障城市公共防灾能力。但是传统城市地质工作精度、深度均不足以支撑城市地下空间的安全开发利用,这就对城市地质调查提出了新的要求:提高精度,拓展深度。笔者介绍了传统城市地质调查内容及其存在的不足、包括精度不足,钻探与物探技术不足,提出了地下空间开发中城市地质调查方向,包括全要素探测和基于全要素探测的地下空间资源评价体系,以及城市地下空间协同规划方法,建立地下空间功能垂向分层,从而解决目前浅层空间开发混乱、地下资源浪费严重的现象,形成城市地质调查全要素探测-资源评价-协同规划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5.
从解决城市问题到提升城市竞争力,地下空间资源的集约复合利用已被视作支撑城市现代化持续发展的标准范式。重庆作为一个超大城市,因山地条件限制,城市用地空间严重短缺,对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需求强劲,但地下空间数据化、信息化支撑不足造成的“数字短板”,影响了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适宜性、安全性评价。本文从整合各类测绘信息、地质勘察成果、城市三维模型和地下空间模型等勘测大数据资源入手,以渝中半岛为研究区域,利用二三维GIS分析、有限元分析等技术,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渝中半岛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和地下空间系统安全评价。最后,以某轨道工程选线为案例,利用评估成果开展了示范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