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徽建筑》2020,(6)
某工程两栋不同高度高层办公塔楼间设置了两个大跨连廊构成连体结构,连廊跨度26.5m,采用空腹桁架结构形式。为探究连体结构的连接体对塔楼的整体刚度,周期、振型等动力特性的影响以及地震作用下,塔楼地震剪力的分配、整体结构的损伤、结构抗震性能评价,文章对该工程在多遇及罕遇地震下的响应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通过简化的理论推导,对连体结构塔楼间地震剪力的分配规律进行了解释。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刚性连接的连接体具有足够的刚度时,地震作用下,连接体能够较为有效的协调两侧塔楼的侧向变形,增大结构的整体抗侧刚度;塔楼及连接体均能实现预设的性能目标,结构具有较良好的抗震性能。罕遇地震下,连接体楼面薄弱处以及2#楼剪力墙底部墙肢损伤相对较大,揭示这些区域需要进行构造加强。 相似文献
2.
3.
4.
对某双塔连体结构设计中的结构布置、结构弹塑性分析、地震行波效应分析等进行了阐述,列举了部分计算结果,并根据分析计算结果采取了相应的结构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对太原市某研究所综合楼结构概况进行了介绍,并在受力分析、概念设计及构造措施等方面对大底盘双塔立面开大洞连体建筑结构设计进行了小结,以指导同类建筑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1.
12.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5,(2)
某高层大跨度双塔连体建筑,由两栋塔楼和一个连廊组成。由于连廊跨度达到53 m,如果连廊与塔楼之间采用常规刚性连接方案,静载作用下连廊会有一个较大的剪力传递给塔楼,使塔楼在竖向静载作用下就产生较大的剪力,导致原设计中塔楼内墙体多、墙厚大,抗侧刚度过大,结构基本周期小于场地特征周期,抗震性能不理想。为此,对原设计进行优化,采用控制施工过程中连廊支承方式的方法来解决分配给塔楼的作用过大的问题,即在施工阶段将连廊钢结构两端支座处理成滑动支座,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成后再将连廊钢结构支座处理成刚接支座,从而减少静载作用下分配给塔楼的内力。在此基础上,优化左右塔楼的墙体布置,并按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分析,得出结构的内力分布规律。方案调整前后对比分析表明,采用控制钢桁架支座连接形式的方法有效地改善了结构的受力状态,在提高了结构安全性的前提下降低结构成本,相关设计思路可为大跨度连体结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14.
15.
本文通过某工程实例,介绍了一连体结构的结构设计方案、计算分析和构造措施等,验证了该结构的可行性,从而说明结构中所采用的结构布置是合理和有效的,满足了抗震规范“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并就此做出了解决措施,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天誉三期双塔顶部连体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天誉三期双塔连体超限高层结构的设计过程进行系统的总结,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室设计、上部结构主要是连体部分的受力特性分析,以及设计和计算中需要注意的技术问题等,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某高层住宅建筑群由七栋高层住宅组成,其中1栋与2栋、4栋与5栋在项部若干层相连,形成连体结构.本文着重介绍了4、5栋的结构概念设计、计算分析和构造措施,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18.
徐州生物医药产业园5#孵化中心建筑总高度59.8m,两栋塔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在顶部由两个连廊连接成整体。建筑地上12层,地下2层,属于超限高层建筑。两个高位连廊跨度33.6m,总宽度20.5m,高度9.15m,采用钢桁架结构,弦杆采用H型钢,腹杆采用方钢管,连廊与两侧塔楼之间采用刚性连接。采用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对主体结构进行小震弹性计算、中震和大震性能验算以及大震弹塑性时程分析,并重点对高位连廊钢结构进行了针对性分析。11层和屋面层连廊位置处楼面的楼板有效宽度变小,因此对楼板进行了专项受力性能分析。最后,根据结构各阶段性能分析结果对薄弱部位采取针对性加强措施,确保结构在满足建筑功能、经济合理的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9.
20.
《建筑结构》2021,(Z1)
本项目为大底盘双塔超限建筑结构,主体结构裙房采用钢框架结构体系,1#楼采用CFT柱钢框架-中心支撑结构体系,2#楼采用CFT柱钢框架结构体系,运用YJK和PMSAP两种不同的软件进行计算分析。通过弹性时程分析,发现整体结构的部分薄弱楼层,对相应部位地震作用进行放大设计;进行弹塑性分析计算,所得基底或各层间剪力及剪重比等参数均处于合理的范围,塑性铰的发展顺序复核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理念,大震作用下整个结构绝大部分未形成塑性铰或塑性铰发展程度在LS阶段以内,结构安全可靠;对楼板进行应力分析,按中震弹性进行性能化设计,对三层及四层楼板局部区域进行加强;对大底盘双塔结构进行专项研究分析,总结汇总了相应的加强措施为类似项目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